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十二章 撤围
作者:远征士兵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71

第六卷还我河山第十二章撤围

动了一下,又动了一下,远方漫漫薄雾之间,蒙军那绣有白色苍狼的黑底大旗,此时正缓缓地朝北移动着。虽然看不清他们的样子,但是,我等却完全可以想像他们垂头丧气的样子。无功而返,这是蒙军历来在大宋都没有遇到过的事,甚至在北欧也同样是如此。而如今,他们却首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他们没有其它的选择,在近万名骑军的干扰之下,蒙军“打草谷”的部队四处被劫,这让本来就紧张的粮草更是奇缺。更让他们气愤的是,蒙军无论是骑艺、射艺还是整体作战能力,都远超过了王坚与王夔的骑军,但是,蒙军却始终无法战胜这些他们原本不放在他们眼里的宋骑。这些骑军,总是在他们的大队人马到来之前,便逃回到汉水江岸。自从数日之前,怯薛军亦在那些海船的恐怖攻击下损失惨重之后,便再也没有哪支蒙骑会笨至追上前去了。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对于蒙军来说虽是不适用。但是,没有了粮草,这仗自然也是打不下去了,即使是素质再好、能力再强也同样是如此。所以他们只有撤军,倘若不撤,留下也只有等死的份。

这就是蒙军对襄阳的围城?史上那长达五年的围城?看来也并不是那么难破,远远望着那些仓狂而退的蒙军,我不由一阵苦笑。想那史上朝廷在襄阳被围的五年期间,也并不是没有派宋军前来营救。夏贵、范文虎地水军,张贵、张顺的步军,甚至还有李庭芝的军队也参与其中。但是,这些总和比蒙军围城的军队要多上数倍的宋军,却无一不是无功而返。他们难道就没想过要和我一样,切断蒙军的粮道吗?当然不是,宋军虽是不适合与蒙军野战。但他们的数量,便是在蒙军外围修城筑堡把蒙古人夹在中间做成夹心蛋糕都够了。为什么最后襄阳之战还会在五年之后。以守将吕文焕投城而告终呢?原因便是指挥救援地人是——贾似道。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贾似道倒是把这个道理做了个彻底,其身在临安,却指挥着千里之外的襄樊战场,其身处安乐窝中,却让下令大宋勇士拼死杀入襄阳。大宋将士却也争气。虽然付出了惨重地代价,但张贵军还是拼死杀入了襄阳城,这也确也让襄阳军民欢欣鼓舞,勇气倍增。但是,这对蒙军的战略却没有任何影响,对他们而言,他们只是放放了些鱼钻入网中而已。更可气的,却还是那贾似道在临安自编自演地唱起了双簧。他一面假意上奏章请求皇上派他亲赴襄阳指挥作战,另一面又指使大批亲信幕僚上书挽留自己,曰朝廷不可无贾似道云云。于是贾似道面对天下仕子的指责,便可以大喊一声:非师宪(贾似道的字)不去,实为朝廷事务繁重,不得脱也!

呜呼!哀哉!世人都知贾似道最好蟋蟀。便是上朝也要随身带着几头,难道这繁重的朝廷事务,便是这些虫蚁之乐不成?

“大人。”正当我以古文穷酸感叹不已时,王坚在一旁低声问道:“大人,难道我等就这样任由那些蒙军撤走不成?”

“自是不能让他们如此轻松。”我摇了摇头:“不过,以我等不足一万的骑军,这些日子为劫杀蒙军‘打草谷’又是筋疲力尽,若想乘胜追击,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那么为今之计?”

“王坚、王夔……”

“属下在……”王坚、王夔哄然应声。

“传令下去,全军休息养精蓄锐。子时备战!”

“是……”王坚与王夔闻言。不由奇怪地互望了一眼,暗道以蒙军地行军速度。子时才去追赶蒙军,那会不会太迟了些。不过他们见我没有再解释的意思,便也不敢多问,只互相打了个眼色便退了下去。

“徐军师。”待王坚与王夔二人退下,我才问徐格道:“托于军师之事,可有安排妥当?”

“一切均按大人的意思。”徐格拱手道:“只不过,大人在强夺襄阳之前,可否见上一个人。”

“见一个人?”闻言我不由疑惑地望向徐格:“此人与襄阳有关么?”

“大有干系。”徐格点头道:“此人或许可让大人不伤一人而取襄阳,如此我等或可避免与朝廷伤了和气。”

“这……这如何可能?”我笑着摇了摇头:“即便是不伤一人便取了襄阳,但朝廷若是得知襄阳失守,如何又能不与我等伤了和气?”

“自是有可能。”徐格拱手说道:“大人可知,为何襄阳被围两月之久,朝廷却还不见援兵?”

“唔,却也有些奇怪。”闻言我点了点头,按说这襄阳对朝廷来说可是非同小可,而襄阳被围两个月却不见朝廷发来一兵一卒,此举却是有些异常。

“难道,难道……”我略一思考,便满面不信地望向徐格道:“难道朝廷还不知襄阳被围的消息不成?”

“正是。”徐格点头说道:“据属下所知,早在蒙军围襄阳之前,亦即大人守钓鱼城之时,当今丞相丁大全便率军前来与蒙军交战,但可想而知,宋军自是一败涂地,但丁大全返京之后却大言不惭地说蒙军已被其击退。是以襄阳被围,他便一直隐瞒不报。”

“竟有此事!”闻言我不由大怒,心中暗恨为何南宋的丞相个个都是置军民生死于不顾的畜牲,不过转念一想,丁大全不正是因为瞒报军情被贾似道揭发而被罢相的吗?如此看来此时离贾似道做丞相也不远了。

“朝廷既不知襄阳有战事。”徐格又接着说道:“倘若我等能不动声色地取了襄阳,而我等又是宋军模样,到时只怕襄阳百姓都道我等是大宋的援军,那么朝廷又何来与我等翻脸之理?”

“着啊!”我想,就算有一天贾似道终将此事揭发了出来,到时只怕一切都已成定局了,我地大计也实行的差不多了,还管他朝廷作甚?

“此人是谁?”我说,现在的我,只是奇怪这个人有什么办法能够不声不响地便取了襄阳。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