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来自日本的合作
作者:坐标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65

回到郑中市,苏远山先叫人给陈汉文发了100箱百草源,其中有3箱是浓缩型口服液。

苏远山考虑到今后的各种设备制造中离不开精密机床,决定先搞个超精密机床出来,不然今后很多装备的生产都要受影响。但是机床生产可是个系统工程,尤其是数控机床。

还是老办法,先收购一个小的机床生产企业,然后再改造,顺便还可以培养人才。

想好后,苏远山给秦向阳打了个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秦向阳一听又打算收购企业,登时来了兴趣,按照苏远山的一贯做法,收购企业还没有不赚钱的,而且还都是大赚,自己得好好操作操作。

但是秦向阳要下边工作人员一了解,根本没有数控机床企业的清理计划。

国内能生产数控机床的不管质量如何,大都活的有滋有味,看来国内是缺啊,越是这样秦向阳越是坚定了项目目标的巨大利益性。

但是没有还是没有,总不能硬是指定一家数控机床厂给苏远山吧。那样的话也太强人所难了,怕是自己担不起这个风险。没奈何,只好如实把结果告诉了苏远山。

苏远山倒是没有介意,本来嘛,自己也总不能逼着数控机床厂卖身;他告诉秦向阳不用再找这样的了,他想想有没有可以变通的途径。

没有现成的数控机床厂,自己不能改造一个出来吗?技术上没有难度,就看什么企业最接近了。

控制芯片、电机、缓冲系统、刀具、工作台、轴承、丝杠等等一大堆的组件搞的苏远山也不知道怎么下手了,苏星的声音响了起来:“大哥,你只要买一个来我负责改变设计不就可以了吗,剩下的就是升级的问题,完成技术和设备积累就容易了。”

“对啊,解剖一只麻雀不就可以了吗,到时候就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平台了。”

苏远山马上叫人联系国内数控机床生产企业,结果才发现事情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数控机床是庞大的族群。车、铣、刨、磨、镗、钻、电火花、剪板、折弯、激光切割等;按照外形有立式、卧式;还有精密和超精密之分;大型、中型、小型之别。

最后苏远山终于查到还有一种是苏星建议使用的全自动多功能加工中心。

顾名思义,这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可以自动运行的连续加工数控机床。不过功能可使没有苏星数据库中的那么强大。苏星介绍的加工中心则是开放式组合数控机床,能够完成小到纳米级,大到百米级长度的加工工件。

在苏远山看来,自己暂时还不需要如此规模的装备,现阶段只要是能完成高精密级的数控机床就ok了,加工精密等级到微米就可以了,再精密的自己也用不了,而有了纳米级的加工中心,就已经能在国际上占到领先地位了。

说到数控机床就不能不提日本的数控机床产业。自从1958年研制出来第一台数控机床以后,日本的“机振法”、“机电法”、“机信法”等规划和法规对日本的数控机床产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978年产量为7342台,超过美国的5688台的年产量,到了1983年更是制造震惊欧美的“东芝事件”。

日本的战略是先仿后创,用了不到20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先生产量大而广的中型数控机床,占领世界市场,然后反过来攻关高精密数控机床,打下了日本占领世界数控机床市场半壁江山的局面,而华夏更是日本出口的倾销地。

华夏国内的机床产业胡乱发展,近两年稍微知道了数控机床的研究方向,但是已经错过了世界一大步;就连5轴数控机床都不能生产,而且机床的使用寿命、加工精度都远远的落后于人。

这固然是我们的科研技术水平落后的反应,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现状决定的。我们的高档朋友极少,而低挡朋友还要靠我们去救济,哪里有可以借鉴的外援,政策一日三遍,官僚体系阻碍是会进步,普遍没有搞科研的心思,就是有几个想搞的也被环境给扼杀掉了。

现在苏远山就是要纠正这样的局面。他首先想到的是森本一郎这个日本人。

森本一郎自从苏远山帮助他完成订单以后,每个月都要从蓝星电工购买3万套车用蓄电池。而且森本一郎不止一次的表示不会忘记苏远山的帮助,还从日本捎来了日本的清酒等土特产品,苏远山出于礼貌也回赠了一些本地的茶叶和瓷器等小物品。今年春节前还把百草源送了一箱浓缩型给森本一郎。现在就看这个森本一郎到底能不能派上用场了。

苏远山问了销售部,森本一郎什么时间会再来提货;由于蓝星电工都是现款现货所以提货的时候森本一郎多数是会亲自来的;得知下月9号应该到,就通知销售部门如果是森本一郎来了,就跟自己通报一声。

高精密数控机床不是一天就能造成的,总是要一步步来,首先就是要解决材料问题。所使用的各种材料也都是很容易解决的,有苏星这个资料大全找出合适的材料配方就是了。

但是开始制造的时候才想到自己没有合适的工厂来加工部件;这个也可以解决,委托加工还是可以办到的,前提是自己要提供材料和设计图纸。

还好,苏远山现在习惯了有什么事情都先看看苏星的分析意见。经过苏星的分析,对于精密机床中起关键作用的有电机系统、刀具系统、工作平台系统、数据控制和测距系统,这里边除了电机系统,苏远山都比较容易解决。刀具和工作平台就是材料问题和设计问题;而数据控制和测距系统有苏远山在物理所编写的《数控机床编程应用大全》也已经解决。而电机却是不太好办,因为国外虽然有极其精密的电机产品和技术,但是华夏却不能通过正常手段获得,更别说苏远山这样的私营企业家,而自己开发却因为涉及的专业问题太多,自己没有相应的人才而搁浅。

还是人才少啊,没办法,还是先凑合凑合吧,先用目前的产品,以后再慢慢替换。让苏星把机床设计图纸分解开,分别找机械制造厂委托加工,精密电机是要购买现成的,控制电路设计好找芯片制造企业加工。等这一切刚安排好,森本一郎出现了,却不是销售部门的通报。

森本一郎这次没有带翻译,但是跟他同来的还有两个人。森本一进苏远山的办公室就先和苏远山打招呼:“苏君,好久不见,你春节过得还好吧。”

苏远山笑着站了起来:“欢迎,森本先生,难道今天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森本一郎转向身后的两个人;其中年纪50岁左右的精干老头向苏远山弯腰伸出手来,“这位是铃木光,铃木株式会社的副社长。”森本一郎忙介绍到;

苏远山握住铃木光的手:“铃木会长,欢迎光临,请坐。”

铃木光显然汉语不行,说了几句话,身后的年轻人赶忙翻译到:“铃木先生向您表示感谢,说森本君一直说苏君很年轻,但是他没有想到苏君是如此的年轻。”

随后年轻人又鞠了一躬自我介绍道:“我是藤井浩仁,铃木社长的助理,请多多关照。”

苏远山笑着请三人坐下,问道:“铃木社长来我们蓝星电工是有什么事情吗?”

森本一郎接口道:“苏君,铃木社长久仰你的大名,说想认识你这位青年俊杰,这次是专门从静冈来郑中市的,并且他想代表铃木株式会社邀请您到铃木参观,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就蓝星电工与铃木株式会社的合作签订协议。”旁边的铃木光听着藤井浩仁的翻译不断的点着头;

苏远山明白了,肯定是铃木株式会社这些日子使用蓝星电工的蓄电池,认为需要长期合作,所以要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或者是想买技术来了。

想到这里,苏远山笑了一笑:“森本先生,我愿意接受铃木先生的邀请,但是我想知道到底是为什么;你可以告诉铃木先生,我这个人是很直接的,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只要是大家都有利的事情我会考虑的。”

听了藤井浩仁的翻译,铃木光开口讲了一通日语,藤井浩仁转译过来道:“铃木先生希望能够得到蓝星电工的授权,在日本生产蓄电池;贵公司的电池质量很好,最可贵的是没有污染;以前铃木株式会社也曾经想过自己生产蓄电池,但是由于污染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所以一直没有什么进展;蓝星电工的产品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蓄电量大和重量轻对于铃木株式会社来说是很好的选择,铃木株式会社会付出让蓝星电工满意的代价以换取此项技术的。”

苏远山转向森本一郎:“森本先生,你也愿意这样吗?要知道这样的话你就失去铃木的订单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