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图穷匕见
作者:贺兰拓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87

夜深人静,冷月无声。唯有秋风吹过,带给汴京无尽的凉意。

自古逢秋悲寂寥。

夜色已深,皇宫内的上位者多已休息,下人们得以回房,免受这秋天的初寒。

赵匡胤还未休息,他正在审阅户部和枢密院呈送的奏折。秋冬本不适合出兵,但是南汉和契丹的主动来犯,大宋不得不派兵应对。好在当年慕容延钊和赵德昭平定湖南横州刺史张文表叛乱的时候就是冬天,枢密院和户部都有了经验,所以这次朝廷在后勤上的准备倒也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王继恩端着参汤,缓缓地走到桌侧轻声说道:“皇上,夜已经深了,还请皇上保重龙体,早些安歇吧。”

赵匡胤放下手中的奏折叹道:“我大宋两面开战,朕知道要想战争获胜,不仅需要前方将士的英勇杀敌,还需要后方的钱粮配合。如今我大宋的儿郎们正在前方为了朕的江山拼命,朕一定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皇上仁慈!有皇上的这番话,前方的将士们肯定不会辜负了皇上对他们的关心。”王继恩劝慰了几句,接着说道:“皇上日夜操劳,龙体要紧。这是老奴准备的参汤,皇上服用后再批阅奏折吧。”

这种场面自赵匡胤登基以来多有发生,一件事情一旦发生的次数多了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习惯,赵匡胤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结果王继恩手中的参汤一口仰尽,放在桌案上继续看桌子上的奏折。

王继恩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没有想到事情竟然是如此的顺利。一想到若是按照原计划,恐怕眼前的这位天子今晚可就想到此,王继恩不由地打了一个寒颤抖。

多年地戎马生涯早已锻炼了赵匡胤的习惯,就在他的眼睛盯着奏折的时候。他的耳朵还是听到了王继恩的变化,虽然眼睛仍然看着奏折,口中却是问道:“怎么了,你的身体不舒服?”

这一问,吓得王继恩全身僵硬,见皇上的眼睛并没有看向自己,王继恩稍微稳定了心神,机械地笑了一下。灵机一动答道:“回皇上,如今天气越来越冷,老奴不小心着了凉。”

赵匡胤终于转过头来看着王继恩道:“既然如此,今夜你就不用伺候了。你先行退下吧。”

王继恩还要去通知晋王,所以很乖顺地拿起桌案上地瓷碗躬身退了下去。

接到了王继恩的传讯,赵光义大喜,连忙派贾琰通知贾复开始行动,然后自己乘坐马车快速向皇宫驶去。

看着对面寂静无声的武功郡王府,贾复感慨万千。他本是赵匡胤身边的御前侍卫,也是晋王的心腹贾琰的亲弟弟。他本就是奉了晋王之令潜伏在赵匡胤身边为晋王通风报信。也为了日后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但是当年晋王为了除去二皇子赵德昭,特意让他在皇上御驾亲征李重进时假装死在了战场了,进而偷偷溜了出去,在王继恩的配合下拿到了盖有皇上玉玺的诏书,从而成功骗得了赵德昭跟着他出了皇宫并且在江边成功杀了赵德昭。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赵德昭的命竟然这么大。落入波涛汹涌地长江竟然都能活了下来。

当年他以为赵德昭必死无疑,谁知赵德昭不仅平安回到了汴京,而且这几年好似天纵奇才般突然崛起,战功赫赫。名满天下。想起这几年,当听到赵德昭一次次成功的立下大功,名声一次比一次显赫。对晋王的威胁越来越大时,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无尽地愧疚,如果当年他能亲手砍下赵德昭的人头,那晋王就不会有如今的烦恼了。有那么几次,若非是自己地兄长相劝,他早就想提刀暗夜摸进赵德昭的房间……

“今晚,终于可以结束自己的愧疚了!今晚终于可以让自己对得起晋王这些年的厚恩了”贾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不管今晚结局如何。都将会是一个了结。不!为了晋王一定要成功。”贾复暗暗稳定自己地心神,轻轻地挥了挥手。但只见他身后的黑暗之中。百十多个黑衣人小心翼翼地靠近了武功郡王府。

贾复向身边的一个同伴做了一个动作,那人见了打马步,双手五指交叉放在自己地右腿膝盖上。贾复踩了上去轻轻地跃在了王府的墙上,探头向大堂看去,只见一个年青人正在大堂静静地看书,身后站着一个小太监侍候着。虽然由于距离远、天色昏暗,贾复不能确定那位年青人就是自己此次的目标赵德昭,但是看那年青人的年龄、气度和他身后那小太监的态度,身在武功郡王府的此等样人必定是武功郡王无疑了。整个府邸静悄悄的,环顾王府也没有几个下人出入。贾复观察着周围地环境,思量着自己等人怎样行动才能保证在最短地时间内完成任务。

贾复在墙上观察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右手向下一挥,然后自己就率先跳下墙快步飞向大堂中坐着的那个年青人。就在他地身体接近大堂的时候,他手中的刀化作匹练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一团闪电飞速向目标冲去。就在他跳下围墙的瞬间,他身后的黑衣人也纷纷从外面跳入府内。

就在贾复趴在墙上的时候,大堂里的韩崇训却是滋味百般。他自己也不知道内心到底是如何想法。一方面他庆幸自己从家中返回汴京正是时候,正是因为有他,所以赵德昭才得以能够脱身藏在皇宫,而这里则由他假扮成赵德昭的模样吸引对方的注意。另一方面,他的内心却是无比紧张。他对自己的实力很有自信,他不会害怕来自前面的敌人,正如他并不害怕自己在沙场的浴血拼杀,但是正所谓明枪易挡暗箭难防,来自对未知的恐惧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更何况,他正是大好年华,而此时的天下正是他这样的年青人的天下,他不会后悔自己为赵德昭替死,但是如果真的就此结束,他会为自己不能建功立业而遗憾。

虽然韩崇训双眼紧紧地盯着手中的书,但是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双耳,希望能够听到敌人不小心发出的声音。而藏身在里屋的王承衍和石保吉的压力并不比韩崇训轻松,他俩腰挂宝剑,双手紧握宝弓,双目紧紧地盯着大堂外的动静,深怕由于自己的疏忽而使得大堂里的韩崇训受伤。

大量黑衣人从墙下跳下的时候,所有戒备的人都发现了来袭的敌人。贾复的钢刀像闪电从府外冲向韩崇训,韩崇训大叫一声向后仰去,连带着站在他身后的王顺都被他的大力撞击着向地下倒去。

两枝箭从里屋似流星一样向飞向韩崇训的白光迎了上去,只听“当”的一声,一枝箭,一柄刀掉落在地上,而另外一枝箭则由于没有碰到白光从而飞向大堂外面的贾复。贾复听到箭枝和自己的刀相撞的声音就知道自己的刺杀失败了,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竟然还有一枝箭从大堂内突然飞了出来。箭枝飞快,已经没有时间让他躲避,说时迟那时快,一箭飞来正中他的左臂。

韩崇训立身站在大堂里,身后是王承衍和石保吉。那些黑衣人见贾复受了伤,又发现自己的行动被人发现,对方似乎有了警觉,就纷纷向贾复靠拢。

韩崇训看着他们,大声喝道:“你们的行踪已经全数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此时不降,悔之晚矣!”说完双手数拍,眨眼间,大堂外的花丛树影之中突现无数弓箭手,箭头在月光下闪闪着夺人心魄的白芒。继恩的声音又一次回响在寂静的御书房。

赵匡胤听了不觉皱起了眉头。天色已深,晋王从来没有在这么晚入宫求见过,难道是发生了紧急大事?思索间也忘记了王继恩本该已经听了他的旨意回去休息去了,却为何还在外面当值。想了片刻,大声回道:“宣他进来。”很快的,晋王和王继恩的身影就从外面的黑暗中走进了御书房。“臣弟参见皇上。”赵光义仍然是毕恭毕敬地行着礼。

“光义,你这么晚了入宫见朕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回皇上,一切安好,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那为何你此时入宫觐见?”

“皇兄,臣弟今夜心神不宁,无法安睡,想与皇兄叙叙往事。”

听到此处,赵匡胤才放下悬着的心,笑道:“你我兄弟经历多少风雨考验才得以有了今日的成就,不知还有何事能够让光义寝食难安?”

赵光义答非所问,叹道:“我赵家能有今日,全因皇兄多年苦战,苦心经营,方有如今的成就。臣弟今日很想听听皇兄当年和父亲大人共同征讨淮南之地的事宜。”

虽然是陈年往事,虽然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是不代表好汉们就不回想当年自己的英雄岁月。赵匡胤面对赵光义,突然有了做哥哥的亲情,有了朋友的仁爱,有了战友般的深情,不知不觉的便开始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

往事还没有说完,赵匡胤突然脸色发白,惊恐一声,大叫道:“光义,皇兄身体突然不适,快传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