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三喜临门
作者:解剖老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051

ps:衷心感谢各位读者朋友的厚爱和鼓励,这段时间的周推荐(月推荐)一直能保持在八百位前(不时跑到七百位前)!

上周特别感谢威龙.king读者朋友对本书的打赏和扬帆3816o12读者朋友每日六票的支持!

希望读者朋友继续鼓励和支持!

--------------

大哥:

接到大哥的信,庄妈乐得嘴都闭不拢,韩子宁也乐呵呵的;云儿和二妹、三妹、四妹一夜没睡,高兴极了。只是蔡琰听说我们要离开好几个月,情绪低落;小妹想邀请请她和我们一起到陇县去玩,又怕蔡老先生不同意。昨日,我们清理行李时,四妹看蔡琰还闷闷不乐,就带蔡琰向师傅提出,没想到,蔡老先生一口答应了。

父母大人听说要给无云他们主持婚礼,一定要来!反正天气一天天暖和,母亲大人很少出过远门,就让父母大人一起来。家眷都已通知,张主薄(张昭)准备了二百多辆马车。张表哥(张允)亲自带一千士卒护送,童师傅、黄师父、淳师傅、典师父和韩子宁带着童子军护送,大哥不必担心,一般的山贼不是我们的对手!

我们明早出。

云儿

正月初四

------------------------

天眼一路飞了二天!

“大夫人、二夫人、三小姐、四小姐前日就出了!”

“大帅,我们要不要派人去接?”韩丰一脸欣喜,有些担忧。

“你们不必担心她们的安全,年良(张允)亲自带一千士卒护送到襄阳,本帅已派元功(韩琦)到襄阳迎接!你们再玩五天,就带着士卒开始训练,大战还等着我们,不能松懈!”

“末将遵令!”

-----------------------

正月中。

冰雪溶化,河水带着冰凌向远方流淌,白色的世界逐渐露出绿色,大地开始复苏。

刘靖带着义从营、特种营共二千四百多人奔驰二天赶到狄道,一路崎岖不平,山峦起伏,树木繁密,好在大家久经沙场,这点困难难不到大家。

“叩见大帅!”陇西太守赵岐、郡丞李相如、南部校尉华雄,陇西都尉赵戬、长史黄零和狄道县令、县尉等闻讯出城迎接。

“赵太守,灾民是否安置妥当?”

“回禀大帅,下官都已安置妥当,但粮食不够,灾民一天只能吃上一顿粥。下官已禀告傅州牧,但傅大人也无能为力。”赵岐面露愁容。

“赵太守,朝廷没有多余的赈灾钱粮,皇上要傅州牧自己想办法解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能让灾民冻死、饿死。”

“下官明白了!”

“公伟,你从军中拨出五万石粮食给赵大人用于救济灾民。”

“末将遵令!”华雄拱手答道。

“多谢大帅!”

“公伟,打造了多少桥船?”

“回禀大帅,共打造了五十艘桥船,可以搭建两座浮桥!”

“河对岸的烧当羌活动情况如何?”

“回禀大帅,羌人每天派几十个斥候在洮水南岸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好像很警觉。”

“你们每天带着大军在河岸上训练,大造声势,告诉他们,我们要攻打他们!让他们惶恐不安!”

“末将遵令!”

在华雄的侄儿华明(军侯)的引领下,沿着洮水北岸,缓缓而行,实地考察,四百多里的路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对洮水北岸和河水东岸的地形了如指掌。

正月下。

华佗和许明回来了,马车上下来一名陌生的中年人和二个童子。中年人瘦长俊雅,一身布袍,高帽。

“庶民张仲景叩见征西大将军!”

“快快请起!”

“多谢征西大将军!”

“本帅久闻张仲景的大名,走走,进屋谈话,外边寒冷。”

“征西大将军先请!”

二个童子,高一点叫张明、十六岁,瘦一点叫张德槐,十五岁,两人一脸的机灵,是张仲景的二个徒弟。

一行人进入屋内,分左右坐下。

牛威、魏延、庄兴和许浩端上热茶。

“元化,一路是否顺当?”

“回禀大帅,一路还算顺当,但一路上难民的队伍不断,北面的叛乱不小。”华佗面色严峻。

“子纲的赈灾情况如何?”

“回禀大帅,末将看到城内有三、四万难民,陈县令都已安置妥当,难民对征西大将军感激不尽。”

“仲景的家眷是否安置妥当?”

“庶民回禀征西大将军,都已安置妥当,家师能得到征西大将军的赏识,感激不尽,但年事已高,不能远行,叮嘱庶民为征西大将军效犬马之力,以报征西大将军知遇之恩。”

拜张仲景为郎中营军司马。

“大兵之后有大疫!本帅猜测今年可能爆大范围的瘟疫和伤寒,元化、仲景,你们先把日常琐事交给众徒弟,潜心研究瘟疫和伤寒,要是研究出几付行之有效的方剂,你们将功德无量!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所有花费由征西大将军府负责。”

“属下遵令!”

晚上为张仲景接风洗尘。

由于我的横空出世,伤寒论的研究提前了二十年,意义深远。

从二月初开始,凉州、三辅境内的士卒和民夫6续返回。

徐荣、麴义和辛曾也从长安回来了,徐荣、麴义赶到榆中来看我,三人面色红润,高高兴兴的,给我带来了不少土特产。

大军展开了训练。

--------------------

二月上,皇甫鸿、段毅也一起回来了。

幽州下起了暴雪,大军施展不开,皇甫嵩在渔阳和叛逆对峙。居住在上谷郡的乌桓大人难楼也蠢蠢欲动,官军将面临两面受敌,形势不容乐观。

二月中,荀攸从颖川回来了。

一路风尘仆仆,他身后除了四位熟悉的义从外,还有一位二十五、六岁的英俊青年,瘦长,气度不凡,和荀攸的长相相似,一看就是一家人,荀攸对他毕恭毕敬。

“叩见大帅!”

“公达,快快请起,外面风冷,到帐内说话。”

“多谢大帅!”

刘靖拉着荀攸的手进了暖和的军帐。

“请大帅恕罪,末将未经容许,就私自带来了末将的叔父大人。”荀攸急忙引荐跟在他后面的青年。

“荀彧、荀文若。”刘靖脱口而出。

“征西大将军知道庶民?”年轻人一脸惊讶,神采飞扬。

“本帅早就听说颖川荀彧、荀文若有王佐之才,今日有缘相见,真是三生有幸!来、来,坐下说话!”刘靖不容分说,拉着荀彧的右手到木案前并排坐下。

荀彧受宠若惊,有些手脚无措。

“叔父大人不必拘束,大帅和属下们在一起非常随便。”荀攸忙解释。

荀攸比荀彧的年龄大一截,还要喊他叔父大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辈分,长幼有序。

荀家是颖川名门,荀彧的祖父荀淑,为朗陵令,是东汉的名士,他有八子,兄弟八人俱有才名,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

历史上虽然荀攸出道比荀彧早几年,但最后还是荀彧向曹操举荐荀攸的,今日历史转过来了!

中平元年(一八四年)黄巾叛乱后,颖川太守阴脩同时举荐钟繇、荀攸、荀彧、郭图等郡中名门子弟为官吏。荀彧后来在许县当了两年从事,不受重视;一年前,以父亲有病为由,弃官闲赋在家,这次荀攸回家,一番劝说,就跟着一起出来了。

这就是天意!

荀攸回乡时,刘靖并没有特意安排去招募他的叔父荀彧,担心名门才子招募太多,会招致别人的怀疑和妒忌。

历史上,荀攸、程昱和荀彧都是曹操身边的左膀右臂,但历史生了蝴蝶效应!由于刘靖的建议,刘宏提前一年组建了西园军;曹操提前一年当上了典军校尉,现在他带着大军跟随征北大将军皇甫嵩北上征战去了,他一身的文韬武略也提前有了用武之地!一旦在军中建立了威信,是祸是福?谁也不知道?

拜荀彧为征西大将军府从事中郎、司军司马职,和荀攸、张辉等一起谋划收复陇西和金城郡的计划,一来就得到了重用,叔侄俩感激不尽,以为刘靖是伯乐!哪知道他熟悉历史?他们这些谋士也要经历时间的磨练才能独挡一面。

《三国演义》把军师的谋略吹上了天,“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天大的笑话!结果如何?卧龙凤雏都被刘备得到了,蜀国还是最弱!后来,诸葛亮独断专行,蜀国成了一言堂,资源耗尽,人才匮乏……

诸葛亮成了智慧的象征!好像羽扇一摇,敌人就会灰飞湮灭、土崩瓦解!只要敌军进入他的八卦阵,纵然你人多势众,武功盖世,只要不懂此阵,必死无疑!无往而不胜!刘靖小时候也佩服得五体投地,长大后才知道是是好事者借八卦一说,给简单的军事队列,披上了一层玄妙的外衣而已!

历史上,士人鄙视武人,降低了将军的作用(编写历史的都是士人)。

打仗是拼实力(军队和钱粮),还有统帅的才华和军师的谋略,缺一不可。冷兵器时代,胜利是靠将士一刀一刀砍出来的,士卒们只敬佩将军!就算诸葛亮篡权,当上了蜀国的皇帝,蜀国也必败无疑,和魏国、吴国的实力相差悬殊,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能成为案例。

荀彧和荀攸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曹操!

------------------------------

黄昏,大家吃完晚饭,正坐在军帐外欣赏晚霞,李金带着一队士卒快马跑了过来。

“禀报大帅,令光、令明带着贾诩、贾文和一家到了河水对岸,孙大人派船过去了!”李金欣喜的禀报,这段时间,刘靖让他派人多注意河对岸的动向。

“走,我们去迎接!”

两艘楼船乘风破浪向东岸驶来,楼船别部司马孙威,军司马秦可、马洪,征西大将军府从事庞柔、庞德和一个瘦长的中年汉子站立船头。

船一靠岸,五个人从船头跳下,向刘靖急奔而来。

“叩见大帅!”

“禀报大帅,这位就是贾诩、贾文和!”庞柔急忙引荐。

“下官叩见征西大将军!”

贾诩是董卓身边的谋士,司军司马职。

“文和,快快请起!”我急忙上前搀扶,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令光、令明一路上都告诉下官了,下官一个文弱书生,能得到征西大将军的赏识,三生有幸,下官愿跟随征西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得文和如得千军,从即日起,拜贾诩、贾文和为征西大将军府右司马(荀攸为左司马)、护军都尉。”

“叩谢大帅!”

贾诩的母亲马氏,六十多,满头白,饱经风霜,面色灰暗。

夫人殷氏三十多岁,面容标致;大儿子贾穆,字德舒,十九岁,瘦长;小儿子贾访,十七岁,结实。女儿贾敏,十四岁,身材高挑;还有一名中年女佣,五车的物品,贾诩的家算是中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