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出使大理
作者:碎玉折剑      更新:2019-08-25 09:58      字数:3121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言不差。大唐本是一代盛世,可惜却受藩镇割据影响,国力日衰。自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止,百姓民不聊生。后黄巢、王仙芝等人起兵反唐,唐王朝便愈加衰弱不堪。

黄巢的部下中有一人,姓朱名温,此人是个反复无常之人。朱温见李唐势大,黄巢的起义军兵势虽盛,但终究无法与李唐朝廷抗衡,于是便寻个机会投降了朝廷。唐僖宗为褒奖其行为,为其赐名“朱全忠”。

这朱全忠虽然名为“全忠”,可“忠”字却是半点也谈不上。他先是谋害掉昭宗皇帝,后更是逼迫哀宗退位,自己做了后梁的开国皇帝,此后数十年便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有一人生于洛阳,此人便是赵匡胤。传说他出生时红光满屋,体有异香,因此他还有个小名叫“香孩儿”。或许真的是冥冥之中注定,这赵匡胤终结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建立了大宋王朝,正合了那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要说“合”可也不全对,在大宋疆土的周围还有几股势力与之并存。北边有辽国,西边有党项和吐蕃,南边则是大理,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政权便不一一细说了。尽管如此,这中原毕竟也算大致统一了,赵匡胤的名字注定要流传千秋万代。

赵匡胤共有兄弟姐妹七人,其中长兄与五弟早夭,三弟赵光义被封为晋王,四弟赵廷美被封为魏王,此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

这一年是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天上飘着小雪。晋王赵光义入宫面圣,赵匡胤忽然想起已多日未曾与晋王把酒言欢,于是便留晋王与之饮酒赏雪。

酒过三巡,赵匡胤对晋王道:“三弟,我从投入周太祖郭威账下至今,已征伐数十年。在你看来,功绩如何?”

晋王沉思片刻,感慨道:“圣上自从投军起,屡立战功,威震天下。后承天之命,得恭帝禅位,建立我大宋朝廷。继而攻后蜀,灭南汉,征南唐,一统中原。论陛下功绩,足可比肩秦皇汉武。况且此时圣上正当春秋鼎盛,以臣弟之见,数年便可一统天下,立万世之基。”

赵匡胤笑道:“哈哈,三弟过誉了,若论功绩,我或许不及秦皇汉武。不过自古以来帝王无数,能够及得上我的人却也没有几个。”

说完便为自己斟了一杯酒,举起来却没有喝下。沉默片刻后他说道:“我大宋刚刚建立,土地不及前朝广阔,许多中原土地还在夷狄手中。不过这些地方可不是我赵匡胤丢的,是他李唐皇帝送掉的,早晚我要全部夺回来。”说完一口将杯中之酒喝干。

晋王一愣,随即陪笑道:“圣上说的是。以圣上之能,想必朝夕间便可夺回李唐丢掉的土地。”

赵匡胤听后却摇了摇头,说:“此事绝非一朝一夕便能做得到的”,继而又问道,“三弟可知我下一步要对谁动手?”

晋王揣摩上意,试探着回道:“圣上可是要设法处置弥勒教?”

弥勒教最早于梁武帝时期创立,创始人傅大士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数百年来,不断有人自称弥勒降世,藉此造反。此教中历来高手众多,然而很多人都剑走偏锋,不拘一格,因此武林中许多人称之为“魔教”,而弥勒教中的教徒则自称为“圣教”。

赵匡胤笑道:“不错,我正是要灭了那弥勒教。一直以来,这群人总是不安分,说什么弥勒降世,普度众生,其实不过是干些杀官造反的勾当。我先为大宋解决内忧,再去处理外患。”

晋王忙点头,奉承道:“圣上说的是。魔教不知顺应天命,终究只能自取灭亡。”

月已偏西,赵匡胤对晋王言道:“夜已深了,三弟你不必回府,今晚就和我同榻而眠。自从登基以后,我们兄弟就很少像以前一样一起喝酒了,今夜我们恰好谈谈该如何处置弥勒教。”

晋王忙称是,随即唤来内侍,将圣上扶往寝宫。自己也袍袖一抖,带着几名侍卫跟随圣上而去。

片刻工夫后,几人来到寝宫门前,晋王令内侍扶圣上进去安歇,然后命自己身后的几名侍卫接替原本寝宫门前的守卫,接着便带着两名侍卫进入了寝宫。

赵匡胤让内侍倒了一杯茶,然后命他出去,自己则端着那杯茶慢慢饮用。正在这时,晋王推门而入,身后还跟着两名侍卫,其中一人白面无须,另一人则是个络腮胡子的大汉。

赵匡胤诧异道:“三弟,你带这两个侍卫进来做什么?”

“圣上不是要与我谈谈弥勒教吗?我今日带这二人来拜见圣上,正是为了弥勒教之事。”

赵匡胤心中微微有些不安,酒也醒了一大半,随即放下手中杯子,站起来道:“你二人是何人?今日来此作甚?”

那名大汉说道:“洒家是弥勒教左护法,叫尉迟升,你肯定听说过洒家的名字。”

另一名白面无须之人则冷笑道:“在下弥勒右护法——范申甫,见过圣上。我二人不请自来,还望圣上见谅。”

赵匡胤大惊,他是亲自带兵打下的江山,江湖之事清楚的很。这弥勒教的左右护法名气不小,武功也着实不一般。

这尉迟升是天生神力,师从后汉大将卢定龙,学得一身外门功夫以及三十六路天罡斧,一对斧头舞起来呼呼生风,端的是非同小可。

那范申甫则是秀才出身,其师傅是弥勒教中的执法长老颜怀之。由于颜怀之在处置违犯教规的教众时铁面无私,毫不留情,因此被人称作“铁面血笔”。这“血笔”既是指他赖以成名的判官笔,又是指他审判教众时的朱笔。

范申甫师从名家学得兰亭醉打穴笔法,以《兰亭序》为根基,每个字化为一招判官笔法,甚至重复的字都有不同的妙用。整套笔法有三百多招,若论招式的繁复,天下武功罕有可以匹敌的。而且判官笔是短兵刃,打斗时若是被他近身则会极难对付。

赵匡胤当即从墙上拔下宝剑,指着弥勒教左右护法喝道:“你二人来此所为何事?”

赵光义轻笑了一声,对赵匡胤言道:“二哥呀二哥,他二人为何来此,你难道还不清楚吗,又何必明知故问?”

赵匡胤面色大变:“你这贼子居然想要篡位,而且还勾结了江湖高手混入宫中。之前早有人称你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我念在兄弟之情……”

“呵,还说这些干什么,你都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该换我来了。本来你的皇位不就是靠欺负孤儿寡母得来的吗?你能做得,我做不得?寝宫附近的侍卫都已经被我调开了,今晚不会有人来此,也没有人能救得了你。”

那名叫尉迟升的汉子有些不耐烦了,他对身旁的赵光义说道:“跟一个死人还说这么多干嘛?早点解决,省得夜长梦多。”

说完他便从长袍下面取出一对斧头,“当”地在手里一碰,然后朝赵匡胤冲了过来。

赵匡胤一脚踢在身前的圆桌上,圆桌便翻转着朝尉迟升砸去。尉迟升左手斧一挥,桌子被劈为两半,茶壶茶杯全都落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跟着尉迟升挥动右手斧,朝赵匡胤当头砸下。赵匡胤旋身躲过,一招“白蛇吐信”刺向尉迟升的咽喉。

尉迟升将左手斧往身前一架,用斧面挡住了这一刺。右手斧则使了一招“老树盘根”横劈赵匡胤双腿。

赵匡胤向上一窜,躲过这一斧,接着一招“凤凰三点头”朝尉迟升头顶刺去。

只见剑光闪闪,向着尉迟升头顶洒下。尉迟升双斧一架,只听“铛铛铛”三声,这三剑又被斧面挡住。

尉迟升所使的是一对宣花斧,每个斧头都重达三十多斤,但他本人天生神力,外门功夫很是不凡,使起来虎虎生威。兼之斧面颇大,用来格挡剑招再好不过,因此二人剑来斧往过了二十余招,赵匡胤丝毫没有占到上风。

另一名汉子范申甫说道:“听说这皇帝老儿年轻时曾得江湖前辈传授武艺,后来用一杆枪棒打下了这片大好河山。现在看他使的这套青萍剑法,轻灵洒脱,宛转如意,颇得剑法中的精髓,想必传他这套剑法之人定然不是普通高手。”

身旁的赵光义回道:“年轻时我这兄长也曾教过我一点儿武艺,只是他从来不肯告诉我他师傅是谁。他本来天资就好,再加上肯勤学苦练,武功可是着实不弱,你们不要小看他,被他抓住机会逃掉,那咱们可就全完了。”

“那是自然,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说着,范申甫也从袍子下面抽出一对短兵刃,朝着赵匡胤缓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