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所谓政治
作者:朱丹御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58

ps:有关于跪拜礼的问题,请有疑问的书友们看作品相关里的说明。另,如果各位书友手中有闲着的票票,还请赏几张给御笔,御笔在此先谢过了。

--------------

通过废止官员间的跪拜礼一事,让李修远对这个时代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他意识到,在尊崇儒家思想的封建时代,还有一种力量比军队的力量更加可怕,那就是古人们所尊崇的信仰。而信仰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他们所尊崇的思想。

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是思想,一是利剑,而思想最终总是战胜利剑。”

这一句简单的话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最本质的解释则是:利剑象征武力征服,思想代表文明信仰,再粗暴再强大的武力,它只能统治一时,却必定无法长久;信仰的力量也许短时间内没有太大的威力,但它却有着极其强大乎寻常的生命力,可以无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从而流传十年、百年、千年,甚至是贯穿整个人类的展史。

单单以中华为例,被古人们所尊崇的儒家思想就整整在华夏九州的土地上传承了悠久漫长的岁月,乃至于直到二十一世纪,它依然被无数人所狂热追求着。

这,就是思想的可怕之处。

用一句话概括:利剑可以消灭一个人的**,思想却可以毁灭一个人的灵魂。

自古以来,人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历经悠久岁月之后,历朝历代对四书五经进行了无数次修订,使孔子的原作面目全非,但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体现了孔子“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因此一直以来,华夏子孙的大脑中都根深蒂固的存在着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

南宋时期提出的程朱理学,被打下江山开创明朝纪元的朱元璋奉为国家正统思想,更为天下学子所追崇。

也许正是因为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国家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又或许是朱元璋在位期间对言官们的大力支持,使得明朝数百年的士大夫们都极具气节和傲骨,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儒家思想一家独大,在大大加强和维护了君权统治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为他在更大范围上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展和解放。

李修远想要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相应的改革,所受到的阻力无疑是相当大的。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王莽改制’便是前车之鉴。

但尽管如此,李修远依然必须硬着头皮披荆斩棘的向前挺进,使自己的各项改革措施能够顺利施行贯彻下去,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使大明江山经久不衰,更可能避免历史上明朝末年国破家亡终使得满清鞑子轻而易举入关篡夺我大汉江山的悲剧不再生。

堂堂泱泱华夏大国,千千万万华夏子孙,却最终沦落到被一关外农奴外族所欺凌统治,实乃汉人数百年来痛心疾的一大恨事。李修远身为华夏子孙,流淌着华夏民族的血液,又怎能让这等恨事再次生。

只是这一切对于李修远而言还有些遥远,他要做的就是一步步将大明推到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上。

政治,是一件很难用言语就能够说的清楚的事情,李修远虽然只是一个官场上的初哥,却也明白一个道理,凡事不能太过己甚,有时适当的妥协是必须的,因为妥协是为了保持暂时的平衡,更是为了韬光养晦,使自己将来变得更强。

所以在圆满解决了跪拜礼一事之后,李修远对于练子宁和袁泰所弹劾的三个人,做出了一定的妥协。

督察院左都御史袁泰第一个弹劾的陈云,因为跪拜礼一事得到解决,自然不可能再受到什么处罚,李修远与袁泰两人都适可而止的不再讨论陈云的事情。

至于礼部侍郎郑居贞,袁泰提出要廷杖五十,以示惩戒,又因其明知故犯,罪加一等,是以还要求皇帝对其降职处理。

李修远怎会不明白袁泰这是在公报私仇,只是郑居贞的确是犯了错,又是在几百只眼皮底下犯的,不可能就这么轻易揭过,因此李修远将廷杖五十改为廷杖二十,并降职为礼部郎中,以儆效尤。

袁泰虽然没有得到自己最终想要的结果,但能打击到郑居贞,也算是出了口恶气,因此并没有再继续纠缠下去。

倒是在对待司礼监掌印太监吴亮的这件事上,让李修远有些郁闷。

从本心上来说,吴亮虽然年纪比自己小了几岁,但脑子比较灵活,很懂得察言观色体会自己的意思,再加上吴亮心性比较单纯,李修远对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可是古往今来,能够弄权乱政的宦官们也几乎都是像吴亮这般,先以自己的乖巧获得皇帝的喜爱和信任,然后慢慢的野心开始剧烈膨胀,从此便蒙蔽天听作威作福。

一想到吴亮,李修远心里忽然一阵后怕,这几日来吴亮的表现让自己对他渐渐放松了警惕,以为他这么听话,断然不会背叛自己。可是,奴才毕竟是奴才,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突然反咬一口。

看来不管以后自己身边有多乖巧的奴才,都绝对不能毫无保留的信任了。李修远在心中暗暗提醒自己。

对于吴亮的处理办法,满朝文武大臣们都完全团结一致的保持了统一的态度:即日将吴亮逐出皇宫,永不录用。

方孝孺、黄子澄和卓敬等人更是明确向李修远举出了历朝历代宦官弄权乱政的事例,而作为让他们如此团结一心强烈反对依据的太祖朱元璋当年所定下的禁令,自然更是三番五次的提起。

对此,李修远也不多想,一来在废除官员间的跪拜礼一事上他已经违背了祖制,现在自然不能再以强硬态度再次违背禁令;二来,他也担心一旦自己开了这个先例,很可能就会给大明江山带来无穷的隐患。

更何况吴亮只是一个太监而已,自己身为皇帝,无论怎样都不可能为了他一个人而与满朝文武对着干,更可不能因为他而赌上大明江山的未来。

“即日起革除吴亮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并将其逐出皇宫,永不录用。”李修远看着跪在自己腿边一副失魂落魄模样的吴亮,淡淡的说道。

“奴婢……谢主隆恩。”吴亮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擦了一把眼泪,重重的向李修远磕了三个砰砰响的响头。

“小吴子,你先回宫里待着,朕有些体己话和你说说。”李修远神色柔和的轻声说道。

“是,陛下。”吴亮有气无力的点头应了一声,摇晃着身子从地上爬起,如喝醉了酒般的醉汉歪歪斜斜的向乾清宫的方向离去。

说来吴亮也是个倒霉蛋,昨天才刚刚被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今天却不仅被革除了职务,还被逐出了皇宫,这反差巨大的一起一落,换做任何一正常人都觉得难以接受,更何况是已经身体残缺唯有留在宫中侍候皇帝才有那么一丁点希望的吴亮。

不过吴亮总算比较乖巧,即使被逐出了皇宫,还懂得在最后磕头谢恩。这让李修远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这就是所谓的政治啊。”看着吴亮的身影在拐角处消失,李修远收回目光,大有感触的叹了一口气。

虽然只相处了短短几日,却感觉这吴亮甚是贴心。如今要把他赶出宫外,李修远心中还真有些不舍。

不过李修远心理还是有谱的,所谓身在其位谋其政,既然自己已是皇帝,不管是不是冒牌货,都必须要有当皇帝的觉悟。

李修远回过神,看了一眼丹陛下的大臣们,朝身旁的另一名太监点了点头,示意众人按照往常惯例继续朝会。

然而,谁也没想到,朝会才刚开始不久,当众臣们正次第向皇帝上呈奏本并汇报自己的工作时,一起极为严重的突事件又中断了繁琐不堪的早朝。

推荐一本比较好看的书

[bookid=name=《人脑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