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催化剂配方
作者:霸王留步      更新:2019-09-17 14:56      字数:2979

冬至日的日光已经没有了温度。北方的寒风还没有到来。各色锦旗缓缓摆动。

熙熙攘攘的黄狗陵动中有静。

在一个小山包的山脚下,有一处大周人设立的铁匠铺。门前一杆旗迎风摆动,旗帜上书:百炼刀剑行。刀枪剑戟工整摆放在架子上。新砌的火炉前,一个壮汉鼓动风箱,炉膛之内风助火势,呼呼作响。另有三个赤膊壮汉,一个钳住通红的铁条,另外两人抡起大锤,节奏平稳的锤炼。淬火烧刃者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他束发盘髻,泛黄的皂白色窄袖圆领衫蹭满污垢。满脸的烟灰气。一颗豆大的汗珠低落滴落在装满炭火的石槽上,呲的一声,蒸发干了。他钳起通红的剑条,注视着覆盖在两边剑刃,已经烧干凝固的黏土。然后迅速把剑条插入水池当中。水中热气翻滚,浓密的水泡像雪花一样在水面绽放。

等剑体冷却之后,从水中取出剑条,敲开凝固开裂的黏土。黝黑的剑身两侧露出一层层致密的花纹。

年轻人把剑条递给他对面正在磨刀石上磨剑的赤膊汉子。

老黄,帮忙磨这把剑。黏土看起来不太够,我再去调一碗。

行,赶工琢磨几柄上佳的兵器。

老黄真敬业。

那倒是,这一根根剑条,就是等重的银子。

哈哈哈,如果有这么值钱那就好了。

你还真别说,那些上品的名剑,可得用金子换算。

两人说说笑笑,不禁感慨手中的作品便宜。自古以来敬业爱岗之人都是敝帚自珍的人。

年轻人用汗巾擦擦脸,端起铜壶就走。这时帐篷后门伸进来一只手,使劲一撩,一个一脸严肃的伙计探进头来命令道。

韩三平,快过来。

此人叫陶康,是刀剑行掌柜的侄子。

年轻人不理不睬,走到角落挑选装在****罐罐里的各色粉末。

那个陶康瞬间一脸无奈求助道。

三平哥,平哥,快来看看,这里有一张催化剂的配方好像有问题。

韩三平明确又迅速的打开不同的小罐子,精心舀出不同的粉末倒进一杆铜秤的托盘当中,适度调节砝码使两者达到平衡。

陶康最终还是等不及了,掀开布帘,捧着一张写满密密麻麻的算式的牛皮纸走了过来。他停在韩三平的身后,不停的问,平哥,你秤完了没。

韩三平快速的把所有的粉末倒进铜壶里,然后拿起一**透明液体,看准刻度倒进铜壶里。他一边搅拌,一边转过身来,笑容满面的说:

陶大哥实在是抱歉,我刚才在配淬火药呢。配这玩意儿不容分心,所以劳你亲自过来。

这位陶康笑逐颜开。

平哥忙,那是本事儿大。能者多劳啊。你看这个,这张催化剂的配方配不平啊。

韩三平顺着他的指尖一行一行往下看,眉头一皱,果断地说

陶康听此一言也定睛一看,好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样。他说

有问题,我也看出来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计算这里的数值。

韩三平微微一笑,他说

陶大哥,这是客户老爷提供的配方吧?

是的

嗯,这就对了,这是客户老爷的保密意识太强了。写这张配方的时候有意无意的留下一道门槛。

韩三平放下铜壶,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笔记本翻开目录,仔细查阅。然后对准页数翻开,交给他的陶大哥。

陶康依然一筹莫展,还在煞有介事的琢磨。

这时候老黄也过来了。他说

三平啊,你跟他去一趟吧,这里就交给我吧。

嗯,好的,老黄。

于是陶康领着韩三平大步流星往帐篷后门走去。他回眸一笑,对老黄表示感谢,仿佛帮他解脸面之围的老黄是大恩人,而教他一劳永逸的韩三平却仿佛是得志小人。

后面的帐篷棚顶比前面的要高很多。实验台上架设着很多烧杯和试管。称量用的秤,容器,尺规等整齐摆放。裁切用的刀具杯盘也有序摆放。一排排黑陶的底座上盛放几根一指长,奇妙的金属器件,有的电光激荡,有的喷射着火苗,有的凝结着冰柱。后半段空间是锻造台和地炉。散发着高度热量的地炉周围设有围栏。两厢分别是两条向下的隧道,风箱,小推车。燃料和空气自右方送入,废渣则从左边取出,废气由管道导出帐篷外面,经过烟囱排向高空。

一颗金属矿石在地炉的热碳掩埋之下,透过孔隙发出象征高热的黄光。

没有催化剂,这颗特殊矿石并没能融化。五个打铁匠正坐在周围喝水聊天。

角落的工作台上有一位身材修长,曲线柔美的妇女正在专注的工作。她身穿皂白色窄袖圆领衫,头戴罩面护目镜,左手持一根木质钳子,右手戴一只包棉手套,持一根约一指长的锡皮圆柱。她正试图把那根圆柱体放进一根拧开的剑柄之中。

韩三平看了看摆放在角落的兵器架。上面摆放了两把充能剑剑条和剑柄之间是分离的,剑条顶端有螺纹,剑柄前端中空,细看之下可以看,自然就是螺母。仔细一看可以发现螺母内壁有条不紊的分布这很多沟槽,沟槽之内镶嵌粗细不一的铜线。他走过去接好其中的一把,然后作出评价:

不错,做工足够精细。从钢质的花纹分布来看比较细腻均匀。在激发元素之力的时候应该能承受高强度的罡气。

韩三平回过头问,骆师傅,您这是在研究什么呢?

我想看看能不能直接把充能剑的能源和反应剑的剑体相结合。实验很多次了,不行。

韩三平口中的骆师傅是环城百炼刀剑行的掌柜。是本地闻名的铸剑师和剑士。本名骆金玲。骆金玲放下工具,拉下面罩遗憾的说到。他看了看韩三平身边的陶大哥他手里的笔记本和那张配方,接着说:

小韩呐,那张配方省略掉的步骤计算量可不小啊。

试试吧。

行,那我当你的助手,你演算,我来配试剂。

那好啊,骆师傅把关,质量靠谱。

可以可以,小伙子会尊敬人,一个好汉三个帮。

旁边姓陶的年轻人自知自明,非常窘迫。

韩三平赶紧接过话头说:

陶大哥,骆师傅愿意帮咱们了,九成稳了。

是啊是啊。

他也顺着台阶笑着打哈过去了。

陶康,你过来,我们定量配药,你心细,能干这活儿。

是是,多谢骆师傅指点。

骆金玲和陶康称量材料。韩三平敲击算盘飞快计算,工整的写出新的配方。最后三个人又通力合作,把配比出来的药剂分门别类研磨成粉末,以油质溶液搅拌到一起。

催化剂完成之后,看着陶罐里浑浊的溶液,韩三平心满意足的呼出一口气。骆金玲看着两个年轻人,若有所思的仰头笑了笑。陶康则像是放下肩扛百斤重担,舒心一笑。

他把催化剂连同陶罐一起放在一根悬挂起来的长臂勺子里面。然后手持勺子末端,把催化剂送进地炉的炭火堆中。在一旁闲聊的打铁匠马上就位。鼓风,加碳,通风,取铁,抡锤各司其职。

帐篷内八个人都注视这火红的炭火。

炭块慢慢的微微塌陷下去。如果不仔细看都不能察觉。

融了。

陶康大喜叫到,他向韩三平和骆金玲投来感激的眼神。

快,快趁热打铁啊。

陶康指挥打铁匠,摇动齿轮盘利用长杆钳取出软化的金属矿石,转移到锻打台上。抡锤大汉手稳眼准,交替捶打。叮叮当当火花四溅。每一次锻打之后,再次加热金属块。负责折叠特殊金属的匠人就会摇动锻打台的摇杆。经过齿轮传动,把机箱里的发条绷紧。接着松开摇杆,精钢轧一刀就能够切开烧红的金属块。折叠锻打,去除金属块的杂质,增强不同部位的韧性和刚性。一团水火不侵的金属在催化剂的作用之下,被搓圆锤扁,脱胎换骨。

最后出炉的一定是一柄利器。

走吧,出去走走,接下来就交给陶康忙吧。

骆金玲解下面罩和手套就往外走。韩三平向陶康打声招呼:

老陶,交给你咯

没问题,谢谢你韩三平。大铸剑师。

陶康竖起大拇指。韩三平报之以笑容,拱手一让,就走出帐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