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玄之又玄
作者:帝秦王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63

玄玄玄,无根无据无处找。

妙妙妙,不奇不异不足道。

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前,李斯教秦始皇把徐市招入朝中任职。但在秦始皇的召书到达骊山以前,徐市便即辞官归乡了。

徐市回到琅琊后,便即开始修道参禅,给自己取了个法名叫做“徐福”。想来这徐福能够梦见两个死去的小尼姑给自己托梦,也非什么巧事。此人在道学之上确实有一些天赋,仅仅修道三年便即有所小成。五年之后,便即混了个天下知名。

彼时,统一六国已达五年的秦始皇已经四十多岁,一面请各地方士给自己练就“长生不老”的丹药外;为了以备不时之需,一面便也开始想起身后之事,给自己寻起陵寝的基址来。听闻“徐福”之名,秦始皇便即着人往琅琊将徐福请至咸阳。

徐福到得咸阳帝宫,秦始皇问徐福道:“听闻徐先生游历天下,乃得道之人。而今孤家上了些年岁,想给自己百年之后,寻一住处。不知先生觉得天下何处可以安得吾身啊?”

徐福闻言,呵呵笑道:“陛下怎的坐拥宝山却不相识啊?”

秦始皇听徐福之言有些无礼,压了压火,问道:“先生什么意思?”

徐福说道:“在下五年之前为官之时,曾给陛下上了一道奏章,不知陛下可曾看过?”

秦始皇闻言,大讶,反问道:“你在我朝为过官?”

徐福便即解释道:“五年之前在下在骊山地区为地方官,当时因逢天旱,在下带领乡民求雨,遇得一件奇事,故才彻悟,遁入道宗。但在辞官之前,曾经上得一道奏章,将奇事尽说之外,还论了论天下的道宗。莫非陛下没有看过?”

秦始皇日理万机哪里还记得这些,倒是在一侧的李斯想了起来,突然惊讶的问徐福道:“你是徐市?”

徐福见丞相大人认出了自己,便即向李斯施礼道:“正是在下!”

而后,得到确认答案的李斯在一脸疑惑的秦始皇耳边耳语了几句,提醒秦始皇正因徐福所遇之事,方有当日“焚书坑儒”之举。

秦始皇闻得李斯之言后,方才大惑得解,谓徐福道:“当时读得你的文章,丞相便教我召你入朝,不想你却已然辞官归乡,未想竟是投入到道宗门下。但你还需将我坐拥宝山不识之说细细道来。”

徐福说道:“我在五年前的那份奏章之中,已将我所遇奇事说得十分详细。但思女娲娘娘既然在骊山显灵,则其神识必然是眷顾着骊山的了。如今咸阳即在骊山脚下,陛下欲寻寝宫,何必往天下去寻,只在骊山之中筑建便是。想来有祖母女娲娘娘护佑,陛下百年之后,睡得岂不安稳。”

秦始皇闻言,大彻大悟,抚掌称是。李斯闻言,亦是点头。

徐福见哄得了秦始皇开心,便又说道:“在下参禅修道之时,又曾获得一梦,梦见神仙们于东海之外的仙山聚会。由此梦我便思得,神仙必因世间嘈杂,方避海外。故闻陛下如今欲寻长生不老之术,便不应仅仅局限于天下,还需往海外求仙。”

秦始皇闻听此言,十分受用,徐福竟是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便即说道:“既然先生几次三番遇有奇事,想来必受神仙眷顾。那么,孤家便请先生代我往海外寻仙如何?”

徐福听后,略一沉吟,便即说道:“陛下之命,在下岂敢不从,但请陛下赐我五百童男五百童女随行!”

秦始皇闻言,有些不解的问道:“先生去海外寻仙,要童男童女何用?”

徐福答道:“陛下即欲求仙,必然要持礼而去。[听风手打 ]成人体浊,若是前往仙山,神仙必然避之。而今,我只带童男童女持礼前去。神仙们必感陛下心诚,岂有不赐长生之术之理?”

秦始皇闻言,点了点头,当即着人于国中选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给徐福,并尽寻天下宝物教徐福一并带去海外,送与神仙。

在把徐福及五百童男五百童女送走之后,秦始皇便开始苦苦等待,但是一二年过去,徐福却是半点消息也未传来。所以秦始皇便只能于骊山之中,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

而且直至秦始皇死后下葬,徐福也是没有回来。至于徐福是否是个骗子,只是为了骗得秦始皇给他的那些童男童女和金银财宝,我并不知晓。因为已经没有人找得到徐福了。只有传说中提及日本人的祖先可能是徐福,但这个传说又得不到确认。

不过,日本人是不是徐福的后代虽然我不知道。但关于徐福留于国内的后代,我却有一些耳闻。例如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徐庶便是徐福的后人。所以徐庶早年为了避祸,化名藏身之时,方才借得祖先的名字,叫做“单福”。

好了,传说至此便算说完了,至于您是“愿意听呢还是愿意听呢”,反正您是听完了。接下来我便说说前一章内出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南华仙人吧!

南华仙人,有人说可能是写就《南华经》的庄子。然而庄子是公元前300年前后的人物,若是活到公元190年,岂不是快五百岁了。但是虽然南华仙人也是上了一些年纪,但死活也还不到这个犹如天文数字一般的岁数。如果非要把南华仙人和庄子扯上什么关系,那就说三国时的南华仙人是战国时庄子的转世吧,反正他们都是“牛鼻子老道”!

相信朋友们还记得,我在“引人入胜”中,将南华仙人评价为东汉分裂的最直接“导火索”。其实在这部《秦王本纪》中,虽然我对南华仙人着墨不多,但其并不仅仅是一个“导火索”,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览全书过后,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明面上的故事线索是王成,暗线上的故事线索却是南华仙人。

且说那日南华仙人到得老母宫中,找梨山老母讨要“梨蕊雪露”来喝。梨山老母教手下奉上香茗之后,便即把玉箩叫来与南华仙人相见。也教南华仙人这当年将玉箩荐给自己当徒弟的“道友“,看看自己这名高徒,表达一下谢意。

南华仙人看过玉箩之后,点了点头。梨山老母见状,教玉箩退下之后,便即谢南华仙人道:“我这徒儿聪慧灵敏,着实是世上难寻,非是南华道友相帮,我想找传我衣钵之人,果真还是件难事!”

南华仙人闻言,对梨山老母客气道:“师太也不必谢我,你们师徒有缘是你们的造化,我只是做了个顺水人情而已。况这个丫头确也是人中龙凤,将来执掌这老母宫,也不至辱没了梨山老母这个威名,实乃我们道宗的幸事!”

梨山老母闻言大悦,接着说道:“道友居无仙山,游无定所,往来世间见识游历,着实令人羡慕。而今我年事已高,待玉箩过年成人之后,我便给她剃度,正式收入门下。而后,将宫中事务逐步移交给她。再过个两三年,我便也能如南华道友一般,游历天下,遍访名山大川了!”

南华仙人闻言,呵呵一笑,说道:“师太要避清闲,也莫要如此着急。”说到这里,南华仙人拾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梨蕊雪露”,便又继续对梨山老母说道:“现下玉箩这孩子正如同这杯中梨花一般,乃是盛开时节。你怎忍就于此时将其取下,备做己用?我观这孩子在世间尚有一段好姻缘,将来还要结些‘善果’下来。师太实不宜于此时便想功成身退之事!”

梨山老母闻得南华仙人这番玄话,沉吟了一会,正色问道:“那依南华道友所见,我当何时方能传其衣钵?”

南华仙人淡淡答道:“还需二十年!”

梨山老母大讶,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二十年,便即一字一顿的重复道:“二十年?”

南华仙人说道:“师太莫要闲久,虽你此时将这孩子强留山上传你衣钵亦是可以。但其由于自小便随你上山,于世间少了太多的经历,纵是传得你的衣钵,也是无甚作为。但如今你若放其回家,教其在世间游历一番,见一些悲欢、经一些离合、遭一些磨难,则它日其成为宫主之后,自是要比现在强上百倍。尤其这孩子此一去,待其归来之时,自师太之后的‘两代’宫主便算都有了着落了!”

梨山老母闻得南华仙人之言,本应当做“鬼话”,奈何这南华仙人一生虽都说些“虚言妄事”,但每每却都成为“现实”。为此,不敢不信的梨山老母,便即皱眉,有些不舍的问道:“道友的意思是,现在就教我放玉箩下山?”

南华仙人说道:“放与不放全在师太自己定度!不过,师太若是肯放,自是早放为好。毕竟晚放一年,师太便要在老母宫宫主的位置上多呆一年!”

梨山老母闻言,便即不再迟疑,复又教人把玉箩找来,简单交代了几句,便即放玉箩下山,让其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