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二明”合兵
作者:帝秦王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66

耿鄙和傅燮死后,两具死尸倒地。除了一脸“无所谓”的樊稠韩遂,包括段?在内的众将都有些发傻。

此时,作为在场最高指挥官的王允突然缓过神来。为了稳住军心,王允理了理思绪,说道:“凉州刺史耿鄙一意孤行,欲陷凉州军于进退两难之地;恰好段老将军深明大义,及时制止,方使凉州军得以及时在败亡的边缘止步。而今,我欲代陛下暂请段老将军代执军中之事,可是有人有异议?”

闻问之后,仍然傻跪于地上的众将纷纷点头,有几个反应快的答出声来,“没有异议!”,众人方才随之附和。

王允见状,又继续说道:“今晚之事,我欲起一道奏章上报陛下,你们可是愿意联名上书,保奏段老将军?”

众将此次闻问之后,都未迟疑,一起说道:“愿意!”

王允见状,点了点头,屏退了众将,仅留下段?樊稠韩遂三人说话。

众将走后,段?刚想向“明理”的王允道谢,王允一挥手,阻住了段?,说道:“段老将军,今晚的事我都看在眼里了,谁对谁错我看得出来。但是各州刺史都乃陛下钦封,有些话好说却不好听。为了封朝中某些小人污您引军哗变的口,我必须连夜写了奏章,集了众将的手迹赶回京城,将此事上奏陛下,以保您的一世英名。然而为了能够给您争取到更多的支持,我希望您能按着先前的计划,迅速平定西凉,向朝廷报捷。这样,纵是有些风言风语,也必然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段?闻言,看着还未到“不惑”之年的王允这般“明理识大体”,感动的老泪纵横,俯身向王允拜倒,樊稠韩遂见状,也是给王允跪了下来。

王允急忙搀住段?,说道:“老将军,您为朝廷所做的一切,天下的百姓和有良知的人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您不用谢我,只望您别因某些小人而对朝廷寒心。希望您能继续精忠报国,相信将来的史书之上,定会给您正名的!”王允说到这里,亦是有些动情,眼圈发红,眼泪险险就要落将下来。然而因有韩遂樊稠两个小字辈在场,久居官场的王允还是忍住了。

闻言之后,段?拭了拭泪,叹道:“陛下身边如果多几个王侍郎这样的人,那我们的大汉必然可以重振往日的雄威!”

王允闻言,皱了皱眉,有些惆怅,但还是满怀信心的说了声,“会的,一定会的!”。

闲言少叙,王允写了事件经过的奏章(基本上有利于段?的情节都详述了,不利于段?的都给含混过去了。),要了众将的“签名”,急急赶回朝中。

王允走后,段?执掌凉州大军。“军神”复出,自是上下用命,大军急速向西平进发。

临近西平,得知朝廷派来剿贼大军的张奂马腾,引着五万“西凉义军”前来会合。

闻知“友军”前来,段?教人将张奂马腾请进中军大帐。张奂进得大帐,见帅位之上坐的是段?,心下释然,知道此次西凉之危不日可解。

因“名利”之事,段?和张奂自早年间便即十分的不“对付”。为此,张段两位“老熟人”见面之后,没有寒暄施礼,只是蜻蜓点水般的互相点了一下头。

没有久别重逢的激动、没有他年再见的感慨,凉州大军的统领段?和“西凉义军”的“幕后主使”张奂直接引领大家进入到军事会议当中。

段?首先问张奂道:“张老将军已于西凉停留数日,想来对目前的敌势有一定的了解,还请不吝赐教。”

张奂闻言,语言中未加半分感情的说道:“段君侯客气了,赐教不敢当,简单说说倒还可以!”

张奂说到这里,张段二人的对话基调便定了下来。众将皆知张段二人不睦,但见二人见面之后,虽然都还冷淡,却都没有似远隔千里之时,互骂“冢中枯骨”和“傻瓜将领”,不禁都松下一口气来。不然,这两员老将“互掐”起来,众将真是不知该帮谁好了!

而后,张奂便将西凉的局势向众人娓娓道来:“羌族元帅李文侯和羌族丞相北宫伯玉自助麴义袭取金城、又怂恿边章自立之后,便即未有进一步的行动。想来是要看看我们这边的应对之策,而后再实施下一步的计划。如今羌人只在金城留了三万精兵,并未出兵协助西平。为此,西平便成为这次西凉之争的风向标。若是我们的大军无法迅速拿下西平,而是被拖于此处,则数日后,羌族必然引兵前来协助边章夹击我军,到时胜负便即难定了!”

段?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但不知如今西平城中有多少守军?”

张奂答道:“边章的八万西平守军分出了六万前去狄道合围凉州的先锋营,而今西平城中仅余两万人!”

段?闻言,知道自己前者的猜测没有错,现在的西平“头重脚轻根底浅”,主力在外,城中守军不足,正是适合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于是,便即对张奂说道:“张老将军,如今西平主力在外,虽然你我的十二万大军并未带足攻城器械,但急攻之下,相信西平城的两万守军也是抵敌不住。不过,若是速攻下西平,倒教那在狄道的西平主力失了根基,没有了主心骨。到时,他们若是往金城去投麴义,那到时我们再去取金城时,便即难了。为此,我打算用围城打援之计,先围住西平,佯攻几日。而后设伏,静待狄道的西平主力回援。不知张老将军觉得此计可行否?”

张奂听完段?的讲话,心下窃喜,觉得段?果然没有辜负自己对他的期望,此一“釜底抽薪”之策着实厉害,便仍淡淡的说道:“老夫赋闲家中多年,而今只是前来相助孙儿马腾,为徒儿伶征报仇。君侯身为朝廷剿贼大军的统领,但凡用计,老夫听话行事便是!”

话说到这里,虽然语言仍是冷冰冰的,但“总指挥”已然确定下来,那就是张奂也默认了段?为凉州大军和西凉义军联军的负责人。在这种情况下,两股线便即拧成了一股绳,不然在各自为战的情况下,七万凉州军和五万西凉军都难有什么作为!

确立了统一的作战思想之后,凉州军与西凉军会合,一起进至西平。按着预先布置,对西平城实施合围之后,佯攻了几日。

联军在将守城的西平军打得已无还手之力后,便即及时收手。张奂段?两位老将坐镇联军之中,教马腾带两万以“护羌大军”(前者由羌中逃回的残军。)为主的西凉义军精锐,樊稠韩遂引四万凉州军精英,一起往狄道通往西平的路上设伏,准备围剿回援西平的叛军主力。

在设伏的过程中,张奂的徒孙马腾和段?的徒弟樊稠韩遂便算真正的认识了。因知自己的老师和马腾的师爷不“对付”。为此,樊稠和马腾一点都不“来电”,亦如段?和张奂一样,彼此都是冷冰冰的。但是老成持重的韩遂却和性格贤厚的马腾颇为投缘。一路上,马腾韩遂二人可谓无话不谈,推为知己!

放下马腾樊稠韩遂三人设伏不提,说说在狄道围堵程球所带西凉先锋军的叛军。叛军将领本是做好了伏击凉州援军的一切准备,但是不想凉州军却未如边章所料,前来救应程球。而是直接去掏了自己的“老窝”――西平。

当叛军将领接得“突出重围”(应该是段?故意放出来的!)的西平守军送来的“西平被围”的消息后,打乱了原本的一切伏击计划。引着六万叛军主力将被围的三万凉州先锋军大杀一阵之后,便即引军往西平回援。

然而,本是打算牵着凉州军鼻子走的叛军却万万没有想到,回援的他们却进入到段?给他们量身打造的埋伏圈中。

待叛军的六万主力进入到马腾樊稠韩遂所引六万精英编织下的“口袋”中后,马腾由前面“收口”,樊稠韩遂在后边“兜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三人仅仅付出了极小的代价,便将同样是六万人的叛军主力杀了个片甲不留。

大家可能觉得我将此次伏击战说得过于简单,其实不然。真正的战争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在一刀一枪的拼夺,而是战争双方实力与智慧的比拼。

当原本打算伏击凉州军的叛军,反而被段?设计伏击之后,他们便已经败了。正如当今的NBA一样,无论强队弱队,每支球队打球时都有自己的“节奏”。但当比赛开始后,一旦哪支球队失去了自己的“节奏”,而被带入到对手的“节奏”当中,那么他们就必败无疑了。

为此,对于这场实力原本对等的伏击战,我仅将不对等的结果给出,而不把那些“你死我活”的场面刻画出来,自觉是十分“精髓”的。因为这“一前一后”“一正一反”的对比已然将段?的机智果敢充分体现出来。如果加进一些“血肉横飞”的东西,让大家只关注“战争”,而非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那可就要称之为“败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