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闲话春秋
作者:帝秦王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54

听了程普精彩的“工作汇报”,我同诸葛亮及众将纷纷起身鼓掌,给予程普韩当鼓励和表扬。

诸葛亮并不吝惜溢美之词,大赞程普道:“老将军足智多谋,不怪成兄如此信任,果堪大用!想来不久的将来,成兄坐稳雍州之后,还要将更多重担压给老将军!”我亦随之附和。

程普急忙向我二人施礼道:“主公信任,程普敢不效命!”

程普军到之后,诸葛亮“抽兵长安”的计划便即更好实施,分兵变得游刃有余。为了继续发挥“老将”余热,诸葛亮教程普领西平新至之军留于北岸城,负责“看管”董卓。为了加强“实力”,诸葛亮令庞德留下,与韩当一起协助程普“守城”之外,还在我的四万五千追袭大军之中分出五千西平军给程普,教其似渭水南岸的陈宫一般,引着三万人开展工作。

而后,我们也是凑了个整,四万追袭大军加上六万凉州军一共十万人,绕过渭水,开往长安。让“一统雍凉”进入最后的**――雍南争夺战!

此时,“一统雍凉”的局势渐趋明朗,谦虚点说,我和董卓已经“分庭抗礼”;不谦虚的讲,则是“大局已定”。

说到这里,出于故事的严谨和对女性的尊重,我要将前时挖下的一个“坑”补上,再来说一下牛辅的夫人和两个小妾。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三个人物皆是“微不足道”,早已淡忘,不提也罢。但在下为人比较“磨叽”,如果不将书中每一个人物的“前后生死”尽详,便会觉得浑身不爽。为此,还请各位看官谅解,听我胡言几句,说不定这“小人物”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呢!

闲言不再多叙,废话不再多讲。单说当日牛辅的两个小妾,见得甘宁于自己二人的眼前捅死了牛辅,割去了牛辅的脑袋之后,过度的惊吓使二人精神和**上都受到了“重创”。自此,牛辅的两个小妾开始月经不调,内分泌紊乱,变成了“性冷淡”。

之后,牛辅的两个小妾猛然觉悟,发现“小三”这份很有“钱途”的事业也不是那么好混的。于是,二人便即看破了红尘,结伴一起往骊山老母宫中出了家,过起了日夜与青灯古佛相伴的清苦日子。

而九月十五那日,往安定东城外大庙“求子”的牛夫人,不想“子”没求来,却把牛辅给求死了。回城之时,牛夫人见安定城已为凉州军所夺,又听闻自己的丈夫“英勇就义”,知道回城必也是死路一条。于是,牛夫人便即逃往长安,准备找父亲董卓给自己的丈夫牛辅报仇。

然而将及长安,陈宫又引天水军取了城池,没办法的牛夫人便只能往?乌去会合自己惨败而归的老爹。--然而不想,?乌城又为我的大军给围了个水泄不通,进不得进,出不得出!

见此情景,牛夫人终于“顿悟”了,她终于明白,“自己原来是个扫帚星!走到哪里,哪里便要倒霉!”。于是,牛夫人失去了“生”的希望,准备去“屎”。

然而毕竟人家牛夫人也是官宦大家的女儿,故而寻死也要找个“好点”的地方。于是,牛夫人便迤逦往骊山之中而来。

到得骊山,只见古木森森,山岭葱葱、溪水潺潺、苔壁幽幽;静闻林间有蝉鸣,动则脚下落叶声。于是,牛夫人便觉此处青山,埋得下自己这副“忠骨”。所以牛夫人十分麻利的解下罗裙上的裤带(注意,是“十分麻利”!),挂在了一颗歪脖子树上,打了个结,便即打算了结此生。然而当真要往“鬼门关”去了之时,牛夫人却又柔肠百转,思绪万千起来。

就在牛夫人正“纠结”于生死,头将放还未放入绳圈之际,自远处来了两个小尼姑。

两个小尼姑远远的见有人似要上吊,出家人慈悲为怀、善念为理,一面往牛夫人这边跑,一面喊“停”。要不说这人有时就是“人来疯”,本来两个小尼姑没来之时,牛夫人对于生死还有一些犹豫。但听得两个小尼姑的喊“停”之语后,牛夫人不再犹豫,说了个“不要”,便即把头伸进了结中,蹬开了脚下踩着的石头,将自己悬了起来。

两个小尼姑见状,跑得更急,到得牛夫人近前,两个小尼姑一人抱一条大腿,将牛夫人从绳套中架了下来。

待两个小尼姑对牛夫人实施了“心脏复苏”“人工呼吸”等一系列急救措施之后,牛夫人已死过去的那口气,便又回到了躯壳之中。

生死之间徘徊了一回之后,牛夫人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两行浊泪自眼中汹涌而出,开始嚎啕大哭。

正所谓“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两个小尼姑见牛夫人哭,便即“以身说法”的给牛夫人做排解。

在两个小尼姑一番“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理论灌输之下,牛夫人本着“听人劝吃饱饭”的原则,决定不去“屎”了。而后,牛夫人请两个小尼姑带自己上山,她也想当尼姑!

两个小尼姑也是刚刚“入门”不久,今日乃是师傅交待了一些闲事,下山办完事后,回来的路上,偶遇牛夫人,方才将其救下。若说“救人”乃是义不容辞的义务,但是说到“渡人”,两个小尼姑现在还没有这个“上岗资格证”。于是,两个小尼姑便只能说带着牛夫人回得山中,见得师傅,教师傅定度。

待回到两个小尼姑的出家所在地――骊山老母宫,两个小尼姑向自己的师傅(不是梨山老母,是梨山老母坐下的一名弟子,辈分和资历都已达到了收徒的要求。)说明了前因后果。听完两个小尼姑的复述,她们的师傅觉得这是一段“善缘”,便即也收了牛夫人做徒弟。

由此,岁数比两个小尼姑的年龄加起来还要大的牛夫人便成了两个小尼姑的“师妹”。因她们这辈数“了”字辈,故牛夫人出家后的法名为“了却”,而那两个小尼姑的法名则分别为“了凡”和“了尘”。

聪明的朋友可能已然猜到,不错,救牛夫人的两个小尼姑就是牛辅的两个小妾!

要说有些事情真是天定的,不然你说“在家”之时,牛夫人为“夫人”,两个小妾为“妾”,若牛辅非是“妻管严”,而是“男子汉”,能勇敢的将两个小妾带往家中的话,两个小妾怎么也要喊牛夫人一声“姐姐”。

但不想因牛辅联系到一起的三个女人,反而在牛辅有生之年,未得相见。倒是在牛辅死后,“了却凡尘”之机,有缘成为了“姐妹”。只是此时“姐姐”已然变成了“妹妹”,而“妹妹”却变成了“姐姐”。

所以有时世事真是难料,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上苍做不到的!为此,才有“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