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西征之路
作者:帝秦王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31

《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前者王成大军出离武威,先到金昌、走张掖、再赴酒泉。

于酒泉时,王成就地休整,听当地民众给其讲述了一些“陈年往事”。

当年,霍去病西征至酒泉时,这里还是一片荒漠。

霍去病的西征大军来到这片荒漠时,恰好饮水用尽。

霍去病便以武帝所赐御酒浇于地上,祈天佑之。

不想,瞬间之后,就在霍去病以酒浇地之处,竟是喷出泉来,其味甘冽,夹有酒香。

于是,后来这眼泉便被命名为“酒泉”,而以“酒泉”为源建起的城市,便也被称之为“酒泉”了!

闻听之后,王成大快,便取泉水“做”酒,犒劳三军,以壮士气。

只是高顺喝了十坛水,却仍是未曾喝出一丝酒气来。

为此,“传说”似乎有一半是骗人的!

至于真的那一半,可能就是霍去病西征时,确实到过这里!

在酒泉短暂休整之后,王成率军赶赴中原进入西域的最后一道关口――玉门关。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时期。

当年,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让东西方文化、贸易得以进行交流。在丝绸之路日渐繁荣的情况下,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前121年至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阳关与玉门关。

其中,因西域和田的美玉,需经玉门关方能进入中原,因此玉门关便成了一座“先有关而后有名”的名关。

据《汉书?地理志》所载,玉门关与另一重要西北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内,皆为都尉治所,是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欲往西域,莫不取道两关。

王成引军出了玉门关,眼前便真是茫茫的戈壁了。

于是,王成也终于异时代,领略到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是什么意境!

亲身走在戈壁滩上,望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感受着将天地连同一体的“蓝白相间”和“耀眼金黄”,王成忽然想起**于《沁园春?雪》中所形容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然王成不知,此时九月末的中原天气,已是这么一番景象!)

是啊!“黄沙万里”不亚于“千里冰封”,王成想不到自己也有机会去当一回“还看今朝的千古风流人物”了!

出玉门关后,王成引军延“河西走廊”直进。

在欣赏着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以及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探究着沙生植物的同时,王成一行进入若羌。

由若羌继续西进,直至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泊,楼兰便在西征大军的眼前了。

只是自玉门关至罗布泊的这一路直进,王成的两万西征大军,锐减了十分之一,有两千将士永远的留在了沙漠里。

其中,有的是中暑脱水倒下;有的是陷入沙窝没了身影;有的误食有毒的沙漠果实身亡;有的则是追着海市蜃楼中的大河,便再没有回来。

当一个月的戈壁急进结束,将士们看到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罗布泊(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现湖中仅为大片盐壳。)时,都是疯狂的冲进其中,用湖水互相泼打着彼此,以示庆祝,并将含盐量并不是很高的湖水,“贪婪”的大口大口吸入腹中。

在罗布泊东南休整一日之后,王成引一万八千雍州精骑向楼兰城进发,楼兰国上下闻得“天兵突至”,一片哗然!

楼兰,中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小国,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处;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公元前3世纪,楼兰人围绕罗布泊建立了国家(很多文明都是依水而起,就像我们中华文明沿黄河而起,中国人成为黄河儿女一样!),当时受月氏统治。

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便又为匈奴所辖。

汉武帝初通西域时,因使者往来都要经过楼兰。

于是在其间,楼兰便屡次给匈奴充当耳目之用,并攻劫西汉使者。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派兵讨楼兰,俘获其王,楼兰便即降汉。

匈奴闻知,便前来攻楼兰。

于是,无可奈何的楼兰王便分遣侍子,向汉朝和匈奴两面称臣。

后派往匈奴的侍子“安归”(人名),被立为楼兰王,遂亲匈奴。

安归的王弟“尉屠耆”(还是人名)降汉,将情况报告汉朝。

汉昭帝闻知,于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派遣汉使傅介子到楼兰,将安归刺死,立尉屠耆为王。

尉屠耆为新王后,改国名为鄯善,迁都?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其地去阳关一千六百里,去长安城六千一百里。

其后,西汉政府常遣吏卒在楼兰城左近故地屯田,并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并将楼兰城设为西域长史治所。

至东汉,中原国力日渐萧条,鄯善人方又将国都迁回楼兰城,复国名为楼兰。并联通经过数年“内部整合”、而又留存下来的车师、龟兹、乌孙、于阗、疏勒、大宛六大部落,成为西域的霸主,并称“七国”。

于是,在西域“独立”百年之久后,“七国之人”便也有些不安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