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绍心昭然
作者:帝秦王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46

四月初,见黑山军“老实”了下来,未有复来上党之意,袁绍点了点头,安下心来,便即打算回銮。w/w/w/.xiaoshuoyd/.c/o/m 首发

几日准备之后,袁绍正式撤军,归邺城,将上党太守之职给了眭固。不过,为防晋阳的黑山军复来,且向世人宣布其对上党拥有的主权,袁绍留下了大将阴夔并两名副将马延、张顗及五万人马在上党。

于是,此时的袁绍基本上完成了河北的统一,统治的地域横跨“冀青幽并”!

(“冀青幽并”,现下袁绍这只大黄雀可谓是如日中天,真是不知道谁能管得了了。然而有句老话叫做“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法眼!”,看来现下我们只能慢慢等“猎人”的出现了!)

袁绍走后,复于上党任职的眭固万分感慨,首先便教人全城去寻张扬的脑袋。然而,张扬之头失了已近两月,哪里还找得见。无奈之下,眭固只能又是一番堕泪,教人刻了个“木头”带往了洛阳,去寻张扬的老婆张夫人。

到得洛阳,见得张夫人,眭固向张夫人表达了当初张扬“欲要葬入祖坟”的“遗愿”。

于是,为了完成先夫的“遗愿”,张夫人将已入土为安的张扬尸身掘了出来,附了那个“木头脑袋”,一起带回张扬的老家,复又风光大葬于张氏祖坟之中。

于此,张扬也终算是得了善果,相信其好歹算是“以身殉国”的行为,也不至于愧见其祖先了!

葬了张扬之后,眭固欲带张夫人回上党安置,张夫人婉拒了眭固的好意,仍是往洛阳,回娘家的亲戚那里去了!

袁绍回军之后,河北事态渐息下来,居于长安一直观察河北动静的王成,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便留诸葛亮陈宫在雍州主持大局,自己带着庞德往长安而来。

到得长安,王成直投司徒府来找王允。

王允见得王成,惊讶的问道:“你怎么来了,雍州无事吗?”

王成道:“两月之间,河北乱了又息,比将起来,我雍州真是无事了!”

王允笑笑,道:“你总归是闲不住的!”

王成点了点头,道:“闲不住倒是真的,原来我还以为黑山军侵入上党,必是鲜卑欲取中原,还想随时准备登高一呼,大会诸侯,一起往上党拒贼呢!未想而今袁绍的突然介入,倒使事态平息下来。看来本初兄关键时刻,还真有点用处!”

王允闻言,叹口气道:“恐是没那么简单!”

王成闻得王允语气,道:“义父也怕再次做大的袁绍有不臣之举?”

王允闻言,道:“不无可能!”

王成亦道:“其实我就是为这事来的洛阳,想教朝廷封他个大官,先安抚遏制着,不能再任其做大了!”

王允闻言,道:“这个不用你担心,我已向唐妃娘娘给其求了官。现下下旨的彦云(王凌)和马日磾、赵岐等,估计已快到邺城了!”

王成点了点头,闻言明白了王允还是那么的“老谋深算”,感觉自己此来倒是多余了,便随口问了一句,“不知给其封了个什么官?”。

王允重声回道:“渤海公!”

王成一惊,想想自己不过“侯爵”(陈仓侯,好久不提,都快忘了!),便有些“小气”的一字一顿复道:“渤…海…公?”

王允闻言,很是淡然的道:“反正袁本初他们家已是四世三公了,不在乎再多一公。所以现下不是官大官小的问题,是他还肯不肯受朝廷之封!”

王成闻言,反道:“其还能给脸不要脸?”

王允无奈的笑了笑,说道:“前番诸侯年会,其已无由不来,而今既是不要脸了,我们可有办法去扇他的耳光?”

王成闻言,也觉无奈,便只能等王凌那边的消息。

不几日之后,传来消息,说袁绍不受朝廷的“公”封,已将下旨的御史王凌、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赶了回来!

纵是早有“准备”,王成、王允闻得消息后,还是大吃一惊,王成立问王允道:“义父,现下你看怎办?”

王允倒是突然十分坚定的与王成道:“你速回雍州,仔细发展,一旦中原有所大变,也只有你来平事了!”

王成闻言,想了想,现下出兵河北,实非最佳时机,便道了一声“明白”,领着庞德复回长安,去寻诸葛亮商议对待袁绍的“政策”了。

袁绍未受朝廷安抚,退了“渤海公”之封,许攸看出了“一二”,便于与袁绍单独在一起的机会,“偷偷”与袁绍道:“主公之心是否已然不在公卿之位了?”

袁绍转脸看看“聪明”的许攸,对这略显“小人阴险”的“心腹”并无防备,大方的说道:“早已不在了!”

许攸道:“那主公可是想即时称帝?”

袁绍“潇洒”的道:“不一定是即时,但却一定是早晚!”

许攸又进“忠言”道:“主公,当年楚霸王三分天下据其二,仍尊义帝为主,方使天下英雄倾心,若非刘邦反复,岂有今日的大汉?”

袁绍闻言,知道许攸话里有话,但又一时没有参透出来,便直白的问道:“什么意思?”

许攸道:“现天下好歹还尊刘汉,若是妄自出来个异姓皇帝,恐招天下人的碎言,说不定教王成曹操一帮人得机,又搞些诸侯联盟出来找我们的事。所以,现下缓图方好?”

袁绍闻言,皱了皱眉,他也不是没想过王成曹操会出来“搞事”,便问许攸道:“缓图?子远可是有计?”

许攸闻言,猥琐的一笑,狗油胡子乱颤的说道:“现下王成搞了个娘们在京城理事,正是给天下人留了把柄;且从淮南那边传过来消息,说玉玺乃是假的。王成如此把朝廷越搞越假的情况下,不若我们便弄个真的出来!”

袁绍闻言,复道:“真的?怎么个真法?”

许攸道:“当年桓帝无子之时,曾有臣荐,举年少有为的刘虞为太子,可惜刘虞终是远支皇亲,未入皇族的法眼。而今,我们欲用刘氏起事,却是不闲刘虞太远。现刘虞不在的情况下,我荐主公便举其子刘和为帝,待日后到得时机成熟之时,再行尧禅舜、舜禅禹的大德之举,则主公可顺利为帝!”

袁绍闻言,大快道:“吾袁本初得子远为辅,实是今生之幸也,就依子远之计来办,你这边下去替我准备!所需钱力、物力、人力只找逢纪和审配去寻!”

许攸闻言,高兴着点头去办。

三月下旬,当袁绍以答谢“蓟州军相帮,往晋阳出兵”之名,将刘和“骗”至邺城之时,许攸已将祭祀天地的法坛设下。

于是,袁绍未给风尘仆仆而来的刘和接风洗尘,而是直接将刘和架上了神坛,受邺城百官及百姓的参拜。

继而,袁绍主薄陈琳列于神坛之前,宣读自己提前给刘和写好的祷天祭文——今逢乱世,八方起叛。先有北番,后有西蛮。…帝星不明,只隐不现。玺不断角,国证不见。…历朝有度,女不临朝。前有吕雉,捣搅龙堂;今有唐嫣,伏祸大汉。…可恨王成,虚脱忠名,与父同奸,与后通奸,乱我国祗,祸我大汉。…可恨王允,三朝阁老,倚老卖老…可恨唐嫣,不守妇道,猪笼早晚(古代通奸,男必阉之,女必用猪笼沉下河底!)…今我刘和,皇室枝蔓,袭父之名,于此祷天,启降神福,延我大汉,特继为帝,与民请愿,若违誓言,与国同殇!…

一篇祷文念完,刘和被加了个“义帝”之名,为袁绍死死的按到了祭坛的龙椅之上。

于是,前来邺城“赴答谢宴”的刘和,莫名其妙的成为了皇帝。大有点后世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手下众将加龙袍于身的滋味;但此时刘和却是身陷在袁绍的龙潭虎穴之中,实不能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霸气之举。

为此,刘和不过是当年项羽手中如小儿一般的“义帝”罢了!

<!--#include file="/ads/we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