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一意孤行
作者:帝秦王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20

且说王成离了汝南太守府,刘岱与杨奉回至府内,复又归座后,刘岱不无埋怨的与杨奉道:“杨大将军,我们屯重兵于此,你亦可知乃是日耗斗金之事;若果听王成所言,不说失了先机;就说徐州那边战事尚且不定,万一教袁绍图了曹操,使二袁相连之下,我们可还有进兵之机?”

杨奉闻言,呵呵呵的笑了一会,道:“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王成于我们非君非主,何用听他的?”

刘岱闻言,问道:“那大将军何故答应他稳据汝南?”

杨奉又是一笑,道:“我答应他稳据汝南,但却未答应他不出兵淮南啊!”

刘岱闻言,亦是呵笑一下;但在杨奉心意得与自己相投之后,刘岱倒也公正的与杨奉道:“不过,王成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进军淮南我们还要小心为妙,步步为营!”

杨奉闻言,似觉刘岱为王成所吓,生出怯心,便即豪言道:“岱王且放宽心,现下袁术的苦胆已被我们惊破,大军一至淮南,必是势如破竹。王成所言种种,不过是吓唬我们,可想当初他往伐西域时,怎就不想他自己的后方补给了?可问是长安距西域远,还是濮阳至淮南远呢?所以一起想来,王成此举不过是不想让你我得了讨逆的全功,而要他设在徐州的狗腿曹操来分一份淮南的利益罢了!”

刘岱闻言,点了点头,道:“大将军言之有理,那我们何时出兵淮南?”

杨奉即答:“事不宜迟,兵贵神速,我看也不用再择什么黄道,只明日便即发军淮南就好!”

刘岱闻言,赞了声“好!”后,杨、刘二人便即大笑起来,好似发兵即得淮南一般!

于是,密议之后,杨、刘二人便各自通知手下人连夜准备,次日进军淮南。

而也正在杨奉、刘岱此番对话之后,王成所来汝南相劝杨、刘二人谨慎发兵之言,也彻底成了废话;“画蛇添足”之下,甚至成了催二人发兵的“感言”!

……

是日稍晚,得知刘岱欲要发兵之后,司马懿大称“痛快!”。

亲随王祥不解,问司马懿道:“主子,前番主公于濮阳出兵,您哭拜于地,阻止发兵;而今,主公更加深入险地,兵发淮南,您却为何呼之为痛快?”

司马懿冷笑一声,道:“自作孽不可活,刘岱屡次三番不听人言,终将得遭报应之下,何不痛快?”

王祥闻言,无语,已知司马懿被刘岱“刺激”成了“变态”!

……

而另一边杨奉的手下大将徐晃,闻知王成来汝南相述的“缓行之策”后,大觉有理;但却不知杨奉怎么反倒要求即刻发起兵来。于是,徐晃急来往劝杨奉!

“主公,我们于汝南时日尚短,还未与京城建立完全的联系;于此,实不可轻易用兵矣!”徐晃言辞恳切的与杨奉说到。

杨奉闻言,却犹如刘岱附体羞辱司马懿一般的与徐晃道:“徐公明,莫不是前时一战败后,纪灵将你的胆取去了不成?”

徐晃闻言,一惊一愣,羞愤难当之下,未再能够出得只言片语,默默退下!

……

次日,往淮南相伐袁术的大军集结完毕——也还没有傻到家的刘岱留了近十万人在汝南稳固后方,只带了十万人马,同杨奉所领的十万“朝廷大军”,一左一右的深入淮南,剑指寿春。

当日,并不在刘岱考虑之列的“编外人氏”司马懿未随军出,而是一经听闻大军出城,便与王祥道:“快快收点行囊,我们这便回濮阳去!”

王祥闻言,不解的道:“怎好也要等主公和大老爷(司马望)回来后,我们一起回去?”

司马懿呵呵一声冷笑,道:“只怕我们那‘猪公’和我那可怜的胞兄是难回来了!既是回来,大败之下,也难给你我收拾行囊的时间!”

王祥闻言,疑惑的问道:“主子怎知主公便即稳败无回?”

司马懿斜眼看了看王祥,未述理由,而是赌咒发誓一般的正色道:“若是于濮阳等不来我军溃败的消息,以后你给我当主子!”

王祥闻得司马懿的厉言,怯怯的连道“不敢”!

司马懿已经“摆正”对刘岱所持的心态之下,可以安然退返濮阳;相随杨奉身边多年的徐晃,闻得杨奉一番奚落之辞后,却是只憋闷了一晚上,第二天还是相随杨奉,往淮南去了!

……

杨奉、刘岱剿伐袁术的二十万大军出发后,暂时放下他们,来说袁术这边。

正如前文吕蒙所猜,袁术在担心朝廷大军往伐淮南的情况下,未敢轻易往庐江找陆康寻仇。

不过,袁术也未闲着,为了应对汉军的步步紧逼,于淮南做着大量的防守准备。

当听闻刘岱、杨奉已然起军二十万开赴淮南后,袁术便问早有“狂言”的杨大将道:“前番汝南退军之时,杨爱卿曾说有可教侵我淮南的汉军片甲无存之计,未知现下可以用之否?”

杨大将闻问,点头,道:“可矣!”

袁术便道:“请杨爱卿细解!”

杨大将便即娓娓道来,“主公,现下听闻杨奉、刘岱只引二十万人来,后方尚余十万部队;故我们当先出奇军,依地形之利,寻几个佳处,打上几场小型的伏击战,挫一挫汉军的锐气,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大成**的厉害;而后,我们再择一易守难攻之处,往据敌人大军。只要我们据得半月,相信前者于汝南未遇挫折的刘岱、杨奉,必然坐立不安。当然,此时若是杨、刘二人识趣,知难而退,我们沿途追袭之下,只能获得一些小利;而如二人利欲熏心,欲吞我淮南之下,却将后方众军也一起调来前线,我们便只消出一队奇兵绕过前方战场,往他们的后方去袭粮草辎重;一旦成功,则必使人多势众的汉军于前线的补给出现问题;而在战争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吃饭一事上出现问题后,我们只要死死粘住汉军,则他们的溃败,将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

杨大将说完,袁术手下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皆是点头称妙。

袁术闻言,大喜,道:“果能如此,则教小儿杨奉与刘岱,死无葬身之地!”

<!--#include file="/ads/we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