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重大考古发现
作者:空寂寥      更新:2019-10-12 08:57      字数:3492

一觉睡到次日清晨,炽热的阳光将所有人从睡梦中唤醒。考古队一行准备对柔然古城进行发掘,媒体记者则要全程跟拍采访报道。

江云和裘莉莎在早上碰面时宛若陌生人,因为在当下周围人的印象里,他们就应该如此。所以,哪怕他俩再想聚在一起对穿越的奇妙经历发表各自感叹,也只能全都强憋在肚子里。

借助先进的仪器,考古队顺利找到了古城的入口,经过几个小时的发掘后,一栋土墙建筑遗迹被完整地勾勒了出来。

“唔,从建筑规模和房间布局上看,这应该是一座旅馆……”裘和山在接受记者们访问时这样说道,“有关柔然国的旅馆,历史上还有一些特别的记载。柔然人民风开放,在旅馆中往往会为客人们提供侍寝服务。”

江云听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穿越后和阿依古娜的缠绵时光,至今想来,简直如梦似幻。

考古队继续开进,终于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将王宫的遗址也找到了。

裘和山继续向记者们阐述道:“这柔然国很有意思,他们的体制类似于现在的君主立宪。国王只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而军政大权基本都在国师的手里。国师这个职位,既有宗教的属性,更多的则像是当代的首相一职。”

见到王宫遗址的形状轮廓,江云几乎可以在眼前将当年那气势恢宏的建筑给重现一遍。想到参加国王寿宴时的斗智斗勇,想到在王宫里用计戏耍古风元,他不禁为这沧海桑田的一切感慨不已。

“下面呢,如果各位记者朋友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王宫的发掘还需要一些时间,我可以给大家详细解答。”今天的发掘十分顺利,裘和山的心情显然很不错,主动要对记者们答疑解惑。

江云第一个举手示意,朗声问道:“请问裘教授,我查阅过历史资料,说这古柔然国有一个死对头叫乌陀,两国连年战乱不止。据我所知,柔然国崇尚商业,而乌陀国则更像是一个穷兵黩武的野蛮国家。我想知道的是,柔然王都是如何在战乱中保存到今天的?其间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江云这么问问题,显然是出于个人的好奇心。毕竟,穿越到古代去走了一遭的人,绝对会有浓厚的兴趣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曾在历史中留下什么印记?更何况,江云和裘莉莎可是一手扭转了柔然国的大局,让他们得以从敌人的铁蹄下幸免。

听到江云的问题,不仅裘和山吃惊,他身边的记者同行们也纷纷侧目相看。唐妍熙惊喜地问道:“看不出来啊,你这家伙是不是什么都知道啊?这么专业的问题你也能问得出来?”

裘和山听罢呵呵一笑,点头道:“不错,江先生的问题确实很专业。事实上,这涉及到了一些学术上的争议。柔然国的确重视商业,而且他们的武力不及邻国,这也是世所公认的。本来,柔然一直在边境冲突中输给对手,对手甚至还兴建了一座边境要塞,以此为据点专门来骚扰柔然。

“不过历史总是那么戏剧化。柔然的华夏人国师诸葛虔,在他年近古稀之年,竟然用离间计除掉了乌陀国仰仗的三军统领图烈怒,然后一举发兵攻下了这座要塞。从此之后,乌陀国再不敢进犯柔然。”

“噢?离间计啊……”江云此时心里说不出的复杂感受,自己在历史中果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虽在意料之中,却难免让人失望。想了想,他继续追问道:“我想知道的是,乌陀国为什么在丢失了要塞后却没有反击?柔然国在取得重大胜利后,为什么又止步不前,没有干脆将敌人灭掉呢?”

一时间,裘和山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在给学生上课。不过,此时他心情不错,说说倒也无妨。

“这就要说到学术上的争议了。”老教授扶了扶老花镜,微笑着说,“有学者认为,柔然靠着五万大军,袭击群龙无首的乌陀国要塞,本应是大获全胜才对,不料据史书记载,这场战斗,柔然只能用惨胜来形容,他们精锐的骑兵部队损耗过半。由此这些学者推断,乌陀国当时在要塞中,一定还要强力的将领在指挥作战。

“不过有反对的学者说,如果要塞中真有名将坐镇,乌陀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双方争执不下,始终没有个明确的答案。不过,根据我的研究,我认为这场战争更像是一场零和博弈。柔然用计攻取了乌陀的要塞,乌陀则陷入了一场内部斗争之中,无暇再考虑反击的事儿。至于柔然为什么没有乘胜追击,这一点就没有任何史料可以推测了。人们只知道,是柔然国王下了诏书,将率军征讨的国师给召了回去,从此便不再言战了。”

听完裘和山的讲述,江云大致清楚了历史的细节。看来,他推测哈尔扎兵败后被放回去,可能导致乌陀国的内乱,这一推测应验了。而自己做手脚后引导国王下达的诏书,也在历史中留下了印记。不过,柔然为何不再图谋剿灭乌陀,倒真是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不过,饶是如此,历史能够给机会让自己参与其中,已经是一件天大的幸事,江云问了这么多,已是感到心满意足。

“教授,您快过来看!这里发现了奇怪的东西!”忽然间,有考古队员惊喜地叫了起来,呼唤裘和山过去。

老教授中断了访问,忙不停地赶到了现场。江云也带着一帮记者,乌泱泱地围了过去。在众人的注视下,只见那考古队员竟然从干燥的沙质土中,缓缓地取出了一只形状独特的木匣子。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琴盒。”唐妍熙一边看,一边低声嘀咕道。

在裘和山的授意下,考古队员吱呀一声将精美的木制琴盒给打开了,琴盒之中,一把古色古香的吉他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除此之外,还有一卷书页发黄的书札,静静地躺在吉他旁边。

“天哪!居然是一把吉他?”考古队员们纷纷围了过来看稀奇,有人不可思议地感叹道,“难道吉他是咱们华夏人发明的?”

“你个蠢货,吉他早在两千年前就出现了,你的历史难道是跟高丽人学的么?”另一名考古队员大声取笑道。

裘和山平息了手下们的争论,沉声道:“柔然国重视贸易,来往的各国商贾众多,吉他被带到这里并不奇怪。不过,我们倒是第一次在考古中发现来自西方的乐器,还能够保存得这么完好,真是难得!”

就在老教授对人们讲述这个文物的重要性的时候,江云双眼死死地注目着这一把吉他,思绪飘回到了穿越后在旅馆里的那个晚上。那天,阿依古娜小心翼翼地拿出了这把吉他,为他演奏了一曲自创的曲目,自己一时兴起,还演奏了一首爱的罗曼司给她听,当时阿依古娜就说了,要将这首近乎天籁的曲子学会并记录下来……

想到这里,江云的目光从吉他上,渐渐移向了一旁的那卷手札。

裘和山此时也正好将注意力放在手札之上,他缓缓地将棉线定装的手札翻开,只见上面写着的居然是方方正正的华夏字,但是在手札主人的落款上,却分明写着“阿依古娜”的字样。

“唔,柔然国内有这样精通华夏文化的女子,倒是不常见。”说着,他开始翻阅起了手札,只见第一页上写着一首平仄并不算标准的七言诗,他朗声念道,“含情默默六弦琴,余音绕梁天外音。独守深闺弹此目,心弦声声永思君。”

“嚯,想不到一个胡人女子,竟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难得啊难得!”裘和山反复念叨着诗句,接着说道,“看来这是一首情诗啊,这个名叫阿依古娜的姑娘,应该是和他的爱人失散了吧?”

听到这里,江云心中泛起一阵浓浓的惆怅。那个用情专一的阿依古娜啊,你怎么就能在千年之前,惦记着我这个匆匆过客呢?如此一来,你的一生岂不是都毁在我手上了?你叫我于心何忍啊?

这边江云正惆怅呢,那边裘和山已经继续往下翻阅手札了。看到每一页纸上,都记载着一支支的曲谱,一路翻到最后一页,他看到的是一首名叫《爱之烂漫诗》的曲目。他惊喜道:“通篇曲目全由五音古谱构成,并辅以了作者独创的记谱方式,嗯,我想这份文物在国际音乐历史中,一定会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边为这个发现击节叫好,裘和山一边自顾自地研究起了最后一首曲目的音调来,靠着他对古代音乐的认知,他竟然缓缓地将那首《爱之烂漫诗》给哼唱了出来。

所有人都在静静地听着从他口中哼唱出的旋律。忽然,有人忍不住打断了他,惊呼道:“这首曲子,怎么和《爱的罗曼司》那么像?”

“哇靠,岂止是像啊,简直是一模一样!”另一人叫道,“真是没想到,这首名曲竟然出自我们华夏西域,这……太不可思议了!”

事实上,裘和山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就算对一个没有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人来说,这一首世界名曲,他也总归是听过的。而在这千年之前的文物中,竟然发现了旋律一样的曲谱,这让老教授不禁发表了这样的豪言:“看来,这一次的考古行动,仅仅是有着一份曲谱,便已经足够震撼世界了!”

看着考古队员们在那边为此欢呼雀跃,江云默默地退到了一旁,心怀忐忑地暗自琢磨道:“完了完了,这下会不会玩儿现啊?狗日的老神棍,不是说系统会自动调整,老子的行为不会影响到当今世界吗?这下可怎么办?世界名曲都变成华夏制造了……天哪,好在阿依古娜没有在这里头记载手电筒和剃须刀什么的,否则还不得让人误认为柔然人是外星文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