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集:小白的家
作者:偷腥的猫      更新:2019-10-15 06:06      字数:1706

经过了几集艰辛,小白终于要在野原家落户了,落户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住处问题。现在的社会家里即使养着宠物,牠们的住处都是买来的,很少有花点时间自己做的,如果有想养宠物的,不妨花上一天的时间学一下野原广志自己做一个,会有不一样的心境体验。

镜头开始还是小新叫野原广志起床,当然还是小新独有的方式,因为之前我们大家也有看到,正常的方式是叫不醒野原广志的。下一个镜头,小新:爸爸,今天是礼拜天;野原广志:那又怎么样?小新:不是约好礼拜天要做狗屋的吗?野原美伢:对呀!不是约好了吗?野原广志:那也不用这种怪招叫我起床,好吧,先来做一个设计图,哪一种比价好呢?(有规划,目的性明确)小新问小白:哪一种比较好呢?小白;(还是把小白当成人来看了)然后就被小新带跑题了,再然后环绕地球一周以后,又被小新带回来了。小新:爸爸,我们不是讨论狗屋吗?野原美伢:是你先把话题给扯远的;(先推卸责任,好吧,是推来推去,不过还是要做狗屋)

下一个镜头就是来做狗屋了,野原广志终于意识到了不用设计图也没关系。(想想也是,他做的狗屋,六、七块木板也就够了)这几集说的内容都不是很多,只是在为小白的入住庆贺而已,也因为小白的入住,这个周日小新和野原广志的父子时间比较长,也比较温馨,虽然结局“并不美丽”,但是这整天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来不论是小新还是野原广志都是开开心心的,野原美伢看到这对父子如此和谐,一整天在屋里都不忍心出来打扰(其实是懒得出来,好不容易不用照顾小新了)。

照例还是说点题外话凑字数吧,今天说点什么呢?说一些第一二三四产业的问题,有一本书是这么写的(当然作者是谁并不重要,当然也是一个文学大家,主要还是因为我没记住名字),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现今就三大产业而言应该变成四大产业,百度上的解释就不看了,反正也是浅谈,并没有事实依据,只是对于自己看法的拓展,在我认为三大产业中间加上一个“虚拟”金融业,也就是第一产业还是农业,农业是一切生存和生产的基本条件;第二产业还是工业,推动第一产业,为之后的产业提供基础;第三产业是“虚拟”金融业,这个可以重点说一下,像游戏中的货币、猫币、京东点券等代币制一类,还有就是像银行、黄金佳、双色球等官方资金融合、非官方资金融合以及官方赌博等等的资金融合类,这类的资金融合有一个特点,都是通过虚拟的手段达到汇集资金的作用。有的汇集资金用来投资,也就是钱生钱,像银行;有的是为己所用,像黄金佳;有的是为了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的利益,像天猫、京东、银行;还有“双色球”的运行模式就不太清楚了,它每两三日都可以汇集很多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的去处一直是我想知道而又知道不了的,即使有人知道也别告诉我,应该会有麻烦。第三产业也是第四产业先决条件,也因为第三产业的存在,所以第四产业才会得到迅猛的发展。第四产业也就是服务业了,原书中所述应该是,服务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像老年人、孤儿、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当然也有正常的人群,而现实中则是服务于有钱人,现今这会都只是看钱,钱多的得到的服务就会更好,如此而已。所以第三产业就成了第四产业的先决条件,至于为啥?我想你们也可以自己动一下脑子,人的脑子如果长时间不用,很容易生锈的。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毛大大(应该会和谐,所以请体谅)的本意就是通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全面发展,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已经做到了一半了,却……这样做就不会有第三产业的产生,而理想中的第四产业也实实在在的发生,而不是现今的模样。而在十年文革后(先不讨论文革的对错和谁是谁非,只说四大产业的发展),邓大大的改革开发,一部分人先富,带领大家共同富裕,一部分人先富的意思就是融资了,融资之后就会有享乐主义的出现,第四产业也就和理想中发生了极大的偏差。这也就导致了资本主义美学全,社会主义还丢了大半,用之前所有的积累,来换取一世的盛世繁华,就像在重复着康熙、雍正、乾隆一样,一个会挣,一个会管,一个会花。而从新中国成立后,就变成了康熙,乾隆和雍正了,这种状态应该会比清朝的“三皇盛世”来的好一点吧?谁知道呢?且往后走着。

总结:思维发散,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