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迁西边城
作者:予过维扬      更新:2019-10-20 14:54      字数:2480

“华如昼,不知道野心和性命对于你来说,哪个更重要。”

“自然是性命。”苏沫扬了扬手中的小瓷瓶。

尕错毒蛊的解药她已经制出来了,至于要不要送去给华如昼和聂白,那就看她姐怎么把这一小瓶解药用在刀刃上。

“先说好,这解药一旦到了他们手里,就无法再牵制他们了,虽然毒难解,但是一旦有了成品,想要仿制却是不难的。”

苏适意明白,她本来也没打算用一个毒蛊控制华如昼和聂白一辈子。

她只是想要用解药,换中京一条生路。

南言展开苏适意送来的信件。

“濮蜀和南陵那边怎么说?”

“已经应下了。”

“你下去吧。”

南言若有所思的轻敲桌面。

“什么意思呢,茶茶?”

用如此重要的解药换取中京迁西边城百姓的安全无虞,是为了拖缓华如昼的脚步,还是给他加上束缚。

救此一城一池,而失大局,非她所为。

他捉摸不透,信上的字像是用笔轻轻扫在心上,一笔一画浸入。

南言只好写下询问的语句。

她得意的样子好像已经在眼前浮现,比答案还令他期待。

苏适意的确无比得意,她终于也能在聪明这一项上扳回一城了。

南言送来的信件被她好好的保存。

这可是她向南言炫耀的证据。

然后过足了瘾,苏适意还是认真的写了封回信。

末了还趾高气昂毫不掩饰的炫耀了好几句,内容比前面的回信还要多。

揣度苏适意心思的不止南言一人,华如昼召集了所有的幕僚一同商讨。

一个小小的迁西边城,根本不值得苏适意大费周章的去保。

他最开始甚至认为苏适意会以解药为条件强迫他退兵,毕竟中京一旦出事,苏适意绝不会坐视不管。

如果她真的这么做,他也就只能派人去偷解药了。

可是她竟然没有,她只是保住一个小小的边城而已。

迁西边城到底有什么秘密,他们到现在都没有解出来。

这是中京最动乱的一座边城,处于三城交界,没有铜矿、铁矿、银矿,也没有任何显贵出身于此,更不是什么土地肥沃、农耕大城,除了念城军常年驻扎,城墙厚、军备多以外,没有任何值得苏适意出手的原因。

难道念城军的战力和他们探查到的不同?

华如昼听到幕僚所说,有一瞬犹豫。

念城军的兵力他是派了许多探子,也整合了各方消息得到的,应该不会有误。

但是苏适意所为好像也只有这一个解释。

看来还是他有所遗漏。

幕僚都认为即便念城军比他们预估的要强大,但也还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华如昼却谨慎地表示战事要先延缓,至少不能贸然进攻。

接下来的几天,他派了数队探子前去探查念城军的底细,都和之前的结果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一样,那也只是在安排上有些调动,这在军中是常有的事情。

嘉木军反攻,让华如昼暂时没有办法考虑念城军的事情。

嘉木军和顺乎山南麓之前就驻扎下来的一万人将朱家军包围了起来。

五千嘉木军,和一万兵力和起来不过一万五千人。

朱家军还有整整两万五千人,本来应该很稳得住才是,直到朱家军在双向作战时,感受到侧翼受到了袭击,人数不多,但是一旦三方形成合围之势,他们就很难突围了。

这一支突袭的队伍到底来自何方还未能探知,只知道也是中京的兵力。

正为念城军担忧的华如昼不得不分出大部分的精力去部署顺乎山上的兵力,毕竟那是他们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退路。

原本他设想的很好,但是这支奇袭的队伍打乱了他全盘的计划。

三城交界的战事不得不放一放,他要考虑是否派兵增援顺乎山的朱家军。

包括聂白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顺乎山不应该放弃,毕竟进可攻退可守是很重要的策略。

华如昼最终派了一万人前往顺乎山进行增援。

“很好。”苏适意一拍桌子。

苏沫头也不抬:“他果然还是被你牵着走了,真狠,真狠。”

“他疑心太重,不然不会看不明白。”

“所以,人就不能想太多,容易把自己绕进去。”

苏适意对她说的深表赞同。

华如昼的一万人还没有到达顺乎山的时候,就得到消息,包围朱家军的兵力全部撤了,撤得干干净净,全部退回了北麓。

这让本来准备恶战的蜀陵军彻底懵了。

嘉木军都已经破釜沉舟,准备与朱家军同归于尽了,又怎么会轻易收兵。

绝对有阴谋。

濮蜀和南陵这边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他们不会傻到认为中京是因为听到援军来了所以惊惧过度,先行退兵。

蜀陵大军一万人就地驻扎在山脚下,以防中京再次反攻。

但是嘉木军却再也没有动静。

迁西边城的念城军却开始强攻,从蜀陵最薄弱的侧翼一点一点入侵,最后甚至将蜀陵大军的军阵截成两半,并且在中间用人力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让两边的蜀陵军没有办法传递信息。

前方的蜀陵军突围的时候,后方却在休整,后方趁夜突围的时候,前方在观察敌情。

苏适意又安排人在其中传递假消息,以至于整整半个月,两边的蜀陵军竟然没有一次合力突围。

聂白坐立不安,他没想到中京竟然会用这样的招数,偏偏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顺乎山下驻扎的一万人又不能撤回,否则嘉木军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即便朱家军兵力占优,他们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即便撤回了那一万人,从顺乎山赶回迁西边城过程中又要过重重城关不说,至少也要好几日才能赶到。

“没想到竟然会陷入两难。”

聂白一拳砸在营帐中养的沙盘里,锤出一个坑洞。

旁边的四五名将军和副将的脸色显然也不好看。

“少主,还是将那一万人调回来吧,否则这边会被耗死的。”

聂白现在处在蜀陵大军的后方,与前锋的华如昼中间隔着念城军。他这几日尝试着用各种方法想与华如昼传递信息,但是都没有收到回信。

后方的兵力本来就不是精锐,只是占了人数优势,这几日突围的时候也被念城军消灭了不少,昨日营区一场大火更是让一些受了伤正在接受救治的许多将士直接丧生。

看来他们必须外部借力了。

聂白面色犹豫不定,蜀陵大军的指挥权不在他一个人手上,一万人这样大的调动,必须有他和华如昼两个人的兵符才可以,这么做也是以免其中一方突然倒戈。

现在他与华如昼被念城军直接分开,那一万人根本就没办法调回来。

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