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局势 一
作者:渚白      更新:2019-10-21 13:35      字数:2271

雪后初晴,赵承安难得好兴致在花园的犀角亭煮了茶让我去品尝。我身上的伤好了许多,可以下床走着去,再不用被春藤凳抬来抬去。再过几日就要过年了,赵承翊在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即将迎来他执政的第四个年头。

红泥小炉上煮着水,铜釜里的山泉水泛起鱼眼泡,赵承安用银勺从鎏银莲纹茶辗里盛了碧绿的茶粉洒放进釜中,一抹青翠立时融在晶白的水色里。我坐在蒲草团上,顺手接过他手中的长勺在釜器中轻搅,直到茶水中结出团絮状的茶花,我将这些茶悖一一盛在了白瓷大盏中。

赵承安闲适地靠在身边的小几上,看着我忙碌,脸上一片赞叹:“我还未曾饮过你煮的茶。”

手指翻飞间,我莞尔一笑,“早闻安王爷精于茶道,今日小女子倒是在您面前献丑了。”

那日与他剖心承诺后,相处起来越发自然。他偶尔会来我的住处听我弹弹琴,我会让茉浅做些小点送去书斋,他对我的人进出他的议事之地也不避忌。前日景留已将我的甄选名册递了礼部,经核实审定之后,礼部年前会将名册张贴在榜,一并着人到府上报信。

赵承安道:“放心,此次名单皇帝会亲自审定,礼部不敢擅自斟酌。”

正是因为赵承翊亲审,我才觉得自己机会渺茫。他已经罢黜我的官位,怎会允我再次参选,“我自小与他相处,脾气心性也略有知晓。凡是他必计划周全才肯动手,这次帝仪甄选他肯定筹谋已久,心中已有人选才敢冒着世家的反对坚持而行。但很明显,我不在他的算计之内。”

赵承安道:“你可有想过,他要的未必是哪个人,而是一个结果。”

我沉吟片刻道:“你是说,他想寒门女子成为帝仪,不论是谁。”

他没有否认我的猜想,只说道:“贵族世家与寒门新秀,七弟登位以来偏重于谁,以你才能,心中早有定论。如今三省六部中寒门势力日渐渗透,出于谁手,不言而喻。这三年朝事、后宫、边疆,桩桩件件,他所行政令不过是秉太祖遗风,承先帝之志,想做个名流千古的明君罢了。我从前不明白父皇选他的心思,现在倒是有几分佩服他,毕竟扶持寒门,他的母家贺氏便是第一只拦路虎。”

赵承翊的志向远不止于此,他不止想兴寒,他还想灭贵,他想集大权在手开创盛世。少时,我曾与他登顶天祁山,呼啸的山风响过耳侧,还有他的凌云壮志烙在我心上:“念念,总有一天我要将这片土地踩在脚下,天下江山尽在我手。”

釜中的水翻滚成浪,赵承安提醒出神的我,“水过了。”

我一惊,连忙收敛心思,将茶汤盛入桌上一字排开的七星盏中,挑了茶悖混入其中,执起面前的一杯递给了他。

他接过浅尝一口,抬眉赞道:“不错。”

品过一轮茶,赵承安又道:“你不必忧心,他一定会让你入选。”

我奇道:“为何?”

他眉眼弯弯,语气里含着丝揶揄:“朝中三品以上的寒门官员不多,他们女眷的参选人数和世家女子相比实在相差甚远,为保万无一失,七弟定会让你入选凑数。”

这个说法倒是合情合理,但却笑我是个凑数,我嘟起嘴佯怒道:“我也知道我不是个好的,只能陪衬别人。”

他见我气恼了,急的直起身辩解道:“在我心里你是最好的,谁都比不上。”

见他焦急的模样,我噗嗤笑出声,他舒了口气,看着我的目光灿亮如星,“等事情了结了,我立刻上书陛下让我们完婚入蜀。”

我不自觉低下头,心中滋味难辨,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个话题。

恰巧景留进入亭来,行礼道:“王爷,韩驸马前来求见。”

赵承安正色道:“请。”

话音未落,韩熙已翩然而至,仿佛早就等在旁处。他依旧一副放荡不羁的姿态,穿着枣红地卷草繁枝纹锦袍,用鎏金蓝宝冠在头顶束了小髻,余下的头发散落在身后裹着外氅领子上的白狐毛,黑白相间,风流别致。

他进来先是给赵承安行了礼,然后不客气坐到我身边的蒲团上端起桌上的茶盏一杯杯喝起来。我目瞪口呆地望着他:“这一日你干什么去了,弄得这么牛饮似的。”

赵承安也由着他,还吩咐景留去备些点心来。韩熙一连饮了几杯才缓气来,赵承安问道:“长乐近日可好?”

韩熙点头:“韩太妃邀她入宫小住几日,有姑母和太医细心看顾,加之我每日也会前去探望,公主和她腹中胎儿必定平安康泰。”

赵承安道:“你知我状况,进出宫门并不容易,妹妹需你多加照顾了。”

我坐在一旁煮茶,听他二人谈话方才想起前几日长乐长公主被诊出怀有身孕近两个月,赵承安疼爱妹妹,已着人送了灵芝血燕等名贵药材去公主府,并叮嘱身边人要尽心伺候,务必周全小心。女人怀孕风险甚大,如同鬼门关前走过一遭,我母亲也是因为生我才难产而逝。想起自己亲恩寡淡,不免有些暗自神伤。

“长恩,”听赵承安唤我,抬眼却见连韩熙也目不转睛盯着我,他关切道:“怎么了?”

“无事,你们继续说。”我为他们添了一盏茶。

韩熙道:“长恩,那日刺客之事已有眉目了。”

我神色一凛,收了烹茶闲情雅致,专心听他说下去,他说道:“连日来,我同刑部和大理寺沿着刺客所行踪迹追查,发现这批人于半月前已潜入天京城,住宿在东市会元客栈。我向客栈掌柜及小二打探过,这些人平日里极少出房门,一应需求都由同一人打点,其余人甚少露面。查到此处我本以为线索已断,岂料掌柜想起那个联络人曾向他打听归福寺境况,另外他和同伴之间交谈是用南诏语。”

“南诏语?”我疑惑,大顺幅员广阔,各地民情不同,语言也有偏差,何以这个掌柜肯定是外族语言。

韩熙道:“那掌柜曾在昆州贩茶与越境的南诏商人打过交道,是以对南诏语略有知晓。”

不知为何,他说到昆州,我心头一跳,对上赵承安的眼神,他看着我若有所思。他应该想到了当年刺杀我的飞龙卫也曾在昆州办案。

昆州,大顺西南边陲,南安王赵承叡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