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乡邻
作者:火火土      更新:2019-10-22 12:44      字数:2174

老钱笑道:“殿下莫见怪,乡邻都是这样。”

赵夙玉却很高兴,道:“坐下吃,钱公再不坐,他们可就不相信你是长辈了……”

老钱无奈只好坐定来了,首先尝了尝中年男子送来的一道酱鱼和咸肉,道:“虽然是旧年存下的咸味,但还没坏,这给老奴吃,殿下莫尝了……怕是不合殿下口味,这是平民的饭食,”而且还算是很好的饭食,要很好的人家才能吃得了的。

赵夙玉道:“无事,我尝尝,百姓既能吃得,我又怎么能吃不得……”

说罢尝了一块,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样的吃食,已经算是极好的了,然而,对从小锦衣玉食的赵夙玉来说,几乎无法入口,只觉感的慌,又粗糙难以入口,不仅对舌头不好,更是刮喉咙。

可是赵夙玉却是面不改色,看的老钱十分心疼,道:“殿下,吃不习惯便别吃了罢……”

“无妨,挺好吃的,”赵夙玉道:“百姓苦,只怕很多的百姓尚且吃不了这些个,更吃不上饭的都有……”

钱公十分感动,道:“殿下爱民之心,老奴感受到了……”

正因为愿意这样吃进去,才能感受其苦。

赵夙玉自小在宫中长大,对于民间疾苦,他真的了解不多,所以,他愿意,并且十分乐意,去了解更多。

钱公既高兴,又心酸,又欣慰,觉得这样的太子,明明金贵之身,却半点不娇气,真好。

赵夙玉亲自给他斟了杯酒,钱公道:“老奴怎么敢让殿下斟酒……”

赵夙玉道:“钱公受得起这一杯,我敬钱公。”

“老奴敬殿下,”钱公红着眼睛道。

两人饮了一杯酒,随即哈哈大笑,说了些宫中的趣事,一顿饭也用完了。

赵夙玉不敢再耽搁,拿了备礼,骑着马匆匆的出城去了。

老钱送到城门口这才回来,他脸上微醺,一直咧着嘴笑。

这样的太子殿下,出乎他的意料,意料之外的好。

哪怕让他去死也值了。

这天下总归是有所希望了,陛下未能实现之志,定能传承于太子殿下……

“你那侄儿走了?!”老婆婆道。

“没走,他在外行个商做个生意,也怪吃苦的,听闻金陵有大儒,这不是拎着礼物,去拜访了吗,想给家中的子侄辈请个老师,”老钱道:“商人位卑,万般都不及读书高啊……”

“说的是啊,穷人家是没法子,若是有条件,自然是要上进读书,改换门庭的……”老婆婆笑道:“你那侄儿不光长的俊俏,还如此年轻有为,有上进心,知道长远,挺好的,有福了……”

“是啊,有福了……”是天下人的福气。

老婆婆笑嘻嘻的盘着小脚又回去院子里坐着了。

但凡人老了,就喜欢在自家的门前坐着,看看家中的小辈,看看进出巷子里的左邻右舍,对这个世界的温柔和不舍,全在这眸子中了……

人老了都是这样,老婆婆是这样,老钱其实也是这样。

他感觉将保守的秘匣交出去后,轻松了一大劫。

这样的殿下,他就算是死,也瞑目了。

老钱笑着,看了看北方的天空,只是……还是想要见一见陛下和恩公啊,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

赵夙玉出了城,一路问人,这才慢慢的找到了正确的路,只是乡下的路都窄小,而且岔路,倒耽误了不少时间。

孔玄如此大儒,这金陵城内外诸人全都知道他,赵夙玉终于到达了位于一个小村落的茅草屋外了。

“就是这里?!”赵夙玉也十分愕然,对带路的村民道:“孔老先生也算是一代大儒,怎么会连像样的房屋都没有?!”至少也要青砖大院,绝不至于只是两间茅草屋啊……

村民叹道:“孔家也是诗书之家,是有青砖大屋的,也有诸多祖产,只是先生心善,将祖宅给远来的学子去读书安顿了,自己便住进了这两间茅草屋,这屋子还是村里的人给他搭起来的,老先生是个好人啊,不光教千里来求学的学子,村中的孩子,他也教,所以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感激他,老先生不收束修,百姓们便三不五时的送一把面,割一块钱,送几斤糖这样子的……”

赵夙玉听的感慨不已。

那村民道:“孔家也有一百多亩地的,大家伙儿也就帮着种一种了,只是老先生的日子还是过的艰难,有时候收成少了,他便分些收的粮食给艰难的人家,加上一些学生,他也提供饭食,所以,田宅虽然不算少,但也仅供一年的吃用,还紧巴巴的……”

赵夙玉听的万分心酸。

“公子也是来求学的吧?!”村民道:“老先生对身外之物并不十分看重,唯一在意的也只有家国之事了,旁的事,看的通透,什么也不在意,只是对当年被罢官一事,依旧耿耿于怀,草民劝公子,若要求学,可千万莫提,怕是老先生会伤心……”

“至今不能释怀吗?!”赵夙玉感慨道:“已经有很多年了吧?!”

“是啊,老先生回乡也有十几年了,如今更老了些,哎……”村民一提这个,也有点难受,道:“当年离京,十分哀愁,回来后大病了一场,后来对这些事绝口不提,咱们村上的人,也从来不说的……”

“多谢……”赵夙玉拱了拱手,又掏钱递与他。

那村民哪敢受他的礼,忙侧身避开了,又见他掏了白花花的银两来,便道:“举手之劳罢了,值当什么谢礼,若是收了,我可真要被村上人骂死了,公子且收回去,若是要拜师,就当束修吧……”

说罢也没要,摆了摆手,径自家去了。

“果然是大儒的家乡,村民说话也十分知礼,言谈不凡,”赵夙玉道:“想来这村中的百姓识字的倒多……”

赵夙玉将银子收回,往茅草屋那去了。

轻扣了一下门扉,便有两个书童出来了,见到生人,便道:“师父现在不在,去大宅了……”

赵夙玉便道:“若是如此,可否让我们进去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