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眼光放远些
作者:柳外花如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36

唐秋离为了安亚历山大的心,对于当晚部队出腾冲,进入缅甸的行动,并没有对亚历山大、史迪威和陈诚保密,他特意邀这三个人,观看部队出发的壮观场面。

车辚辚、马萧萧,大部队出发的场面,甚是惊人,亚历山大和史迪威,是第一次看到临战状态的dú lì师部队全貌,当大队的坦克和炮车开过来的时候,发动机“轰隆隆”的震天响,扬起漫天的灰尘,地面颤抖,夜幕下,各种车辆灯光组成的长龙,蜿蜒游动在滇西的山道上,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场面煞是惊人。

亚历山大和史迪威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一切,他们更关心的,都dú lì师部队的装备水平,dú lì师直属兵团各部队,已经完全形成了机械化部队,只要部队一开动,就是成串儿的汽车、坦克和炮车,两人对视一眼。

看出了彼此内心的惊诧,以这个两个当时世界上,军事力量数到前十位的国家的将军来看,dú lì师现有的装备水平,丝毫不逊sè与欧洲国家,要超出rì军的一代以上,更是超过了美国和英国,在东南亚地区驻军的装备水准。

唐秋离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亚历山大有足够的信心和希望,相信dú lì师部队,能解曼德勒之围,让被合围的英军将领,别打投降rì本人的主意,他敢肯定,今天这种壮观的场面,很快就会传到曼德勒英军指挥官那里。

在亚历山大、史迪威和陈诚的注视下,dú lì师直属兵团的十个步兵旅、三个坦克旅、四个炮兵旅、两个防空旅十几万部队,趁着夜sè,跨过中缅边境,消失在缅北的丛林峻岭之中,亚历山大放心了,一块儿压得他喘不过气儿来的大石头落地,上帝保佑,中国人终于出手了!

dú lì师部队消失在视线里后,亚历山大连史迪威都没有来得及招呼,忙驱车一路狂奔,回到腾冲住所,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给在曼德勒苦苦支撑危局的弗朗西斯。

“弗朗西斯参谋长,今夜九时整,中国zhèng fǔ副委员长唐秋离的部队,已经开始进入缅甸,其先头部队十个旅约十排开,把中南半岛从中剖为两半儿,以西,没有rì军部队,只有当地武装和rì本人扶持起来的伪军部队,以东,是rì本东南亚派遣军合围曼德勒的主力部队。

这样的战略布局,让人很是疑惑不解,有一个很明显的漏洞,dú lì师的部队,并没有控制住马来半岛的狭长地带,也没有控制住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这是给云集在缅甸中部,合围曼德勒的rì军主力,留下一个明显的缺口。

倘若缅甸战事不利,rì军可沿着马来半岛,撤往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还可以仰光登船,从安达曼海经马六甲海峡,撤往台湾或者是本土,从而脱离险境。

就在出国作战前的一次dú lì师各兵团,旅级以上指挥官秘密军事会议上,包括兵团司令官唐秋生、冯继武在内的几个指挥官,都对唐秋离的战略布局,持疑问的态度,以dú lì师面前集结在中国南部边境线的兵力,在缅甸,完全有实力与rì本东南亚派遣军,进行几次大的战役。

即便是不能全歼rì军,最起码也能重创rì军,将rì军驱逐出中南半岛,唐秋生、冯继武和马朝阳几个兵团司令官,虽然不相信这是师长唐秋离的疏忽或者是致命的错误,对此也是大惑不解,dú lì师部队,不歼灭rì军的有生力量,进入中南半岛的作战目标是什么?

那些旅长们,显然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有几位兵团司令官在场,还轮不到他们发言,他们也就关注着这件事,看师长如何来进行说服,倒是有几个xìng子比较急的旅长,跃跃yù试,打了多年的仗,从北方打到南方,dú lì师的各级指挥官,已经摆脱了对师长的盲目服从,很多时候,会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唐秋离与参谋长常风对视一眼,微笑着说道:“各位,中南半岛的局势,已经可以预料,我们的目光,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此,中南半岛南部,隔着南中国海,是美国人的传统势力范围,倘若我们在缅甸将rì本东南亚派遣军全歼,势必会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且,rì本在东南亚的军力损失殆尽,谁替我们去触动美国人的利益?”

众人若有所思,消化着唐秋离的话,这样的远景战略规划,是包括唐秋生在内的高级指挥官们,所没有想到的,师长的战略眼光,已经从缅甸战场,转向南太平洋诸岛,盯上了美国人的势力范围,岂不是师长中南半岛战略的翻版?

这样看来,东南亚南部的美国人,接下来的处境,不会比中南半岛的英国人,好到那里去,一旦被师长盯上,不死也得脱层皮。

南太平洋诸岛,是唐秋离下一步的战略计划,而衔接这个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尽可能完美的解决缅甸战局,让rì本人和英国人打得你死我活,而触发这一连串反应的关键点,就在缅北的密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