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摘星揽月 一
作者:卿诗青丝      更新:2020-01-21 02:10      字数:2543

一群人在山下围着,总是会引来围观的。宋文丰习惯了受人瞩目的感觉,他不再是初来乍到的穿越客,遇事先怕上三分的新手。

他立于溪边,身处漩涡中心,却丝毫没有露出慌张神色,一脸云淡风轻。

陈欢站在对面,死死地盯着他。不服、不忿、恼怒,各种情绪涌入心间又怒气上头。他知道此时离去是最好的选择,可是他不能走,更不愿走。

他可是陈欢!他是天之骄子!他更是才子!

“哈,哈,哈”陈欢按下心中怒气,大笑三声,“宋公子诡辩无双,这断章取义的功夫,陈某佩服的紧”。

见众人将目光转向他后,又道:“陈某所言,毫无贬低曹州学宫之意,却被这般曲解。哎……”陈欢摇头叹气。

忽然他一抖长袖,轻轻地抹平衣褶,抽出随身携带的纸扇,随意地挥了挥,世家公子姿态立现。

他嘴角微翘,似笑非笑的看着对面之人,“宋大才子,今日又值重阳佳节,我二人谁来助兴?”。

陈欢也非常人,前一刻还是怒发冲冠模样,此时却又像没事人一般谈笑风生。他毕竟是官宦子弟,见识非凡不说,自然也是城府颇深。只因他与宋文丰积怨甚深,而又吃了大亏,所以先前才会失态。勿需多时,他便有了对应之法。

这一次,他很自信!他相信宋文丰会应赌,他相信自己能比过他,他相信宋文丰定会落水。

这一次,他要将丢掉的面子,全部都找回来。

宋文丰看了眼水潭,“陈公子今日兴致颇高,宋某岂敢扫兴”。此时的宋文丰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关于重阳节的诗词。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开头是什么来着……独在异乡为异客……合情合景,甚好甚好,就这首了……不对,那王维可是唐朝人……坏了,坏了要赶快想个别的……有了……

说实话,此时的他一点也不担心,甚至还有些兴奋。又是这么多人围观,这次定要赢得漂亮,不出一日,就能名满曹州。宋文丰心里想着,不自觉的露出笑容。

看着宋文丰一脸欠打的表情,陈欢眯起了双眼,“宋公子,老规矩?”。

“悉听尊便!”宋文丰高声回道。

“什么老规矩?”

“俺也不知道啊。”

“比文还是比武,这么大阵仗。”

“肯定是比文啦,看两人穿的那骚包样。”

“此二人皆是风流人物,不知为何,有此仇怨。”

“某料定,必是因小娘子。”

“兄台料事如神。佩服,佩服。”

陈欢听着耳畔的议论声,他不动声色,幽幽道:“诗词早已比过,此番比试对联如何?”。

“比对联?”

“就是贴在门上的那种。”

“他们这是要对对子,讲究多着呢!跟贴在门上的可不一样。”

“要求字数相同,对仗工整,寓意要相对……难易程度也是参差不齐。”

“还有诗对和散对之分。”

“就你知道的多。你给我好好看,好好学。”

周围大多是来看热闹的,文化程度有高有低,有不懂的人出言询问,自然也有人解答。或是好意,或为卖弄,一时间人声鼎沸。

“如陈公子所愿”宋文丰有些失望。他本已做好了背诗的准备,两阙一出,四海皆赞。入汴京,进太学,官家召见,就是不去,然后……

“宋公子可五步否?”陈欢笑道。

“宋兄,可有把握?”余雨飞有点担心。如陈欢限制,其难度颇高,迈五步便要出对。除才思敏捷外,对文辞功底的要求更甚。

“是啊!宋兄,要不咱们七步?”王陆琉言道。

“宋书生,我相信你,你要是输了”王婵作威胁状,“哼……哼”。

宋文丰转向他们微微顿首,“陈公子,请!”。

“宋公子听好了,上联是闻鸡晨舞剑。”陈欢大声道。

“此上联含有典故,难度不小……某对不出。”

“某尚需片刻。”

“连二位都对不出,那某就不对了。待看那书生如何。”

众人盯着宋文丰,眼见他抬起右腿,有人小声数着,一步了。

宋文丰笑道:“有了。下联是借萤夜读书,陈公子以为如何?”。上联含祖逊闻鸡起舞之典,下联对车辙囊萤夜读之故。二者皆为东晋大臣,其对甚合。

回应他的是一声冷哼。陈欢没想到,他能这么快的对出来,略作思量,“宋公子听好,楼望海海望楼。”

“水连天天连水。”宋文丰应声对道。

宋文丰没有走动,对答迅速,毫不啰嗦,四周惊呼声起。

陈欢见势不妙,加快语速,“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对曰:“地作琵琶路当丝,何人能弹。”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答曰:“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白鹭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又曰:“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两人一对一答语速很快。

此情此景令人叹为观止,纷纷拍手致意。

“此人当真了得。”

“应是我曹州人士。”

“肯定是俺们曹州的才子。”

“今日算是见识了。”

“宋兄大才。”余雨飞叹道。

“陈欢不要脸,一直是他出上联,宋书生来对下联。”王婵愤愤说道。

像是受到王婵提醒,眼看陈欢还要出对,宋文丰摆手制止,“陈公子五对既出,宋某五对已回。是否,也该轮到宋某了?”。

陈欢闻言,神色有些慌张。他没料到宋文丰对答如流,言出即回。奈何形势比人强,只能回道:“宋公子,请!”。

宋文丰迈开两步,招牌式的挥着画扇,抬手扶额作思考状,微微转头看向周小娘子,直到她低眉颦首,才收回目光。

所有人都在看着他的一举一动,等待着他出上联。谁能料到,他还有闲功夫看小娘子。众人嘘之。

“宋书生你别看我呀,赶紧想对子。”王婵暗道,等你赢了,我就……我就随你看。她这般想着,面色嫣红起来。

“嘿,那书生,先出了对子再看小娘子不迟。”

“就是。就是。”

“此乃趣人也。”

“风流如斯。”

“诸位且听在下一言。”宋文丰抬手作揖,“宋某明人不做暗事,此前陈公子所出上联,在下或是听过,或是看过。宋某所对,不过复述尔”。

“他什么意思?”

“他说……哎呀,跟你解释起来好麻烦。”

“他话的意思是前面那五对,都不是真本事。”

“就这样说出来了?”

“不欺暗室,此乃真君子也。”

杨婵与周惜惜说着,“宋书生就是跟人不一样”。

余雨飞叹道:“某幸相识”。

齐广鼎看着他,默默地摘下佩花。

半山腰的凉亭里,有一人端坐,正听着来人回报。霎时,一口茶水喷出,遂下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