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小目标
作者:卿诗青丝      更新:2020-01-21 02:11      字数:2449

“大郎。姐。”赵贺拉着宋文丰匆忙入宫,得知陛下此刻正与皇后在福宁宫内,径直而入却也无人阻拦。照理说,此举颇不合礼法,可众所周知官家与端王兄弟情深,已然习以为常,只是有不少人对着被端王拉着的小年轻指指点点。

正在用膳的两人不需抬头,就知是何人再唤。赵瑗先瞥了眼身后的李内侍,后抬头道:“二郎尚未用膳吧?来来,一同用过,你可有几日没进宫陪皇后了,方才皇后还说,让朕唤你进宫。”

“是啊。二郎怎生不来看望姐姐,这几日又跑去何处厮混。”赵苏芳顺着官家的意思,佯作责怪之意。

“臣弟哪有厮混。”赵贺坐下后,方道:“昨日与大郎瞧了热闹,午后便同去外城吃了顿美酒,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禀奏。”

赵瑗闻言放下筷子,正襟危坐后道:“二郎有何要事?”

“臣弟这次进宫可是给陛下带来个好消息。”赵贺有意不看他,把头侧向皇后,“姐。你可还记得,咱们母妃提过的那种酒精,能治病救人的那种。”

“当然记得,爹曾说有了此物,便可留住我大宋数万将士的性命。怎的?二郎今日为何提它?”赵苏芳疑惑地看着他。

“陛下,若是臣弟能制出此物,不知陛下能否答应臣弟之请。”赵贺这才看向官家,眼神中流露出些许锋芒。

“若如此,即便是天上辰星,朕也当为二郎取来!”赵瑗豪情万丈,一展长袖。

“能制此物者,已在垂拱殿外等候,不如此刻陛下同去?”赵贺话音未落,官家健步如飞当先走了。赵贺冲着姐眨了下眼,方才追去。

片刻后,绕着亭柱打转的宋文丰被人叫住。他刚才在想,这柱子比乾清宫的还大,真是够气派的。

见唤他之人,立刻躬身道:“宋举人拜见赵官家。”

“人呢?”赵瑗不解道:“那能制酒精之人在何处?”

“回官家,此人正是宋某。”宋文丰抬起头,面含笑意。

赵瑗对此事颇为严肃,正色道:“宋举人莫打诳语,朕承认你善于创作,有惊天文采,可此乃国之重事,绝不能儿戏!”

“宋某绝无虚言,某料不出一月便可将实物奉上,到时请宫中御医一试便可。”宋文丰自信满满。

这时赵贺至,方道:“宋公子若需帮衬,尽管去我王府里取了便是。”

赵贺稍显越俎代庖的举动,惹得官家不满。语气不善,说道:“诶——此等国事,岂能由二郎破费。”他顿了顿,“前华夏十年,先帝曾研此物半年,后未续之。当时特立一酒司,外称研制美酒,实乃为此酒精尔。今工部侍郎许爱卿,当时就在其中,李内侍速速将许爱卿召来。”

内侍闻言而去,宋文丰跟随二人身后小心翼翼。路上看见有几名宫女和内侍踢着蹴鞠,官家从此路过也不见暂停,足以说明今上为人宽厚,平时待下人很好。

御书房内。

宋某人不敢随意乱看,只盯着桌上的一本书,远远看见三国两字,心下稍安。

“来人啊。赐宋举人座。”赵瑗拿起桌边的三国,“此座一是因宋举人之才,二是为制酒精之功,方能如此。若是宋举人到时没制作出,可是要还此赐座之荣的。”

“啊?陛下,敢问怎么还,宋某怕还不上……”宋文丰正要坐下的身形生生顿住。

“很简单。去朱雀门前站十日岗,手持一纸即可。”赵瑗像似想到了什么,又道:“上书:吾好吹牛。”

“呃——”宋文丰缓了口气。看样子后果不是太严重,没什么心理负担。

“不知宋举人在王府里事何职?”赵瑗嘴里虽是问着宋文丰,目光却看向赵贺。

“宋举人事记谘职,尚无数日。”赵贺轻咳一声。

“嗯。如此倒也方便。”

……

约莫小半个时辰,随着内侍的一声:工部侍郎许大夫到——

来人先是拜过赵家兄弟,宋文丰急忙起身,用余光观察着来人,见其四十多岁的样子,一张方正面孔,躬身行礼。

此刻可不是打招呼的时候,赵瑗缓缓道:“许爱卿可还记得当年武帝秘制酒精之举?”

“回官家,臣记得。虽已有十余年,臣不敢忘。”许大夫拱着手,心中暗想:陛下今日为何提此事?旁边的小子看着眼生,也不知是何人。

“朕忘了介绍,此乃端王府记谘宋文丰,宋举人。”

“见过宋记谘。”许大夫没有多余的表情。这么年轻就抱上端王的大腿,这小子当真好运,可他为何能进得了御书房。

宋文丰知道,这时候正是自己表现的时刻,“见过许大夫。宋某有制酒精之法,只是所需器具众多,不知当年之材具可有留余?”

许大夫闻言一个激灵,这小子刚说什么?他能制出酒精?

他瞪大了眼睛,“宋记谘当真?”

“呃。许大夫别这样看着在下,宋某确有七成把握,确实有些孟浪了。”宋文丰如是道。

“七成!你说的可是七成!有,器械都在,都在库房里,一直没动过!”许大夫声音急促,很是激动。

宋文丰闻言转头看向赵瑗,“陛下。宋某想与许大夫先去看看,若是能用,也可节省不少时日。”

“准了。许爱卿可要从旁帮衬宋记谘才是,朕就在宫里静待两位爱卿的好消息。”赵瑗觉得此事能成,心情大好。

两人走后,书房里就剩下赵家兄弟二人。

“二郎先前让朕许何事?”

“还请陛下让臣弟缓缓,若是能成,再说不迟。”

“你啊。一项喜欢如此。”

许大夫拉着宋文丰的手腕,两人一路小跑出了宫门。

此时门口的摊位众多,二人费了半天劲才挤了出来。

坐入许大夫的轿子,宋文丰疑惑道:“敢问大夫,这门前为何无人管理,岂不是……”

“宋记谘不是京城人士吧?”许大夫轻拂长须。

“其实算是半个,多年未曾入京,不太了解。刚随端王从东门入,却未见此景。”宋文丰回道。

“仅南门这般。一开始,有几个胆大的商贩来此,你想啊,敢在这皇宫门前摊卖,无论是何人都会来看上一二。一来二去的生意自然是好了,不少商贩也依此行。有日朝会上,禁卫禀报此事,咱们官家说知道了,莫要阻拦,也发了告示,允了摊卖。”许大夫的表情很骄傲。

“咱官家温厚,商贩感激涕零,每次收摊回去时,都会自觉的清扫杂物。你明日再来,估计还能见到不少挑桶的,人是来卖水的,作清扫之用。”

经宫中蹴鞠一幕与此门前摆摊一事,宋文丰对这位官家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理解了许大夫为何展现出骄傲之态。

无他。

主明,臣方能有所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