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不义之举
作者:卿诗青丝      更新:2020-01-21 02:11      字数:2732

“嘿。我问问你,你家是贵族,敢问你爹爹是何职,换成我宋朝来说是几品呐。”宋文丰插科打诨,与她说着闲话。

“从一品。”

“我去。原来你爹官当的这么大,失敬失敬。”宋文丰继续他的胡搅蛮缠,“我是说万一,万一啊,你看你都睡了我了。万一要是有了孩子,是不是也能当个贵族?”

“你放屁!”叶依依转身怒目而视,“我那日是见你生病发抖……算了,随便你怎么想。”叶依依懒得跟他解释,还在为他“一命还一命”的话生气。

“我决定了,下本书的名字就叫《捡了个娘子是将军》你看如何?”

“随便你。不过我告诉你,快下雪了,你要是愿意在雪地里打滚,就慢慢走吧。”叶依依不咸不淡的回应了他。

宋文丰不再多言,紧跟脚步。

约莫一个时辰后,年久失修的一座山庙前。

宋文丰忍不住开口,“你怎知这里有庙?”

叶依依回道:“有什么奇怪的?作为辽使亲军都尉,宋国京城周边地势能不知晓?”她绕着山庙拾起干柴。

宋文丰弯腰捡起三根,又追问道:“先前你么不说,还跟着我跑了老远。”

叶依依站定,深深地望着他,“你是好人,但也是男人。”

这话太值得玩味了,惊得宋文丰险些将手里的柴火丢在了地上,不免怀疑起她来,难道,难道说她也是穿越者?却只能道:“是我自大了。”

憋了半天,宋文丰还是决定开口:“那个……啧,我的有些举动,在你看来是不是很幼稚。”

“你说呢?”叶依依这一次没有回头。

饶是如宋文丰般皮厚,也感受到了羞愧。自己遮羞的烂布顷刻间被揉烂、撕碎,丢进深渊。

拾起干柴回到庙里,宋文丰发觉自己也搭不上手,叶依依摆弄好了所有事务,待她坐下后,宋文丰询问道:“你看咱们何日回城才是。”

叶依依看着火堆,“若是城内无人执法,还是晚些回去才好。汴京是一头野兽,此刻能吞噬掉人心。”她眼神中流露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宋文丰发现自己看不透。

星光、地光照射着大地犹如白昼,亦不知何时天亮起来了,随之飘散着雪花。回忆着后世所学,凭着为数不多的只言片语,他也知道不该在山上逗留,最好是能找到一处宽阔的平野,搭建个简易的帐篷。

难呐,难。且不说平野,单就帐篷来说,就够难做的了。更何况现在是小冰河纪的冬日,外面少说也有零下三十度,野外实在是不宜过夜的。他在赌命,赌能生,能活下去。先前的山洞本当下最好的选择,可……

如今的土房可不比后世,承不住几次余震,宋文丰觉得自己的宅子十有八九是毁的差不多了,而有抗震设计的坚固房屋也是有的,例如宫城、端王府,可惜的是他并不知道。依偎在角落里,一件皮袄下的两人,各自想着心思,都没发声。

宫城,垂拱殿。

“十二月己酉,京师地震,坏庐舍,覆压吏民。死者五万八千四百余,伤者三万三千八百二十六人。房屋万九千两百……”

“劫掠千三百一十七人,处死悍匪百二十五人……”

“库房……”

待听到库房二字,皇位上的赵瑗摆了摆手,“行了。旁的以后再说,诸位卿家且说说,今该如何救赈。”

“臣以为,依旧例。由户部拨款按人头拨发救济粮,即刻掩埋死者以免瘟情暴乱。”

“臣附议齐侍郎所奏,兼调城外两万禁军入城负责维护治安,杜绝宵小作恶。”

“工部已派出三千两百余工匠,修葺毁坏房屋。”

“医局九百名医官,已在城内救治伤民。”

赵瑗点了点头,“好在朕有诸位爱卿,不至于乱了手脚。”上述各级官员皆是做实事求实效并且正在实施的实干派,却也免不了异端冒了出来。

“陛下。臣请陛下发出罪己诏,安抚民心。”左谏议大夫陈锡跳了出来。

“蛮夷尚侵轶,邪臣有专恣。朝内有奸佞小人,惹得上苍震怒。请陛下锄奸。”银青光禄大夫刘孜跪倒在地。

赵瑗搓着左手拇指,温声道:“罪己诏朕当发,也该发。刘爱卿所言朝中奸佞是为何人?”

“回陛下。邪臣有专恣,臣以为端王府宋记咨行为浪荡,常有不合伦理之举。这是上天在告诫陛下,切勿留此等小身在身侧。”刘孜借题发挥的举动,惹得朝堂内非议频频。

赵瑗抬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从七品说书,若是能引得上天告诫。是刘大夫多虑了。”赵瑗瞪了眼还要开口的刘孜,转过话头又道:“腊月里数万人没了居所,冻死、冻伤者又会有几何?工部一日能修几户,多快能修好?”

“回陛下。一日最多百二十户,臣私自做主,从民间聘来两千工匠,昨日修缮七百一十四户,总计四十五日能修补完善。”陈侍郎再次出列。最近因酒精一事忙前忙后,现在又遇上了地震,工部的人手加班加点,半个月里没歇过片刻。

赵瑗看得出他的为难,决定从兵部调来些工匠赶赶进度,再次看了眼台阶下的官员,不悦道:“陈爱卿随机应变,此举大善。不过,太师现在何处?左相、右相又在哪里!”。

“禀陛下。太师亲自领军在城内巡逻。左相出城去了,说是……据回报上说,城舍多圮,吏民惧压,城外百姓不愿回城,左相出城安抚百姓去了。至于右相……右相……”

赵瑗站起身来,“快说!”

“震后,右相从城司调了五百人手护守国库。可刁民太多,终是抵挡不住,右相被人群踏伤,此刻仍是昏迷。”

“你们为何现在才跟朕说!朕……朕允你们便宜行事,还有,朕决意开放前宫,即今日起允两万百姓入宫。尔等,自己看着办吧。”赵瑗一开口,下面一万声“陛下不可”同时发出。

“有何不可?朕意已决。”赵瑗不跟他们啰嗦。此番前所未有之举,足以让他流芳百世。

垂拱殿里的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位而立之年的官家,发起狠来根本无人能劝住。出了殿门之后相熟的官员凑在一起,小声议论着自家府里该安置多少灾民合适。

李内侍跟在赵瑗身后汇报,“端王此刻在南门派发棉衣、食物。魏国公在西门处,一家二十几口都在。”

“朕去换素服,你去请皇后和珍妃前来。”赵瑗又嘱咐道:“罢了,珍妃怀有身孕,此番免了。让皇后带上恺儿,速去速去。”

司天监急匆匆跑了上来,纳头跪拜,“陛下万不可,万万不可。”

赵瑗怒不可遏,大呵道:“你来作甚?朕白白养了你们一群废物!还敢来见朕!”

“臣,臣推此番地震实由不义之举所酿,非臣之过。若陛下要责罚,还请罚臣一人即可。”司天监捣头如蒜,额头上磕出了血。

赵瑗的表情变幻莫测,厉声道:“朕有何不可?”

“臣……臣推此后三日之内仍有一次余震,臣请陛下出宫,请陛下速速出城。”司天监言辞恳切,不似饰说。

赵瑗仰天大啸:“你们都说朕是天子,是上天的儿子。上天若是要惩罚,罚朕这个儿子便是,为何要夺去朕的百姓……朕的……”此刻,天下最有权势之人,无力地瘫倒在地。他心里清楚,这次祸事自己也脱不掉干系。

自责、内疚、悔恨……

怨恨、无奈、恼怒……

涌上心头。

“不义之举!赵贺你为何要逼我!害我!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