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来客
作者:卿诗青丝      更新:2020-01-21 02:12      字数:2239

官家今日开了午宴,宴请前宫的灾民,皇后与各位嫔妃一同出席。在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中,多日愁眉不展的赵瑗终于露出了笑容。

午后听了朝会奏报,眼下京中秩序已然恢复,逐渐安康。

晚膳在珍妃宫里用的,召来太医局问察,得知母子皆无恙,遂封了些赏赐,也可谓是宫中人人尽欢。奈何珍妃怀有身孕,不便在宫中留宿,待她睡着后,赵瑗才离开。

后宫里盘桓许久,其实是内心里的不安,让他不耐。转头询问李内侍,皇后在哪儿,却得知领着恺儿去了端王府里,至今未归。

天色暗得看不清前方五步,也看不清赵瑗此时的神情。

一身常服,在距端王府一桥之隔的街道上停下脚步,再问身后,“魏国公在何处?”

“这……老奴不知,近几日没听到什么消息。要不,老奴这就去皇城司问问?”李内侍被官家突如其来的一问,弄得不知所措。

“罢了,罢了。”赵瑗摆手,“平常百姓人家过年,也是一家人在一起。先帝常对朕说孤家寡人,孤家寡人。时至今日,朕方知这寡人的滋味……”

李内侍常伴陛下身边二十载,怎能不知官家此刻的心情,遂道:“天下百姓皆是陛下的子民,不如陛下去外城里最热闹的地方与百姓同乐?”

“也好。”

……

“诶——陛……赵大郎。您看前面那名男子,瞅着有些眼熟,像似……像似……”李内侍吞吞吐吐。

“有话便说。”

“像似赵郡主。”

“嗯?”赵瑗眼神示意,其身后一名侍卫前去打探。

片刻后,侍卫回报,“确实是赵郡主,身旁女子戴着帷帽,看不清相貌。”

官家没说话,李内侍却道:“再探。”

摊位前,李内侍拿出锦布擦干净座椅后,方说道:“照理说,国公平日里对郡主管的不严实,她又为何女扮男装?”

赵瑗倪了他一眼,“你也学着那些人,开始嚼舌根子了?”

“老奴不敢,老奴只是一说,便是一说。”李内侍没再出声。

“禀大郎。那两人现在汴河边上吃摊点,女子摘下帷帽,似乎是宋说书。”

“嗯?”赵瑗顿时来了兴趣。

“砰砰砰……”接连几声急促地敲门声响,让手里拿着牙刷的宋某人心里多了许多杂想:魏国公府人?要遭。端王府人?完蛋。杨府人?毁了。

硬着头皮去开,左右此刻无论是谁,自己都要吃个重击,索性见个死活。拨开门栓子,却被眼前之人吓了一跳,急忙拜道:“臣不知……”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眼前人扶住,来人也不客气,奔着正厅而去。

傻了眼的宋文丰小跑回自己房中,说了声陛下来了,便不敢再耽搁跑去厨房热水泡茶去了。

像似奸情被撞破,红着脸的宋某人提着茶壶来到正厅里,厚着脸皮道:“还请陛下试试这凉水荔枝膏,臣平时常喝。”

赵瑗不动神色的端起来抿了一口,放下碗后道:“西记的?”

宋文丰憨笑道:“果然瞒不过陛下,圣明如天子……”

“行了。郡主呢?”赵瑗斜睨着他。

“这……什么郡主?”宋文丰急忙拜道:“臣不知郡主,臣家中就臣一人……”就在他说话间,赵晴语从他身旁走过,径直在侧座上坐了下来。

赵瑗一拍桌子,大呵:“宋文丰你好大的胆子!”

谁知赵晴语开口,“你们男人便是爱弄这一套,有话直说便是。”她拍了拍因赵瑗发怒而溅起的灰尘,站起身来,“本郡主身体不适,且回房歇了。还请陛下跟夫君说完话,便将夫君还我。”她临走时还冲着宋文丰眨了下眼。

宋文丰偷偷看了眼主桌上的赵瑗,万没想到面瘫的官家,此刻的表情是如此的精彩。

“行了。你起身吧。”赵瑗挥了挥面前的灰尘,显然是没想到他家里竟是这般。

“遵旨。”宋文丰堆着一脸谄笑。

“朕近日尚想说书在朝上为何如此安静,却没曾想是纵情温柔乡里,忘了国事。”赵瑗不咸不淡的讽了他几句。

宋文丰心里连连喊冤,这跟温柔乡有半毛钱关系,奈何他又不能直接反驳陛下,只能说道:“臣惶恐,臣该死,臣……”

“行了,行了。好歹你也是朝廷七品文官,怎的家中也无人打扫,成何体统?”

“臣……”宋文丰作势再拜。

“说吧。你准备何时与郡主成婚?”赵瑗半眯着双眼。

“但凭陛下做主。”

“那便开春吧。”赵瑗似乎又想到什么,转问道:“可还留着端王府事职?”

“凭陛下定夺。”

“我夺你个头。朕这么忙,还要替你定夺这些事儿?”赵瑗气不打一处来,自己的参谋,竟然事事都需要自己参谋,实乃滑天下之大稽。

“端王那里,还须端王亲自定夺,臣不好自作主张。”宋文丰打了个模棱两可的官腔。

“嗯。”赵瑗敲打过后,示了个眼神,李内侍退了出去且关上了房门。

宋文丰心中暗道不妙。看这情形,赵瑗明显有任务要交待,最近自己身处漩涡,生怕惹出事端,便是怕什么来什么。

“说书可知,朕今日为何前来?”赵瑗玩起了他的帝王心术,不管宋文丰说什么,他都可以应对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三日前,臣运望气之术,房上七彩祥云光耀,原是喻示陛下今夜到访。陛下关心下属,体察民情之举,实在让臣万死难谢圣恩,臣……”

赵瑗一时傻眼,面前的宋文丰不按套路出牌,可偏偏他又滑如泥鳅,抓不住他的痛角,遂道:“说重点。”

“震后陛下领导有方,现已恢复城内秩序,此乃前所未有之速,陛下应不是为赈灾一事而来。”

“至于与金国一役,枢密院已着手拟定计划,此刻尚未出炉,且有太师、丞相把关,陛下或是担心,但不会因此而来。”

“若是酒精一事,倒是有些可能。臣两日前曾去了躺太医局,门人近来多为城内防疫辛苦,好在是派有专人负责酒精,进度喜人。”

“排除此三种可能,又值年关将至,臣斗胆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