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 二
作者:卿诗青丝      更新:2020-01-21 02:12      字数:2339

明月皓空,洒下**一样稠稠的白光在人间。

子夜时分,放飞天际婆娑斑驳的烟穗落凡尘。

这是狂欢夜的最后一响,备好的爆竹在这一时间段内点燃,划过最后的光阴。此后,再无轰鸣。

是亡我乡。

黑暗中星星点点的爆亮逐渐消散,像似从未到过这个世界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转天清扫时才会有工人怨上一句,“放这劳什子没用的物件作甚”吧。

错或没错,是宋文丰今日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于自己身陷囫囵的困境而言,“真他娘的操蛋!”宋文丰忍不住骂出了脏话。

“刘少尹你这个浓眉大眼的汉子,没想到连你也背叛了!可是为何要来害我,我……”

“夺你们娘的嫡,他赵瑗活得比你们这些人都长,与其争着当什么太子,倒不如想想早点给儿子预定个媳妇的好,兴许你们的孙子能赶上当皇帝。”

“也别高兴。呵,皇帝老儿,再过个几十年,铁骑会来教育你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残忍。”

“身死人灭,哪管什么洪水滔天,只想过好今生今世,逍遥无边!”宋文丰想到这里,恶狠狠地骂了出口:“我也是真欠!百来年后,崖山下的十几万汉魂干我甚事!我一个水货举人,能有什么作用,能拦得住滚滚而来的历史进程?”

顾影自怜、自怜自哀的宋文丰显得有些疯癫,骂骂咧咧了良久,惹得四周透过囚栏望来的目光夹杂着些许异样。

“这人对着墙骂了一晚上,也不嫌累。”

“得受多大的冤啊,才有这闲功夫絮叨呐。”

“也不奇怪。人快死了,总得让他把话说完吧?”

“也是。死囚房,啧啧……”

许是累了,又或是饿了,宋文丰终于瘫倒在草垛上,不再发声。

而在纷至沓来的思绪中,小声嘀咕着:“郭靖……黄蓉……杨过……王重阳……张之骄……麻烦老天爷您派个大侠救救我吧……我是真冤……”

……

萧塔不烟轻移莲步,款款而至中央,望向皇帝赵瑗道:“宋国内能人异士如浩瀚繁星,便是我辽、西夏两国士子,逢三年而入宋国试举,得中乃留。”

经辽国太后之口说出的吹捧,使得赵瑗笑得合不拢嘴,连连摆手道:“哪里,哪里。友邦人杰地灵,与我宋无二。”

皇帝如此,诸位大臣更是配合着谦笑,纷纷称赞辽国盛世。端王赵贺便道:“友邦内政修明,军备齐良,携养马之所,固沙漠边疆,当开万世。待于金一役毕,小王敢请赴辽一行,拜见辽皇帝。顺途一览辽国风情,增进见闻。”

赵贺之言,已全然忘记自己此前行径,中途设伏加害使团一行。大大方方的说出访辽之举,看样子极为坦荡。

深知其中秘辛的赵瑗,连忙插口道:“端王此番乃是后话,今日佳节未过,诸位同饮此杯,恭祝宋辽两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赵氏兄弟二人尚不清楚萧太后何时归来,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此前派去跟随辽人寻觅太后的队伍尚未回京,便不知前方境况如何。而今萧太后竟然独自出现在京城,更是直接进了辽国使馆。

最关键的是,萧太后竟然又拿出一枚玉玺!

赵瑗清楚的记得自己当时的表情,好在掩藏的及时,没让辽使看出端倪。

此时此刻赵贺上串下跳,表现的像一只偷了蟠桃的猕猴,正在为自己没被人发觉展现出得意时,皇帝赵瑗却暗暗皱眉,神情肃穆。

萧塔不烟漫不经心的与皇后赵苏芳叙着闲话,有一搭没一搭的尬聊。片刻后,她握了握酒杯,像似下定了决心。

“赵皇帝,哀家听闻宋国内有一本名为《三国演义》之奇书,远销海内。来京路上,便常听人谈起,叹其乃当今第一话本,赞叹不已。”

赵瑗听后沉吟片刻,才道:“如萧太后听闻,确有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然其著者……咳……品行不端……”赵瑗还未想好如何处置宋文丰,纵使他当真私下通了敌国,凭着“酒精”与救皇子两行,也当不致死。遂有品行不端一说。

赵贺却抢过话头,急忙道:“先前曾说通敌卖国之人,正是《三国》著者,其书可观,但其人嘛……太后还是不要听闻的好,免得污了您的耳朵。”

“哦?”萧塔不烟呈疑惑不解状,偏头看向皇后赵苏芳,说道:“皇后可曾听闻此事?哀家便是从臣子那里得知,当日金国海陵王发诏,招你我两名女子入金,曰:备两院,及时爽心行乐……万马换之……”

萧太后的话勾起了人的回忆,许多人记起当时的情形,不正是宋文丰话音刚落,便传来海陵王弑君夺位的消息吗?

之后,欲换辽国太后、宋皇后的诏书广发天下……

萧塔不烟再道:“那日正逢宋国大朝会,便是有一名宋姓书生,替哀家与皇后出言呵斥金国海陵。若照此番说,哀家与皇后可是欠着他一份情呢!”

萧太后所言不假,当日一封金国诏书公之于众,实为羞辱宋辽两国,更辱两国之主,却是在宋文丰的一番插科打诨之下,定下了攻伐金国的计策,兼着回骂给了金国。

众人来不及细想,听萧太后又言:“哀家便知,金海陵悬赏宋说书项上人头,赐万两进爵……海陵王心胸当真宽广,当今天下盛传他那话儿短小,却对始作俑者如此大方,遣使收买……”

萧塔不烟的一席话说的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但理是这么个理,话却不能如此说,至少在刘少尹看来不能,他走出人群说道:“宋文丰此人私藏金国探子。年前恰遇京城内缉捕,那名女探子身受重伤,宋文丰将女子收入宅院藏匿,更言其旧识,后经太医局齐太医诊治,如今便是有齐太医作为人证!”

“哦?”萧太后望了眼一旁的萧启山,见其微微顿首,方说道:“不知少尹所言之齐太医其人,现在何处?”

“若是辽国太后愿亲见,刘某此番便能将人证带来。”刘少尹据理力争,显然是有十足的把握。当日自己与齐太医同赴宋文丰宅院,虽未进屋亲眼所见,但从后来替女子擦拭身体的府内丫鬟处得知,那名女子生得极为美貌,定是一见不忘的面孔。

萧太后没有片刻迟疑,转向赵瑗道:“赵皇帝,你看如何?”

……分割线……

想要一点点推荐票和收藏,再此先谢过各位书友~

血盆大口向你来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