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祸起
作者:珞璎璇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83

皇帝已经近两天没有合过眼,彻夜不休地待在御书房,除了批阅奏折,还要时刻召见重臣。

小喜子担心皇帝的身体,私下里派人请来的贤妃,如今皇帝只肯见的宫妃里,大概只剩下贤妃一个,每次一看到贤妃送来参汤,小喜子就像见到救星一样地将贤妃迎了进去。

贤妃来到御书房的时候,皇帝刚见完几个朝臣,还来不及休息,又得准备继续看送过来的奏折,刚要伸出手拿一本,却被一双素手给挡了回去。

皇帝有些烦躁地抬头一看,见来人是贤妃,火气消了大半,“你怎么来了?又是小喜子嘴碎到你那边叨咕了么?”

大概是因为先前让贤妃做了一件她最不屑于做的事,皇帝的心里,或多或少的都有几分愧疚,每当见到贤妃,都会谦让几分,才得以让贤妃成为唯一一个能时常出入御书房的宫妃。

“皇上也别急着怪罪他,他也是为了你的龙体担心,都两天没睡过了,皇上还是回去休息一下。你若有了丝毫的差池,宫里一定会大乱的。”贤妃为皇帝整理好桌案上的奏折后,端上了一碗参汤,“还热着的,喝下暖暖身子吧!”

皇帝接过晚,敷衍地喝了两口,说道:“朕还得忙会,你先回去休息罢……天这么冷,你在这里,朕怕你着凉。”贤妃不依不饶地挡在了皇帝的跟前,“既然皇上都知道天气太冷,还一直在这里不休息,臣妾怕着凉的,是皇上。皇上的身体,可关系着整个天下。臣妾怎么能放心。”

“这些朕都明白,只是现在局势太乱,朕不担当起来,怕是……”皇帝叹了口气。连连摇头,“你先回去吧,朕自有分寸。”

贤妃朝小喜子使了个眼色,小喜子识相地领着周围的宫人们全都退了下去。

等人都走了,贤妃才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皇帝犹豫地看了贤妃一眼,沉默不语。

贤妃以为他是顾忌着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说道:“难道皇上在臣妾面前还要顾忌着那些乱七八糟地规矩?”

“朕并不是这个意思。”

“那皇上是为什么……”这几日,贤妃对皇帝召见的人,也略有耳闻。大多是朝中把握大权的重臣,而且都是密旨传诏,若不是她经常在御书房走动,怕和其他人一样,也不知道皇帝到底见了哪些人。这些把握着天朝军力以及政力的大臣,接二连三地被皇帝秘密传诏,贤妃隐隐感觉到。朝中一定有大事发生,不然皇帝何苦要避人耳目,单独召见那些大臣。

“朕怕告诉了你,反而连累了你。”皇帝叹息道,“朕希望你和那些普通地妃嫔一样。在宫里安稳地过日子,不想让你牵涉进来。”

“臣妾本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妃子,怎能一味地贪求安稳度世呢?何况,皇上也你明白,宫里的安稳,远远比不上天下的安稳。臣妾关心的是天下,而不仅仅是一个避世的居所。”

“你有时候的明白事理,反而让朕感到心虚。”皇帝从一堆奏折中翻出一本,递给贤妃,“你自己看罢。这是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

贤妃摊开奏折,看着大概,脸色越发地苍白--

辽东的游牧民族,在数次地战争后,终于被人统一,随之而来的,是急剧增加的人口,以及对土地扩张的**。

与此同时。北关军心涣散。一些将士佣兵自重,试图自立为王。而慕容氏一族的灭亡,更坚定了对方彻底摆脱天朝束缚的决心。

皇帝看她的样子,有些心疼,“你不用太担心,朕一定会处理好地。”

贤妃第一次觉得,原来这个天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随时可能发生的叛乱,民心的稳定,军饷的充裕……都是压在皇帝胸口的重石,这个表面上意气风发地年轻帝王,时刻都要面对着来自天下的变数。

群臣只用面对一个皇帝,而皇帝却要面对所有的臣下。

“如果真的只是小事,皇上你也不会连续好几天都不眠不休。”贤妃合上奏折,将其放回了原处。

“朕不会轻易将江山拱手让人的。”皇帝的眼神里掩饰不了他的疲惫,再说出这么一句的话的时候,连他也不敢确定,在与慕容氏角逐之后所剩下的兵力,能不能抵抗外敌地入侵。

面对眼前的内忧外患,皇帝最担心的,是两边的人联合在一起,这样庞大的势力,无疑将构成极大的威胁。

“有因必有果,是朕低估了铲除慕容氏会带来的影响。”

“皇上无须这么自责,你也是为了……”

“事已至此,再过多地追究得失,也没有任何用处。朕还得等前方送来的急报,你先回去休息好了。”

“臣妾想在这里陪着,虽然臣妾没有什么用,好歹也能照应一下。”

“你……罢了,朕拗不过你。”

“皇上若是累了,不如先睡一会,要是有人送来奏折,臣妾再叫醒你也不迟。”

皇帝本想推辞,却被贤妃按了回去,“你地身子也不是铁打地,这么下去早晚会累垮,好好的休息,养足精神才能面对这一

皇帝只好半靠在龙椅上,刚合上眼,就沉沉地睡了过去。贤妃让人送来被褥,为皇帝盖好,静静地守在一旁。

贤妃看着跳动地烛火,忽然想起一个习俗,素来帝王大敛的时候,都会让几个生前宠爱的妃子殉葬,每一个妃子,都会手捧着明灯,守护在地宫的入口。

这样的守护,跨越了生死……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