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理古城
作者:千峰翠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90

仰望大理古城城门时,林明激动了,这就是段誉骑着马带着一群姐姐妹妹们经过的城门吗?!跟历史书上的图片一模一样啊!古朴的城墙、两重飞檐的城楼,城门上两个金色大字“大理”,身临其境,想象几千年前人们望见城门时的心情,让人热血沸腾。

穿过幽深的城门洞,犹如穿越了时光隧道。阳光晴朗耀眼。两边是典型的白族风格店铺,多为两层建筑。卖乳扇和粑粑的比比皆是,刚才实在是太心急。

南诏玉器、大理普洱茶庄、银饰品店、大理石雕店……同事们欢呼着购物去了。林明犹自沉浸在对历史的震撼里不愿醒来。

据说大理古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为南诏王阁逻凤所筑。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

大理城的城区道路仍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

林明深憾古物不存,信步游览。城中有“总统兵马大元帅府”,现为大理市博物馆,他很想进去参观,可惜时间紧迫,只能留待将来。

避开熙熙攘攘的商业主街,他走入一条不知名的小路。路中央的太阳地里,一只小黄狗正以后腿蹬耳挠痒痒,悠闲自在。

街巷间一些老宅,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

穿过一条开满杜鹃花的小巷,他意外发现,一位白族老妈妈正在挂满蓝印花布的围墙下洗菜,构成一幅和谐宁静的图画。

忍不住悄悄按下快门,作为记忆里永久的珍藏。

然后,他礼貌的上前跟白族老妈妈打招呼,说明自己不告而拍的原委,请求原谅。

林明向来有老人缘,他问起老妈妈的故乡,谈到自己对白族文化的喜爱,一老一小相处的很融洽,老人请他到家里坐坐。

这户白族人家以卖蜡染布为生,有个宽敞的石墙庭院,庭院屋檐下是染布的大缸,周围墙壁挂满蓝印花布。院子中央是花园,种满山茶花、杜鹃花,争奇斗艳,红花绿叶伸出墙外,连成一条花巷。

说到想买乳扇的事儿,老妈妈笑了。“我们家就有,是自己家做的,你可以尝尝看。”她进屋把乳扇端出来,“生着就可以吃”,她撕下来一片示意到。

林明尝了一下,味道非常好。这家的乳扇是乳白色的,带着新鲜奶酪的气味,林明希望购买。老妈妈以实惠的价格,卖给他五斤生乳扇,因为家里并不多。

老妈妈特地用新鲜白菜叶,把塑料袋里的乳扇盖上,这样可以使乳扇保持一定湿度,不至于在盛夏马上腐坏。她建议林明放阴凉通风处保存,回家要尽快食用,或者放冰箱里保鲜。林明很感激她的好意,还买了一些蓝印花布作为纪念。

闲谈中,林明还得到了乳扇的制作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用木瓜发酵出酸水,煮到七成热,按一比二的比例倒入鲜奶,鲜奶会逐渐凝结,用竹筷子取出鲜奶凝块,揉搓成团后抻长拉宽,卷在两根竹竿上晾干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鲜奶每凝结一次都要换一次酸水,用过的酸水可以收集起来发酵后继续使用。一般十斤牛奶才能做出一斤乳扇来。还好之前买了不少木瓜,回去可以试验下看看。不过这五斤就够吃很久了。

林明把乳扇放进空间里,左转右折,终于回到大道上,时间已经很紧迫,来不及去看古城正中的五华楼。

蓝天、白云、净舍、流水、鲜花,就是他对大理古城全部的印象。

他大步奔跑在洒满阳光的街道上。

满车人都到齐了,林明迟到了五分钟。他赶紧上了车,向大家致歉。在导游的建议下,一群人不依不饶,一定要让林明唱歌以示惩罚。

林明来云南之前,买过一张CD《中国电影百年回忆》,天天耳濡目染,也记得几句歌词,于是决定唱首《蝴蝶泉边》,不过需要女声伴唱,大家纷纷起哄喊“导游上!”

小杨哭笑不得,这把火怎么烧回到自己身上来(手 $机阅 读 1 ^ 6 - k . c n)了,她无奈的接过话筒,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开始唱。人们的耳畔滑过清亮的女声;

“哎——哎——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哎梳头为哪桩?”

林明浑厚的声音接上:

“哎——哎——

蝴蝶泉水清又清,丢个石头试水深。

有心摘花怕有刺,徘徊心不定啊伊哟。”

车厢内一片掌声,没想到林明这小子唱起来还有模有样的,如果穿上白族阿鹏哥的服装就更好了。等到两人合唱到:

“明年花开蝴蝶飞,阿哥有心再来会。

苍山脚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

苍山脚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

全车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叫好的,吹口哨的,要再来一个的,笑得捶座位的,热闹的不得了。

连司机大叔都在咧嘴笑,大巴继续轻快的前行。

下一站是去大理市喜州镇参观严家大院。据导游介绍说,喜州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金花的故乡,是白族最富裕的地区,姑娘们都希望能嫁到喜州去。严家大院是大理地区白族民居建筑之最,主要特点是“一进二园”“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角楼”等建筑形式。

入口处停了很多大巴车,导游匆匆去买票,这里还有一个“白族三道茶”表演,需要提前预约领票,确定场次。

严家大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白。轻巧的飞檐,白色的墙面、灰色六角形砖、蓝色彩绘,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坐西朝东的照壁,写有“紫气东来”字样。左侧墙上有“清正谦和”四字,应该是家训。

门楼在照壁右侧,造型简朴大方,精致斗拱,双层翘角,雕梁画栋。严家大院的门楼门旁对联是:“不周松柏经寒岁,得意芝阑趁早春”表现出了主人对生活的追求。

正门一进去,就是右厢房的走廊。院子周围是两层木质建筑,正房对着照壁,两侧是厢房,果然是“三房一照壁”。照壁的背面有两组彩塑壁画,分别是喜鹊登枝和白鹤青松。照壁背面正中,镶嵌着圆形天然大理石山水画。地上摆满了各色花草盆景。

林明他们的三道茶场次在后,所以大家自由活动,到处参观。他上了二楼,房屋里陈设的多为老家具,有大理石桌凳、屏风。有纪念白族的好女儿杨丽坤(《五朵金花》和《阿诗玛》的主演,被文革迫害致疯)的图片展览,还有总理视察白族的老照片。

林明从正房右侧走廊向后院走去。走廊两端有木门,挂着精致的铜锁。楼与楼之间以走廊过道串连,上下楼梯安排巧妙,互通方便,院落间走廊过道纵横交错,在过廊四角建有圆形窗台,可以观赏院内全景,这叫做“走马串角楼”。

后院建筑精美,门窗均采用木雕,有牡丹表示“花开富贵”;莲花表示“清廉家风”等。地上的汉白玉石砖也别有寓意,每格是一幅图画。有麒麟、公鸡、金鱼、灵芝等单幅白描,也有“三羊开泰、喜鹊登枝、早生贵子、天下太平”等内涵丰富的图案。

林明一直疑心白族建筑和江南建筑的关系,看了后院的照壁才明白。那照壁上书写着四个大字“富春家声”。大理严家的祖先,为富春江的严子陵。云南很多人是古代战乱时从南方诸省迁徙来的,因此房屋带有江南风格也就不奇怪了。

三道茶演出快要开始了。林明他们挤在一群游客中间排队,热的一头汗。表演场地在前院右厢房,里面大约有两百个小竹椅,一排排正对着舞台,每排有长桌。头顶上挂着蓝印花布的幔帐,舞台上空还有电子屏幕,以中日英三种语言报字幕。

第一道茶由穿白族服饰的小伙计送了上来,这道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装进小砂罐用文火烘烤,再冲滚烫的开水。此茶虽香却很苦,称之为“清苦之茶”。

第二道茶,加进红糖、乳扇、核桃仁、芝麻,香甜可口,叫做“甜茶”。第三道茶有蜂蜜和4至6粒花椒调拌,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辣味道,便是“回味茶”。

“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着人生的历程和真谛,三道茶就是让人体味人生的全过程。

表演开始了。出来一个穿粉红色白族服饰的少女,以沙哑又悠长的音调,如同鸟叫声一样高低婉转的开始报幕。

主要项目有白族原生态舞蹈,还有抢亲等传统项目。林明注意到,白族少女们脚步踉跄,舞蹈动作不到位,有的面无表情,有的妆都花了。小伙子们满脸是汗,已经跳不动了,对面相逢,惟有苦笑。

听导游说她们要每天表演十场,每场四十分钟左右,有时候还要加演。累成这样,谁都会没表情。林明心中充满对这些白族少女的同情。这比动物园的老虎还惨。

据说黄金周期间某地动物园强迫老虎每天表演十几场,最后老虎累的玩起了罢工,死活赖在台下,成了名副其实的“死老虎”。

严家大院三道茶表演所接待的游客,已经远远超过了能容纳的限度。要么多招收演员,要么限制游客,别无他法。

这不是愉快的在欣赏表演,而是在看人家受罪。

在此情景气氛中,三道茶喝起来也索然无味。林明和同事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匆匆退场。严家大院给游客留下的,是苦涩的回味。<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