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包袱葫芦
作者:八月爬      更新:2020-02-24 06:51      字数:2965

这个葫芦叫做包袱葫芦,原本的用处,是有些人家小孩子换乳牙,会把掉下来的乳牙,放到这个包袱葫芦的剪纸上,然后包起来,埋到地底下。

不过这个习俗传播的不广泛,只在一些太行山地区的山区里面流行,知道的人不多,我自然也是在《龙裁阴阳六道》里面看到的。

这个阴阳剪,算是禳字术。

我对着灯光,仔细检查了一下神像里面,确认所有的毛发都被捏干净了,这才用包袱葫芦把毛发包好,递给谢竹影,“记得明天午时的时候,埋在一颗大树底下,不能是槐树,其他的都无所谓。”

谢竹影点了点头,然后又问,“这个神龛怎么办?”

“找个没人的地方烧了吧。”

之后我又看了看那个小神像,外面的木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槐木雕刻成的,槐木最养阴,用来装尸油之类的,最合适不过。

不过这罐子尸油怎么处理,我却犯了难。

按说一把火烧掉,最简单粗暴。

但是尸油这东西,说起来还挺珍贵。因为一般尸体上的脂肪,是炼制不了这种尸油的,不然的话找一个大胖子的死尸,炼出来大几十斤都有了。

炼制尸油,一定要用婴儿的尸体。

所以在南洋有些国家的偏远地区,婴儿一夭折,就会有巫师上门求购婴儿的尸体。

这么一罐子尸油,得多少夭折的婴儿啊,估计搜集了不少时间。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有些心术不正的巫术会用偷来的婴儿去炼制尸油,不过那是后话了。

不知道简单烧掉,会不会留下什么后患。

我把神像拿在手里,打开口子看了又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想想怎么处理这罐子尸油才妥当。

没想到我一直装龙裁的口袋,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戳破了一个洞,从口袋里面掉出来一个小东西,好死不死刚好掉进神像的尸油里面。

我吓了一跳,掉进罐子里的,是之前在邱各庄工地里面,挖出来的方志平妹妹的一截手指骨。

当时把事情处理完之后,这节晶莹白润的手指骨,就顺手放在袋子里,让我给忘了。

现在倒好,掉到尸油里面去了,我赶紧拿镊子准备夹出来。

没想到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神像里面的尸油,居然瞬间就融化了,变成了半透明的液体。

紧接着像是沸腾了一样,开始翻滚,然后我就看着神像里面的尸油越来越少,没多大功夫就见了底。

再一看神像里面,已经只剩下那一截手指骨,还有一层黑黑的粉末。

我用镊子把手指骨捏了出来,刚才的一幕吓坏了我,胳膊伸的远远的,生怕这小骨头有什么变化。

但是什么都没发生,骨头上一丝一毫的黑气都没有,除了似乎变得更加润泽洁白,没有任何异常。

神像里面剩下的,应该就是韩媛养的小鬼的骨灰了,这些东西烧不化,只好让谢竹影的儿子,明天去海边把骨灰撒到大海里,把神像在海边烧了,灰烬深埋。

但是这节小指骨头,我一时真不知道怎么处理。

扔了吧,这是一个生在方家,可怜的小姑娘,在世上最后的遗骸。留着吧,之前忘了还好,现在记起来了,每天戴着一截人骨头在身上,瘆得慌。

算了,暂时我也没什么办法,索性又剪了一个包袱葫芦,把这节小指骨仔细包好,然后问谢竹影,“谢老先生,您这有没有什么家伙事儿,可以装这个东西的?最好是硬壳的……”

谢竹影看着我手里包好的小纸团,想了想,“还真有,你等着。”

说完之后老头急匆匆的带上钥匙下了楼。

没过多会儿,谢老头拿着一个东西上来了,递给我一看,是一个怀表壳。

材质应该是银的,上面雕刻着繁复美丽的花纹,中间一个盾型徽章,徽章上是一个小小的十字架。

配的链子是芝麻链,也是银的,做工十分精细。

不过只剩下一个外壳,里面的表已经没了。

谢老头儿有些激动的说,“这可是个老东西,应该是清末民初的时候,外国人带进来的,我觉着好看就收下了,里边没表芯,正好送给你当个心意。”

这个东西倒是挺合适装小骨头的,外边还有个十字架,虽然不知道有没有作用,多少是个心理安慰,戴在身上也方便。

不过看材质做工,加上年代,有点贵重了,虽然我救了谢竹影的儿子,但是还指望人家帮我修复《龙裁阴阳六道》呢,就这么收下不好。

我死活要给钱,谢竹影死活不收,最后我摊牌了,“老爷子,我救您儿子,是无心的,你要感谢我,帮我修一下我那本书就行了,这个东西您非要给我可以,不过钱我必须给。”

谢竹影想想同意了,说是自己五百块钱收来的,不亏本就行。

我给了钱,老头儿挺高兴,非要留我在他家里住,说是明天一早,趁着亮堂了,就帮我修复《龙裁阴阳六道》。

我也没客气,这么晚了,确实不好找招待所,就在谢竹影家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就闻到一股香味,顺着味儿来到厨房,发现谢老头早就准备好了豆浆油条。

不过香味儿不是豆浆油条发出来的,而是锅里正在熬制的东西。

我一边吃油条一边问,“谢老先生,这是在干什么?豆浆油条够吃了,不用再麻烦了。”

老头儿嘿嘿一乐,“这是面糊和纸浆,可不能吃,是一会儿修复你那本书要用到的。”

修复古籍我是一点儿不懂,挺好奇的,索性就陪在老头儿身边看着。

过了一会儿,谢老头的儿子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白色的粉末,“爸,碱面我买回来了。”

谢竹影接过碱面,掂了掂分量,往锅里倒了一半,然后不停的搅动着。

很快,锅里的面糊越来越稠,谢竹影关了火,继续搅动,等到冷却下来才停手。

准备好之后,谢竹影端着一小锅面糊,带我进了一间屋子。

屋子朝南,光线正好,里面一张大木桌子,桌子上已经准备好了剪刀、刀子、刷子、墨汁和各种其他工具。

我把自己的《龙裁阴阳六道》交给谢竹影,谢竹影拿在手里又看了看,“好东西啊,皮纸印的,又是老物件,不修可惜了。”

说完,谢竹影翻到污损的那一页,端端正正的摆在桌子上。

先是用刷子,小心的沾了一点面糊,在这张纸上,几个微小的破损的地方补了补,有些觉得薄的地方也刷了一点。

然后用宣纸盖在上面,找了一个干净的刷子,轻轻的刷了几遍,揭开之后,吹干。

再之后,谢竹影让我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千波刀绝技。

虽然《龙裁阴阳六道》是用质量很好的皮纸印刷的,纸张厚实,但是毕竟是一张纸。

老头儿带上老花镜,拿出一把非常细小的刀,倒像是电视剧里面,外科医生手里拿的手术刀。

之后老头儿对着阳光,用小刀在那一页纸的边缘,轻轻划着,一下又一下,一双手异常的稳,一点抖动都没有。

开始我还没看出来,等到老头划了十几下之后,我才惊奇的发现,那一页纸的边缘,居然被老头儿用刀劈开了。

那么薄的一页纸,居然被劈成了两层。

更让人惊讶的是,外面的那一层薄如蝉翼,几乎是透明的。

老头儿动作很慢,用刀子一点一点的顺着劈开的缝隙往下划,生怕有一点点损伤到书页。

到了污损的地方,就更加小心了,每一刀几乎都像慢动作一样。

我算明白,为什么这间房子的窗户都关的死死的,这时候要是有一阵风吹过来,就得前功尽弃。

我连大气儿都不敢出,紧紧盯着谢竹影的双手。

终于,第一层纸,被谢竹影完整的劈了下来。

再看污损的地方,虽然还是看不清字迹,但是污渍却比之前淡了。

谢竹影看了看,“污渍渗到纸里了,幸好皮纸不容易晕染,看来还得劈几层。”

之后,老头就不断的重复着之前的动作,一直劈了五六层,那页纸上的污渍越来越淡。

终于,劈到第九层的时候,上面的字迹,已经可以看得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