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准备出海
作者:八月爬      更新:2020-02-24 06:53      字数:2270

当年我才十八岁,说到底还是个高中生,对于感,也是懵懵懂懂,完全没有经验。

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重新来一次,可能会少犯不少错误吧。但是人生哪有重来的机会?正是无数的阴差阳错,才造就了我们现在的人生。也是因为这无数种没有办法预料的未来,人生才这么有意si。

回到出租屋之前,我的手机上接到一条短信,是曹颖发过来的。

原来曹颖快要过生日了,邀请我参加下周的生日宴会,还问我给她准备了什么生日礼物。

我心里忽悠一下子想起来,之前还答应给曹颖准备去伤疤的药呢,最近事多,就把这事儿给忘到脑后去了。

这可不太仗义,人家救了我一命,曹老爷子又帮过我的忙,于于理我得上心,正好趁着她过生日的机会,送她当做生日礼物好了。

不过说起来容易,去伤疤的药我是俩眼一抹黑,想了想寻常药店里面买的,效果肯定不好,也没啥心意。

说不定有什么偏方,可以管用。

偏方我也不,想了一下,还是给苏志安了个电话,苏志安听了之后,也没什么现成的方子,他毕竟是商人不是医生,而且寻常医生,也没戏。

不过他给我提了一个醒,知古斋的谢竹影老爷子,一辈子修古籍,看过的医书也不少,而且有些都是孤本,说不定知道点儿什么。

我觉得有道理,挂了电话之后,马上给谢老爷子了过去。

谢竹影老爷子,寻si了半天,还真憋出一句话来,说是很早之前,在修复一本明代文人笔记的时候,见到过一个方子。

非常凑巧的是,这个方子确实可以去伤疤,虽然它原本的功效是美容的,让肌肤更细腻白。

不凑巧的是,这个方子不是大夫记下来的,也不是在医书里面,是文人笔记。明清文人的笔记里头,有很多乱力怪神的东西,但是也有不少是能反应当时文化的真实记载。

这就有点别扭了,我是信呢还是不信呢?

没办法,最后让谢老爷子把方子给我。

我看到方子之后,才知道为什么很多年以前见过的记载,谢老爷子还能记得这么清楚,因为特别简单,方子里面就三样东西。

明珍珠粉、鳗血、无根水。

我缓了半天的气儿,才确认谢老头儿不是在耍我。

无根水我还能知道,雨水露水都算无根水,现在这个季节,收集露水不算太费劲。

但是明珍珠粉,鳗血是什么鬼?这可都是传说中才有的东西吧?到底存在不存在都不知道啊。

要命的是,谢老爷子已经记不清这个笔记的原文了,好在还记得这部笔记的名字,据说当年他修复了这部古籍之后,有出版社校对过后,在一明清笔记的合辑里面,出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庸匣笔记》,作者是个不知名的举子,没有外放做官,一直在老家做土财主,每天游山玩水,确实有些见识,记载的容也都是些乡野传闻。

不过据说书里面其他方子,有应验的,所以这个方子到底准不准,是不是扯淡,还真不好说。

既然这样,也只能信了,不过明珍珠粉,让我想起了点什么。

我从杜三儿家里,得来的那颗芥子珠,似乎晚上就能发光。而且又是珍珠,绝对就是所谓的明珍珠没跑了。

想想三样东西里面,然有两种我是可以收集到的,事似乎一下子得简单了呢。

但是要命就要命在这个鳗血。

谢竹影还是读过一些古籍的,鳗这东西,在古书上记载不多。

从大多数的描述上看,应该是海鳗的一种,只不过要比一般的海鳗大一些,而且颜的特殊,一般的海鳗是灰的,这种从名字上就知道是红的。

想来想去,唯一有可能找到这种东西的,只有到海边看看出海的渔船上有没有人见过。

海鳗在渤海虽然不算多见,但是毕竟还是一种寻常的鱼类,尔还是有人捕捞到的,不过鳗有没有人见过,就要看运气了。

想了想,时间不多了,我趁着周末,赶紧到了港城。

港城的海鲜,算是比较有名的,一来本就是港口城市,新鲜,海鲜海鲜,不就吃个鲜字吗?

另外一个就是便宜,价格上比不沿海的三四线城市,能低个三四成。

唯一遗憾的是,做海鲜的样少了点,不过本地人大多不在乎,主要吃个新鲜实在。

一般买海鲜的地方,都是在批发市场,比较有名的是天桥附近。不过其实还有更新鲜更便宜的地方,赶早晨的海渔市。

我一大早就到了渔市,当然我不是来买海鲜的,主要是想看看有没有海鳗。

海鳗的捕获量不大,得碰运气。

没过多久,还真让我找到一个卖海鳗的摊子,卖鱼的就是船主,都是刚从海里上来不久的。

我装作听的样子,和渔老大搭话,不过渔老大火眼睛,没说上两句,就看出来我不是买鱼的,也没那么热了。

我赶紧说,我想买鳗,最好是活的。

渔老大听了我的话,看了我两眼,“鳗哪儿那么好找啊,别捣乱了。”

“我是真想买,家里有长辈想吃,就好这一口,多少钱我都愿意给。”我赶紧接茬。

渔老大摇摇头,“不行,就算上来鳗,上岸就大把人要,到时候上哪儿找你去?”

我脑子一转,“要不这样,我跟你的船出海,只要上来鳗,我马上买下来。”

渔老大上下量了我一下,“去去去,别捣乱,出海哪儿有那么容易?我们船上一共就那么大,带了你谁帮我鱼?”

“我可以单给钱……”

“可以,啥时候出海?先说好了,低于一千我可不干啊。”这话头转换的实在是太快了,上一秒还一口拒绝,下一秒就一口答应还安排时间了,害得我都没跟上节奏。

钱真是个好东西。

我就喜跟这样实在的人交道,我算了算,上还有三千多块钱,这段时间钱得太猛,之前的钱都给了桃她们家了,幸亏渔老大开价不算离谱,我还出得起。<imgsrc=/image/186009/48701328ebpidth=90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