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鲜虞故地
作者:八月爬      更新:2020-02-24 07:12      字数:2311

当年网络上的资料,还不像现在那么多,我查了半天,才找到一点关于鲜虞的东西。

鲜虞国是古代的一个诸侯国,年头距离现在比较远了,在春秋时期。

地点就在省城附近,无极也是以前鲜虞国范围之内。

鲜虞国的名字,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在春秋众多诸侯国当中,也属于不太起眼的一个。

而且鲜虞国不是华夏正统的诸侯国,而是白狄的一个分支建立的国家。

所谓南蛮北狄,白狄也是当时北方一些非华夏民族的统称,当然后面有很多都被中原的华夏诸国吞并了。

这地方更有名的,其实是中山国,现在还有一个地方叫做中山。

鲜虞国在春秋过后,就没有多少记载了,是被春秋五霸当中的晋国灭掉。

不过晋国灭掉鲜虞国的过程,并不算顺利。

鲜虞国虽然是个小国家,而且种地做生意什么都不太擅长,却有一个很让其他诸侯国恨得牙根痒痒的特长,就是打仗。

战斗力超群的鲜虞国,顶着春秋五霸之一晋国的压力,愣是撑到春秋末期,这才因为打仗打得太狠,得罪了晋国五大夫之一的赵氏(后来赵国的始祖),这才被灭掉的。

我翻了半天,网上关于鲜虞国的资料也不多,看不出什么特别。

最后才在一个个人博客上面,发现了一点儿有意思的内容。

当年的个人博客也刚刚开始流行,大家也都是在上面发些几年之后自己看了都酸掉牙的矫情日记。

但是这哥们发的东西却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大部分都是跟古代的巫术相关。

看得出来,这家伙是一个对古代的巫术非常狂热的人,发的东西里面,有不少都是自己对古代巫术的想象。

对于巫术,魇镇门真的算是正宗了,毕竟也叫巫门,关于巫术里面的种种关窍和流传,都了解的比较多。

就算我这个没有什么基础,半路出家的阴阳剪传人,在《龙裁阴阳六道》里面,也了解了很多巫术相关的知识。

这个人的博客上的内容,虽然都是出于猜测,但是其中有不少,居然猜得还挺靠谱的,尤其是对各地民间风俗和巫术之间的关系。

就是这个人,记载了一些关于古代鲜虞国的东西,也不知道他是从那个古籍里面翻出来的。

古代华夏地区,对于祭祀方面,非常看重,有各种各样的仪式。

周边的所谓蛮夷戎狄,也受到华夏地区的影响,而且祭祀的风格更偏向各种巫术。

这个鲜虞国,之所以打仗特别在行,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个国家有相当厉害的巫师。

每次跟晋国或者东南方向的齐国打仗的时候,都会有巫师施展巫术,差不多每次打仗的时候,鲜虞国的军队总能在气候上沾点便宜。

这个人在博客里面分析,鲜虞国的祭司,肯定掌握了一些其他诸侯国不知道的强大巫术,这才能帮助自己的军队连连获胜,以一个方圆不过百里的小国,愣是在晋国齐国这样的大诸侯国周围,撑到春秋末期。

祭司?

我现在听到这个词就特别敏感,到了现在这些事儿,说白了都是徐九婴要复活孤竹国那个大祭司。

现在又冒出一个擅长巫术的鲜虞国?还有完没完了?

不过无姓后人,难道后来跑到鲜虞国去了?

仔细一想,还真有可能。

之前我已经在网上,包括燕赵大学的图书馆,了解过关于孤竹国的信息。

孤竹国最有名的就是伯夷叔齐,商朝灭亡之后,作为商人的同族,孤竹国君不食周粟而死,饿死首阳山。

孤竹国灭亡的年代,要比鲜虞国灭亡的年代早上那么几百年。

孤竹国的祭祀在国灭之后,跑到同为商人后裔的鲜虞国去混差事,也是完全可能的。

也就是说,无姓后人在无极县鲜虞故地的可能性,确实挺大的。

查好了资料,又看了一下从津门到省城要怎么坐车,等查完这些,天都快亮了。

在宾馆勉强迷迷糊糊睡了两三个钟头,第二天上午八点多钟,我和叶子就急匆匆的赶到津门汽车站,坐大巴直奔燕赵省城。

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可不近,路上差不多就要五个钟头。

我跟叶子胡乱吃了点儿早餐,上车继续睡。

到省城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下午两点多,我跟叶子连正经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就在路边找了个小餐馆,买了几个驴肉火烧,急匆匆的赶往运河桥客运站。

从省城到无极的车就比较多了,距离也近,差不多一个钟头出头就能到。

叶子到省城的次数比我多,无极也去过,对这一带比我熟,剩下的路基本上就是叶子带路了。

五点前我们就赶到了无极县城,一整天的舟车劳顿,坐车坐得都快吐了,加上昨晚上没睡好,实在有些撑不住。

在县城里面打听了一下西侯坊,知道这个地方距离县城不到二十公里远,随便租个车子就能到,这才放下心来,在县城找了一个宾馆。

该吃吃该喝喝,老老实实的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这才打车直奔西侯坊。

其实出发之前,我和叶子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

小雨点儿确实留下了线索,但是也仅仅是个地址而已。

西侯坊村我们打听过,是个不小的村子。

华北平原上面的典型村庄,跟很多地方偏山村的地方不一样,村庄的规模都相当大。

一般的农村,大概有上百户人家就算不小了,我老家的村子能有七八百户人家,在当地已经算比较大的村子。

但是在省城附近华北平原上,很多村子都是一两千户人家,大的都有上万人,规模已经赶得上一些镇子。

西侯坊就是一个挺大的村子。

这地方以前据说有个汉代诸侯王后人的陵墓,所以早前叫西侯陵,后来慢慢变成了西侯坊。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个地方是剪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无极剪纸的发源地之一。

以前我虽然对剪纸感兴趣,手艺也不错,但是对剪纸艺术在全国的分布啥的,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但是自从去了一趟香洲,学到了壮家剪纸的一些技巧和素材之后,发现各地的剪纸流传,其实是阴阳剪的宝库。

等到了西侯坊的时候,我和叶子直接开始找人打听,这里有没有姓无的人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