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 侯坊陵
作者:八月爬      更新:2020-02-24 07:12      字数:2442

杨大爷倒是没什么戒心,听我聊到村里的姓氏,谈兴不减,开始跟我说起村里各个姓氏的典故,还顺带着把村里出过多少文武举人,官员,一直到现代出过什么科学家名人之类的都吹……呃不,是介绍了一番。

我自然还是一副津津有味的状态,心说着杨大爷怪不得瞅着这么亲切呢,这吹牛……呃不,应该是说话的风格,跟小杰他爸一个德性。

我知道这种人性子直,心眼儿实,唯一一点就是千万别在他们吹牛的时候影响心情,尽力配合就行了。

果然杨大爷越说越高兴,我也趁着大爷喝水的空当,赶紧拼了命的抓住机会问了一句,村里有没有姓无的人家。

结果大爷和大娘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有这么个人,不光是村里没有,十里八乡的也没听过有这么个姓氏。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还是不免失望。

西侯坊按照杨大爷的说法,可是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虽然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是漫漫历史长河,因为避祸过继的,因为避皇帝的讳不得已改姓的,什么千奇百怪的理由都有。

无姓后人要是真的改了姓氏,还真是不好找。

没办法,现在只有根据小雨点儿留下的线索里面,鲜虞故地这几个字来调查了。

好在我和叶子给自己订的人设是下乡采风的大学生,采风么,除了当地的剪纸之外,其他的风土人情也可以多了解一下。

想好了之后,我就开始向老大爷打听,这个西侯坊村附近,有没有什么古代的遗址之类的。

其实这事儿还是比较敏感的,一个外地人,到村子里面打听村子附近有没有古代的遗址,听着就像挖坟掘墓的土夫子啊。

好在当时一大批盗墓还没有流行,一般的村民都对盗墓这个行当不太了解,华北平原尤其是省城附近虽然是出大墓的地方,不过村里人还没有绷紧这根弦。

加上我开始的时候露的一手剪纸技巧,实在是技惊四座,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西侯坊人都是内行,一眼就能看出来我的功底,所以也没有多怀疑。

杨大爷一听就笑了,说你小子以为西侯坊这个村名是怎么来的?

我一看杨大爷的架势,就是要给我吹……呃不,是讲解西侯坊得名自汉代皇室后裔的故事了。

果不其然,大爷讲的,可比之前我在网上查的资料生动多了。

这个西侯坊,还真的有一个古代遗迹,是个陵墓。

以前的达官贵族,修的坟墓都是带封土的,一般来讲官儿越大,地位越高,封土就越大。

西侯坊这边传说中是中山靖王后代资亭侯的一个亲戚,葬在这里。

当地不远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封土堆,据说现在还有十来米高。

要知道西侯坊这边可是正经八百的平原,方圆多少公里之内,一马平川,连个山都没有,一个高出地面十来米的大土堆,可是了不得的标志物了,所以在县志上也有记载。

史书县志上的记载是一回事儿,起的名字都文绉绉的,叫什么侯坊陵,但是当地老百姓就直白多了,直接叫这个封土堆叫大疙瘩。

嗯,这名字听着就接地气。

不过我听着听着,就感觉出不对劲儿来了。

我因为老家石柱坟的事情,加上在燕赵大学图书馆混的时间比较长,对古代的丧葬制度,多少算有点儿了解,虽然不多。

但是常识性的判断还是有的。

按照杨大爷的这个说法,侯坊陵只是汉代一个诸侯王后裔资亭侯的亲戚的墓葬,这个级别真的不高。

亭侯是汉代侯爵里面的一个等级,县侯、乡侯、都乡侯、都亭侯、亭侯、关内侯六级里面,倒数第二。

这个爵位真心不高,再加上又是这个资亭侯的亲戚的墓地,按理说撑死了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县级干部的身份,有没有爵位还不一定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个人的墓葬,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封土?

要知道古代墓葬的封土堆,经过千百年的风吹雨打,现存的都会比原本的小很多。

举个有名的例子,秦始皇陵,史书上记载有详细的大小和高度,建好的时候,大概是一百二十米左右,但是现存的也就八十米左右,缩水了不少。

这个西侯坊的大疙瘩,现存的都能有十来米(考虑到杨大爷吹牛皮的习惯,保守估计六七米),当年怎么着也得十几二十米高的封土。

这是什么级别?这么大规模的墓葬,怎么着也得是诸侯王差不多了。

这不对啊,不合逻辑。

但是人家这边的传说就是这样的,连县志上都是这么写的。

我也没有明说,而是继续追问,“那您这边的人,就没发现过什么宝贝啥的?”

这话其实更敏感了,一般人发现了也不会跟外人说啊。

不过杨大爷他不走寻常路,一听我的问题,根本没细想,直接就说,“咋没发现?我小时候那会儿,经常听说有人在下大雨过后,在大疙瘩那边捡到小铜疙瘩,后来才知道是箭头。”

“不光是箭头啊,还有一些破罐烂盆啥的,也都有。不过当年都没当回事儿,破破烂烂的也不能用,很多都扔了。现在想想可惜了。”

看着杨大爷一脸惋惜的样子,我叹了一口气,心说就算留到现在,也得上交国家了。

杨大爷倒是实在,不过我却陷入了深思,村民们在以前,曾经发现过大疙瘩那边的一些老物件,说明这个地方,很有可能真的是一个古代墓葬。

不过我仔细打听了一下当年杨大爷见过的一些老物件,还是听出了一点儿问题。

一个就是这里发现的箭头,都是铜的,甚至还有说发现过类似形状的石头的箭头,当然这玩意没人捡,也就是这么一说。

另外那些破罐烂盆之类的,都是陶器。

虽说在汉代的时候,贵族墓葬里面陪葬的也都是陶器,但是陶器和陶器也是不一样的。

贵族墓葬里面的陶器,也要精美的多。

而村民发现的那些陶器,虽说不完整,但是据说上面也没什么花纹,特别朴素。

光听这些认知有限,但是我还是能想象的出来,肯定不会是什么精美复杂的陶器。

汉代贵族墓葬里面的陶器铜器玉器什么的,可都是相当精美。

这么大个封土堆,要是真的是墓葬的话,这么多年了,保不齐会有什么好东西被人捡到。

听了半天,却都是一些很普通的东西。

最后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就没有人捡到什么好东西吗?

杨大爷这回没说话,但是旁边的姚大娘却开了口,“还真有,我就见过。”

我一听就来兴趣了,“啥东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