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全面战争(17)
作者:caler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17

“慎先生,说起来对于贵我双方之间的生意,总理先生非常的担心。”在柏林菩提树下大街的一处街角咖啡厅里,一名看起来像盖世太保的德国人正在咖啡厅经理惊恐的眼神注视下好整以暇的跟中华民国驻柏林大使馆公使级参赞慎钱选轻声的交流着。“上海已经落入日本人的手里,进入贵方势力范围的道路已经基本上全部被切断,我方担心。。。。。。”

“请转告空军总司令阁下,这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慎钱选放下手中的咖啡杯。“首先,日军虽然切断了我方大部分的外援线路,但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港口广州还在我**人的手中,此外还有湛江等几处备用港口,我完全相信,我方可以继续履行双方关于迁移犹太人的约定。其次,就算日军继续进犯,完全封锁了我国的海域运输通道,但是我方依旧可以通过法国人在印度支那的港口接收犹太人,所需要的只是些许的贿赂,”慎钱选做了一个捻手指的动作。“当然,这笔费用不会转嫁到任何人的头上,我方会全部承担的。”

“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摘掉礼帽的德国人看上去还是挺英俊的,不过对方可不是什么盖世太保的恶棍**,而是戈林手下负责整军备战的四年计划办公室成员,所以经理先生是白担心了。“至少总理先生不用为向贵方提供的贷款担心了。”说到这,对方似乎有些八卦的伸过头来。“慎先生,关于陶德曼大使的调停,您和您代表的那位将军阁下是如何认知的?”

德国驻中国大使陶德曼(Dr.OskarP.Trautmann)原名特劳特曼·奥斯卡·普,1924年任驻日大使馆临时代办,1931年冬转任驻华公使,1935年使馆升格后任大使,是一位老资格的中国通,因为协助合步楼公司向南京政府出售德制军火,因而得到了南京方面的极大信任。9月11日,中日战争爆发。在9月21日至28日的一周内,蒋介石先后会见了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美国大使詹森、德国大使陶德曼、意大利大使柯莱、赤俄大使波格莫洛夫和法国大使那齐雅等人,要求各国出面调停中日战争。但此时日方态度强硬,宣布不欢迎任何第三国的调停。9月26日,陶德曼对蒋介石表示,虽然德国愿意调停,但日本已声明不愿第三国干涉,因此调停不会收到成效。对此蒋介石指出,中日战争的继续发展必将导致中国在中苏关系上发生转变,以此来要挟德国出面调停。这一谈话传回柏林后,德国政府不得不慎重考虑赤俄插手的问题。9月28日,希特勒指示狄克逊,要求他设法通过外交途径阻止日本把中日冲突升级为战争,由于害怕赤俄恢复对华影响,德国的对日态度逐渐变得生硬。

但淞沪会战的爆发,使得中日战争长期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朗化,这场战争不可能是一场短期的冲突,而必将成为一场长期的、耗费巨大的战争。此后经过多次反复,德国在中日战争的立场问题上逐渐采取了现实主义的态度。一方面,纳粹党中的亲日派不希望日本的实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另一方面,德**政界和工业界的保守派势力也不希望日本完全占领中国、垄断中国市场和战略原料。因此德国在1937年11月初表示,希望中日双方通过谈判尽快停战。恰好,此时日本人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速战速决曾经是日本侵华的基本战略方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陆军大臣杉山元在给天皇的奏折中曾狂妄地宣称:“中国事变只需一个月的时间即可解决”。甚至有人认为,只要日本的运兵车一过山海关,中国就会自动放弃抵抗。然而,事态的发展并不以侵略者的意愿为转移。令日本方面意外和失望的是,战争爆发两个多月以来,尽管日本不断增兵,战争非但毫无结束的迹象,反而呈不断扩大趋势。为了避免对华长期作战,日本政府不得不改变战争初期拒绝第三国介入的态度,实行军事斗争与外交斗争相结合的方针。

12月1日,日本召开内阁四相会议,制定了《处理中国事变纲要》,指出:“当前的目标是在军事行动取得成果与外交措施得宜的配合下,尽快结束战争”。此后,日本军内上层决策者展开了秘密活动。参谋本部曾避开外务省,直接指示日本驻德国的陆军武官大岛浩去试探德国方面是否愿意出面调停中日战争;后又派马奈木敬信中佐与德国驻日大使馆武官奥特少将进行联系,二人并共赴上海,邀陶德曼到上海进行会晤,探其对调停中日战争的态度。这些活动可看作是日本正式请求德国调停前的摸底、准备工作。

日本在军事方面的有利态势,为其逼和中国政府提供了可乘之机。自开战以来,日军虽然略有小搓,但总体上而言呈现势如破竹的状态。在华北,日军继占领北平、天津、张垣、保定之后,又于先后攻陷石家庄、顺德等地,攻入山西进逼大同。至此,河北、察哈尔两省已基本上沦为日占区,山西、山东两省形势也万分危急。在淞沪方面,日本军队强渡蕴藻浜,向大场和南翔正面猛攻,上海局势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日本以为,南京政府会因军事上的失利而丧失抵抗信心和作战意志,急欲以最小的军事损失获取最大的政治成果,故抓住这一时机,施展“和谈”伎俩。

当时的国际形势,亦迫使日本做出一种姿态,以表示其“和平诚意”。“丰台事变”爆发后,中国政府曾通过向除日本以外的《九国公约》签字国通告日本的侵华军事行动、召见英法美德驻华大使、向国际社会发表声明等渠道与方式,呼吁各国支持中国,制止日本的侵略。第十八届会议开幕的头一天,中国代表顾维钧就向国联秘书长提出正式申诉,请求国联根据会章的有关条文,对日本采取适宜及必要的行动。英、美等国出于维护其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利益的目的,对日本独霸中国的意图颇为不满,希望采用必要措施,制止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正是英美的暗中支持,国联方面接受了中国政府的要求,决定将中日问题交给国联咨询委员会处理。

9月27日,国联咨委会通过了两项报告:1.认定日本的军事行动违背了九国公约及巴黎非战公约。2.目前中日间的冲突,与一切国家均有若干关系,应由九国公约会议解决,并邀请日本参加。该两项报告在10月6日的国联大会上获得通过,但是日本拒绝出席会议。其原因,一是作贼心虚,日本认为九国公约会议“是根据国联将日本定为违反条约者,而不削弱中国抵抗的决议而召开的”,无论该会议结果如何,日本都必将被置于被告地位;二是基于日本与英美之间存在矛盾,日本不愿让这些国家插手中日战争,以免对己不利。

为了抵制和破坏九国公约会议,免遭会议可能作出的制裁和世界舆论的谴责,进而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日本急需伪装自己,做出姿态,以蒙骗国际舆论,而请求调停即是上策。广田外相在拒绝参加九国公约会议的声明中称:日本反对九国公约会议,却愿意开始中日之间的直接谈判,特别是“如果一个同中国具有友好关系的大国,如德国或意大利,能够劝说南京政府去寻求解决冲突的办法的话”。

请求德国出面调停,是日本三思而后决定的。日本政府深知英美虽然自中日战争爆发以来,一直标榜“中立”,采取不介入的绥靖政策,但它们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对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并非赞同。赤俄则出于让日本深陷中国泥潭再无余力窥视赤俄远东和西伯利亚的目的,从大战一开始,就表现出比较积极地谴责日本、援助中国的态度。况且,日本和德国在1936年订立的《**产国际协定》就是针对赤俄的,日俄两国之间的矛盾根本不可调和。因此,日本根本不想让美、英、赤俄插手此事。而德国不仅是日本的**盟友,而且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与中国关系良好。“利用德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给中国政府以友好的影响,使中国主动提议和平谈判”,是两全其美的选择。因为它既给日本保留了面子,又不会使日本吃亏,在这种情况下,陶德曼调停就粉墨登场了。

“关于中日之间的战争,原本来说实力较弱的我方应该接受日本方面的条件,但是,”慎钱选慎重的表态着,这可以说是德国方面的侧面试探,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着西北的态度,因此不能给对方一个模糊和错误的感觉。“从西元1931年至今,短短七年的时间里,我方每一次妥协,换来的是日方的进一步侵略,在这情况下,对于这种没有信义的对手,我方如何敢相信对方停止战争的诚意,我方甚至怀疑,这是日方在重新调遣兵力,组织后备军,发动更大规模战斗前的一阵掩饰。”

四年计划办公室的来人顿时愕然,尽管他并不了解中日之间的核心矛盾是什么,但他毕竟是有备而来的,因此稍加印证就可以知道慎钱选所说的并没有错,中日之间已经没有了互信的基础,两列失控的战车唯有惊天动地的一撞了。

“这就是我方对于中日之间和平谈判的问题的观点。”慎钱选端起咖啡轻轻喝了一口。“但对于贵国陶德曼大使的调停我方还是很欢迎的,这象征着贵国与我国政府之间的友谊。”友谊?当然是友谊,来人也露出了微笑。“对了,我刚刚接到西北方面传来的加急电文,需要向贵国紧急采购以下物资,还请帮忙转递空军总司令阁下。”

“24架Ju87A-2量产型斯图卡,24架量产型Bf110B,贵方从哪搞来的帝国装备情报。”来人嘀咕着,当然他也知道慎钱选是不会回答的。“还要105公厘高射炮50门,MG34式7.92公厘通用机枪2000挺,”越往下看,对方越觉得瞠目结舌。“500辆重型军用卡车,700hp的Jumo210G大功率发动机300台!我的主啊,300台Jumo210G,帝国工厂一年也不能这么多的大功率发动机。”

“多吗?不多吧,我想,没有一个人会拒绝金钱的力量,我们可以支付美元现钞。”慎钱选明知道德国方面不可能全盘答应,但仍然化身为挥舞着支票的小恶魔,引诱着。“战争财是来得最快的,对此我想空军总司令阁下也不会拒绝吧!”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