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筹谋
作者:那就不要留      更新:2021-07-15 14:19      字数:4869

张小辫儿被李长清夹在腋下,一闪身出了瓦罐寺后殿,来在了大街上。

此时,暴雨仍在下个不停,天地间狂风怒号,四野齐喑,青螺镇大街小巷空空荡荡,连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道人提着他一直纵出十几丈,方才缓缓停下,随手将他杵在一旁。

张小辫儿脚尖着地,顿时一个踉跄,差点儿没站稳,急忙后退两步止住身形,双手紧紧捂住头顶的小帽,免得被大风刮走了。

“吱吱吱!”

元宝从树上一跃而下,跳到了李长清的肩上,死死抱住了他的脑袋。

这小东西此时也被吓得瑟瑟发抖。

李长清拨开眼前的毛腿,抬头凝望天际,面沉似水,一言不发。

“师父,这......难不成是地震了?!”

张小辫儿躲在他身后勉强抵御着连绵不断的狂风骤雨,还没搞清楚状况,想起刚才瓦罐寺里蛇鼠虫蚁四散逃窜的情景,还以为是地龙翻身了!

他话音刚落,就听得头上发出天崩地裂般的一阵巨响。

声如裂帛,震得人耳鼓齐鸣。

“哎哟!”

张小辫儿一个晃荡,脚底抹油,噗通一下蹲坐在了坚硬的青石地上,摔得呲牙咧嘴,下意识伸手撑地。

头上的帽子没了束缚,被狂风一下子卷到了天上,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却来不及去看,更顾不上屁股上针扎般得疼痛,猛地抬头望去。

就见在那阴云密布漆黑一片的天际,裂开的血红的缝隙中,随着阵阵不断的雷声,东南忽现一大星,亮如明月,夹杂着幽蓝色的烈焰,从空中一震而坠,正落到瓦罐寺后殿!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便将那座飞檐斗拱的殿阁砸了一个粉碎!

“我滴个奶奶哟!!”

张小辫儿坐在地上,亲眼目睹天坠奇观,而且那陨星就落在自己不远处,顿时面如土色,体如筛糠,脑中白茫茫一片,再无半点儿想法。

恍惚间,就觉有股怪风吹至,灼热酷烈异常,幸亏被一只钢铁般的大手及时拽住衣领,不然非得地被那热流冲出几个跟头去!

怀中的罗汉猫在不知何时,已挣脱了开来,扭动着肥硕的身躯逃了个无影无踪。

自古以来,天坠异象都被视为凶兆,为世人所忌。

怪不得那肥猫之前在瓦罐寺后殿张口欲叫,张小辫儿原以为是因为那塔教蛇母和妖牛方良的缘故,现在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之前在后殿,那长面罗汉猫之所以差点儿叫出声,原来是应在此劫上!

若不是师父提前预知,他们师徒俩此时恐怕早已被那陨星砸中,压成齑粉了!

“呸呸呸!”

张小辫儿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吐出嘴里粘的臭泥,趴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李长清就站在他的身前,道袍被热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皱眉盯着瓦罐寺的方向,目光闪烁。

“吱吱......”

元宝悄悄从道人脖子后露出半个小脑袋,偷偷瞧了一眼,两只小手把自己从头至尾摸了一遍,连带中间那根把,确定没少零件,这才长长松了口气,一跃跳上了道人的头顶。

两只乌黑的大眼睛注视着前方,惊悸中带着一丝好奇。

在火光的映照下,小猴的一身毛发赤红如烧。

滚滚的黑烟升腾而起,天坠之处随即燃起了熊熊大火,天地间一片血红。

虽然天上大雨瓢泼,地上积水成渠,却仍然阻不住火势蔓延,把千年古刹瓦罐寺的梁柱木阁都引着了。

初时只如萤火,次时仿佛灯光,越烧越大,变作千盆鲛油焰,化成万炉烧天火,简直是五通神推歪了火葫芦,宋无忌撂倒了赤骡子,孙大圣踢翻了八卦炉!

不过几息的时间,这场大火便烧得泻烛浇油般的烟飞火猛。

真如,周郎赤壁施妙策,项王纵火烧阿房!

怎一个惨烈了得!

可怜那庙中的神仙泥塑、香炉供桌,连同附近的房屋民舍、草庐瓦肆,通通被燎燎的天火无情吞噬,不过眨眼的工夫,便房倒梁塌,不复存在了。

所幸这青螺镇近些年屡遭战火,镇子里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四散逃难了,留下的很少,再加上瓦罐寺周围本来居民就少,因此并未造成什么伤亡。

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为了避免火势进一步蔓延,李长清没有作壁上观,而是立刻将瓦罐寺四周的屋舍摧毁,建起隔离带。

而后飞纵至镇外山麓下的溪流旁,取出“壶中日月”的酒葫芦装满了水,从空中倾斜而下,往复几次,虽未使天火彻底熄灭,但也有效减小了火势的蔓延。

终归是雷雨天,头顶大雨如盆。

没过太久,星坠引起的大火便逐渐消弭,只留下一地黑炭。

“在这等我,不要靠近。”

待大火熄灭,李长清对张小辫儿吩咐一句,便缓步向瓦罐寺的废墟走去。

“师父,您老千万小心呐!”

张小辫儿在身后大喊。

“放心。”

道人摆了摆手,头也不回。

...............

站在星陨之处,李长清用铁剑扫开地上的灰土残骸,发现那陨石穿地数尺,竟把殿内的地面,砸出一个大窟窿来,黑洞洞的不知有多深。

清理开倒塌的残砖败瓦,便见到那洞底嵌有一黑石,表面疙里疙瘩凹凸不平,有微热留存恒久,不像是铁,也不像是铜,更不是钢,分辨不出是种什么物质。

露在外面的大约有水缸大小,权其重,不下数千斤。

他跳下洞中,用剑轻轻一劈,只听咔吧一声脆响,那星石的表壳竟从中裂开,露出核心一块足球大小的铁球,用剑罡一触,就会火光四射,坚如合金,根本分解不开。

李长清附身将其拾起,托在手中掂了掂,意外的是,这铁球竟远没想象中般的沉重,只约莫有数十斤,密度却高的惊人,就算是他全力一击,恐怕也不能在其上留下丝毫的痕迹!

道人打量着铁球,心中不惊反喜。

果然是块神铁!

“系统,鉴定!”

“叮。”

“名称:星陨铁母。”

“宝物等级:神器。”

“描述:来自天外宇宙的铁母金精,极其稀有,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可用于锻造神兵仙器。”

看完系统的介绍,李长清眼睛亮的惊人,不知怎么地,心里忽然想起了半首诗:

非铜非铁亦非钢,曾在须弥山下藏。

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

这本是《封神演义》中描写灵宝天尊诛仙四剑的诗句,用在此处却显得格外合适!

李长清最后看了手中陨铁两眼,翻手将其收入袖中,口中感慨道:

“系统果然料事如神!”

没错,此次星陨正是系统提供给他的信息,告诉他不时将有一星从天南而落,正中瓦罐寺后殿,可用其核作为铸剑的神铁。

其实他自己也有预感,心知即将有大事发生,但只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知道是不好的事,具体究竟是何事却没有头绪了。

按理说,道人对《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的天星风水术运用的炉火纯青,不可能看不出来天祸即将降临———但今夜乌云遮蔽的天空,又哪里能看到星象呢?

由此可看出,风水秘术虽强,却也不是万能的,其自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李长清能掌握失传的半部阴阳术,那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但这也只能想想了。

以后不好说,至少目前没有可能。

李长清看了眼不远处正抻着脖子,望眼欲穿的小小少年。

张三啊张三,你小子今后可要长点心,撕不撕《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无所谓,可要给为师偷偷留下一部完整的啊!

只是这小子喜欢脑补,待贫道走时还要与他留个暗号,等回到鬼吹灯的时间段,说不得便能取到手!

想着,忽听远处居民区里传来窸窸窣窣的议论声,便知是刚才天坠的动静实在太大,把青螺镇剩下的居民都惊醒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长清当即决定打道回府。

此间事已完美解决,不仅诛除了最后两个塔教余孽,还得到了铸剑的神铁,可谓圆满,是时候改撤了!

于是他身形如风,掠出地坑,提上张小辫儿,又从一旁的巷子里找到了之前仓皇逃跑的长面罗汉猫,顺着崎岖的山路出了青螺岭,踏上了回灵州的路程。

三天之后,暴雨止歇。

青螺镇残存的居民纷纷聚拢到瓦罐寺的废墟上围观,却只看到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坑底空空如也,谁也不知道那从天而降的陨星去了何处,纷纷惊叹怪哉。

渐渐地,一个关于妖星降世的说法迅速流传开来。

各种流言蜚语,在灵州城附近的城镇的传的沸沸扬扬,神乎其神。

但这一切,都和李长清师徒没关系了。

二人早在两天前,便已悄然回到了自家府宅,期间并未惊动任何人。

..................

后来的一段日子里,李长清通过“胎化易形”的神通,改变形貌,用之前剩下的一些银两,在灵州城的各大当铺和古玩店里换买了不少寻常的古董珍器,补全了铸剑上法所需的宝料。

这里必须提一嘴,道人施展的“胎化易形”虽然能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形貌身量,甚至毛发皮肤,但因为修为不够,无法完全掌握这门天罡三十六法之一的大神通。

施展的变化只能流于表面,而无法改变生命的内质。

打个比方,他可以摇身一变,变成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但本质上还是一个二十五六的青年,这一点并不会改变。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变化也会逐渐失效。

经过李长清数十次的尝试,发现自己一次变化最多维持三个时辰,一旦超过这个时间,立即就会显出本相。

另外,他目前只能变化人形,还暂时不能变成其他譬如猪狗牛羊、草木树石之类的东西,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但绕是如此,也已经很惊人了!

不难想象这门神通若是被居心叵测之人掌握,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神铁到手,宝料也收集完全,下一步道人并未在灵州城停留多久,而是直接去了荒葬岭,把张小辫儿和元宝留在了府里。

马天锡也已得知了道人回来的消息。

按李长清的要求,在府邸四周布下暗中巡逻的兵勇,一旦发现有异,便会即刻上报。

还有,这些日子进城的有嫌疑之人的名录已送到了李长清的房中,但他只略微扫了一眼,还并未来得及细看。

不过不用着急,等他从荒葬岭回来,便是揪出那幕后黑手之时。

只有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李长清才能心无旁骛地铸剑!

他此去荒葬岭万尸坟,只为探清那春秋战国时期剑炉的具体情况。

..................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

李长清独自一人来到了灵州城外,寂静荒芜的荒葬岭前。

但见四周荒草长得比人都高,乱草野藤之间丘冢累累,坟丘间不时有野狗游荡,此时红日炎炎,乃是一天阳气最盛之际,这岭子里却白雾森森,不见天日。

走在其间,只闻阴风阵阵,鸦雀声凄,恍若置身于阴曹地府的鬼门关之中。

真个是,八方无客过,四季少人行!

随手砍了几条不长眼的野狗,杀鸡给猴看,顿时便再没东西敢靠近他的身前。

顺着深谷而行,不知不觉来到一片峭壁底部,借着月光看见山根里刻着两个大字,笔画像是水里的蝌蚪一样弯弯曲曲。

这是两个古篆。

李长清自然识得,写的正是“剑炉”二字。

“看来那马天锡所言非虚,这荒葬岭万尸坟底果然有一座几千年前遗留下来的铸剑炉!”

他喃喃自语,缓步行至谷底。

来时那位马大人曾言,这荒葬岭山中自古出产五金之精,乃是春秋战国时,剑师铸造利刃之处,直至宝剑铸成后,山中精气消散,才渐渐变成了荒废阴晦之地。

古时多有名剑,非是现在的寻常刀剑可比,凡是其中的锋利之属,到水底可断蛟龙,在陆地上能剖犀象。

比较有名的诸如太阿、龙泉、白虹、紫电、干将、镆铘、鱼肠、巨阙等等,每一柄神剑皆有各自的出处和事迹。

有的甚至至今还为世人所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