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鹊起
作者:茶渐浓      更新:2021-03-18 13:27      字数:2766

人间至美四月天。

在绿意旖旎的原野上,不急不躁的微风拂面,让人心中感受到一种愉悦的震颤。

进发成都的郑璞一行,只有五人与一辆逼仄的鹿车。

长途跋涉,之所以仅带三个护卫,是因为《蜀科》执法严峻,如今的蜀中说是路不拾遗有些夸张,但贼寇绝迹却是没错的。

而鹿车,则是专为小郑嫣准备的。

若不是她年纪太小,无法步行,郑璞甚至打算徒步前去成都。

倒不是他清简朴素,而是自从汉中之战后,曹魏就遏制住了河曲马流入巴蜀的商路,也让蜀中马匹奇缺无比。

唯一成建制的骑兵,还是当年斄乡侯马超带进蜀中的西凉铁骑。

只是军中战马历来阉割,昔日马超带着数千骑耀武扬威成都城下,让城内震怖、刘璋稽首而降的精锐之师,如今只剩下千余老迈战马。高大雄壮的河曲马,已经成为了天子及公卿才有资格用的仪仗。

世家豪强们想驾车出行,不想累坏耕牛的话,只能选择滇马。

就是俗称为“滇池驹”的南中矮脚马。

自汉武帝时期开始,大汉王朝就开通了从成都出发至身毒的贸易商路,“茶马古道”。

而身躯矮小、爬山越岭如履平地的滇马,就是商队必不可缺的驮挽、骑乘役畜。亦让不少巴蜀商队青睐相加,争相从南中引入。

郑璞母家的商队,就有五六匹滇马。

但那是春耕结束后,商队往来道路崎岖汶山郡的逐利倚仗,不应耗费在出游的路途上。

尤其是,有了鹿车代步,郑璞一行的赶路也犹如龟速。

小郑嫣的年齿太小了,吃不了餐风饮露的苦,也受不了车马的颠簸。

哎,谁让他被自家幼妹给诈了呢?

郑璞无奈之下,索性将此次前往成都,当成了真正的游山玩水。

沿途遇水则停、逢丘则停,和随从们垂钓弄野餐赏景;或即兴横笛吹一曲高山流水;随便督促下幼妹的学业,玩得不亦乐乎。

他是玩得开心了,但秦宓却是有些等得烦躁了。

缘由是也不知道谁传出来的消息,说郑璞将来秦府拜访,让成都城内一些士子屡屡登门来询问到期。

是的,郑璞这个名字,这几日忽然在成都鹊起。

因为丞相诸葛亮的一句称赞:“此子未及弱冠,竟已有如此敏思,实乃巴蜀俊才也!”

评价,不得不说很高。

至于诸葛亮是如何得知郑璞之名的,那得从那名怪异士人说起。

那名士人,是巴西郡充国人,谯周谯允南【注1】。

因研精六经、善书札和通晓天文,而被丞相诸葛亮征辟为劝学从事【注2】。

只是他辞家来成都上任前,还特地转去广汉郡拜访了太守,交情颇好的同县人姚伷。

亦从姚伷口中得知,年仅十九的郑璞竟然做出了新字书《千字文》,且能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来给稚童启蒙。

本是儒人的谯周,见猎心喜下,便有了混迹稚童堆里听郑璞讲学的事情。

听罢归来,与太守姚伷畅抒叙话时,还仗着关系熟稔,捉掐打趣来了一句,“我观郑家子讲学,融贯古今,典故张口即来,非一郡之才也!府君不明察举才于州府,反而贸然征辟,今被婉拒,岂不徒增笑谈邪?”

言辞尖锐,挤兑得姚伷气急。

一阵胡须乱颤后,才摇头苦笑连连。

亦有了亲自执笔手书举才,让谯周带去成都代呈州牧府。

谯周脚程迅速,到了成都时,被丞相诸葛亮亲自接见,一番授职嘉励的流程走完,便呈上太守姚伷的手书以及抄录的《千字文》。

然后拱手躬身做礼,语气很诚恳的拜辞,“周本山野之人,才疏学浅,得丞相不弃,授于州劝学之职。本应竭诚所有,尽绵薄之力。然,周近日游广汉,得闻什邡郑家子做新字书授学,心奇,往顾之。听讲数日,周愧所学不如。若此子遗于山野,而周厚颜登堂授学,恐为他人所笑耳!”

此话刚落,州牧府内左右侍从,皆面面相顾。

就连丞相诸葛亮听完,都大为惊奇,眼中兴趣大增。

无他,因谯周父祖皆是蜀地大儒,家学渊博;他自幼又勤奋好学,饱读经书,如今已是公认的儒者。

仅以才学论,蜀地弱冠者,无人敢专美于前。

然而,这样的人,竟然抛出有人比自己更适合当劝学从事,不敢接受官职的言论。

且,看他严辞正色,不似谦虚作伪。

不由让人惊诧不已。

正襟危坐于案几前的诸葛亮,垂眉略作思考,便抬手安抚道,“允南莫作辞言,且先入坐。待我看完姚子绪书信及新字书后,再做商议。”

随之,接过小吏呈上的书信看读。

先看的,是姚伷的书信。

书信不长,只用寥寥数言赞郑璞的才学,更多笔墨则是用在对郑璞出身、品性以及郑家渊源的阐述。

看到郑璞年仅十九时,诸葛亮的目光微凝。

而看到郑璞生父是郑度时,诸葛亮的长眉,便微不可见的挑动了下。

待将《千字文》展开于案前,大略观过,然后又细细品咂一番后,更是陷入了沉默。

以他的才学,无须他人讲解,就可对字书里涉及的典故一目了然。

也正是如此,让他心中更加诧异。

将一千个不同的字,编纂为对仗工整、行文流畅和辞藻华丽的字书已是不易!

但这《千字文》竟然还分为天地开辟、处世品行、历代王朝和田园生活四部,皆融入了古今的典故,其才学可想而知!【注3】

尤其是,著书之人,年齿竟未及冠。

此子,乃生而知之者乎?

亦或者,此字书是其父生前所著,未公布于世便亡故,是故今郑家子得以邀名耳?

诸葛亮暗自道了一句,忍不住心生疑云。

缓缓将刻录字书的竹简卷起时,抬头顾看下席的谯周,徐徐而问,“允南方才说,曾听郑家子讲学数日,大为叹服。不知他是如何授学的?”

“诺!”

谯周闻声起身,将郑璞引古喻今的寓教于乐,一一道来。

亦让诸葛亮打消字书是郑度遗做的想法,也不吝对郑璞的才敏赞了几句。

能得天子“事之如父”的丞相一声赞,自然也会引发无数人好奇,竞相争告。

是故,郑璞虽未到成都,名声却一时鹊起。

---------------------------------------------------------------------------------

【注1:《三国志》形容谯周身长八尺,体貌素朴。摘录《蜀记》曰:周初见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注2: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于典学从事。】

【注3:《千字文》是南朝周兴嗣编撰,一夜书成,须发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