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
作者:爱做的事      更新:2022-03-18 13:29      字数:2305

清州城里,王氏兄弟算是地面上的传奇。早前他们家是卖草席的,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便抛弃了祖传手艺,改行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牙子。听说是在明国那边攀上了关系,所以他们的‘送货’路线安全又便宜。

并且还考虑到很多底层百姓的困难,特意提供了借贷付款、分期付款的新型路费支付方式。在明国,这也是允许的。只是不是将那些借贷的百姓当成免费的奴隶使唤,一定的有偿借贷还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

这样也促进了很多人牙子往明国输送百姓。

因为输送的越多,能抽取的佣金就越多。从他们身上得到的息钱,也源源不断。且王氏兄弟在分期付款的基础上,还能提供零元借贷的方式。就是一分钱不花,就能免费到明国上工。

对于很多害怕被骗的人财两空的百姓而言,这样的方式反而更有吸引力。也不是没有人借鉴他们的方式,但若是在明国没有攀上关系,那是很难保证利益输送稳定的。

再加上很多上层人士着实不信那些泥腿子们能还钱,而且分期的方式短则三五载,长则九、十年。他们可等不到那个时候。

这一日,王氏兄弟刚刚从城里买来一批无依为食的百姓,正准备着等局势稳定些了,就立即出城送走。却是埋伏在官府里的眼线宁捕快急匆匆的来到府上,急声道:“你们老爷可在?有泼天的事要找你们老爷,赶紧带路。”

门房是个有眼力见的!平时虽见这宁捕快的次数不多,但每次见都必定是要紧的事。马上道:“那宁老爷快快跟小人进来。”

转过花厅,门房领着宁捕快来到书房。王氏兄弟排行老二的王钦正在对着账簿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核对着近段时间的进账。

“老爷!宁捕快来了。”下人在外面通传着。

王钦闻言,马上道:“哦!是宁大哥来了吗?快快请进来!”说着就盖上账簿,亲自出门迎接。

“三弟,我来是通知你赶紧收东西离开府邸。那州牧个老不死的,贪恋你们的家产,真领着差役兴冲冲的赶来了。我是找了个糊弄人的借口,才抄近道赶来知会你们的。”

宁捕快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也不进屋坐下,就直接冲着王钦提醒道。

“此事当真?平日孝敬钱我们兄弟二人从没少给过,那州牧为何要如此致我兄弟二人于死地?”王钦有些想不明白,脱口而出道。

“三弟,你就信大哥一回,赶紧收拾东西躲得远远的吧?能出城就出城,那民不与官斗,保命要紧啊!”宁捕快说完,便也不敢多待,扭头便走了。

见此,王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边让人收拾好值钱的物件,同时差人去通知在城外收人去了的大哥。一边又命人出府看看,到底州府大人是不是真的亲自领人来了。

很快,结果就令他如遭雷击。州牧果然领着人来了,打的旗号还是捉拿明国的奸细。

王钦立时就大骂了声‘呸!’,论与明国的关系,城里就没几个屁股是赶紧的。这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没有办法,王钦只能带着些值钱的物件,赶紧离开。但在走之前,留下了忠心耿耿的管家。让他抵住府门,尽量拖延一二。

几乎就在他前脚刚走,后脚霸气外露的差役们就来了。虽然有管家尽力周旋,但还是很快就将王府拿下。里面的财货也全被州府据为己有,并且还将其中的一部分献给了景阳公王康。

得了收益,军中又正好缺物质上的封赏,王康便没有什么推辞的收下了。不仅如此,他还从中发现了短时间内获取钱财的办法,便大加赞赏州牧,让其在地面上多行敲诈勒索,以便炸出更多的钱财充作军资。

本就不平静的清州地界上,立时引来了狂风暴雨般的打击。

兀鲁图斯是在四日后才收到清州的消息的!

不仅如此,北军也攻破了清州东面的荣州,并且还一路向西,到达了小白山脉的俗离山山脚。只等越过这座大山,便能从东面堵住最后一波义军的退路。

而在南面,全州已被水师攻陷,海上的退路也同样遭到了封锁。南军虽在兀鲁图斯的命令下,进军并不算快。但一直稳步推进,也到了车岭山脉的重要隘口天安关。

那里是清州通往外界的重要关口,只等拿下,以王康为首的义军就是瓮中捉鳖了。

这个时候,上京那边却收到了两封劝诫信。

一封来自蒙古汗庭的,由海拉尔别吉亲自手书,质询兀鲁图斯为何不经汗庭同意,就肆意攻打其附属国高丽。

早年间,高丽也是臣服于蒙古汗庭的。只不过后来高丽觉得汗庭的使者贪得无厌,强要贡物。所以派人秘密截杀了使者,导致两国关系破裂。

兀鲁图斯可不惯着汗庭的臭毛病。

直接以其肆意截杀朝廷使者,有损大蒙古国威严为名,写了一封毫不客气的回信。并且表明,明国此举,乃是出于维护汗庭威严的公心。希望汗庭能秉公处理,莫要恶了伯侄之国的心意。

宋国那边也同样来了一封问候信。

但措辞要比汗庭软和一些,主要是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希望明国不要因攻打高丽,而无限期扣留宋国商船。此前攻打山东时,就有不少宋人商船遭了殃。

很多达官显贵的商船,也属于被强征的行列。所以此次他们害怕又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所以写信问询。

不过这不是出自宋国朝廷,而是宋国驻明国的使臣。不过显然,他们也是受到了宋国朝廷的授意。

兀鲁图斯还指望着和宋国继续贸易下去呢,自然不会刻意恶了两国间的关系。便让底下的内阁侍从们写封语气不算严厉的解释信,算是全了宋国使臣的面子。

至于金国,对于此事完全没有丝毫看法。确切的说,完全不关心。因为汗庭在与明国的关系和解后,在黄河沿线的攻势就密切了起来。所以为了应付汗庭的压力,已经是金国的头等大事了。其他旁的事情,则根本入不了朝廷诸公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