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作者:微风几许      更新:2021-06-20 19:29      字数:4571

舒谨安又打了两次电话过来,许书书都没有接。

最后一次他发了短信:你不要生气,这次炒作完我会补偿你的。

看到这句话,许书书才算真正凉了心。

她问:舒谨安,你有没有想过结婚?

舒谨安很久才回复过来:我现在还不太适合过早的迈入婚姻,而且我们交往时间有点短。

许书书:不是说和我。就比方说是和一个你认真交往的人,你有想过吗?

舒谨安:我只是想谈恋爱,并不是以结婚为前提。所以我没想过。

许书书:那我们到此为止吧。

抱着膝盖,许书书坐在床上看着窗外的天空。

有谁在放爆竹,传来一阵小孩子的嬉笑声,有大人责骂的声音,那群小孩子就跑远了。客厅的电视机里重播着春晚,各路明星轮番上阵,恭喜发财新年快乐说到嘴软。

这是过年才会有的氛围。

她的第二次恋爱算是分手了?

梁老师敲门问她起床没有,给她端了一碗糖心荷包蛋进来,像小时候那样,让她缩在被窝里赖在床上吃。

见她眼睛浮肿,还以为她是昨晚没睡好,责怪道:“晚上总是不睡觉玩手机。快点起来,今天出去给小恩买礼物。”

“我不要去。”许书书别扭道,“你们去吧,我就想在家赖一天。”

她才不想去给黎恩买礼物。

现在他们和以前可不一样,黎恩对她的想法她都对父母说不出口。

“那怎么行?”梁老师说,“明天他就过生日了,我们不太懂电子产品,你不去我们怎么买?”

“不是有导购吗?”她吞下食物,“照最贵的买就行了。”

许书书一向也懒惯了,父母并没有起疑,两个人手挽手一起出门去了。

其实许书书理解舒谨安,她也没那么想结婚,可是她谈恋爱是有认真想过以后的。关于黎恩说的舒谨安不适合她的话,她潜意识里也意识到了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可是她想,很多时候人都是身不由己的,想得到越多,就要付出越多,她可以付出。

事实证明她做不到。

两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是否真的应了黎恩的话,她根本找不到合适的男朋友?

她才不要承认,就算是这样,她也无法去和黎恩在一起。

这种时候见面,只会徒留尴尬罢了。

于是当天下午,许书书就以公司忽然有紧急工作为由,收拾好行李提前坐上了回新京市的班车。梁老师很是遗憾,认为黎恩对她那么好,她却因公事不能参加黎恩的成人生日宴很可惜,叫她一定要给黎恩生日祝福,记得给黎恩打电话。

回到宿舍,许书书一个人睡了个昏天黑地。

到了黎恩生日那天,将近中午的时候,她的手机连续响了很多次。

来电者都是黎恩。

许书书觉得自己不应该再和黎恩有联系了。

他们不合适,她作为姐姐,应该让事情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于是她最后发了一个短信过去。

许书书:小恩,生日快乐。

然后删掉了黎恩的电话号码。

其实,如果黎恩大个几岁,哪怕和她一般大就好,她也许会和他在一起也不一定。

可是和小鬼在一起的变数太多了,道德感和责任感是主要障碍,其次是她无法相信会有人真的喜欢上一起长大的、大好几岁的异性。

就算有,那也不过是一时的迷惑。

许书书想谈一场正常的恋爱。

她渴望浪漫的开始、热情浓烈的过程,还有一锤定音的结果。

像小时候幻想过的那样,从恋爱到步入结婚殿堂,能遇到那个闪闪发光的人。

苏蓝他们说希望她能看到自己的耀眼之处,不要再去仰望别人寻找安全感,她会试着去做的。她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许书书啊!没什么能把她打倒!

可是一碗心灵鸡汤喝下去,还没来得及消化,第二天下午她就接到了谢爱莎的电话。

“书书啊,小恩说你电话打不通,是怎么回事啊?”谢爱莎温柔的问,“昨天你也没来参加生日会,小恩等了你好久才开饭。”

“……”许书书没想到会这样,黎恩难道还不懂她的意思吗。

“是不是小恩哪里做得不对,和你闹别扭了?”谢爱莎说,“你告诉阿姨,阿姨一定批评他。”

“没有的阿姨。”许书书说,“我们没有闹别扭。”

这句话自己讲出来都觉得牵强。

她能想象在大人眼中一向要好的他们现在这样看上去有多奇怪。

“那就好。”谢爱莎说,“小恩去新京了,钱包证件都丢了,早上就打电话说找不到你。”

“钱包丢了?”许书书坐起来惊讶道。

黎恩这么早来新京干嘛?

她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出租屋钥匙也丢了呢。”

许书书:“……”

她怎么就有点不信黎恩还有这种粗心大意的设定呢。

可惜谢爱莎像是毫不知情,又很着急的样子,说黎恩找不到许书书的住处,在她公司附近等待。

许书书只好保证自己会马上联系黎恩,谢爱莎才稍微放了心。

许书书前脚刚走,黎恩后脚就到,怎么想都有点不正常。

以黎恩的性格,头一天应该是在家好好招呼客人不失了礼貌,那么第二天生日一过就即刻赶来新京,多半是冲着她来的。

不怪许书书自作多情,实在是黎恩太……难以控制了。

自从那天在许家吃饭被他牵了手,许书书就知道黎恩是来真的。

明明小时候就很乖,很听话的人,长大了竟然执拗到这种地步。

挂了电话,许书书并不想去找黎恩。

肯定是骗她的,她才不上当。

心神不宁的刷了一部剧,吃了两份外卖,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到了傍晚,新京又开始下雪了。

许书书已经是来新京的第二年,她习惯了这里和a市差不多的天气。

这场春雪下得挺大,看样子会持续很久。

手机毫无动静,黎恩并没有消息。

黎恩其实完全可以用别的手机打进她的电话,但是他没有。

如果谢爱莎说的是真的,那么他不是还在原地固执等待,就是去了隆锐家里,总之煎熬的是许书书一个人。

到了晚上九点,许书书终于有点忍不住了。

她想去看一眼,如果黎恩不在,她也能赶上最后一班公车回来。

外面雪下得大,地上已经薄薄的铺了一层,许书书出去就感觉到风像刀割脸颊一样冷。她跑得很快,翘首以盼,公交车才姗姗来迟。

这一趟似乎开得格外的慢,到站之后许书书没有选择直接冲过去看。

她从侧面绕过去,想要悄悄看一看。

要是黎恩有人陪,她就立刻回家去,不然慌慌张张的显得自己很关心一样,有点丢人。当然——最好是黎恩不在那里。

那么就表示黎恩已经接收到她的讯号,应该识趣不再来打扰了。

可惜,事与愿违。

看到那个熟悉背影的时候,许书书一下子怔住了。

黎恩坐在公司门口的长椅上,身上落了一层雪,一动不动,像是雕像一般。不知道他在那里坐了多久,反正身上的雪都白了一层,看起来很长时间没有移动过。

她顿时有点来气,三两步走过去,没有来的暴躁无比:“你是白痴?你不知道换个地方等我?”

夜色里,路灯下,黎恩的脸被冻得苍白,连一向红润的嘴唇都发青了。

他看到许书书来,也不惊讶,只是看着她,用极为平淡的语气说了一句话。

“我已经十八岁了,你考虑好了吗?”

许书书忽然一下子失语了,难道他是为了问这句话才突然跑来?鼻子莫名涌上一股酸依,直逼眼眶而去,她掩饰性地揉了揉眼睛,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是厌恶?

是反感?

是觉得可笑?

好像都没有。

她只是觉得黎恩傻的没边了。

哪有人傻成这样的?执念就那么深吗?

“考虑个鬼,我跟本没有答应你要考虑。”许书书无措道,她不知如何反应,只好在原地胡乱走了几步。

无痕的雪地因为她的到来而乱了。

听到这句话,黎恩不置可否。

两人安静着,耳旁便只剩下了雪花扑簌簌掉落的声音。

黎恩看上去很可怜。

他的身上全是积雪,人冻得都僵硬了。

许书书走过去拉他起来:“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我已经跟你讲得那么清楚了,你为什么还是听不懂?我是姐姐,不是你可以追的那种女孩子,你怎么还不明白?”

“许书书。”他突然连名带姓地喊。

许书书被这声音震得心里一抖,手就锁了回去。

黎恩一把抓住她的手。

他的手凉极了,像是冰块,冻得许书书一个哆嗦,然而她根本无暇顾及。

“从今天起,我不会再叫你姐姐。”黎恩深深的看着她,睫毛上晶莹的雪花衬得他眼眸极黑,五官极深,一瞬间褪去了所有的稚气,初现成熟青年的雏形。

“你不叫我姐姐叫什么?”许书书慌乱抽开手,“我才不接受你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等你过了这段青春期清醒过来,你才会知道今天自己有多可笑。”

黎恩并没有反驳,也没有说多余的话。

他只是又看了她一会儿,才说:“我好冷。你来得好晚。”

许书书终于松了一口气,她像是找到了话题,试图让刚才那几句话没那么暧昧:“我那么忙能过来就不错了。你以为我是你啊,任性到直接跑回新京来。不知道在里面去等,傻兮兮在这里挨冻,还好不是下雨,不然就像什么低智商偶像剧——”

说到这里她又觉得不妥,“你来这么早做什么?学校又没有开学,鬼都没有一个吧?钱包钥匙真的丢了?”

黎恩已跟在她身后,不疾不徐应了声:“嗯。”

“笨死了。”许书书道,“你不是一向很厉害吗?”

“……”

“你怎么不去隆锐那里,你们不好得穿一条裤子?”她吐槽。

“他知道我要来找你。”黎恩说。

意思是隆锐也知道他喜欢她的事?

对了,上次顾灵也说过隆锐知道,她回忆起隆锐上次看见她的形象,根本就和女孩子第一次见到闺蜜的男朋友差不多,带一点好奇、一点审视、一点新鲜意味。

这群小鬼!

许书书脸颊微热:“先去我那里烤一烤衣服,我可没有多余的钱给你开房间。”

“好。”黎恩又道。

来时一个人,回去就变成了两个人。

许书书出来时没带交通卡,投币才发现自己身上的零钱不够了。

如同以前那样,黎恩很自然的从口袋里拿出零钞,塞了几张进投币口。

“……”许书书指控,“你不是说没有钱?”

“钱包丢了。”黎恩镇定自若,“零钱还有。”

两人坐在后排,许书书才后知后觉想到:“你还有手机,可以移动支付,找个住处应该不难。”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黎恩侧过头,睫毛投下一片阴影,“我一直打你的手机,打了好久都打不通,很快就没电了。”

他的侧脸在路过的夜景里忽明忽暗,喉结突出一块来,是她从来没注意到的弧度。

他已经是个大男生了。

许书书莫名觉得自己有点过分。

正想着,黎恩忽然把手塞进了她的羽绒服口袋里,像她以前塞进他的口袋一样理直气壮。

“冷死了。”他说,“这天是想冷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