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办学的?
作者:公孙无知      更新:2021-11-26 13:36      字数:931

古代君王为了更好地统治人民,都会设学施教。只有民众得到教化,统治起来才会毫不费力。

古代的学校分为三种,每二十五家叫“闾”,闾里开办的学校被称为“塾”。每五百家叫“党”,党里开办的学校被称为“庠”。每一万二千五百家叫“遂”,遂里开办的学校被称为“序”。

天子命令诸侯办学,诸侯才可以设立学校。周王室的小学设在都城内,主要学习音乐、舞蹈等。大学设在郊外,主要学习射箭、骑马、驾车以及性知识等。天子的大学叫辟雍,诸侯的大学叫泮宫。

古代重男轻女,男子入学时主要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女子只能在家学习妆容的礼仪、养蚕、缝纫等事。

学生十岁入小学,每年入学一次,并寄宿在学校,隔一年考一次试。第一年,考察学生是否能够读断经书文句,并辨别他的志向。第三年,考察学生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且与同学友好相处。第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博学,敬爱师长。第七年,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探讨学问上的深奥道理,并且选择朋友,这时可以称为“小成”。第九年,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具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不违背师道,这时就可以称为“大成”了。

学生十五岁就可以上大学了。刚开学时,天子或官员会穿着皮弁服,祭祀先贤,表示尊师重道,就像现代人开学要升国旗、奏国歌一样是一种仪式。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三篇关于君王求贤若渴、君臣其乐融融的文章,让他们一入学就想入仕报效国家。入学时,在鼓声中拿出学习用品,为的是让他们能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老师会向学生展示戒尺,让他们明白在学校就要遵守学校的秩序。

大学的课程是根据时间来安排的。课内有正式的课程,课外还要学习各种杂艺。如果课外不学习杂乐,课内就无法把琴谈好;课外不学音律,课内就无法学好诗文;课外不学好洒扫应对的知识,课内就无法学好礼仪。

教育要因材施教,不能做填鸭式教育。要根据学生的特长以及接受能力来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路上见到老师,应当快步走上前,正立拱手。老师和学生说话,学生就回答,如果老师不和学生说话,学生就可以快步退下。老师叫你的名字时,应回答“唯”,而非“诺”。

老师在先秦时期的地位非常高,国君不能以臣子之礼相待,老师面见国君时,可以免去朝见之礼,主要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