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西苑
作者:挪威的小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52

众人依次钻进方远的那辆加长红旗里,各自坐定之后,张秘书给司机示意开车,在前面那辆挂着黄色“一级警备”牌,安着警灯的汽车的开道下,一路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看着路边交警对汽车恭敬的敬礼,坐在车中的温萍和蒋婷婷各有所思。

“到了,我们下去慢慢走吧。”方鸿天说道。

“好,呆在车里怪闷的,我还是喜欢用两条腿。”方远笑着说道,他素来对汽车并不喜爱,平常也是能不坐车就不坐。

其他人对此当然也是没有意见了,既然是玩,总不能坐在车里吧。

方鸿天对正好奇地四处张望的蒋婷婷和温萍介绍道:“这里是新华门,也就是中南海的正门。”说着指了指新华门里照壁上熠熠闪光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说道,“这句话是由毛主席亲自题写的。”

“关于这个新华门,还有一段小典故呢。”方鸿天见连方远也是一副好奇的样子,继续道,“新华门原为宝月楼,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皇帝还为上下各有七间房的宝月楼题写了"仰视俯察"的匾额。

传说宝月楼是乾隆皇帝为讨得香妃的欢心而建。香妃被他父亲献给皇帝入宫后,因为思念家乡终日闷闷不乐,乾隆皇帝看着很是着急,后来灵机一动就建了宝月楼,还在楼对面建了回营和清真寺等回人生活的街市,使得香妃登楼就可见到家乡景色。后来皇太后得知此事,暗中缢死了香妃。

宝月楼原本不与外边相通,及至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把中南海作为他的总统府,还将宝月楼改建成总统府大门,更名为新华门。从此,新华门取代西苑门成了中南海的正门。”

“呵呵,我从这个新华门进出了无数次,之前却是没有注意过他的历史,今天老头子我也算是长见识了。”方远看着方鸿天侃侃而谈的潇洒神态,眼中满是欣慰和赞赏。

“咱们赶紧进去吧。”小丫头此时有些迫不及待了。

众人在门口警卫的敬礼下悠闲地步入其中,顺着南海西岸的马路前行,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争妍斗艳的各式花卉所组成的绚烂图景让人心旷神怡,加上湖边湿润的空气,更令人在夏日里感到惬意的凉爽。

“鸿天,这里明明是湖,为什么要叫海呢?是夸张么?”温萍看向碧波荡漾的湖面不解的问道。

方鸿天见其他人也是纷纷面露不解之色,遂说道:“并不是这样的,海这个字还是要从我国历史上的元朝说起。忽必烈挥师驱兵南下,入主中原,把以灿烂文化引为自豪的汉人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并在燕京建立首都,改名大都。而皇宫御苑仍在金朝的老地方,自然又免不了一番整修,几次扩建。这个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世世代代在干旱的蒙古草原上生活的部落,对水就像生命一样珍惜,认为水就像花园一样美丽。古代蒙语称水为“海”,“海子”意即花园。元代大都城内的湖泊都被称为“海”,中南海的“海”来历也源于此。”

见众人脸上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方鸿天笑笑继续道:“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没有沿用金朝元朝的皇宫,而是新建了规模宏大的紫禁城,原来环水而筑的金元皇宫,则改称“西苑”、“西海子”,作为皇帝的避暑行宫。明世宗时,又在“西海子”上建造起南北两座汉白玉桥,南面蜈蚣桥之南为“南海”,北面的金鳌玉桥之北为“北海”,两桥之间的狭长水面为“中海”。”

方远接过话来继续道:“之后的事情我也听说过,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原南起午门、北至神武门的广大宫室改为“故宫历史博物院”,俗称故宫。原来的西苑三海,以金鳌玉桥为界,北海被辟作平民公园,中海、南海则被北洋军阀首领、窃国大盗袁世凯占据,做了大总统府。这样一来,整座西苑三海便一分为二了。做了“大总统府”的中南海,面积达一千五百亩,其中水面占七百亩。它比东面的故宫大出三分之一,比北海的北海公园则大出近一倍。解放后,中南海就成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所在地,一直沿用至今。”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梁若雨看着四周那恍若画中的美丽景色,“原来这里就是许多小说中提起的西苑啊。”

“没错,毫不夸张地说,中南海是迄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占地最广大、保存最完整、风光最秀丽、政治最神秘的一座皇家园林。”方鸿天颇为自豪地说道。

“哇塞,这么棒,那我爷爷和干爷爷你们天天在这里办公岂不是幸福死了。”梁若雨一脸羡慕地样子。

“幸福吗?”方远眼神复杂地将目光投向南海,一脸的沧桑,“应该算是吧,毕竟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要比当年好得太多了,不过权利与义务总是无法分开,与之相应的,我们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我们现在担负的,是十几亿人民的生活,泱泱华夏,偌大的一个国家的命运系在我们手里,而我们所面对的,则是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想到如今在东欧和苏联愈演愈烈地“自由主义运动”,想到社会主义势力如今的式微,方远此刻心里有些沉重。

默默感慨了一会,方远从沉思中醒来,正见到众人有些担心地看着自己,哈哈一笑,“不用担心我,只是有些感慨而已,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这些年的成就已经证明了我们党是有能力将国家搞好的,而我,也会站好我这一班岗!”方远此时的精神重又回复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