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上)
作者:静玄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19

在一**一年举行的第一届上海世界博览会,无论是从参观人数来说,还是从签订的商业合同总额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届非常成功的大会。参展的绝大多数中国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减轻了仓库中积压商品的数量,减轻了自身的压力,获得了继续发展极其宝贵的资金。而远道而来的国外参展企业,基本上也都获得了期望中的市场份额,占领了一部分中国市场。在这其中,尤以各种生产加工机械最为受中国人的欢迎。

或许是博览会成功落幕带来的好运,也可能是姚兴华弃而不舍得精神感动了上天。与博览会同时进行的,是由严复领衔,容闳和唐绍仪担任参事得中方代表团,与大英帝国进行的关于新通商条约的谈判,也终于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英国人最终同意废除之前通过两次鸦片战争与中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中国重新在平等和和谐的条件下,重新商谈签署一份双方互惠的新的通商协定。

不过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在按照日本京都那两个人的计划顺利进行着。英国人提出要在全中国范围内参照两江的体制,进行改革为继续谈判的前提条件,这让担任中方首席谈判代表的严复很是为难。虽然英国人很厚道的给了中国十年的准备时间,可这毕竟是关系国之根本的大事,莫说是他小小严复,就算是当今朝廷柱臣,两江总督姚兴华大人亲在,恐怕也是不敢冒然答应下来。

“总督大人,英国人的这个要求,朝廷方面恐怕是不会接受的。”虽然严复十分清楚新的通商协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可是他也同样很清楚,朝廷之所以会同意姚兴华在两江推行新政,其怀揣的目的并不是真得象改革弊政,而是期望借此引发姚兴华和李鸿章之间的对立关系,同时也可以消弭一些士人对改革的呼声。

英国人提出的这个对姚兴华来说,感觉十分“合理”的要求,却让姚兴华头痛不已,毕竟自己的意志还无法左右现在的中国。这也让姚兴华自回到清末这些年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对权力的迫切渴望。可是姚兴华也知道,在一**四年中日甲午战争胜利结束以前,自己是绝对不能率先挑起内战的,否则自己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将会不容于这个国家,不容于这个民族。

姚兴华辍着脑门,打消掉脑海中的这些胡思乱想后,对严复说到:“你先回去继续和英国人谈,同时多说说咱们这面的实际困难,看看英国人是否可以做一些让步,可以让咱们慢慢的作朝廷的工作,毕竟中国皇室的思想,还是比较守旧的。另外为了表示咱们的诚意,我们将在一年的时间里,将两江的新经济区范围涵盖整个闽浙全境,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们还将会把湖广全境也吸纳进来。”

虽然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广这七个省的范围,距离英国人要求的全国范围,相差甚远,可是这七个省毕竟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那些外国人跋山涉水的来到中国,无非就是看中了中国那庞大的市场,希望将其产业工业化所产生的大量产品倾销到中国,赚取丰厚的利润。

既然是以赚钱为最终目的,那么自己的这个还价就还有的商量,毕竟你要推销你的商品,也要看看对象有没有富裕的闲钱来购买啊。与江南百姓的富庶开放相对应的,是北方的八旗败家守旧子弟和贫苦的农民。

对于那些守旧的八旗子弟和高官显爵们来说,西洋人生产的东西,都是些奇淫巧物,平时拿在手里把玩把玩倒是没有什么,要是真的想要上台面,那绝对是万万不可得。所以想要让这些人花费大笔的银两,购买大量的洋人造来玩,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在中国真正的市场,还是那些思想相对开放,对西洋物品较为接受的江南百姓。再加上近些年来两江及广东两地的高速发展,极大的开阔了南中国百姓的视野,让他们切身的体会到,科技的飞速进步给他们所带来的便捷。

也可以这么说,中国两江的飞速发展,在另一个方面也间接的为西洋诸国的商品,培育了发展的土壤。

现在的南中国百姓,尤其是两江的百姓,对那些洋火、洋皂、洋钉、洋钟表等等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西洋商品,已经广为接受。甚至有不少的商品,已经成为两江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

当然了,在这其中已经有不少的商品,完全实现了国产化。甚至那些诸如洋火、洋皂、洋钉等几样商品,其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要远远的高于外国品牌。

“大人,英国人提出的那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其目的无非就是希望能够全面打开中国市场,所以大人您的这个提议,我想英国人或许会答应,不过,朝廷哪方面,我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这件事咱们事前没有和朝廷提过一个字,此事可大可小,大人还易早做准备,还有就是,闽浙总督刘铭传大人(杜撰)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大人那里,大人打算派谁去游说呢?”

严复能够洞悉英国人要价的本质,能够明白自己的用意,确实是让姚兴华感到意外。不过这个意外,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意外。看来与聪明人谈话,确实是轻松啊。

姚兴华一脸轻松的笑了笑后,对严复说道:“闽浙的刘大人是一个开明的人,当年他老人家在台湾任巡抚的时候,就曾大力推行过许多的新政,其人对新政、新思想的接受程度,还是非常之高的,自从当年我开始在两江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人家刘大人在许多地方,都帮了咱们的大忙,也开了很多的绿灯,使得咱们最终能够顺利地对那些徽商所从事的湖丝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大变革,当然了,他们闽浙也从这其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所以,我想在刘大人那里,咱们应该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反倒事湖广的张大人,到真的是一件麻烦事,所以我打算这几日就亲自去一趟武汉,去做作我的那位老领导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