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满汉之辨
作者:一代妖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71

咸丰旨意一出,众王公大臣心里不痛快,嘴上都不敢再说什么。.懿贵妃经这一道圣旨,每年的脂粉钱一下子减了一半,自然也是心怀怨恨,不过心底深处却对李强生出了一股敬意。

咸丰又道:“另,着曾国藩、胡林翼兼办火器局,督造枪炮器械,并兼办江南武备学堂,为朕培养军事人才,朕龙诞过后要派人前去查看,不得有误。着总理衙门和兵部与番邦接洽,购买先进船炮,公派军事人才出洋学习,不得有误。”

众人山呼了万岁,各怀心事,暂且不提。李强自然是洋洋得意,心里对咸丰感激不尽。

正在这时,有一个御前侍卫急匆匆进殿见过皇上,呈上了一份天津急报。

天津现在有满清大员僧格林沁、瑞麟、桂良等人坐镇,与洋人接洽谈判,不知现在进展如何。咸丰赶忙打开战报一看,当即抚掌大笑,连声说:“好!好一个僧格林沁,果然不负朕望。哈哈……”

咸丰把战报交给在场众人传阅,李强看罢这才知道,原来前一阵子英法两国得寸进尺,对已经签订的《天津条约》又提出了换约的无理要求,就是要在原来条约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条约。

当时,僧格林沁和瑞麟害怕再燃战火,于是口头上答应换约,然后辗转回京启奏皇上,没想到被咸丰骂了个狗血喷头。后来咸丰听从了李强的计策,要他们将计就计,表面上答应,暗中调兵遣将加固海防,随时准备和英法来一场大的较量。

僧格林沁和瑞麟回到天津后,果然依计行事,可是没过多久英法就察觉出清朝根本就没有换约的意思,而是在有意拖延时间,做战争准备。于是他们把原本南撤的战舰重新调到天津大沽,要像第一次鸦片战争那样,轻而易举的拿下天津,而后直逼北京。

由于僧格林沁和瑞麟调度有方,又做了充分准备,经过一场大战,竟击沉英法舰船两艘,歼敌五百余人,击伤英海军司令贺布逼得英法舰队南撤数百海里,取得了鸦片战争以来对列强的第一次胜利。

这个消息就如一针强心剂,令咸丰更加坚定了抗击列强的决心,也验证了李强方才说的“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咸丰当即命人拟旨,赏僧格林沁黄马褂一件,加戴单眼花翎,对其他有功官员将士也分别作了封赏。

消息一传出,举国欢欣,就连太平天国都为此下令对清军停战三天,实际上也是对清朝的这一胜利表示肯定。

咸丰当即决定正当午时,要在勤政亲贤殿大宴群臣。众人吹捧了一通,然后纷纷回府待命,就等着时辰一到,前来和皇上欢聚。

临走时,咸丰拉住李强的手,不住摇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说:“强哥,朕自登基以来,就没有安享过一天,整日里被洋人的事搞得焦头烂额,今日朕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次。你说的对,洋人只会虚张声势,我大清只要奋起一战,自然是所向披靡,这当中也有你一份谏言之功啊。”

李强一皱眉头,想说什么但看着咸丰兴高采烈的样子,又硬生生把话吞了回去,只好顺着咸丰说了一会子,这才回他的行署去了。

可是唯有恭亲王奕欣迟迟没有离去,迟疑着看着皇上,好像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咸丰心情大好,拉着奕欣的手坐到龙床上,说:“六弟,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对朕说?”

奕欣点点头,没说话之前,额角先冒出冷汗来,两人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从小手足情深,可是自从咸丰登基以来,君臣之别就日益显现出来,两人之间难免会有一些隔阂和猜忌。

咸丰看着奕欣为难的样子,大笑起来,说:“六弟,你堂堂的恭亲王,可谓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怎么在朕的面前倒扭捏起来了。你记不记得咱们小时候,有一次你玩耍之时,摔坏了父皇赐给额娘的翡翠镯子,你不敢和额娘说,反来哭着找朕,朕不忍让你受额娘责骂,于是就向额娘谎称是朕摔坏的,那可是朕此生以来唯一一次说谎啊。咱们现在虽是君臣,但还是兄弟,你有什么难处尽管向朕说,朕一定替你做主。”

听到咸丰这一番肺腑之言,奕欣一时间感动的几欲落下泪来,半晌之后,方才恢复了平静,说道:“皇兄,既然你还把我当成手足兄弟,那我也就不遮掩了。你记不记得父皇当年曾咱们俩兄弟说过的话,他说我大清之所以能够鼎力中原,基业昌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善于任用汉人,但是大清历朝君主对于汉人又不能不有所戒备。正所谓‘国之神器,不可示人’。可如今,遍观我朝,汉人官员屡屡得到重用,现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刘铭传等人执掌重兵,已隐隐有了翻天覆地的实力,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对朝廷不利,势必天下大乱,大清数百年的基业将毁于一旦。这还罢了,如今在您身边又冒出来一个李强,竟能在数月之间掌握重权,如今朝中各院部大臣提起他来,不是敬佩的五体投地,就是怕的要命。这样下去,臣弟担心有一天他会凌驾于皇兄之上,到时悔之晚矣。”

咸丰面色凝重,思索了半晌,这才说:“朕自从任用他以来,就考虑过这一点,不过这个人确实不负朕望,仅仅数月,就把原本一盘散沙的朝廷归拢的井井有条,重塑了朕的威望,而且他对朕又忠心耿耿,这样的贤才不重用,难道还要他埋于粪土之中吗?”

奕欣一皱眉说:“皇兄,恕我直言,你就是过于宽厚了,你可曾记得圣祖康熙爷在位时的三番之变?康熙乃是一代仁君,就是因为对吴三桂等人过于宽厚,才使他们骄纵起来,公然敢对抗朝廷。这件事不能不深思啊。”

咸丰沉吟道:“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朕对他是听其言、观其行,找机会多多考验他,将来他若是狂妄自大,不把朕放在眼里,到时朕一定痛下决心,不过现在说这话还是为时尚早。你的好意朕都知道,毕竟咱们到什么时候都是一家人,与这些做臣子的不同。”

奕欣一边擦眼泪一边说:“皇兄能这样想,臣弟就已经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