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中华志气1
作者:一代妖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47

李强赶忙停下车子,只见李莲英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好容易来到近前,喘了半天,才说:“李大人,大事不好了!”

李强吃了一惊,问道:“什么事?”

李莲英说:“皇上正在勤政殿里对文武大臣大发雷霆,找你有特大的军情商议,到底是什么事,奴才还不知道。.”

李强一呲牙,心想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一转眼又有特大军情了,他转过身要向懿贵妃告退。还没开口,就见懿贵妃脸上显出两抹红云,眉目含情,轻轻的说:“快去吧。”

李强也没多想,骑上车子飞也似的赶奔勤政殿去了。

再说勤政大殿里,李强被李莲英叫走后,众大臣仍旧恬不知耻的对着皇上颂扬,咸丰端坐在宝座上,微合二目,如沐春风。

忽听殿外一阵嘈杂之声,两个将官风尘仆仆,急匆匆进来跪在地上,喊道:“皇上,天津急报!”

咸丰“哦”了一声,还以为是僧格林沁他们又立下什么大功了,可容等打开战报一看,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原来僧格林沁自取得大沽口保卫战胜利以来,一举打破了英法列强不可战胜的神话,随之而来的是大国情绪再次浮上心头,变得骄傲自满起来。

本来经过大半年的精心筹备,僧格林沁本着“择要分布”的原则,在大沽口至山海关沿线二十多个要冲海口,布防了重兵和重炮,一手建造了远东钢铁防线,令英法联军无从下手,只能时不时派出几艘军舰骚扰一下。

可是击退英法联军后,僧格林沁志得意满,一时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下令要天津各沿海边防大庆三天,这一下各要冲海口的官兵一夜间撤回营帐的有一大半,甚至许多炮台无人看守。

英法联军重新集结起来,由英国公使普鲁斯带领着二十余艘战舰,5000余名士兵,分别三路,乘着夜色,悄然扑袭大沽口、北塘和塘沽,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三处的许多炮台遭到重创,清军伤亡达二千人之多。

不过,普鲁斯老谋深算,害怕继续打下去可能会对己方造成损失,于是,偷袭完之后,马上命令战舰向南回撤。

经过一番修整,英法联军接应上了战线补给队,重新集结了三十余艘战舰,7000余名士兵,以不可阻挡之势扑向天津,扬言要踏平天津城,直取北京,占领咸丰皇帝的金銮殿。

僧格林沁觉得事关重大,赶忙派人星夜赶往京城送信,请求皇上派大兵支援。

这封战报好像一盆冷水浇在咸丰头上,让他瞬间从刚才的喜悦中清醒过来。

听到这个消息后,众大臣无不惊异,全都像斗败的公鸡一般耷拉脑袋,许多人都在盘算着要是英法联军果真打到北京,自己必须要回家早作安排。

咸丰颤抖着声音问在场的众文武:“诸位可有什么退敌良策?”

大殿内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回答。

咸丰抄起书案上一只明朝五彩透雕瓷笔山,“啪”的一声摔在地上,众大臣无不惊骇,都跪倒在地,说道:“皇上息怒。”

咸丰全身颤抖不已,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环视了一下在场的人,说道:“李爱卿哪去了?”

李莲英眼珠一转,赶忙编个了瞎话,说:“李大人说有紧急事务需要办理,去理藩院了。”

咸丰说:“赶快把他找来,这种大事只有他才能办理。”

就这样李莲英一路狂奔,来到“天地一家春”,这才找到李强。

李强回到大殿,见过了咸丰,看了一遍战报,心想果然没有猜错,对上学时学过的历史知识还有一定印象,好像今年就要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紧接着就是火烧圆明园。没想到来的这么快,看来改变历史的机会来了。

他神态自若,对咸丰一拱手,说道:“皇上也不必过于忧虑,还是那句话: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一捅就破。英法联军劳师远征本就犯了兵家大忌,如今就凭这区区几千人就想直捣北京,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如果皇上信任李强的话,我愿意亲赴前线,和洋鬼子决一死战!”

咸丰以为自己听错了,平时像这种差事,大家躲还躲不及,没想到现在李强竟然主动请缨,真是国之栋梁啊。

咸丰亲自走下御阶,挽住李强的手,激动的热泪盈眶,颤抖着嘴唇说不出话来。

李强看着这个倒霉皇上,心中也不由泛起一阵同情,宽慰道:“皇上,尽管放心,不敢说我有多大本事,但我敢保证一定打得那帮洋鬼子屁滚尿流,给皇上的三十岁龙诞献上一份大礼。”

“好!一言为定。如果此番爱卿能凯旋归来,朕一定率领满朝文武在午门外迎接。”

在场的文武大臣都像看着稀有动物似的看着李强,心说这小子一定是疯了,英法列强是何等厉害,就凭他一个黄毛孺子也敢在皇上面前夸下海口,到时候战败了就等着被斩立决吧。

这时,二肥已经吃饱了,听到李强讨下将令,一时间也是热血上涌,腆着肚子来到咸丰和李强身边,说:“干这种事哪能少得了我二肥,强哥,我跟着你去,为你抱打前敌!”

咸丰大喜,当下命人拟旨:“封李强为护国公,御赐遏必隆宝刀,佩戴钦差大人关防,赴天津抗击英法联军;擢二肥为抚远大将军,节制京津,御赐黄马褂,协助钦差大人。”

遏必隆宝刀在李强搞完整风运动之后就被朝廷收回了,现在再次赐给李强,可行先斩后奏之权。另赐他钦差大人关防,上写道:代天巡守,如朕亲临,所到之处可署理地方一切事务,再加上护国公的封号,李强现在可谓是位列三公,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李强右手握着遏必隆宝刀,左手拿着钦差大人关防,顾盼生威,对在场的众人说道:“承蒙皇上的厚爱和诸位大人的信任,李强这次出征一定要旗开得胜,长我中华志气,不打败洋鬼子誓不回朝!”

二肥也忙着在旁边起哄,举着双拳大喊:“打败洋人,振兴中华!”

群臣也学着他的样子大喊:“打败洋人,振兴中华!”

刹那间,大殿中人声鼎沸,充满着豪情壮志。

咸丰看着眼前的情形,心中再次升起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