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连锁反应(上)
作者:星空漫游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537

第一百六十三章连锁反应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话的是不错,可现在虽然已经“灭其大军”,可真要“擒其贼囚,直捣敌巢”,难道要打到圣彼得堡,俘虏沙俄皇室?这想想就不成能嘛。中文网

这些声音,尽管遭到骂声一片,但也在很多人心中或明或暗激发了共鸣。

实在的,仗打到这个份上,不要国民,就是很多军政要人看来,也都和做梦一样。怎么这就赢了?日本兵败如山倒,现在已经驯服得如同羔羊,俄国人土崩瓦解,连远东的统治根基都摆荡了。

这……究竟是肿么了?

到底,虽然鸦片战争之后,国势越发衰微,欧美列强交相进迫,甚至攻破北京,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但中国历朝历代统治累积下来的“勇于内而怯于外”,理学滥觞流毒下来的封闭自大,鸵鸟政策,欧洲文明和思想汹涌冲击带来的震撼与油然而生的内心深处的某种恐惧乃至自卑,依然在顽强地阐扬作用。

很多中国的官员,教授,记者,议员,甚至部分中高级军官,虽然嘴里喊着“打到底”,内心深处却始终在敲着鼓,也未尝没有对一些人旁敲侧击,想要试探一下见好就收的可能性。

在英法美等国的报界,“战争即将结束”的声音也逐渐占了主流。

在他们看来,中国,这个新崛起的东方国家,面对俄国和日本的进攻,取得了如此的胜利,已经足够让他们满意。这个国家想要的,无非是维护其国体统治,并进一步巩固在东亚的优势地位。现在,他们已经达到了目的,如果再继续下去,一旦遭遇失败,是否会让原本完美无瑕的失败蒙上阴影?

最近,时代周刊已经被戏称为“中国人物周刊”,从郑宇到许凡,再到江胜,林肃仁,陆振明,林泰曾,刘定一……这些对美国者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纷繁经由封面照片变得鲜活起来。

经历了短暂而不对称的美西战争,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又在喧闹的商业文化中逐渐淡去的美国人,面对这些跌宕放诞起伏的战争故事,对着这些极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如同一个主妇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感叹着生活的无聊与自己的枯萎,结果突然间发现隔壁搬来了一位美丽超群的单身贵族,马上陷入了某种不成抑止的热烈感情。

这个时候,中国方面开放了琉球,旅顺和辽东的战场,接受欧美记者的实地考察采访。

通过对华军官兵,日本战俘,本地居民,中国方面军政官员的采访,有关战争的信息一点一滴地汇聚起来。

“……毫无疑问,这些中人,据大部分只是最为朴素和浑厚的农民和市民,他们之所以英勇奋战,是出于对自己国家的责任,也是为了守护自己家人的平安。在这片东方最为广袤的土地上,几十年来,西方强国的坚船利炮给他们带来了文明之火,却也带来了屈辱和灾难。在我们的采访中,他们一方面表示出了对我们这些人真诚的友善,一方面也时时刻刻流露出了对近代西方文明曾经施加给他们的屈辱所抱有的刻骨铭心的愤恨。”

“……我可以理解他们。对一个曾经有着几千年辉煌历史,自信而骄傲的民族,被野蛮人征服之后,又被另外一些视为落后民族的人用闻所未闻的机器一次又一次羞辱,在自己的领土上成为三等人—西方人为第一等,通古斯部落人为第二等,这对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来,都是难以容忍的。”

“……到这个国家,到自己的军队,我很清晰地发现,他们的眼中流露出了自豪。是的,他们为自己身为这样一个伟大国家的国民而感到自豪,为自己作为这支军队的一员,履行了自己捍卫祖国的许诺而自豪。”

“……他们对美利坚的态度是热情的。他们都知道在太平洋的对面有着另一个强大而文明的国家,但道对美国的了解,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停留在英语上,停留在他们补给中的美国罐头,美制狙击步枪,美国牛皮护膝,再就是贴着美国标签的帐篷,被服,各种机油。他们很感谢合众国给与他们的帮忙,并且希望有朝一日能去美国看看。不过,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很谦虚地暗示,自己首先要结婚生子,履行传宗接代的责任,‘父母在,不远游’,也许等他们的子女成人,会无牵无挂地去美国游历一番。在这方面,很显然,军官们更感兴趣,这些年轻的现代斯巴达人,对美利坚文明显然有着某种好奇。”

“……这支军队的上级军官和下级军官,似乎有着太多理念上的差别。对很多中下级军官来,他们一方面受到军队内部政治军官和教育体制的约束与监督,另一方面却依然对社会学连结着求知欲。一位校级军官(请允许我隐去其姓名和军阶)曾经私下对我暗示,他认为中国有些像罗马帝国,而美利坚更像雅典,俄国比较类似波斯,而德国类似马其顿-希腊。依照他的法,如果某一天世界陷入类似地中海争霸的局面,也许中国可以笑到最后。完这句话,我们哈哈大笑,一起品尝了我带来的威士忌。”

“……我能够感受到,这些浑厚的中人,一方面为自己在战斗中立下功勋,取得了胜利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也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的残暴。许多经历了旅顺,琉球血战的军人,谈到自己逝去的战友,就流露出哀痛和愧疚。在他们看来,最为勇敢的人,大部分都已长埋于地下,而自己能够活下来,很多时候是因为在某个瞬间产生了一种怯懦。他们活下来了,虽然也屡次英勇杀敌,但想到可能面对死去战友的亲人,他们的内心就会一次又一次地承受煎熬。”

“……很多军人已经开始想家。这些在政府的号召下投身军旅的平民,经历了惨烈的杀戮,收获了荣耀,却也更加怀念平和的生活。很多原本野心勃勃的青年人,也开始对战斗抱有比较淡然的态度。他们见到了太多生死,杀戮,各种各样难以描述的残暴,也正是如此,他们也开始体会到平静的生活中蕴含着某种更加真实而可贵的工具。”

“……日本军人,对自己的遭遇并没有感到任何的不服。他们表示谦逊,恭谨有礼,很难想像在战区我们听到的很多残暴的故事就出自这些矮而缄默的日本农民。这些脱下军装,放下武器的武士,对自己曾经所做的事情并没有太多隐晦。他们坦承,自己参战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也是为了帮忙家庭,帮忙日本解脱贫困。他们需要满洲的土地,资源,需要中国人的劳力和财富。不过,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现在他们将作为中国人的伙伴,通过和平合作的体例建设日本。对这个结果,很多人,包含大部分军官,都暗示出了满意。”

“……一位日本海军少校坦承,如果换做日本取胜,是决然不会如此轻易地放过中国的。既然日本和俄国都已经失败,那日本接受中国的领导,与中国合作,就是最明智,甚至也是唯一的选择。中国人没有选择用武力完全征服并清洗日本,已经表示出了足够的善意。现在最重要的是建设新日本。不过,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他依然暗示,只要政府一声令下,他随时会再次接受征召,为国而战。”

与美国记者的着眼点不合,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在中国旅行多年,深入考察中国社会生态的中国通,并没有仅仅关注军事方面,而是更敏锐地注视和阐发着中国的社会变迁。

“……在中国社会,战争的痕迹无处不在。在我看来,中国能够以如此震撼的体例取告捷利,不但仅是他们军事制度上的优越,军人们的勇猛顽强,军事艺术上的先进,更是整个社会,以一种远远超出了日本和俄国的体例,进行了充分和完全的带动。毫不夸张地,这个国家,以其高度有效的国家机器,利用无孔不入的基层组织,对文化领域的掌控,把整个国家的相关资源都纳入了战争的轨道,全部为战争服务。这使得这个国家如同一个扩大了无数倍的斯巴达城邦一般,阐扬了全部的潜力与其敌国进行匹敌。”

“……在中国,与其传统上的历史认识不合,这场战争不再是一家一姓的王朝战争,而是一场崭新的‘民族战争’。绝大部分中国人,都认可俄国和日本是为了占领中国,重新奴役这个民族,就如同两百多年前通古斯部落民所做的一样。这种对过往屈辱的回忆与恐惧,激发了空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这个国家的绝大部分个体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这场民族抗战之中。”

“……在中队内部,总参身世的军官无疑属于受到特殊看待的一群精英分子。这些军官,喜欢称号这种体制为‘总体战’。他们认为,自从英格兰开创了民族国家的先河,法兰西又把这种观念传遍了整个欧洲,近代战争已经从封建领主和王朝的‘家族战争’演酿成了关系到全民族利益的‘民族战争’。面对工业化国家进行‘民族战争’的现实,国家的战败就意味着民族的沉湎。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只有阐扬出国家的全部力量来从事这种战争,才可以确保国家和整个民族的安危。这种观点,让我线人一新。可想到本国诸公醉生梦死的状态,心中又难免多了几分沉重……”

“……最令我好奇的,是这个国家如何能够在典型的君主政治之下,让所有的国民把国家利益与自己和家庭的利益结合起来。他们的统治阶层,似乎致力于宣传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即皇帝是国民的最高代表,皇帝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化身。一方面,皇帝和国民把治理国家的具体工作委托给政府,另一方面,皇帝和国民又要从上下两方面监督政府的执行力。立法机关由皇帝和国民共同指定代表,对政府有很是强有力的约束和监督。虽然在民主的深度,广度,成熟度,以及很多复杂细节上,这个体制与英帝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和法兰西还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但不得不,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国家,这个以富于辩证思维的工具方混血体制,却阐扬了很是奇妙的作用。”

对这场战争,莫里循也同意大部分同行的意见,认为已经到了收官的时候。

“……很显然,这场东亚主导权的争夺战正在走向尾声。日本已经倒下,俄国损失惨痛,中国看似气势如虹,实际上也已经负债累累,并且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实际困难。虽然我们无法接触到前线的实际情况,但后方的谣言很多……虽然报纸上不竭颁发乐观的主战言论,但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中国人为了争取更多谈判筹马而释放的烟幕。以我二十年的政治评论经验,这场战争将在三个月内结束,并且以双方的妥协告终。至于最后结果?我想大致上,中国最好的结果是恢复到中俄北京条约之前的态势,俄国不成避免地要失去他们的滨海总督区。但坦率地,这对中国固然是一个胜利,对俄国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在各种各样的报导中,对这场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英国报界连结了一贯的矜持与守旧,其实不急于颁发有倾向性的意见。但到了上乌金思克和赤塔要塞陷落的消息传来,英国每日邮报终于刊登出了另一位一篇文章,引发了英国舆论界的剧烈反应,并被视为英国某些精英的一种试探。

这位名为“莫尔斯?莫连”的作者指出了中国的胜利可能对英帝国利益的巨大冲击,并且直截了本地把矛头瞄准了现任贝尔福内阁。

“……作为一个大英帝国的国民,尽管看到自己的盟友节节胜利,不成避免地会感到自豪。但坦率地,我开始有些担忧这支东方杜宾犬太过强悍,甚至强大到可能解脱主人手中的锁链。俄国固然贪婪无厌,但与印度还隔着千山万水,而中国……恕我直言,通过对吐蕃事变的冲击,他们正在名正言顺地加强对吐蕃的控制。他们利用暹罗之前的失策,派出大军攻入了暹罗国境。这已经开始隐隐威胁到了我们皇冠上的明珠。”

“他们的舰队,显然已经超出了一个区域性强国的规模。无论是造舰水准,吨位,战术素养,乃至其航空和水下的新兵器,甚至他们在东北亚一系列的海军基地结构,都在传递着一个信号:东方的海权即将易手。”

“我知道这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但请注意以下事实:在东方,一支四十万吨位的中国远洋作战舰队,基本上由十年以内舰龄的新舰组成。他们击败了同样吨位的现代化舰队,并且俘获了其中的九艘战舰,这样他们的总吨位已经跨越五十万吨,其质量则同样震撼人心:他们拥有的最新型战舰,已经超出了目前大英帝国服役的一切战舰,在我们这边,也许只有船台上昼夜施工的无畏级会带来一些惊喜。”

“目前来看,俄国海参崴等一系列东方要塞的陷落不成避免,届时,这个东方帝国将拥有北到鄂霍茨克海,东到日本和琉球,南到关岛菲律宾的广大海域。他们拥有众多防御严密,能够驻泊万吨巨轮的军港。他们在南洋和大陆都拥有一系列油田,他们的军舰采取重油锅炉,速度快,航程远,由经验丰富,组织严密的现代斯巴达军队驾驭。他们的海军战术和组织学习自英格兰,但现在显然已经开始拥有了自己的荣誉和传统。他们先后击败了法国海军,日本海军,俄国海军。就近代的战绩来,甚至远远跨越了自特拉法尔加之后缺乏大规模战争考验的皇家海军。”

“在东方,能够用来维护我们领地的,只有二十多万吨的远东舰队,其舰龄至少有一半在十年以上。尽管大英帝国早整体的吨位,主力舰数量,全球基地等方面依然占据优势,但我们的两强标准,面对中国和美国海军的快速崛起,已经难以维持。另外,请不要忽视德国,那位雄心勃勃的皇帝,与他那位同样富有雄心壮志的海军领袖,正在推动新的舰队法。”

“在东方,在大西洋彼岸,甚至就在海峡对面,大英帝国已经面临着三大海军的围追切断。并且更重要的是,大英帝国用以维持两强标准的工业力早已被美国超出,甚至已经被德国超出。我们更加需要警惕的是,是否还会被中国超出。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展示出了其工业实力,在水平与规模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很是令人惊叹的水平。”

“在此,请允许本人遗憾地指出,中国的成长,德国的成长,甚至美国的成长,与大英帝国历届政府的自由放任主义密不成分。正是在我们慷慨的开放市场,自由贸易体制之下,这些国家一方面采纳贸易呵护主义呵护本国工商业,一方面用奖励出口等政策鼓励本国企业侵蚀大英帝国的市场。不列颠的善意被他们视为可以利用的愚昧,而他们回报不列颠的则是舰队法,大白舰队,还有强大的广州级战列舰。”

“是的。在这里,我无须掩饰我对目前政府经济政策的批评。亚当?斯密爵士以自由贸易为指导,带来了今天的日不落帝国,他的伟大与功勋是无法抹杀的。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帝国的工商业在竞争者纷繁采纳的重商主义政策之下,正在面对不对称的竞争。当他们拥有了足以挑战不列颠海权的海上力量,这种贸易呵护主义,也将越发加强其竞争优势,并使帝国越来越难以维持自由贸易政策。在一个重商主义崛起的国际环境中,大英帝国片面秉承的自由贸易政策,正在源源不竭地以帝国自身的血液输送给竞争敌手,并使对方越发强大,而使帝国越发衰弱。”

……

此文一出,伦敦纸贵。

原本沉浸在盟国取胜,沙俄军队的军靴被远远阻挡在大英帝国光荣的鸿沟之外,再次沉沦于日不落荣光之中的英国中上阶层,突然发现这场胜利之后,英国在远东的秩序已经处于更加懦弱和易遭挑战的状态。

关于这位之前名不见经传的“莫尔斯?莫连”,者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料想。有人认为这毫无疑问是著名的英帝国主义者,因主张贸易呵护政策与守旧党内阁首相贝尔福产生激烈争执的前殖民事务大臣,叛出自由党自立门户的自由联盟党魁脑约瑟夫?张伯伦(另一位更加有名的尼维尔?张伯伦,慕尼黑的那一位,是这位的儿子)的信徒。也有人认为,这是自由党改弦更张,准备再次向守旧党内阁举事。更有甚者,认为干脆是守旧党内部贸易呵护主义派对贝尔福出挑战,甚至有人料想这位莫连先生就是和约瑟夫?张伯伦惺惺相惜,在守旧党内部组建贸易呵护主义联盟的贸易部政务次官安德鲁?博纳?劳。

对此,安德鲁?博纳?劳矢口否认,但依然谨慎地表达了对本文观点的部分支持,再次提倡“需要认真检讨帝国的贸易政策”。

在这个时候,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一场席卷英国社会的政治狂风,就从这篇文章见报的一刻开始就已经登场。

第一百六十三章连锁反应

第一百六十三章连锁反应(上,到址..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