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历史
作者:随便写写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2273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

一、日耳曼人的社会制度

在罗马帝国的北方,很早就住着着蛮族部落.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克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克尔特人住在高卢、西班牙、不列颠等地,这些地区很早被罗马征服,故克尔特人逐渐与罗马人融合.日尔曼人大多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逐渐向欧洲中部和东南部移民,大致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多瑙河,西起莱茵河,东到俄罗斯平原.在日耳曼人以东,住着拉夫人.

日耳曼人由若干部落组成,其中重要的有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

公元前一世纪时,凯撒远征高卢,公元前49年写《高卢战记》,说当时日耳曼人为氏族公社制,主要从事畜牧业,也搞农业,但还未完全定居.

过了150年,罗马史学家塔西陀公元98年写《日耳曼尼亚志》,这时一部分日耳曼人已定居下来.如在莱茵河沿岸的法兰克人,已经成为农业民族,相反,分布在多瑙河下游的西哥特人,仍以畜牧业为主.日耳曼人这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已有军事贵族及亲兵,遇事先召开贵族会议,再召开部落大会.日耳曼人已使用铁制工具和武器,主要活动是种地、放牧及战争.他们喜欢搞掠夺,认为流血比流汗高尚.

图拉真皇帝(98~117年)以后,帝国已无力向外扩张,沿帝国边界莱茵河和多瑙河修城塞堡垒线,对日耳曼人搞和平政策.二世纪末三世纪初,又允许一些日耳曼人部落定居帝国境内当雇佣兵,以夷制夷.四世纪时日耳曼人已成罗马军队主力.

二、民族大迁徙

所谓民族大迁徙,是世界性的,实际上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南方农耕世界的冲击.欧亚大陆从兴安岭到喀尔巴阡山,偏南划一弧,形成南北两个世界.历史上有三次民族大迁徙.第一次在公元前二千纪中叶,前18世纪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赫梯入侵两河流域,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哈拉巴文化衰落;第二次是4~6世纪,中国魏晋时匈奴南侵,“五胡乱华”,厌哒人入侵伊朗、印度,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冲击东西罗马帝国;第三次是突厥人、蒙古人对欧洲和亚洲的冲击,时间从12~15世纪.

日耳曼人大迁徙,序幕是匈奴人西迁.东汉时南北匈奴分裂,南匈奴降汉,北匈奴西去中亚,四世纪时出现在顿河草原,375年征服东哥特人,迫使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引起一系列反应.

三、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

西哥特人376年进入帝国境内,不久便与欺压他们的罗马人发生冲突.378年雅德里亚堡战役,罗马军队全军覆没,皇帝瓦伦斯阵亡.395年帝国分裂为二.406年西罗马为对付西哥特人从莱茵河防线召回部队,不料又使汪达尔人等其他日耳曼部落进入高卢.407年西罗马又放弃不列颠,使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进入.410年西哥特人在其精明首领亚拉里克率领下,突然攻占并洗劫罗马,最后在高卢西南和西班牙建立了罗马帝国境内第一个日耳曼王国一一西哥特王国(419~711年,亡于阿拉伯人)

同时,其他日耳曼部落业纷纷自建王国.汪达尔人曾席卷高卢及西班牙,越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非,以古迦太基为中心建汪达尔王国.随后开始向海上推进,先后占领科西嘉岛和西西里岛,进一步削弱了帝国已衰退的商业.455年曾洗劫罗马城.汪达尔王国(439~534年),亡于拜占廷.

451~452年,匈奴人在其首领阿提拉率领下以匈牙利为基地向西方推进,多亏教皇利奥一世花言巧语,匈奴人没进入罗马城,不久撤出意大利.453年阿提拉暴死,匈奴帝国瓦解.

457年勃艮第人占领高卢东南部罗纳河流域,建勃艮第王国(457~534年,亡于法兰克)

407年以后,在不列颠有盎格鲁·撒克逊王国.

476年罗马军队的日耳曼将领鄂多亚克废除西罗马末代皇帝,自封为王,西罗马灭亡.

几年以后,东哥特人摆脱匈奴控制,在狄奥多理克率领下进军意大利,打败鄂多亚克,在意大利建东哥特王国(489~554年),亡于拜占廷。

东哥特人统治意大利之时,法兰克人在高卢北部兴起.克洛维(481~511年)建法兰克王国(481~843年),史称墨洛温王朝(481~751年).法兰克王国是日耳曼诸王国中存在最久的政权.克洛维在位时,王国疆域已达高卢南部卢瓦尔河以南,六世纪中期又扩展到莱茵河以东与德意志相连.法兰克人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克洛维496年皈依了基督教.这一年他率三千亲兵在兰斯教堂受洗.此举意义重大:一可缓和法兰克人与高卢罗马人的矛盾,二可利用罗马基督教帮助来对付其他各支日耳曼人,而东西哥特人、汪达尔人信奉的是基督教的异端阿里乌斯派,三可用一神教取代多神教,提高王权威望.这样,在罗马基督教支持下,正统而未开化的法兰克人获得很大发展.

六、七世纪的西欧,政治上是日耳曼诸王国并立,经济上是自然经济,城镇败落,起重要作用的是日耳曼贵族和罗马贵族的大庄园,以及日耳曼人的农村公社.日耳曼国王对西欧根本不加治理,也不会治理.他们把王国看作私有庄园,凭一时好恶,随意把土地和权力赏赐给贵族,教士。逐渐,日耳曼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罗马贵族与日耳曼贵族联姻,日耳曼的骑士取代了罗马的礼俗。文化上日耳曼人目不识丁,当时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只是在修道院.日耳曼国王控制着西欧国家的政权,但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权却属于基督教会.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期,看不见光明的时期.但正是这样一个时期,却是西欧新文明的形成时期,因为这一新文明的独特之点,已在其间闪现:这就是基督教会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国家政权,独立发展,如此造成西欧独特的、政教分立的二元化结构.与东方传统的一元化结构不同,二元化倾向于变革,倾向于创新,它有助于推动西欧文明的发展.这样,日耳曼蛮族的传统,与教会、修道院所代表的罗马一基督教文化,处于一种又斗争又结合的长期过程中.正是由于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的相互作用,推动了西欧中世纪文明的发展,从而为西欧近代文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共17条回复

蓝色加勒比海发表于2006-10-0816:10#1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一、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帝国

在日尔曼诸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存在最久,也最强大.它后来发展成查理帝国,基本统一西欧.843年帝国三分,形成法、德、意这三个民族国家的初形.

⒈加洛林王朝的建立

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在六、七世纪以来逐渐衰微,原因一是王室土地不断外赠,笼络人们效忠,结果到七世纪末墨洛温家族已贫困不堪,实权落入大贵族手中;原因二是内分,历代王室宗嗣不断分割王权与王室土地,结果法兰克王国分裂为好几个独立王国,主要有东北部的奥斯特拉西亚,西北部的纽斯特里亚,东南部的勃艮第.

七世纪时,加洛林家族掌握奥斯特拉西亚大权,成为“宫相”,由国王家的总管而相,且世代沿袭.687年,奥斯特拉西亚宫相丕平战胜纽斯特里亚宫相,进而控制勃艮第,成为法兰克的实际统治者.此时国王不问政事,称“懒王时期”(639~751年).

而这一时期,加洛林家族则人才辈出,丕平的儿子查理·马特(714~741年)任宫相时,进行采邑制改革,并于732年在普瓦提埃战役,打败来自西班牙的阿拉伯人的进犯.马特的儿子矮子丕平取得了法兰克王位,而他的孙子查理曼则建立了帝国.

矮子丕平时代741~768年,政教两股势力进一步结合.这时宫相矮子丕平为取得法兰克王位而寻求教皇的支持,而教皇也一直在寻求一个强有力的王室伙伴,来抵制拜占廷皇帝和伦巴德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丕平派使节到罗马,提出“一个无权的统治者,是否应继续保留国王称号?”751年丕平登上法兰克王位,建加洛林王朝.对教皇的报答则是754、756年两次进攻与教皇作对的伦巴德人,把意大利中部的土地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形成教皇国(756~1870年).

⒉查理帝国

但丕平与其儿子查理曼(768~814年)相比,不免相形见绌.查理曼好学多问,是一位天才的军事领袖,才华超群的政治家.

查理曼迅速扩大疆域:在南边他进军意大利,774年彻底征服伦巴德王国;在西线778年~801年间进攻西班牙的穆斯林,成果不大,但把边界推过比利牛斯山;东线是查理曼的重点,772~804年以三十多年的时间征服莱茵河与易北河之间的萨克森人,787年他吞并了巴伐利亚,796年他向东南推进,打败多瑙河中游的阿瓦尔人.

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尊称为“罗马人的皇帝”.此事是法兰克与教皇联盟的最终完成。这时查理帝国东到易北河和多瑙河,西临大西洋,北起北海,南至比利牛斯山和意大利。查理曼成为西欧的主宰。查理曼统一了西欧,被认为是“西欧之父”,西欧从此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基督教文化区,对此后西欧进行十字军东征,甚至欧盟的建立,都有深远的影响。

查理曼是日耳曼国王,身边都是些日耳曼骑士贵族,但他任用教士及古典派学者.查理曼在宫廷集中了来自欧洲各地的学者:阿尔琴(主持宫廷学校),爱因哈特(查理大帝传的作者),保罗(著伦巴德人史).他要求教会和修道院开办学校,设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科,以保存和传播古典一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知识.这样,在八世纪,构成中世纪西欧文明的三大要素:古典的、基督教的、日耳曼的文化成分在一定程度上第一次综合起来.虽然查理帝国基本上是日耳曼的,但它却能大量吸收古典、基督教文化了.不过,与同时期的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相比,查理曼统治下的西欧人,则还是半开化的农民.

二、查理帝国的分裂与新的入侵

⒈查理帝国的分裂

814年查理曼死,政权交给了其子虔诚者路易.由于路易即位前帝国已停止向外扩张,所以他上台已没有力量按以前的规模赏赐官吏和附庸,以至引起普遍不满.实际上查理大帝的最后十年,由于扩张中止,贵族效忠的信念已逐渐减退.

虔诚者路易名副其实,沉溺于宗教,生前即与儿子们内战近十年.840其死,所遗三子为夺取王位又继续火并.843年,签订凡尔登条约,从此帝国永久分裂.日耳曼路易统治东法兰克,秃头查理分得西法兰克,老大罗退尔保皇帝称号,得到的是东、西法兰克之间的领土:从意大利北部经勃艮第、阿尔萨斯、洛林到尼德兰。855年罗退尔死去,他的三个儿子再进行瓜分,其中一个得到意大利北部,勃艮第维持独立,洛林公国在870年由路易和查理签定墨尔森条约被瓜分,剩下的阿尔萨斯,则一直是东西法兰克争夺的对象。

⒉新的入侵

查理曼孙辈们内讧之时,东部匈牙利的马扎尔人、南部的阿拉伯人、北部的诺曼人正在入侵帝国.入侵从九世纪开始,到十世纪末,长达两个世纪.

阿拉伯人主要来自北非和西班牙,特点是海上进攻,劫夺商船,抢掠沿海城市.目标是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南部,846年曾袭击罗马.

马扎尔人是来自亚洲的游牧骑兵,后定居于匈牙利.自800年到955年威胁德国、北意大利及法国中部和东部.袭击时往往避开防范森严的城镇,掠夺不设防地区.

最可怕的还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日耳曼部落,称为诺曼人.9~10世纪正是北欧海盗扩张的全盛期,他们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入侵东欧,西支入侵西欧和不列颠.在西欧,837年安特卫普,841年鲁昂、汉堡,845年巴黎和查理曼的故都亚琛督先后遭到劫掠.911年法王被迫将塞纳河口之地割让给诺曼人首领罗尔夫,这便是曼底名称的由来.以后诺曼底公爵威廉1066年征服英国.另一次是诺曼人战胜阿拉伯人占领西西里,十二世纪初形成西西里王国.

九、十世纪的入侵构成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外部条件,软弱、分裂的西欧对这些入侵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只有各地封建主筑堡自卫,至使分裂割据更为加深.

三、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一)、形成西欧封建制度的诸因素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①古希腊、罗马的遗产,②基督教的传统,③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换句话说,西欧封建制度是由罗马封建因素,日耳曼因素,通过基督教会对二者的不断结合而形成的.

⒈罗马封建因素

随着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中止,帝国的经济在公元三世纪已发生严重危机:人口锐减,城市败落,一些大土地所有者便退居乡村,建立了以隶农为主要生产者的、实行租佃分散经营的田庄制,形成自然经济,政治上则形成独立王国.如此在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已经过渡到隶农制自然经济.另外,罗马很早以来就存在一种保护关系,一些人因败落而寻求富有的庇护人的保护,成为他们保护下的平民或附庸,帝国衰落后,这种保护关系更为扩大,成为日后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之一.

⒉基督教会

与经济的变化相适应,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变化,原来的罗马古典文化开始让位于普通人民群众的大众文化,这就是基督教文化.在危机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从崇奉奥林匹斯诸神:朱庇特,宙斯,阿波罗,转奉能解脱个人罪恶,能使个人得到拯救的基督教.因为前者虽然气势磅礴,给人力量,但却不能给人安慰;人是伟大的,但人不能总是显示伟大,人还需要安慰,尤其是在危机时代,人们需要一种神秘主义的哲学体系.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帝国,这就是新柏拉图主义.经过百般曲折,四世纪以后罗马终于成为基督教国家,教会组织普遍建立,受罗马制度的影响,教会的法律、制度,组织结构都建立起来.正是基督教会,在日益加深的混乱状态中起到了维护秩序的稳定性作用,并且成为日后教化日耳曼蛮族,把罗马古典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结合起来的承担者.

另外,教会所建立的修道院制度,也对中世纪早期的西欧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修士最初一般都是西欧最优秀的农民,他们开垦荒地,排干沼泽,改良土壤,推广三圃制,对恢复和发展西欧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还保存了罗马人的一些建筑技能,发展了木刻、金属制造,纺织、玻璃、酿酒等工艺.

⒊日耳曼因素

日耳曼人刚从原始社会走出,为陷如绝境的西欧社会带来了活力和生机.

与罗马法律相比,耳耳曼法律是习惯法,粗犷、迷信、采用神裁法,但对日后西欧封建政治仍有重大影响.日耳曼法律产生于人类古老的习俗,而不是统治者的意志,所以法律超越王权,没有一个国王可绝对**,这种王权有限制度是中世纪西欧政治发展的一个特点.所以有人说,民主起源于日耳曼丛林之中.

日耳曼人的亲兵队制度,建立了首领和亲兵相互间契约关系的观念,直接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日耳曼人还带来了农村公社制度(其特点之一是自治),它对西欧城市的形成、行会制度、以至于议会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耳曼因素对西欧社会影响之大,以至于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正是日耳曼人的到来,毁灭了西欧的古典文明,从而为西欧新文明的开端,扫清了道路.在中国,在印度,昔日的文明传统一直没有中断,并得以保存,但这仅是旧生命的延续.而西方,在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却出现了一个新的开端.他并且认为,这是西方历史的独特性之所在.

西方史学界在西欧封建制度形成问题上主要分为两派,日耳曼派和罗马派,以后又形成综合派.

(二)、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过程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具有两条相辅相成的线索,一是封主封臣制和封土制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一是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过程,我们把这两个过程称之为封建化过程.

⒈西欧封建化过程的起点——萨利克法典

法兰克人五世纪时分为两支,一支迁莱茵河中游,称河滨一里普阿尔人,一支进入北高卢,称海滨一萨利克人,即克洛维为王的那一支.

萨利克法典是萨利克人的习惯法汇编,形成于六世纪初,511年前后.它反映了五、六世纪法兰克人在进入高卢以后的社会生活状况,既包含了日耳曼人的社会因素,也反映了一些高卢一罗马人的社会因素.西欧社会的封建化过程,就以此为出发点.

克洛维进入高卢后,把所占领的无人居住的土地交给法兰克人的农村公社,他自己zhan有罗马皇室的土地,并把一部分赏赐给贵族和亲兵,形成日耳曼大土地所有制,对高卢一罗马地主和教会的大地产,则很少侵犯.所以法典反映的土地所有制就有三种: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王室土地所有制,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

一般认为,农村公社是从氏族公社发展而来的自由农民的社会组织,特点是土地公有私耕,行政自治.但也有人认为,它是在中世纪地主庄园内重新形成的.

⒉自由农民的农奴化

最初,法兰克自由农民都是公社成员,有权利和义务参加战争,分取占利品,使用公社土地,参加社员大会.到六世纪下半叶,国王希尔伯利克(561~584年)颁布一道修改萨利克法典的敕令,规定死者如无子嗣,土地由其女儿继承,而不再交还公社.这样,公社的耕地逐渐变为可以买卖的自主地.这时的公社称作马尔克.公社农民内部的经济分化加剧.

但是,法兰克农民农奴化的主要原由,并不是经济分化的结果,因为当时系自然经济,经济分化缓慢,而主要是外部暴力所造成.外部暴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俗贵族地主利用特权强力兼并公社农民的自主地,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投靠大地主,逐渐变成农奴.二是6~10世纪战争兵役频繁,对外扩张,外族入侵,社会不安定,豪强官吏勒索,这一切使自由农民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军事制度也有变化,从原来的步兵或轻装骑兵发展成为重装骑兵,战斗力加强,但费用开支也大大增加.据估计,当时四家小农方能装备一名骑兵.这种状况,使许多农民干脆就近寻找一教俗贵族保护,把土地交给贵族而由自己耕种,只向此贵族一人纳税服役,既避免了官府沉重的军役、捐税,也避免了他人的勒索和盗匪的抢劫,此称为“委身式”,也叫“投托”.久之,这些农民就变成了农奴.他们在法国被称为“维兰”.

在法国,还有一些农奴称为“塞尔夫”(serf),他们大多是奴隶的子孙,地位比维兰更低.维兰实际是永久性佃农,份地世袭,劳役有一定传统标准.塞尔夫则由主人任意剥削,并可随土地一并买卖.一般来说,维兰比自由农、佃农的境遇往往要好.

八世纪前半期查理·马特采邑制改革以后,法兰克农民农奴化进程加速.

847年,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的墨尔森法令规定,“任何自由人都必须选择一主人,或是国王,或是国王的臣属”.

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过程一直延续到11世纪.

⒊封主封臣制与封土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墨洛温王朝时期,六、七世纪,国王采取赐地封土的办法给其官员,封地与公职相联系,这种土地分封是无条件的,久而久之,大贵族势力上升,国王军事经济实力削弱.

第二阶段:到八世纪查理·马特任宫相时,进行采邑制改革,将封地与附庸制度结合起来,从而向西欧封建制度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采邑制改革的另一契机是军事制度发生变化.西欧在与阿拉伯人的接触中,学会了使用马蹬,马蹬的出现,使骑兵从轻装发展为重装,铠甲及贵族族徽都随之出现.更重要的,是由此需要专职作战的骑士,普通法兰克农民既难以负担,也无此技艺,而骑士则需要土地和农民来养活.这样,马蹬→军制改革→社会制度(采邑制)改革.

中国明末时传教士铸造的西洋火炮为何不能引起中国社会制度的变革?顾准这样提出了问题.

马特没收了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大量地产,分封给他的附庸骑士.受封者,即封臣则以服骑兵役为条件,并向封主宣誓效忠,这种军事封地称为采邑.受封者若不能履行封臣的职责,封主有权收回采邑.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双方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封主也要保护封臣,不能欺侮他的妻女,若违反,封臣也可另找封主.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就是它的相互性,在封建制度下,没有人是权力无限的统治者.若上面对下面的权力是绝对的,不可反抗的,那就不是西欧封建制度,而是绝对君主制了.这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中国封建制度的概念大不相同.

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到加洛林王朝的矮子丕平和查理曼时继续实行,因为即使查理曼当时也无足够财力搞职业军队.而各级领主,也有自己的附庸骑士,形成层层分封.打仗时,这些附庸的附庸在王室军队中参加其直接领主指挥的军队,并且只是单线联系,形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采邑制的广泛推行,导致以下后果:①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大小封建主竟相争夺劳动力,把自由农民变成农奴;②巩固了中小封建主的地位,奠定了骑士制度的基础,排除了农民当兵的权利;③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依次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制度.

每一骑士都靠自己采邑的农民的赋税和劳役生活,这一骑士对自己的采邑拥有行政、司法、税收等管理权.国王有时还把一些豁免权赐给一些大领主和教会贵族,豁免权也叫特恩权,指这些领主的领地可不受国王代理人或官员管辖.这样一来,就使采邑领地具有独立王国的趋势.

第三阶段:采邑原本是终身的,封臣死亡,采邑交还封主,不得世袭.封臣的继承者若要继续从前的关系,要重搞受封仪式.到九世纪,采邑逐渐变成了世袭领地.877年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颁布克尔西敕令,承认采邑和特权世袭.

查理曼死后,王权的分散,无休止的内战,外族的入侵,使原本有序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统治走向混乱.原来的封疆大吏一一伯爵,以自己的附庸为后盾,从王室官员演变为独立的地方王公。从本质上说,政治分裂是封建制度最正常、最普遍的社会状态。对王权而言,封建制度的兴盛正是王权的阴暗时代。

(三)、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标志

国内史学界一般认为,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时间是九、十世纪,主要根据是877年的克尔西敕令.

确立的标志:封臣制(附庸制)与封土制(采邑制)相结合,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统治权相结合,大贵族在其世袭领地内具有独立的政治经济权力,而王权衰落.

u但注意,并不是西欧所有的农民都变成了农奴,也并非西欧所有地方都形成了封建制度;这里只是说,封建制度和农奴制从此在西欧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以法国最为典型。

四、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时期的基督教会

基督教最初没有教皇,教皇一词的本意是ραρα,是对所有主教的尊称.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由于罗马主教所在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较雄厚的政治经济实力.五世纪日耳曼人入侵,帝国政府迁拉文那,实际把罗马的管理权交罗马主教,使其地位提高.进入中世纪教皇一词逐渐为罗马主教所专有.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主教区为基本单位的教区系统依然存在,并从败落的城镇向广大农村发展.八世纪以后,西欧广大乡村教区开始形成.教皇的传教团在异教地区传教,也不断取得成功.496年在高卢的法兰克人受洗入教,597年成立了英格兰教会,七世纪创立了伦巴德教会,八世纪创建了德意志教会.到公元1000年左右,连匈牙利的马扎尔人,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诺曼人也进入了西欧的基督教世界.在日耳曼人征服西欧之后,基督教也征服了西欧,并且还征服了日耳曼人.

在广泛的传教过程中,教会和修道院获得了大量教产.810年亚琛宗教会议,把主教区和主教依教产分三级:3000~8000处领地为一级,1000~3000为二级,不满1000处为三级主教区.一般认为,中世纪罗马教会占西欧各国耕地的三分之一,各级主教实际上是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修道院也拥有大量庄园,他们招收大批农民,开垦荒地.修道院庄园往往能改进耕作制度,例如三圃制,就最早由修道院庄园实行,成为日耳曼贵族庄园的示范.

5~11世纪以前,教皇的权力一直受很大制约.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对意大利的征服,使教皇一直受拜占廷长期控制.678~752年的十三任教皇中,有十一任是希腊人或叙利亚人.但随着伦巴德人进入意大利,阿拉伯人征服叙利亚、埃及、北非,拜占廷干预西方的能力大为减弱,于是罗马教皇不失时机地与法兰克人结盟.751年加洛林王朝和756年教皇国的建立,800年查理曼的加冕,直至962年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都是西欧政教联盟的反映.有了查理帝国的支持,教皇从此敢与拜占廷皇帝分庭抗礼,西欧基督教会从此自成体系.也正因为如此,加上西欧拉丁文化和东南欧希腊文化的差异,1054年东西方基督教会大分裂,西欧的基督教称西方公教(天主教),东欧的基督教称东方正教(东正教).

应该看到,西欧的教权与王权这时的相互支持,对双方都是有利的.通过基督教会,加强了法兰克国王的统治地位,基督教成为其精神支柱;通过基督教会,罗马帝国时期的典章制度,教会法规,教阶制度等,逐渐为法兰克统治者所接受,从而使法兰克国家上层建筑各部分日益完善.正是基督教会对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的不断结合,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权和王权这一时期的相互利用和相互勾结,有利于西欧社会的发展.

尽管如此,教权与西欧王权相比,仍处于从属地位.十一世纪前西欧的主教区和修道院大都是在世俗王权和领主统治之下,主教由世俗王权和领主任命,乡村教士也由庄园主选任控制(这时教士尚未实行独身制).962年以后,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甚至在一个时期能随意任免教皇.

不过,随着教会势力的发展,到十一世纪后半期,教权逐开始向王权发起挑战.

返回

蓝色加勒比海发表于2006-10-0816:12#2

世纪盛期的西欧(11~14世纪)

从十一世纪起,地处欧亚大陆西端的西欧未曾遭受侵略。社会的安定,外患的解除,是西欧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

11~14世纪(1050~1350年)是中世纪西欧的盛期.这一时期,以采邑制(封建庄园)为主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随着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和商业逐渐兴起;政治上王权与领主贵族斗争,西欧开始向以封建议会君主制为统治形式的民族国家转变;另一方面,教权与王权相争,天主教会的权威发展到顶峰并随后衰落下来。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是十字军东征。

西欧城市和商业的兴起

一、西欧封建庄园与农业的发展

⒈西欧封建庄园

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贵族的采邑领地可能是一个庄园,也可能是十几个、几十个.一个庄园包括一个或几个村庄.庄园的耕地分两类,一类是贵族直领地(自营地),一类是农奴份地.在11世纪,采邑的多数居民是农奴.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未经领主许可不得离开采邑.其实当村外的世界还非常陌生、充满危险并且到处都是同样的采邑时,打算离开的人是很少的.因为采邑的村庄提供更多的安全、更多的家族联系,并且使人们能更方便地找到铁匠和神甫.村民们轮流到领主的地里去劳动,向领主交上一部分他们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此外,还有人头税、年贡、磨坊使用费等.

按耕作制度,耕地分三部分:春耕地,秋耕地,休耕地,年年轮换,此为三圃制.每个农奴在每种地上都有一块,一般是长长的一条.耕作时需4~8头牛牵引沉重的耕犁,故需相互合作;由于每家都是狭窄的长条地,种什么和什么时候种,也需要相互协调,因此农村公社在庄园内也往往存在.庄园内还有森林、牧场、水源,由农民共同使用.

至于领主这方面,他不能剥夺农民的财产,也不准把农民赶出他的份地,这是一条公认的封建法律.

与西欧封建庄园不同,中国封建庄园是地主式经济,而不是领主式经济;中国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统治权相分离,没有西欧领主在庄园内的行政、司法等特权;中国庄园多搞代役租;佃户、客户也没有西欧那样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⒉农业的发展

西欧农业的发展得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其一是三圃制广泛推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百分之十五以上;其二是重型轮式犁取代了过去的扒犁,扒犁只能翻耕贫瘠的砂土,而轮式重犁则可翻耕草地和肥沃的洼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其三是把马力用于农业生产,罗马人向来只是把挽具套在马颈上,拖拉重物时用牛可以,用马则极易窒息而死,十世纪发明了胸带挽具,套在马肩上,不但拖力提高4~5倍,而且速度更快;最后是水车和风车的广泛使用,尤其在北欧作用甚大,它可排干低地、沼泽的水,还能带动水磨,英国1086年搞土地调查册时,有5000盘水磨,平均每50户一盘.

不但耕地扩大,农作物单位产量也增加了.8~9世纪英国主要农作物大麦、小麦、燕麦等,种子与收获量比例是1:2,1200~1249年为1:3·7,1250~1499年为1:4·7,一般认为,有高出播种量三倍的收成,农夫就有余粮可卖.

这些技术上的进步,使西欧的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人口迅速增长.公元600年左右,欧洲人口降至二千万,到1200年突破六千万,1250年接近七千万,1300年约七千三百万,达到欧洲中世纪人口最高峰.

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为城市和商业的兴起,提供了前提.

二、城市的兴起

⒈城市的兴起

城市是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起源,西方有多种理论:罗马城市论,马尔克起源论,市场起源论,庄园起源论,堡垒起源论,各有可取之处.最古老的城市当然是罗马时代留下来的,但多为政治、宗教中心,史家往往称其为主教城市,经济意义不大.

西欧新兴的城市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如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原是拜占廷的属国,九世纪独立,在以农业为主的欧洲,它是第一个依赖商业贸易生存的国家.威尼斯与君士但丁堡和穆斯林北非之间开展了兴旺的三角贸易,贩运来自东方的货物.接着*、比萨、那不勒斯等口岸也相继仿效,并进而促进意大利内陆城市米兰、佛罗伦萨的发展.

但是西欧城市的大量涌现,还是从11世纪到13世纪这二、三百年间.佛兰德尔地区的城镇布鲁日、根特从英国进口羊毛,形成北欧的工业中心.在莱茵河、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也出现了汉堡、不来梅、卢卑克等城市.在内地的商路上则出现定期大集市,其中以香槟伯爵领地的集市最为有名.

中世纪西欧城不大,人不多.最大的城市多在南欧,西西里岛的城市巴勒莫盛期据说有三十万人,但这主要是穆斯林奠定的基础.意大利其它有名的城市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人口一般都是十万或更多一些.巴黎13世纪人口二十四万,伦敦12世纪人口三万,13世纪有四万五千人.用今天的标准衡量,那时的伦敦城狭小肮脏,是一个臭气熏天、极易发生火灾的废物堆:木结构的房屋,没有铺垫的街道,有英国唯一的下水道系统,公厕仅有一处.但12世纪的伦敦市民却以伦敦为骄傲,认为它光芒四射.

⒉西欧城市的地位和特点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一般都兴起于国王或教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他们象对待自己的庄园那样对待城市,行使其领主权.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本意良好的封建领主也不会管理商人的事务,因为封建法律和习惯法并不了解商业问题.何况封建领主极可能借口提供保护而进行勒索.商人们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商业习惯法,以处理货币与货币交换、债务与破产、契约等事务,所以他们希望有自己的法律、法庭,即希望自己管理他们的城市.由此产生城市与封建主的矛盾和斗争.

这种斗争有时非常尖锐,甚至发展到武装冲突,如法国的琅城.但一般多是通过经济赎买的办法,从国王或封建主那里取得特许状,从而拥有自治权.每个城市都是一个集体,市民并不拥有个人的权利.这些特许权大致包括人身自由,市民不能成为农奴,农奴到城市一年零一天即为自由人,司法、财政独立等.一些城市市长由国王委任,有不完全的自治权.还有一些城市有市议会,可选举市长或市政官,拥有完全的自治权.更有一些城市,如威尼斯、佛罗伦萨,则成为城市共和国.当然,也有一些小城市依旧服从封建主管辖.一般来说,到中世纪末期,几乎所有的西欧城市都不同程度摆脱了封建束缚.

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市一般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心作用.

西欧城市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①西欧政治分裂,法律不统一,大小封建主割据独立,各封建主都是拥有行政司法职能的独立实体,城市援引此例,就象某一领地取得特恩权一样.这种状况不会在大一统的帝国结构中出现,所以,它既不会出现在东方,也不会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②城市往往与王权结盟,取得特许状,以对付当地封建主.③农村公社的传统,市民也组成公社,成为团结斗争的现成组织形式。?古希腊、罗马城市文明的遗产:城市公民群体和公民权的观念,公民大会制度和市议会制度。

⒊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

在中世纪西欧,没有一个市民需要现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世界仍然太不安定,个人难以单独活动,市民需要共同参加一个严密组织,用各种规则和制约来保护自己.行会是中世纪城市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和社会互助组织.从11世纪起开始有商人行会,既包括商人,也包括手工业者,后由于分工而专门化,从商人行会中分出手工业行会.

商人行会的主要职能,对外是为其成员造成对当地市场的垄断,故严格限制外地商人在当地的贸易,对内则保持一稳定的、没有竞争的经济制度,故对内统一价格,严惩个人垄断.

加入手工业行会的人必须是行东,帮工和学徒无权参加行会.一般手工业者都经学徒一帮工一行东(师傅).手工业行会的职能与商人行会的职能相似,其行规主要反映经济方面的内容,对生产规模、学徒帮工数量、工资、生产过程、价格、原料、市场都有规定.行规有两个倾向:一是平均主义倾向,使每个市场者机会均等;二是对内反对自由竞争,对外造成垄断.

另外,行会还具有社会互助和救济职能,看来,农村公社对行会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评价:从经济上来看,行会是城市兴起的产物,是中世纪自然经济为主的条件下,商品生产已有发展但还不太发展的产物.中世纪市场狭小,对产品数量、价格等不能不进行限制,否则无法进行正常再生产,所以行会在保障小商品生产方面有进步意义.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其保守性愈来愈显,最后被手工工场制度代替。从政治上来看,中世纪的城市主要是由行会组成的,在行会的基础上形成了城市管理的主要机构:市议会,从而体现了一种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精神。

三、西欧商品市场关系的发展

在西欧早期商业活动中,犹太人往往zhan有重要地位,他们的足迹遍及拜占廷、阿拉伯世界及西方各地,使长途贸易首先得到发展.

在中世纪,意大利,德意志和尼德兰在商业上比大西洋各国更为发达,城市也更为集中,从而形成两大国际贸易区.一是传统的地中海贸易区,由意大利商人控制,主要搞东西方中介贸易.一是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由佛兰德尔和德国的商人控制,主要经营各国的土特产:罗斯的皮毛、蜂蜜,英国的羊毛,佛兰德尔的呢绒,德意志的粮食.

联系这两大国际贸易区先后有两条通路.12~13世纪主要走陆路,即翻过阿尔陴斯山,经法国香槟伯爵的领地,到达佛兰德尔.13世纪以后主要走海路,从地中海出直布罗陀海峡,到英国和北海各港口.

意大利商人对西欧商业组织的发展有重大贡献.起初,他们搞合伙制,一般由两方组成,一方是座商,提供资本,一方是行商,押运货物,回来分配利润后即散伙.13世纪以后,意大利出现运输业,行商也逐渐变成座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商人组织也由合伙制转变为商行、公司,其主体是一个家族的成员,并以该家族命名.14~15世纪意大利有200余家公司或商行,在各主要城市都设分号,远至巴黎、伦敦、布鲁日,这是近代资本主义公司的前身.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汇兑和信贷业务也发展起来,从而促进了银行业的出现.这也是意大利商人的贡献,他们发明了借贷记帐法、结算办法等.全欧第一家银行是1346年在*成立的,最初贷款利息很高,从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百不等.佛罗伦萨的银行家曾一度代教廷征收西欧一些国家的什一税,可见其势力之大.

四、城市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城市的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

⒈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新的等级一一市民阶级.而在此之前,西欧社会只有农奴和在农奴之上的贵族、教士.而且,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及其他们的对外冒险事业.此为社会变化.

⒉城市商品经济的作用,促使旧的自然经济的领地庄园制度瓦解和农奴依附地位的消失.门类齐全的庄园生产转而成为满足市场需要的专业化生产,新型的自由农民出现.以前人们的财富观念只有土地,现在则包括货币和可用货币估价的商品.新的商品为土地贵族提供了新的消费,从而也就瓦解了土地贵族,他们不再搞劳役地租,而改用货币地租,使农奴变成了人身自由的佃农.此为经济变化.

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同时市民阶级参与政治,城市自治和城市议会,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此为政治变化.

⒋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这就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这是文化变化.

返回

蓝色加勒比海发表于2006-10-0816:14#3

教权的兴衰与十字军东征

⒈教权与王权之争

11世纪中期以前,教会实际上是世俗王权、领主的世俗工具.追求灵魂拯救、精神生活的教会完全陷入世俗生活,使教会腐化现象严重:许多教士娶妻,教职公开买卖,称为“买卖圣职”,甚至连教皇职位也买卖.如此,引起教会内部的改革运动,称克吕尼运动(得名于克吕尼修道院).

1059年,教皇尼古拉二世在教会改革派的影响下,规定以后的教皇必须由红衣主教选举产生,希望选举教皇时能排除来自教会以外的影响,当时红衣主教就是罗马城各教堂的教士和附近主教区的主教.这是教权摆脱王权和世俗权力的开始.从此红衣主教选举教皇,教皇转而任命红衣主教.

1073年,改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希尔德布兰当选教皇,称格利哥里七世(1073~1085年).他认为教会应站在尘世社会以外,对人类的全部活动进行判断和引导.社会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巨大的宗教共同体,由忠诚笃信、纪律严明的教士负责管理.他要求已婚的教士抛开妻孥,实行教士独身制度.他宣布主教不再是封臣,主教和教士不得接受俗人锡封教职.(问题:教会清除**的改革为什么易于成功?)

这样,格利哥里立即面临一场战斗,要与另一个觊觎世界最高权力和神圣使命的人一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进行较量.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是亨利四世.在德国,主教和修道院长拥有大量土地,在皇帝的管辖下,他们按本身的职衔作为封建贵族zhan有并管理土地.在这些大量的圣职职位上,安插上自己的人作为可靠的封臣,对皇帝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德国“世俗授职”乃是司空见贯的现象.现在格利哥里禁止世俗授职,亨利四世当然不干,并叫名大骂希尔德布兰.因为此前教皇职位都一直由德皇控制,他根本没把教皇放在眼里.结果格利哥里宣布开除亨利教籍,废黜他的皇位.亨利面对国内诸侯和主教的趁机反叛,别无它法.1077年1月,他在寒冬越过阿尔陴斯山,到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萨,身披罪衣,赤足立于雪地之中,请求教皇宽恕.此即为闻名于世的卡诺萨觐见.以后,亨利四世重整旗鼓,带兵进犯意大利进行报复,格利哥里七世于1085年在流亡中死去.

到德皇亨利五世末期,双方态度都有所缓和.1122年签订沃姆斯宗教协定,规定主教和修道院长由教士选举,选举时须有皇帝或其代表参加,教皇赐予主教代表教权的指环和权杖,德皇赐予主教代表世俗权力的权节.在此之前,就主教叙任权问题教皇已与英法两国达成类似协议.

从格利哥里七世开始到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教皇政体确立,主教和大主教必须服从教皇的直接统治,早已存在的教阶制这时真正处于教皇控制之下.

在此期间,德国皇帝腓特烈·巴巴罗萨先后两次于1154年和1176年为教皇牵驴,标志教权高于王权.到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期,教权达于极盛.他迫使法王腓力·奥古斯督改变停妻再娶的行动,迫使英王约翰同意他任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并使其承认教皇对英国的宗主权,英国是教皇的采邑,他还插手德国皇位之争.英诺森三世号召组织第四次十字军,结果攻占了君士但丁堡.1208年他发动十字军残酷镇压法国南部的基督教异端阿尔比教派.

1229年教皇格利哥里九世下令设立“异端法庭”,烧死异端,此后,法国、西班牙、德国都设立异端法庭,教权不可一世.

⒉教权的衰落

教权的过度膨胀,显然不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进入十四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各国王权的加强,便逐渐削弱本国教会与教廷的联系.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年)干预法王腓力四世对本国教士征税的命令,并以开除教籍相威胁.但今非昔比,法王召开三级会议(1302年),并派军队逮捕教皇,又老又病的教皇,遭此侮辱,不久死去.

1308~1377年,教廷长期迁于法国边境阿维农,七十年间,教皇一直受法王控制,教皇称之为“阿维农之囚”.1377年,教廷迁回罗马,但阿维农教皇继续与罗马教皇并立,双教皇近四十年(1378~1417年).这期间于1409年比萨开会,宣布废黜双教皇另选一个,结果那两个不退又加上一个.直到1414年才又选一新教皇,让三个旧教皇同时退位,拖到1417年新教皇才上台.教权大分裂,表明教权的衰落.

二、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罗马教廷、西欧骑士和意大利各城对近东各国的侵略性远征,时间从1096~1270年.前后共八次.

⒈十字军东征的原由

简单说,是虔诚、好战、贪婪三种动力.

①宗教原因基督教的朝圣习惯(基督的坟墓在耶路撒冷),四世纪已经形成.中世纪基督徒深信人都有罪,赎罪的方法,一是苦行赎罪,一是朝圣赎罪.十一世纪克吕尼运动引起宗教复兴,使朝圣成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活动.

教皇提高教权权威的yu望,想借故把基督徒团结在教皇周围;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教廷耿耿于怀,想恢复基督教的统一.

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莱芒宗教会议上号召从异教徒手中夺取圣地,并大力渲染穆斯林的残暴罪行,从而在西欧形成了普遍的、群众性的宗教狂热.教会激发出的这种宗教狂热,导致了十字军运动的开始.没有宗教狂热,就不会有大的群众性运动(如中国*).但宗教狂热并不能决定运动的方向,决定运动方向的是

②经济原因城市的兴起,商业贸易的发展,不断地把西欧封建主卷入商品经济中去,刺激其物质享受的yu望,能发一笔横财该多好?外出远征掠夺是一条路.且当时英法实行长子继承制,造成许多无所事事的封建骑士,成为社会上的无组织力量,使社会不安定.另一方面,日耳曼贵族好战,经常互相攻伐,对外远征即是疏导这些过剩精力的最好方法.

广大农民在封建压迫和商品经济刺激下,也想摆脱封建束缚,幻想发财,只要有人指出发财道路,便可一往直前.

这时,意大利的几个城市共和国威尼斯、*、比萨,也想从阿拉伯人和拜占廷手中夺取东地中海的贸易市场和港口,控制东西方贸易.

这样,西欧各阶层,上自教皇,下至农民,这种种的利益和yu望,成为十字军运动能长达近二百年之久的基础.

③直接原因十一世纪下半期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接着又占领小亚细亚.十一世纪末塞尔柱帝国瓦解.拜占廷科穆宁王朝的皇帝阿历克塞,认为收复失地时机成熟,但自己力量不足,于是在1095年向教皇求援,逐给十字军东征以口实.

⒉十字军东征的概况

十字军东征前后共八次.

第一次1096~1099年.前锋为农民十字军,约六、七万人,主力是骑士十字军.农民发财心切,急如星火,廉价卖掉一切可卖的不动产,高价购买路上所需物品,不等骑士十字军,提前数月于1096年春从法国出发,沿莱茵河、多瑙河一线前进.这些农民,他们以牛羊当马用,拖着双轮小车,车上堆着破碎的行李和他们的孩子们.每经过一个城市,一个堡垒,孩子们便伸出他们的小手问道,这是耶路撒冷吗?当农民十字军没有钱购买食品时,沿途便开始抢劫,饥饿、疾病、斗殴,到君士但丁堡便死伤大半.对这支光会抢劫的破烂军队,拜占廷皇帝阿历克塞一世赶快把他们送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结果,剩下的在小亚细亚被突厥人全部歼灭.

主力骑士十字军1096年秋才出发,领导人是西西里的诺曼骑士.1097年占领小亚的尼西亚城,1099年在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叙利亚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爱德萨伯国,特利波里伯国,控制了地中海东岸.

第二次1147~1149年.第三次1189~1192年.主要是对付阿拉伯人的反攻,但都失败.

第四次1202~1204年.宗教狂热可以激起十字军运动的开始,但并不能决定十字军运动的发展方向.第四次十字军本来是渡海攻打埃及,但在威尼斯人操纵下,十字军被困在海岛上,借口拜占廷皇位之争,结果竟攻打拜占廷.1204年4月13日君士但丁堡被攻陷,拜占廷帝国灭亡,十字军建拉丁帝国.威尼斯人控制东地中海贸易.1261年小亚的希腊人国家尼西亚的皇帝靠威尼斯人的对头*人帮助,重占君士但丁堡,才恢复拜占廷帝国.

以后还有四次,第八次是1270年,但十字军运动已衰落.1291年十字军丧失最后一个据点阿克,耶路撒冷王国灭亡.

⒊十字军东征的后果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对穆斯林的还击,是欧洲实力增强的表示.它阻碍了近东各国尤其是拜占廷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西方文明的发展.

政治上,骑士和封建主不断到东方去,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统一和王权的加强.

十字军运动从兴起到失败,正反映了教权从上升到下降的历史过程.

经济上,东征使意大利各城取代了拜占廷和阿拉伯商人在欧洲的贸易中介地位,控制了东西方贸易,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改变了西欧封建主自然经济的生活方式,使其货币需求扩大,推动了劳役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

文化上,东征是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使西欧人大开眼界.东方文明传入并影响欧洲,西欧人开始讲文明了,讲卫生了,知道经常洗澡了.

返回

蓝色加勒比海发表于2006-10-0816:17#4

英、法议会君主制国家的形成

十一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分裂的、无定形的、“封建等级制”国家,开始向集中的、议会君主制的民族国家转变.在这几个世纪里,国王与贵族的斗争始终是西方政治史的主线.

一、法国王权的加强

987年,法国加洛林王朝绝嗣,原法兰西区公爵休·卡佩被推选为王,成为最高的封主,是为卡佩王朝(987~1328年).卡佩王室领地不大,位于法国中部,只有从巴黎到奥尔良的狭长地带.直到12世纪前期,王室也不比其几个附庸强大.例如安茹伯爵领地是王室领地的六倍,而且到1154年安茹伯爵亨利以外孙身份继承英国王位,称亨利二世(英国金雀花王朝).这样,安茹、诺曼底等就成为法国王权加强和统一的大敌.

在法国王权加强的过程中,腓力二世、路易九世、腓力四世进行的削弱封建制度的种种改革卓有成效.

腓力二世(1180~1223年)首先继承发展其父路易七世的政策,与城市结盟,他先后对八十多个城市颁发特许状,承认其特权和自治地位.其次,他二十多年不断策反英王及安茹伯爵的亲属,到英王约翰(1199~1216年)时终获成功.1202年腓力进军诺曼底,以封主身份剥夺英王在法国的领地诺曼底、安茹等.1214年腓力二世大破英德联军于布汶,此战的胜利使卡佩王朝国势超过英国和德国,腓力获奥古斯都称号.

在腓力二世时,王室领地的地方行政首脑,由传统的世袭贵族手中转到实行薪俸制的高级市政官手中,这种忠诚的官僚政治,是法国官僚制度的开始,成为日后法国实行君主政体的强大工具.

到腓力之孙路易九世(1226~1270年)时,又设巡回检察官,监督地方官吏(高级市政官),完善官僚制度;司法改革,设国王法庭,审理重大案件,并复审领主法庭判决;规定“国王四十日”制度,禁止领主私斗;币制改革,下令王室领地除国王货币外,不得使用其它货币;军制改革,开始招募雇佣兵,国王有了直辖军队.

腓力四世(1285~1314年)又是路易九世之孙,号称美男子,继续加强王权.他以联姻形式兼并那瓦尔王国和香槟伯国,还想吞并佛兰德尔,结果失败.1296年,腓力四世下令对教产征收所得税百分之二十,遭教皇反对,腓力四世断绝教廷在法国的收入,并于1302年召开三级会议,公开与教皇对抗.以后又将教廷迁往法国的阿维农,控制教廷七十年之久.

在整个十三世纪,法国王室的官僚政治稳步发展.王室财务机构形成,称审计院;国王法庭发展成巴黎大理院.国王以官僚贵族作为自己的阶级支柱.

二、中世纪西欧的议会制度

1,中世纪议会制度的起源

一般认为议会起源于国王的议事会。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国王和百姓、封主和封臣都遵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合法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正是根据封建制度的这种相互或契约的性质,后来才发展成为西方议会政治的思想.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王需要金钱来支付政府官吏的薪金,需要金钱来与别的国王进行战争.罗马帝国时期的税收,对于封建传统却是完全陌生的.在封建制度下,每个人只是按期交纳例钱.国王与别的领主一样,必须依靠自己的收入维持生活,这些收入包括他自己的采邑收入或临时由他监护的庄园收入,以及他的封臣向他交纳的临时贡金.即使在最有理由的情况下,也没有一个国王能简单地下令征收新税.

12、13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使西欧社会除了农民和农民之上的领主、教士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市民等级.他们虽然地位低下,但思想自由,富有钱财,不容忽视.当市民代表开始正式被召唤去和领主、教士一起参加国王的大议事会时,就可认为议会已经形成了。

2,中世纪议会的概念和形式

议会(“巴力门”parliment).中世纪西欧的议会既不代表民族,也不代表人民,更不代表个别的市民,而只代表“国土上的各个等级”.所以,议会反映的是封建制度下的等级的概念.第一等级也即最高的等级是教士,他们是属灵的等级,其他人都是凡夫俗体,第二等级是贵族,城市市民属于第三等级.这三个等级的代表通常分开开会,似乎是三个截然有别的议院.但其形式因国而异,英国、波兰和匈牙利的教士,总的来说已不再派代表,只是主教与世俗贵族出席上院会议.波兰、波希米亚(捷克)和匈牙利的自由民最后退出了国会,只留下胜利的东欧地主贵族.另一方面,卡斯提尔(西班牙)、符腾堡(德国)的贵族集团最后拒绝参加议会,把市民和教士留在会议上.某些国家,如斯堪的纳维亚、瑞典、法国的等级会议,甚至农民也被允许有自己的代表.

13世纪以后,在西欧、中欧的拉丁基督教世界里,议会制度在各国普遍建立,也唯有议会能说明欧洲各国制度的相似性.

3,中世纪议会的作用

国王们召开议会是作为宣传、加强王权和取得税收权的一种手段.国王们看到,有了议会就能更方便地解释他们的政策并索取金钱,为此目的召集大型会议要比派出一百个官员到一百个地方向居民解释一切和讨价还价方便得多.国王既不承认也不主张议会有权支配国王及其政府.但从议会这方面看,议会则想借同意新税来限制王权,甚至想支配王权和政府.

在议会君主制下议会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双方力量的对比,它既可以是加强王权的工具,也可以对王权加以限制.这里,重要的是,经由议会批准已成为一种必要的程序.但注意,并不是议会权力越大越好,它与王权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在中世纪,它不能大到消灭王权,如波兰的贵族议会实行“一票否决制”,可以说是波兰亡国的原因之一.

总之,议会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物,是贵族特权下放或普及化的结果,但它又是联结中世纪封建制度和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桥梁.

三、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

法国的议会被称为三级会议.第一次三级会议1302年在巴黎举行,是法王腓力四世为加强与教皇斗争的力量而召开的.第二次三级会议也是法王于1308年自上而下召集的,与会者达500多人.三级会议的召开,法王有完全的主动权.开会时三个等级分别开,一个等级一票,使国王很容易操纵.而且往往是需要征收新税时才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当然也是税收.三个等级分摊税额时,第三等级自然首当其冲.与英国国会相比,三级会议的权力要小得多.

百年战争期间由于法国不断战败,激发了法国人的民族意识,三级会议决定全力支持国王,1439年确认国王可以不经三级会议同意征收新税,此举是导至法王以后基本上停开三级会议的一个原由.

四、英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公元五世纪中叶,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裘特人进入不列颠东部和南部,七世纪初形成七个王国,历史上称“七国时代”(7~9世纪).八世纪末九世纪初诺曼人入侵不列颠东北部,为抵御入侵的诺曼人,829年七王国合并统一,从此有英格兰这一名称.值得注意的是,诺曼人入侵,加剧了西欧大陆的封建割据,但却促进了英格兰七国的统一.

到阿尔弗烈德大帝(871~899年)时,阻止了丹麦人的继续入侵,并控制丹麦区(英格兰东北部)以外的英格兰.十世纪中叶,不列颠的丹麦人与盎格鲁人、撒克逊人融合,英格兰全境统一.但到十世纪末,丹麦王国又入侵,其卡纽特国王(1017~1035年)建立了包括丹麦、挪威和英格兰在内的北海大帝国.不久,其死,帝国分裂,1042年英格兰独立.

1066年英王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趁机征服英格兰,史称征服者威廉,其王朝称诺曼底王朝(1066~1154年).后,诺曼底王朝也绝嗣,法安茹伯爵亨利即位,称亨利二世,是为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从1066~1204年英王的领土不仅包括英格兰,还包括法国西半部的领地,故有书称安哲文帝国.

七国时代,英格兰即开始封建化过程.9~11世纪中叶的英格兰王国时期,封建庄园逐渐形成.1066年诺曼底征服大大加速了英国的封建化进程.威廉没收了大部分盎格鲁撒克逊贵族的领地(据统计,他们的土地在威廉晚年时只占百分之八),把它们分封给自己的新旧封臣;并且在他死的前一年,1086年进行全国土地调查,编制成《土地赋役调查书》,其中对土地的归属,财产状况,耕作者身份,都作了详细登记.从调查结果看,当时绝大部分土地为封建主占据,广大农民已成为农奴,他们称调查书为“末日审判书”.这一调查结果保存到了今天.它表明英国封建制度的确立.

与法国相比,英国封建制度有其特点:①由于是不断地征服,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克尔特人,诺曼底人征服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者与当地人对立,故只能紧紧团结,依靠王权,所以英王权强大.所征服的土地七分之一归王室,实力超过任何封建主,而大封建主的领地又不相连接.②一切大小封臣除向其封主效忠外,还都要向国王宣誓效忠.③财政和军事上,国王把过去对付外敌而征收的“丹麦金”变成经常税,并征收附庸领地的继承税.到12世纪,封臣骑士要为国王服兵役的习惯义务,又被称之为“盾牌钱”的货币税所取代,国王可以用这些钱召募雇佣军队,从而又大大加强国王的军事力量.④司法方面,亨利二世(1154~1189年)规定自由人可越过领主法*诉国王法庭,使国王法庭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有效地行使司法权.正因为如此,英国比法国较早出现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五、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

⒈背景12、13世纪,英国经济发展,城市兴起.1086年全国有城市八十个,13世纪末达一百六十六个.与法国城市不同,英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建立在王室领地上,城市无自治权和自治机关,故市民与王权有矛盾.英国的骑士阶层,自十二世纪亨利二世实行军事改革,在向国王交纳盾牌钱以后,大都经营农牧业与商业,从骑士变成了绅士,并多在地方上担任治安法官,掌握地方警务、司法和行政权力,其利益与城市市民接近,被称为新贵族;另外,英国骑士阶层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年收入达二十英镑的自由土地所有者必须接收贵族称号,这就使骑士阶层失去纯粹贵族的性质.至于大封建领主由于力求维护自身的特权,自然与王权有很大矛盾.

英国的议会君主制,就是在各阶层与王权的冲突中,自下而上形成的.

⒉自由大宪章失地王约翰(1199~1216年)时,约翰对内无视封建契约,向附庸和城市征收额外捐税,对外则由于教皇支持法王腓力二世而向教皇纳贡称臣,对法战争又一再失利,丢掉了英国在大陆的大部领地,这就使他与市民、骑士和大封建主都处于对立地位,1215年6月15日,大封建主联合骑士与城市上层以武力迫使约翰签署“自由大宪章”.大宪章共六十三条,具有封建契约性质,主要是保证大封建主在经济、司法和政治上的特权,同时也涉及骑士和市民等级的权利.若国王破坏大宪章,封建主有武装反抗之权.大宪章把王权放在封建契约约束之下,充分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有人认为它是君主立宪政体的起源,也有人认为它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的反动倒退文件.

⒊牛津条例在英国国会产生之前,国王宫廷中已有由教俗大封建主组成的“大会议”,负责向国王提出建议,讨论税收等重大事项.亨利三世(1216~1272年)在位五十六年,其年幼时,大封建主以大会议之名掌握权力,待亨利长大亲政,逐与大贵族发生矛盾.1258年,亨利于牛津召开讨论征税的大会议,贵族发动兵谏,迫使亨利签订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牛津条例规定,议会法是最高权威,一切法令不得与其相悖,并组成由15名贵族参加的委员会与国王共同施政,国王采取的任何措施均得他们同意,方能实施.如此形成贵族寡头政治.但贵族宗派不和,政府无法工作,1261年,亨利下令废除牛津条例,导致内战.1264年西门·德·孟福尔伯爵率领的联军击败王军,俘虏了国王父子.

1265年,西门召集国会讨论国是,出席者除教俗大贵族外,每郡有两名骑士,每大城市有两名市民参加.此称西门国会或孟福尔国会.

⒋模范国会不久西门败亡,王权恢复,亨利三世之子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即位.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解决各项重大问题召集国会.这次会议参加者的成分与1265年西门国会相同,后被称为“模范国会”,并被认为是英国国会的开始.但这时的国会,在爱德华看来,只是作为政府机构的一部分,帮助国王治理国家,不是限制王权而是加强王权的工具.

⒌英国议会君主制度的确立进入14世纪,到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时,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国会成为一项稳定的制度,国会由临时性机构转变为永久性机构,国会每年召开,春季和秋季各开一次.国会在发展中逐渐分为上下两院,教俗大贵族组成上院,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下院,上下院单独召开会议.1327年,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并且由坎特伯雷大主教宣布,废黜了爱德华二世,立其长子爱德华三世为王.在百年战争中,军费大增,下院取得了批准征税权,并进而加强了与国王讨价还价的地位,“欲与先取”,逐渐获得立法权.1353年,议会立法否定以国王的诏令作为法律;1386年,议会通知国王,如果他违背法律,议会可合法将其废黜.1399年,议会废黜了理查二世.与法国三级会议相比,英国国会权力要大.

英国议会制度强大,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其一,英国下院由骑士和市民共同组成,从而大大加强了下院的实力,因为英国城市市民长期孱弱,难以单独行动.英国骑士与市民的混合,市民甘愿服从骑士的领导和骑士对市民利益的尊重,使代议制在英国扎下的根基比其它国家深得多.其它国家的议会在后来都逐步趋于消亡,部分原因就在于各阶级的冲突.其二,英国在中世纪还是一个小国,比我们现在在地图上看到的还要小,因为当时它的北部几乎是一片荒原.由于小,它没有象法国、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设省级或地方议会机构,而地方议会机构可能分割中央议会机构的权力.其三,英国选入下院的议员很早就获得使其选民承担义务的权力.如果他们投票通过一项税收,选举他们的那些人就必须交税.选民不准不接受他们的议员的表决,也不准在议员回家时对他进行惩罚.而其它国家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形.

中世纪盛期的三个世纪为秩序和自由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大批拥有自治权的城市出现,某些地方陪审团的成长和议会在各地的兴起,都为人民提供了手段,使他们可以部分参与他们政府的工作.古代文明从未创造出大于一个城邦的自由政治单位.希腊人从未实行过超出人们能够会面范围以外的民主.罗马人也未发明这种方法.古代从未有过代议制政府的概念,然而,代议制政府却首先出现于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的西欧.

返回

蓝色加勒比海发表于2006-10-0816:21#5

分裂的德意志和意大利

在中世纪,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历史紧密相关;与英法两国不同,德、意两国不是走向统一,而是深深陷入了分裂割据之中。

一、徒有虚名的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帝国分裂后,法兰克这个名称就此留给西法兰克人专用,以后叫成法兰西。东法兰克王国大致包括今天的西德、荷兰、瑞士和奥地利,这些地区当时地理上称日耳曼,中文将其译为德意志,故德意志王国就是日耳曼王国。

911年,德意志的加洛林王朝统治告终。919年萨克森公爵被选为王,开始了德国的萨克森王朝(919~1024年)。奥托一世(936~973年)时,德意志强盛起来,由于他帮助教皇平定内乱,962年被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被认为是查理曼的“罗马皇帝”的合法继承人。从此德国在中世纪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其地域也包括到了意大利北部。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时名义上也是西欧国家所有封建主的最高君主,其他封建主至大也不过是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看起来确实崇高伟大,然而它为帝国及其皇帝带来的不是荣耀,而是麻烦。麻烦来自同教会和教皇的争执,来自同意大利和罗马的争执,也来自同帝国内外王公诸侯的争执。

八、九世纪以来,教会逐渐形成了一种“世界帝国与世界宗教”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基督教和罗马帝国都具有世界性,两者是重和的。罗马教皇作为上帝的代理人,管理世人的灵魂,罗马皇帝作为上帝的代理人,管理尘世事务,而其主要职责是保卫教会。皇帝对这一理论自然不能接受。于是伴随着理论之争的便是一系列政治军事冲突。

11世纪的形势有利于教会而不利于皇帝。德意志封建化的完成增强了离心主义的势力。教会则因克吕尼运动而得到加强。教皇哥里格利七世提出了皇帝之于教皇犹如月光之于日光的理论,指出皇帝必须依赖于教皇。70年代发生的主教授职权之争是教皇与皇帝之间的第一次尖锐冲突。教皇利用诸侯反皇帝势力的强大,并凭借自己手中的绝罚权力,迫使亨利四世接受卡诺沙的屈辱。这场斗争一直延续到下一个世纪初,到1122年双方的继承者缔结了沃姆斯宗教协定才告结束。皇帝不但把从来属于自己的主教授职权丢掉一半,在其他方面损失也甚多。在此期间发生的十字军东征的领导权,本来应当属于作为基督教世界捍卫者的皇帝所有,但却被教皇拔了头筹。皇帝的臣属,包括德意志的封建主和意大利的城市,都从教皇身上看到了抵制皇帝的力量。到13世纪初教皇英诺森三世在位时,教会和教皇的势力极盛,皇帝只能甘拜下风了。

另一方面,皇帝自认为其承袭罗马帝国传统,坚持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举行加冕礼。他还垂涎意大利城市的富庶,更希望把持罗马借以控制教皇。因此罗马成为许多皇帝登位以后首先要前往的目标,同时也就成为他们丧师铩羽的陷阱。

从奥托一世起的三个世纪中,几乎每一位皇帝都亲自统兵直趋罗马。其中,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年)的红胡子腓特烈一世(1152~1190年)曾六次攻侵意大利,前后达30年。他虽然获得加冕,但却是得不偿失:皇帝因干预教皇选举而与后者结下仇恨;军队的暴行激起意大利城市的敌视,他们不再依附于皇帝;皇帝长期出征域外,无暇顾及国内,诸侯乘机扩充实力,日益坐大。例如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德国一些封建诸侯就组建了德意志骑士团,向易北河以东和维斯瓦河下游的西斯拉夫人地区扩张,1158年在波罗的海沿岸建立了第一个德意志城市吕贝克,以后又相继侵占了勃兰登堡、西里西亚等地,建麦克伦堡、勃兰登堡侯国(1244年建柏林城)。从13世纪初到80年代,骑士团又侵占了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立沃尼亚和普鲁士。这样,由于历任皇帝都把帝国政策的重点放在意大利,而把对东方的政策交给东部边区的伯爵负责,其结果,是皇帝分散了统治德国的力量,最终受制于德国各大诸侯。

到了红胡子腓特烈的孙子腓特烈二世(1212~1250年)时期,德国的分裂割据状态就基本确立了。腓特烈二世一生大部分时间住在意大利南部,连德国话都不会说。他对德国大封建诸侯做了许多至关紧要的让步,把关税权、开办集市权、铸币权都划入大封建主的权力之内,使大封建主变成了各邦诸侯,形成合法的独立国家。

1254~1273年,德国历史上出现了没有皇帝的大空位时期。此后,德国诸侯在每次选举皇帝时,总是力图选举势力较小而不损害他们独立的君主来作皇帝,所以在以后一段时间皇位总是由不同王朝的诸侯前后接替。这些出身“可怜家族”的皇帝上台后都致力于夺地、联姻,以扩大家业,而每一家族上台都要对大诸侯让步。当然,皇位又成为在位家族扩张领土的手段,后来逐渐形成三个家族对皇位的争夺: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四次上台),波希米亚的卢森堡家族(二次上台),巴伐利亚的魏特尔斯巴赫家族(一次上台)。这些争夺一直延续到14世纪上半期。

在这一时期,常常同时有两个皇帝,两帝争斗时,教皇也来参与操纵。为排除教皇干预,1338年在伦塞召开选侯会,共有七大选侯,包括三个主教选侯,四个世俗选侯。会议决定,选侯选出的德皇,无须取得教皇同意。1356年查理四世(1347~1378年)颁布“黄金诏书”,明确规定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产生,大诸侯在各自领地内有独立的法律、税收权和军队,而选侯则有绝对君主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帝国的瓦解过程开始。15世纪中期,在普鲁士的德国骑士团国家归入波兰统治,还有一部分地区归入丹麦,瑞士则成为帝国之外的独立国家。1452年,腓特烈三世(1452~1493年)皇帝最后一次在罗马加冕,国号也改称“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表明帝国疆域日缩,只限于德意志一地了。

到16世纪的德国宗教改革前夕,德国有七大选侯,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上千个独立的骑士领地。所以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

二、德国的城市同盟

德国城市繁荣的第一个时期是在12、13世纪。由于与十字军东征相联系的东方贸易的作用,这些城市的财富和经济实力大大增长,许多城市以经济赎买的办法获得自由与自治权。与法国不同,德国各城市一般都没有得到皇权的支持,它们大多还都承认它们所在邦国诸侯统治。不过,也有一些城市把自己的独立地位扩张到仅仅承认皇帝为最高封主的地步,这些城市叫作帝国城市,享有和诸侯同等的权利。1356年“黄金诏书”颁布时,德国约有80个帝国城市。

由于德国皇权的衰落,各地区经济也就极不统一。在13世纪中期,仅莱茵河上的关卡就有62处之多。加上封建主之间的战争,他们对城市的突然围攻,对行商的袭击,这一切就迫使城市联合起来组成城市同盟,来保卫自己的利益和商路安全。1254年,莱茵河畔的科伦、沃姆斯、斯特拉斯堡等城市组成“莱茵城市同盟”,相继有50多个城市加入这一同盟。1331年,德国南部又形成士瓦本同盟,包括乌尔姆、奥格斯堡、纽伦堡等90余座城市。到1381年,莱茵同盟和士瓦本同盟又进行联合。城市同盟的出现和发展使德国城市在14、15世纪进入第二个繁荣时期。不过,1389年士瓦本一莱茵同盟在与美因斯大主教(选侯)、勃兰登堡边地侯发生冲突时瓦解,一些城市投靠诸侯。

德国最强大、最重要的城市同盟是德意志北部的汉萨同盟。这主要是一个商业同盟,汉萨是“公会”的意思。汉萨同盟是逐渐发展扩大起来的。对它正式形成的时间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13世纪80年代(刘明翰的中世纪史),德国人维纳·洛赫的德国史认为是1299年,马克尧认为是1358年。汉萨同盟的核心城市是吕贝克、汉堡、不来梅,后来加入的有科伦、普鲁士的但泽(现波兰的革但斯克)、哥尼斯堡。1358年对佛兰德尔实行商业封锁时,波罗的海东岸的里加等城市也加入进来。14世纪时汉萨同盟基本控制了北海、波罗的海的贸易。1367年,同盟有77个城市代表会议于科伦,确定同盟各城有公共财政和海军,具有独立的外交、宣战、缔约等权力,同时向丹麦宣战。1370年迫使丹麦签订《施特拉尔松和约》,承认同盟的贸易特权。这是汉萨同盟的鼎盛期。

汉萨同盟的主要商业活动是中介贸易,将东欧、北欧的木材、牲畜、毛皮与西欧的呢绒、金属器等日用品交换,并把这类中介贸易垄断起来。同盟在许多国家设有商站,西到伦敦,东到诺夫哥罗德。

汉萨同盟的盛期维持了一百多年。随着俄国、荷兰、英国等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形成,它的特权地位就被取消,1494年在诺夫哥罗德的商站被关闭,1548年在瑞典的商业特权被取消,不久在伦敦的商站也停业。

三、政治分裂的意大利

(1)5~10世纪的政治混乱

自476年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退位,意大利的政治统一就再未出现,直到1870年。

489年,西奥多理克在拜占廷皇帝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短暂的东哥特王国。526年西奥多理克死去不到十年,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就着手开始恢复在意大利的权力,554年东哥特王国灭亡。不过拜占廷在意大利的统治也并不稳固,565年查士丁尼死后,568年伦巴德人就出现在波河流域,拜占廷在意大利仅留下了一个在意大利中部的、从拉文那到罗马的总督管区。

伦巴德人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伦巴德王国(568~774年)。751年伦巴德人又进攻拉文那,总督管区灭亡。教皇受到威胁,逐求救于法兰克人。矮子丕平打败了伦巴德人,把原总督管区的土地交给了教皇管理,于是有了教皇国,此事发生在754年。二十年后,查理曼灭亡了伦巴德王国,自己戴上了伦巴德王冠,并承认了丕平对教皇的赠与。大约与此同时,那个通称为“君士但丁的赠与”的文件第一次出现。这个文件说君士但丁在迁都东方时,把罗马城和意大利所有的行省、城市都交给了当时的教皇西尔维斯特,归他和他的继承人永远统治。不过这个文件在15世纪被人文主义者、语言学家罗伦佐·瓦拉(1407~1457年)揭露为伪造的文件。

公元800年,查理曼从教皇利奥三世手中接过皇冠,被罗马人欢呼为“罗马的皇帝”,罗马又成为帝国的都城。此事对意大利影响深远,决定了意大利未来历史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把自己的命运同一些北方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843年查理帝国三分,他的长孙罗退尔zhan有意大利北部和东西法兰克之间的土地,并拥有皇帝称号。罗退尔855年死去。

这时候,843年阿拉伯人已从北非出发征服了西西里岛。此后二个半世纪,西西里成为一个穆斯林国家,首府巴勒莫是穆斯林文化辉煌的中心。

9~10世纪罗退尔的后人继续为新的入侵而苦恼。马扎尔人从匈牙利入侵伦巴德地区,阿拉伯人则以西西里为基地进攻意大利各地。

951年,已故的国王罗退尔二世的寡妇阿德莱德请求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帮助她对付其丈夫的继承人。奥托一世打败了这个寡妇的敌手,并娶了阿德莱德为妻,这样他就得到了意大利王位。962年奥托一世又帮助教皇平定内乱,被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从此,意大利的历史就与德意志紧密相联。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由德国诸侯选出的国王就成了当然的意大利国王,并且是皇帝的候选人,唯有德国的君主才拥有合法权力,可以统治意大利。

(2)帝国与教廷(1015~1250年)

从11世纪开始,意大利北部、中部的主要事件是教权与皇权之争;意大利南部的主要事件则是诺曼底人统治的建立。先讲南意大利。

11世纪初,拜占廷人、阿拉伯人、伦巴德人(伦巴德人在南意大利建立了两个小国,这时还一直存在)不断相互战斗,这就为虽已信奉基督教、但心里还想当强盗,并热衷干冒险事业的诺曼底人,提供了一个战场。他们当雇佣兵,帮伦巴德人打拜占廷人,又帮助拜占廷人打阿拉伯人。他们很快就要求不仅用金子和马匹,而且用土地作为他们的服役报酬。1030年,那不勒斯公爵在赐给一伙诺曼底人一块土地之后,诺曼底人便川流不息地涌向意大利南部。1059年,教皇尼古拉二世又把诺曼底人罗伯特所征服的土地作为教皇封地授予他,并预封他为未来的“西西里公爵”。这个行动既使诺曼底统治合法化,又使教皇对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的宗主权有了根据。1085年,罗伯特已占领了西西里大部,1130年他的侄子罗杰二世在教皇同意下,加冕为西西里国王。从此,西西里的诺曼底宫廷成为犹太人、拜占廷和阿拉伯文化集会地点,西西里也成为这些文化传入西欧的一个通道。

1186年,红胡子腓特列一世让他19岁的儿子与30多岁的西西里王位继承人结婚,而使意大利南部并入神圣罗马帝国。

这一时期,随着教权的上升,教皇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势力越来越强。先是1077年的卡诺沙觐见,然后是1122年沃姆斯宗教协定。虽然腓特烈一世(1152~1190年)决心维护皇帝的权力,六次入侵意大利,但大皇帝死后,来了一个大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教会的势力发展到顶点。到腓特烈二世皇帝(1212~1250年)时,他的统治就遭到教廷和一些意大利城市的反抗。他很有才气,爱好哲学、科学和诗歌,但他在位时却奠定了德国分裂割据的基础。他死后不久,西西里的王位就转到了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弟弟、安茹伯爵查理手中。

(3)13~15世纪的意大利

安茹查理的到来,标志着意大利历史的转折点。查理1268年登上西西里王国王位,正是德国的“大空位”时期(1254~1273年),德国在意大利的影响开始削弱。

查理以后的三个世纪内,法国的历任国王也一个接一个地翻过阿尔陴斯山,在意大利追求领土和权力。14世纪初教皇势衰,教廷迁往阿维农,法国在意大利势力大增。

14~15世纪,在意大利形成了五个主要国家,它们是那不勒斯王国(15世纪中期包括了西西里岛)、教皇国、威尼斯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和米兰公国。

四、意大利的城市

中世纪意大利的经济特点,是其北部的城市一直比较发达,中古早期即有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出现,其中最有名的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

威尼斯位居意大利半岛东部的亚德里亚海岸。它拥有地中海上最大的商船队,大商船300艘,百吨以下的小商船达3000只,大小军舰46艘,海员36000人。13~15世纪,威尼斯已是国际大都市,造船业、丝织业发达,工商业居民有20万人。威尼斯铸造的金币杜卡特是欧洲通用的货币,其年收入达100万杜卡特,相当于全法国的年收入,超过英国、西班牙和教廷。

威尼斯的运输业在前三次十字军东征时发展起来,到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但丁堡后,它便控制了与东方的贸易权。1299年它又与土耳其人订立条约,垄断了欧洲到巴勒斯坦朝圣者的运输业。从14世纪初起,威尼斯的大帆船满载着香料、糖、胡椒等东方货物每年两次取道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英国的南安普敦港和比利时的布鲁日,返回时载着斯勘的纳维亚的木材、皮货,英国的羊毛,佛兰德尔的呢绒和法国的葡萄酒。还有一些东方货物则用马驮,越过阿尔陴斯山,供应德国的城市。15世纪土耳其强大,威尼斯多次被打败,才难以近一步扩展。

在14世纪的意大利城市中,威尼斯的海上竞争者只有*。*位于意大利半岛西部,在1261年帮助败占廷复国后,取得贸易特权,控制了东地中海的商业。1282年它打败了邻城比萨,1298年、1354年、1379年又多次打败威尼斯舰队。但1380年*最终败于威尼斯舰队,从此衰落。1396年它承认了法国的宗主权。

中世纪晚期,位于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的商人家族使它们的城市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它的毛纺织业在14世纪初达到全盛。尽管有佛兰德尔的竞争,但由于它有东方的染料,加之其毛纺织业行会的秘诀,佛罗伦萨可制造出一种深红色的呢绒,而在欧洲畅销。14世纪初,它有手工工场200多家,9万名城市居民中有3万人从事呢绒生产,年产呢绒十万匹,价值60万佛罗林。而佛罗伦萨从事银行业的有80个家族,14世纪初的历史学家说,这些大家族“用他们的交易支持着基督教世界的大部分商业和交通。”1338年,巴尔迪家族和佩鲁齐家族贷给英王爱德华三世136万佛罗林,1345年英王赖帐不还,使这两个家族和许多银行破产。

意大利的大城市多为共和国政体,由市议会掌握,控制市议会的是大商人、银行家等贵族集团。它们一般又分成皇帝党和教皇党,互相争夺。其中不乏冒险家(银行家、雇佣兵队长)有时又夺得政权,形成独裁统治。15世纪佛罗伦萨政权就由美第奇家族控制达60多年,不过,这一家族又是文艺复兴的积极赞助者。

返回

蓝色加勒比海发表于2006-10-0816:22#6

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1350~1450年)

14~15世纪(1350~1450年)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尤其是农业萎缩,土地荒芜,人口锐减,加上14世纪中叶黑死病流行,英法长达百年的战争,使欧洲丧失人口达三分之一以上,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法国的扎克雷起义和英国的瓦特·泰勒起义)。但也正是由于这一经济危机,使封建主纷纷改变经营方式,出租自营地,导致农奴制庄园经济瓦解。

经过这一番经济自我调整,从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西欧人抓住了机遇,进行了地理大扩张,西欧经济尤其是工商业再度繁荣,一个新社会在中世纪西欧的基础上开始形成。

一、西欧封建制度危机的表现

1饥荒与鼠疫

西欧的饥荒实际上在14世纪初就开始出现.1315~1317年的大饥荒,使买不到粮食的城市居民大批饿死.偶然保存下来的伊泊尔的有关数字,足以使我们估计饥荒的程度.从1316年5月起到10月中旬,伊泊尔市政府下令掩埋了2794具尸体,而该市的居民才不过两万人.1351年、1359年和1418年在法国发生的饥荒,给人留下了特别可怕的回忆.其中1418年的饥荒在巴黎夺去了十万多人的生命,在那里常常有二三十个一群的穷人同时饿死,而豺狼则跑来吞噬人们的尸体.

然而,更可怕的还是鼠疫,也叫黑死病.它1347~1349年首次袭击欧洲,以后几十年间多次流行,间隔时间不定,无法预见.它不仅消灭老年人,还大批消灭年轻人,有些地方,整个村庄都消失了,大片土地荒芜.饥荒使挨饿的人们更易染病丧生,而鼠疫又使饥荒蔓延.它夺去中部意大利人口的三分之二,西班牙北部、法国、英国、低地国家和德意志居民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斯堪的纳维亚和东欧各国人口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城镇更容易遭到袭击,老鼠在城内相互连接的阴暗房屋中成群出没,繁衍成灾.威尼斯丧失人口三分之二,佛罗伦萨丧失八万到十万人,巴黎,五万多人.在阿维农,一天死四百人,巴黎八百人,伦敦二百人.阿维农教皇逃到郊外,四周彻夜燃起火堆,据说此举可防止疫病进入,教皇因此竟幸免于难。瘟疫的最后消失至今仍是个谜。有人指责这是犹太人向水里投毒,但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上帝对罪孽深重的人类的惩罚。许多人感到这是世界的末日,以至于到最后,没有人再为死亡而悲伤,因为人人都在等待死亡。

这是欧洲的一场大灾难,仅鼠疫就夺去了二千四百万到二千五百万人的生命,堪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相比.1300年,欧洲人口约七千三百万,1350年,下降到约五千多万,1400年又下降到四千五百万.直到16世纪初,欧洲人口才再次达到1300年的水平.

2阶级斗争的激化

在饥荒和鼠疫的打击下,西欧的经济走向衰退.对幸存者来说,劳力不足,可以指望较高的工资;但另一方面,处于普遍混乱状态下的许多穷人,由于地主和城市雇主也大批死亡而失业,到处流浪行乞.经济衰败时期,各阶级都必然为自己的利益进行激烈的斗争.上层阶级通过政府立法,例如英国1351年的劳工法令,力图控制工资和物价.不过,对于国王来说,尽管死亡把他们的臣民减去了许多,他们仍需要大量金钱维持自己的政府和军队.于是巧立名目,以各种方式来增加王室的收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货币贬值,即国王下令将一定数量的金或银分割成为更多的货币单位.这样,国王虽暂时有了更多的货币,但其后果却是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从而引起社会更大的动荡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许多地方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在法国,1358年爆发了著名的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在英国,类似的大规模起义是1381年的瓦特·泰勒起义.巴黎市民起义在商会会长艾田·马赛领导下,利用了三级会议.农民起义的发言人则超出他们眼前不满的范围,提出整个阶级结构的问题,询问为什么有些人会富有,而另一些人却贫穷.法国扎克雷起义提出了“消灭一切贵族,直到最后一人”的口号.在英国瓦特·泰勒起义中,曾创作出一首著名的两行诗:

亚当种田,夏娃织布,

那时,谁是绅士?

当然,政府和上层阶级对这种威胁报以残酷的镇压.农民一般都返乡重操旧业.

3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

西欧的经济危机由于百年战争的开始而变得更为尖锐,因为战争必然需要增加税收,这对于工商业生产者与农民来说都难以承受,从而使西欧经济更加趋向恶性循环。

(1)百年战争的起因.①英法12、13世纪以来争夺大陆领地的继续.法国想收复英在法国南部的领地阿基坦,完成统一,英国则还想扩大在法国的领地;②法国王位继承权问题.1328年卡佩王朝绝嗣,英王爱德华三世以腓力四世外孙资格要求继承王位.法国封建主推选瓦洛尔家族的腓力即位,为腓力六世(1328~1350年),史称瓦洛亚王朝(1328~1589年);③英法争夺佛兰德尔地区.佛兰德尔原为法王臣属,腓力六世时建立起直接统治.其地毛纺织业发达,但需英国羊毛,故倾向英国,英国也想控制佛兰德尔.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羊毛出口,腓力六世则下令没收英王在法的领地。1337年两国相互宣战。

(2)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年)1346年克莱西战役,英国弓箭手战胜法国骑士雇佣军,法死伤万余人.1347年英军攻占北方港口加莱.1356年英军又从南部登陆,普瓦提埃战役,法王约翰二世及大批贵族被俘.1360年和约,法西南部和加莱港归英.其间,法国爆发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

(3)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96年)太子查理即位,是为查理五世(1364~1380年).查理五世改善军队,避免与英军正面决战,以机动地游击战扭转了战局.1380年,英军已缩回沿海少数基地,法国收回大部失地.但查理五世死,查理六世即位(1380~1422年),国内又乱,勃艮第公爵(国王之叔)和奥尔良公爵(国王之弟)仇杀,英军再度入侵.1396年签定为期二十年的停战协定.

(4)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53年).进入十五世纪,奥尔良公爵与王朝一致,勃艮第则成为强大独立国家,并与英国结盟.

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年)重新恢复战争,率领六万大军在诺曼第登陆,并于阿金库尔战役大获全胜,还乘胜占领巴黎和法国北部.1420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查理六世的女儿嫁与亨利五世,查理六世死后由亨利五世及其后裔继承法国王位.但1422年两位国王先后死去,英国宣布由婴儿亨利六世为英法国王.这时,英国占领法西北部,勃艮第公爵据守法国东部,原法皇太子查理退守南方.法国形势危急.

1428年,英军大举围攻通往法国南部的要塞奥尔良.战争,尤其是战败,促使法兰西民族意识觉醒,宗教神秘主义者、民族英雄贞德(让·达克)宣称按上帝意志来拯救法兰西.贞德率军参战,解奥尔良之围.在群众性的宗教热情和民族意识的鼓舞下,法国扭转了战局.

1430年,贞德被勃艮第俘虏,转卖与英军.1431年5月30日被作为女巫烧死.奥尔良的贞德节.

此后,1435年勃艮第结束与英国结盟,英国内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家族争斗,对外战争也就不断失利.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英国在外战结束后即开始内战,史称玫瑰战争(1455~1485年).最后都铎家族的亨利夺得英国王位,开始英国的都铎王朝(1485~1603年).

百年战争的战场一直在法国,故法国破坏严重,但法国取得最后胜利.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15世纪末,法国才完成了统一.

二、危机的原因

对西欧封建制度危机的原因,19世纪曾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是农业无法供养过剩的人口,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加:1,2,3,4,5……而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2,4,8,16,32……即马尔萨斯主义的解释(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此说法现在看来没有多少道理。

20世纪对此主要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认为危机主要是周期性经济动向的产物,12~13世纪在一定技术(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低下)基础上的经济扩张达到其最高峰之后,接下来便只能是收缩,其表现就是经济危机。此看法的问题是把中世纪的经济危机视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二种认为它是长期趋势的产物,封建方式对剩余产品的zhan有在进行了近一千年之后,达到了收益的递减点。而封建制度又没有推动技术达到结构性进步的动力,在统治阶级开支规模过大和开支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剩余产品生产者的负担不断加重,可供压榨的油水已经告罄,最终造成经济危机。简言之,封建制度到最后既没有推动技术达到结构性进步的动力,又造成直接生产者的贫困化,从而形成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第三种解释是气侯方面的原因,认为欧洲气象条件变化(气侯变冷)到可以降低土壤生产力的地步,同时又使流行病增多。

美国“新左派”学者或称“新马克斯主义”学者沃勒斯坦认为第二种解释很可能是正确的,但没有严格的统计分析来证明。不过他又认为最似有理的解释应是第二种加第三种,即内在必然因素加外在偶然条件。看来,这个问题还远没有解决。

三、西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变化

饥荒、鼠疫、百年战争、农民起义,导致西欧经济衰败,土地荒芜,人口大量减少.西欧经济遭受了一场大破坏,也进行了一场大调整.西欧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⒈农奴制庄园经济的瓦解和封主封臣制的破坏

由于人口减少,劳动力短缺,封建主为了使他们的庄园能完成农活和保证收入,不得不缩减或停止经营自营地,为农民提供更为宽厚的条件,把自营地都分租给农民,并且往往是终身租佃权,以换取定额货币地租.这就使庄园组织及与之相联系的劳役农奴制走向瓦解.随着岁月流失,许多农民的租地成为世袭租地,货币贬值却日甚一日,以至如用先令支付的地租钱,在1400年是一笔可观的数额,但到了1600年,对农业劳动者来说,已不算是什么负担了.事实上,一个小农所有者阶级,已开始在西欧大部分地区出现.

随着农奴制庄园经济的瓦解,封主封臣制也遭到破坏,封主封臣间的相互义务和权利都逐渐废驰,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形式.地产的继承、分割、转让、买卖也必然要冲破封建制度的制约.中小封建主在其庄园败落后纷纷投靠国王,担任各级官职.即使在军队服役者,也要领取国王的军饷.何况由于步兵武器和战术的改进,国王已更多地倚靠市民和农民组成的军队.大封建主在失掉割据称雄的独立性后,由于其与王室和上流社会有长期的多方面的联系,加入国王政府更能获得高官厚禄,继续保持显贵地位.但是,整个西欧封建制度则已无可避免地走向消亡.

⒉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由于人口的大量减少,一些贫瘠的土地被废弃,这些土地长期无人居住和耕种,重新长满野草和树木,恢复了开垦以前的景象.农村人口逐渐集中到土地肥沃的地区,比较粗放的农业向比较集约的农业过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了新的起点.耕地面积的缩减为畜牧业腾出了草场,西欧的农业开始同比较发达的畜牧业结合在一起.人们开始较多地食用肉、奶、蜂蜜等食物,谷物的人均消费量随之下降.葡萄、亚麻、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大为增加.这是西欧农业史上一个重要转变时期,近代西欧农业的许多特点在这时逐渐萌芽和形成.

⒊西欧工商业的的变化和发展

这一时期西欧商业的发展变化,我们在第三章中《西欧商品市场关系的发展》的题目下已经部分讲到:商行、公司的出现,货币汇兑和信贷业务的发展,银行业的出现,北欧汉萨同盟的兴盛.需要补充的是,意大利银行业在14世纪四十年代因为英王欠债不还而受到重创,从而结束了意大利人独霸欧洲金融业的局面.英法德等国的银行家趁机崛起,如法国布尔日的雅克·科厄尔家族,德国奥格斯堡的富格尔家族一一它当时拥有的资本相当于三千万美元.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仍保留下来,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积极赞助者.

工业也一步步发展起来,它竭力冲破城市行会的限制,尤其在那些可脱离城市的新兴行业:冶金,矿山,玻璃,陶瓷,印刷等行业.1450年在纽伦堡的工场有一百二十个印刷工人.纺织业在意大利各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佛罗伦萨和米兰.15世纪初佛罗伦萨有三百个工场三万个工人,每年织呢绒十万匹;米兰从事呢绒制造的工人有六万,威尼斯也有一万六千人.从事呢绒生产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也发展起来,它由商人提供原料并收购产品,从而割断了手工业者与市场的直接联系.

⒋科技发明不断涌现

14、15世纪是西欧科技发明不断涌现的时代.风车、水车上使用了齿轮、凸轮和皮带传动装置.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西欧海员已有了利用星座定位的基本知识,并装备了甲板密封、上有塔楼的大帆船,远洋航行的条件已具备.采矿冶炼技术提高,采矿使用了通风、排水、和水力提运装置,炼铁用上了水力鼓风机.14世纪西欧各国开始使用火yao和火炮,封建领主再难以筑堡自立.1456年古腾堡用活字排版印刷了圣经,这是西欧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欧洲印刷技术大大发展.从这时起,西方的科技开始超过东方.

四、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特点(中西社会对比)

特点总是相比较而言,总要有一个甚至数个参照物.我们所取的参照物首自然是中国.

要比较首先又要有前提.中西社会发展有无统一性?是存在统一性前提之下的比较,还是双方原本就存在本质的不同?换句话说,中国和西欧各国在本质上,在结构上,究竟有无区别?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大体上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中国和西方的社会在许多结构上是不同的,因而决定了它们发展上的差异性;另一派则认为,中西社会在本质结构上是相同的,发展的不同只是显示发展阶段的差异而已.这个问题很大,它还可以引申到中国是否能独立走向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附录:

俄国历史学家Л.·瓦西里耶夫把人类历史划分成三个阶段:

①亚洲型的地方性社会存在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7-6世纪);

②世界历史文化的古典型(欧洲型)和亚洲型地方社会同时共存时期(公元前7-6世纪到公元后14-17世纪);

③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进程中,通过地方社会的集权化形成全世界历史的时期。

亚洲型社会,按瓦西里耶夫的意见,有以下特点:

a.缺乏私有制和经济意义上的阶级;

b.行政机构及其集权原则占统治地位;

c.公社或其他社会团体(氏族、种性、教派、行会等)在决定其内部问题时有自治权;

d.国家对个人关系上的**权力。

具有以上特点的社会很稳固,有很强的社会再生能力。国家消亡更替,但社会依旧,即使新国家是由异族建立的,也是如此。

随着亚洲型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形成了商品货币关系。不过这些现象从其产生起就处于国家的监督之下,并依附于国家,而失去了在私人基础上有组织的自行发展的可能性。许多东方国家在古代和中世纪具有繁荣的经济,很大的城市,发达的商业,但能保证它们自行发展的市场经济和私人所有制的明显标志却没有:私人所有制缺乏法律保障,市场缺乏法律保障。在亚洲型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权力-所有原则”,即权力产生所有权。只有参与权力才有社会意义,失去权力就会失去所有权。没有权利的财富和所有权很少能意味着什么。

欧洲型社会的突变发生在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在梭伦改革之后,古希腊的城邦产生了非凡的古典文化。古典文化的基础是专门编制出法律条文以维护公民和私有者利益。如此,后来就得到了公民社会和法制国家的名称。

欧洲古典结构与亚洲型结构最主要的原则区别在于,古希腊的私人所有制和市场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其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社会政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

这样,从欧洲古典文明到欧洲主动的资本主义扩张这两千多年间(公元前7-6世纪到公元14-17世纪),共存着两种原则上不同的社会制度,存在着两种历史发展的类型。

第一种制度是亚洲型社会,它是传统的、社会为中心的、**统治的、建立在“权力-所有制”和中央集权基础上的社会。这个社会缓慢地、周期性地再生着各种社会关系,并在政治上也周期性地存在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与分裂割据的相互更替。其间,发展变化最小的是社会和经济。

第二种制度是欧洲古典型社会,私人所有制、市场、个人为中心、部分居民拥有公民权以及有活力的创造性发展是这个社会的基础,这尤其表现在经济上。

欧洲古典文明的主要因素不仅保留了下来,而且在与基督教的结合中促进了中世纪封建制、欧洲私人所有制的市场经济基础的形成。在中世纪这就是商业共和国、城市公社(威尼斯、*等),它们有自治权并实行自治。在文艺复兴时代,然后是启蒙时代,欧洲的古典文明基因充分显示,并采取了资本主义的形式。

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并不是欧洲封建制度的产物,而是古典文明遗传并发展的新阶段。资本主义,这是古典文明在新的、更加有利于私人所有制的市场结构条件的复活,是新教劳动伦理学、地理大发现、美洲和亚洲相继进入世界市场的结果,同时也是个人主义的文艺复兴、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道德价值观刺激的结果。

欧洲的和非欧洲的这两种社会发展类型的冲突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当国家的力量为经济-技术和军事-政治潜力所决定的时候,欧洲文明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就产生了非欧洲型文明没有“充分价值”的感觉。东方的各种现代化观念首先是由西方知识分子提出来的,东方国家的政策也总是更经常地表现为“赶超式发展”的行动。人们在这种感觉下走过了18~20世纪。到20世纪末欧洲文明还没有显示出对全人类的消极后果,以致引起全球性危机。同时,社会发展的非欧洲方式的优越性也还没有显示出来。

著者以为,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结构已明显与中国封建社会不同.中国多搞一元化,中世纪西欧则呈现明显的二元化倾向:政治上是等级领主制,小国林立,没有统一的大帝国,当各民族国家形成时,又有议会与王权的对立;经济上是城市自治体与领主庄园的对立;社会上则是政教分离,并实行阶级世袭和家庭的长子继承制.(中国社会自唐宋以来具有非世袭官僚制、财产均分制、士农工商身份的不固定等特质;明清的宗族制度就是在这些特质的背景下构成的,它起到了相互扶助和宗族内“保险共同体”的作用;而儒教中的政治、经济思想,即大同的“公”思想和土地所有制的“均平”思想,既是对上述情形的补充和反映,又恰好构成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方面的基础.)

返回

蓝色加勒比海发表于2006-10-0816:24#7

中世纪的西欧文化

近现代西方各国文化,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这就是它们都是在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近现代西方文化,其源有二,一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它代表了理性主义,一是基督教文化,它代表了信仰主义.在此基础上,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才发展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化.

一、基督教文化

⒈形成基督教文化的原因

中世纪西欧形成基督教文化的原因,或者说,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原因很简单,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上自国王,下至平民,都是文盲.他们文化上的这种原始状态,使其不可能一下子消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各项成果.较高文化在蛮族中的普及与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当时有文化的人只有基督教士,这就造成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文化垄断地位.应该注意的是,西欧文化自公元三世纪以来已经衰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是其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其衰落的原因.

在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间,基督教士是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者.在修道院的高墙内,在昏暗的灯光下,只有基督教士还在钻研着古典文化的各项成果.毕达哥拉斯的数学著作,欧几里德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物理学,都有赖于他们而得以保存.可以说,正是他们“保存了学问的灯光长明不熄”.这时的历史著作《哥特史》、《法兰克人史》、《伦巴德人史》,都为基督教士所作.日耳曼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可是记载他们历史的,却是基督教士.

⒉加洛林王朝艺术

随着基督教的转播和深入,8世纪中~9世纪末,西欧形成了加洛林王朝艺术.这是日耳曼人对基督教、拜占廷和古希腊罗马风格的大规模地模仿和学习,其推动人是查理曼.他大兴宫殿和教堂建筑,成立宫廷学院,要求教会和修道院办起学校,开设了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课程.这些学科的设置,自然都与宗教有关,但对于这些学科来说,至少起到了传宗接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11~13世纪,基督教文化发展起来了.

⒊文学诗歌

①拉丁文学拉丁文是中世纪西欧普遍使用的文字.拉丁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圣歌”,深沉凝重.例如,一首圣歌的格式是这样:“我信仰圣灵,信仰神圣的天主教会…”.青年学子们用拉丁文即兴创作为:“我信仰悦目的琼浆,还信仰酒家店东的酬应…”

②方言文学口头创作,以口相传,如民谣类英国的《罗宾汉》,英雄史诗类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布龙根之歌》,还有贵族抒情诗.方言史诗和方言抒情诗融合发展,就形成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歌颂的是“温文尔雅的爱情”,推崇骑士风度:举止礼貌,谈吐文雅,对女士要温柔体贴,对贵妇要崇拜尊敬.骑士文学描写的往往是骑士爱上了领主的妻子,忠与爱的冲突.以上都属于贵族文学.对于市民,则出现城市方言文学.主要是故事诗和寓言,如法国的《狐狸列那的故事》.经常的题材是讽刺教士引诱商人之妻,聪明机智者战胜强暴.

⒋建筑艺术

主要是教堂建筑.11~12世纪初出现罗马式建筑,12世纪中期~14世纪中期形成哥特式建筑,两者均为石结构.罗马式建筑的特点:厚墙,圆拱,小窗户.显示出雄伟和强有力的观念,但阴暗的内部,又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哥特式建筑的典型是巴黎圣母院.其已属于整体骨架式,立柱,尖拱,小尖塔,彩色玻璃窗,整个建筑高大,罗马式则达不到.哥特式建筑已脱离古罗马艺术影响.高耸入云的尖塔把人的目光引向虚渺的天空,使人忘却今生,幻想来世.哥特式艺术是以基督教思想为中心的、中世纪西欧文化发展的顶峰.

⒌大学的兴起

从12世纪开始一些大学纷纷建立.这时建立的大学,一般都同基督教会有关.欧洲最早建立的巴黎大学,就是在大教堂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北部以研究法律著称的波伦那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以及其它欧洲国家最早的大学都是在主教批准下建立的.集体授课,赠授学位,毕业时身着教士服装(方帽及黑外衣)都是中世纪大学的传统.中世纪西欧的大学生的生活比较贫困,当时和现在一样,常用的方式是给家里写信要钱。一位法国诗人草拟了这样一封信:“亲爱的父亲,我已身无分文,除您之外没人给我一分,大学里所有花费实在太高……为喝酒、吃面包、看病和学习,我已债务缠身,为洗衣和理发,我打了白条,为还债我给您写信,既表问候也请寄钱。”大学学位最初是一种教师执照,获得者可得到荣誉或行会工匠师傅那样的权利.大学在形式上也是一种可拥有财产的社团、行会机构,以后逐渐摆脱外界如教会控制。所以教会在回顾这一段历史时,就一再提到它为人类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学校和大学.

总之,整个中世纪西欧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初期在内,都是以基督教为题材、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可以说,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体,就是基督教文化.近代西方文化的基础,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二、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

中世纪是信仰的世纪,中世纪的哲学家都很关心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人类的本能,人生的目的?上帝的存在与象征,等等.相反,现代哲学家对这些问题不置可否,如存在主义哲学认为生活就是存在,人生追求的就是存在的过程……

1.教父哲学

所谓教父,就是基督教会对公元2世纪以后制定或解释基督教教义、阐发圣经做出了贡献的一些神学家的尊称。教父们吸收了希腊、罗马的哲学思想,写了大量著作,解释圣经,阐发教义,使基督教进一步哲学化、理论化,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神学思想。这些教父之中,奥古斯丁(354~430年)在创立基督教神学体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奥古斯丁把普罗提诺等人(205?~270年,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圣经结合起来,对先前的教父已经提出的上帝创世说、三位一体说进一步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原罪说和选民说,从而奠定了比较完整的基督教神学理论体系。

古希腊的人性观认为人是一个理性动物,任何人只要善于利用其理性,就能使他的生活成功。奥古斯丁抛弃了古典理性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行动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并不是由于个人缺乏远见那种偶然盲目性,而是人性中固有的永恒的因素。这就是奥古斯丁所说的原罪。根据原罪说,每个人将败坏的本性随身带进这个尘世,此本性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变好的。所以,整个人类都需要救赎,但人又无力自救,必须依靠上帝和基督。这样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就被人与上帝的关系问题所代替,原罪说也就成为基督教救世论的基础。

奥古斯丁救世论的中心是教会,教会是上帝所指派的拯救人类的工具,一个人若不能成为教会的一员绝对不能得救,教会是上帝与信徒个人之间的媒介。同时,教会是一个信仰共同体,(这是前所未有的!)它与其他的社会团体都不同,因为它们都与尘世的事物联系着,只有基督教的信仰共同体才开辟了通向永恒幸福的道路。这种基督教信仰共同体的激进代表,就是欧洲在4世纪初开始的禁欲运动和修道院制度。一些修道士为了追求一种纯洁的信徒社团,决意摒弃一切社会交际和社会责任。然而问题是,大多数基督徒还生活在尘世中,作为一名官员,一个士兵或一个农人,是否还应承担其对尘世社会的责任?由此引出了更一般的问题:信仰共同体与世俗共同体各自的性质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对这一问题做了回答,他的观点后来成为整个中世纪教会恪守的正统原则。

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反映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夕人们由于失望所产生的虚幻理想.进入中世纪,基督教的教父哲学一直占统治地位,直到11世纪.

2经院哲学的形成

如果说,晚期罗马帝国的社会思潮是从理性走向神秘信仰,那么,经院哲学的形成则标志着理性的重新兴起.因为经院哲学的基础,就是“尽可能把信仰和理性结合起来”.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坎特伯雷大主教安塞伦(1033~1109年)说,我不是为信仰而寻求理解,我是为了理解而信仰的.从而表明他相信人的理性有力量阐明基督教信仰的奥秘,基督教义的真理应该并能经得住推敲.

经院哲学的发展和成熟,与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兴起和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关,社会生活安定,人们有了自信心,便开始相信自己的理性;同时,这也与12世纪时亚历士多德哲学在西欧的复兴分不开。由于十字军东征,在西方失传多年的亚历士多德的主要著作《形而上学》、《物理学》、《灵魂论》陆续被译成拉丁文,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等人的注释也随之在西欧流传.面对当时无与伦比的亚历士多德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基督教会先是怕,既而禁,随之将它吸收进基督教神学中来.而完成这一吸收工作的就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

阿奎那运用亚历士多德的学说来论证基督教神学,把信仰和理性、圣经和科学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了庞大的基督教亚历士多德神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被恰当的称作《神学大全》.阿奎那经院哲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重视理性,重视逻辑推理,而不相信感官和经验,认为感官不能达到最高真理一一圣经.这样,阿奎那的亚历士多德神学体系就取代了过时的奥古斯丁的柏拉图神学体系,给沉闷僵化的基督教世界带来了新鲜空气和生命活力.

3唯名论与唯实论(实在论)

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在经院哲学内被归入“实在论”范畴.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要比个别更“实在”,即“人”要比这个男人或女人更“实在”.这个理论着重强调各种抽象观念的优越实在性,使中世纪的人在攻击个别教士之时仍能坚定不移地信仰教会,在谴责历代教皇为恶棍时仍能相信教皇的统治,从而能毫无困难地把面包和酒这样的东西看做是实实在在的内在实体,是基督的实体.与“实在论”相对立的是“唯名论”,它强调个别先于一般.

4经院哲学的概念

由于关心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中世纪哲学家就进而关心一个中心问题:人应该按理性生活,还是靠信仰生活?信仰和理性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就是经院哲学的核心问题.所以,经院哲学是论证、推理基督教神学教义的哲学,是为神学服务的哲学,它把理性和信仰结合了起来。它是中世纪教会学校和修道院所教授的哲学。哲学是讲理性的,神学则讲信仰.搞神学的来讲理性,讲哲学,必将使哲学为神学服务,所以有些书从批判的角度说,中世纪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⒌对经院哲学的评价

经院哲学并不十分有利于自然科学的成长,因为它强调内部的实在,不相信感性和经验,转移了人们对具体事物的实际细节和情况的注意力.但另一方面,经院哲学也奠定了随后欧洲思想赖以建立的基础,它使欧洲人养成极其严格而精细的作风,甚至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它要求训练有素的思维,它使世界不损于推理,不怕去推理.正因为如此,西欧近代初期才能出现象笛卡尔、洛克、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等理性哲学大师.

对于现代人来说,经院哲学所留下来的最大启示就是:人需要理性,也需要信仰,理性和信仰不能相互冲突.

返回

蓝色加勒比海发表于2006-10-0816:31#8

东欧诸国

中世纪的东欧,实际上是以拜占廷帝国为中心、主要受东正教文化影响的欧洲地区.其居民除希腊人、罗马人外,还有各支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阿而巴尼亚人等.我们在这一单元只讲拜占廷帝国,基辅罗斯和俄罗斯,波兰和捷克则略而不讲。

拜占廷帝国

对拜占廷帝国的研究,国外已形成“拜占廷学”.拜占廷学16世纪前半叶产生于德国,19~20世纪得到很大发展。我国的拜占廷学则刚刚起步。

拜占廷帝国(395~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于公元330年修建时,此地原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旧址叫拜占廷,故曰拜占廷帝国.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治后,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欧洲的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亚洲的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上游,以及非洲的埃及、利比亚等地区,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五世纪时,它也受到蛮族入侵的冲击,但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却依然存在,并且继续一千年之久,其原因何在?

一、拜占廷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⒈拜占廷的国内外贸易相当发达,东西方各种商品都经过拜占廷来运销.东部帝国较西部帝国人口稠密,城市规模大,数量多.如首都君士坦丁堡,中世纪人口达八十多万,是欧亚两洲的经济交通中心,它东与波斯、印度、中国,北穿黑海经罗斯与北欧,西通过地中海与西欧进行贸易.再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也是东西方海上贸易枢纽.而西部城市,包括罗马在内,主要是军事、政治和文化中心,它们仅依靠四周农村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及其赋税而生存.这样,东部的工商业城市就为帝国的存在,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证,可以有巨额的财政收入,因而也可以有大量的雇佣军来对付蛮族的入侵.

⒉拜占廷的农业主要依靠埃及和叙利亚,这里实行自由小农租佃土地制,因此小农经济在拜占廷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拜占廷奴隶制庄园规模不大,且以隶农制劳动为基础,而隶农的地位与农奴相似.这样,在西方奴隶制大农业发生危机时,对东罗马冲击不大.

⒊君士坦丁堡三面环海,南北两面有一条狭长的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赫勒斯旁海峡,只要封锁两海峡,就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航行.城的西面则修了两道高大的城墙,保卫了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只要君士坦丁堡不被攻克,帝国就能继续存在.

二、查士丁尼的立法活动和对外战争

在经历了五世纪过渡时期的危险之后,拜占廷帝国在查士丁尼(527~565年)近四十年的统治之下,大有恢复昔日罗马帝国辉煌的气势.

⒈立法活动

查士丁尼即位之初,即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由大臣、法学家特里波尼安主持.法典包括两大部类,具体包括四部分:

《查士丁尼法典》十卷,包括自罗马皇帝哈德良(117~138年)以来四百多年间历代皇帝的法令,529年编成;

《法学汇纂》五十卷,历代法学家论文,533年编成;

《法理概要》四卷,**学原理的教材,533年编成;

《新法典》,534年以后颁布的法令,565年编成.

前三部为拉丁文,第四部则为希腊文.

查四丁尼的荣誉,就在于他搞了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罗马民法大全》.一类是政府颁布的法令,另一类是法学家对法令的论述注释,总其名曰《罗马民法大全》.这套法律不但为拜占廷法律奠定了基础,并在十二世纪传到了西欧,从而使西欧各国建立了严密精致的司法体系.重要的是,由于罗马帝国和近代西方各国有一个共同点——商品生产社会,所以罗马法还包括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各国法律的主要原则.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一些法律基本概念,如所有权,zhan有权,法人等,都属于民法,都出自于此.民法的多少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东方法律多刑法,少民法.(《历史研究》1978年12期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影响》)

查士丁尼下令编罗马法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法制,以巩固统治.所以罗马法通过查士丁尼之手就着力渲染提高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朕即法律.这从拜占廷的宫廷礼节的变化就可以看出:以前元老晋谒皇帝时行屈右膝礼,皇帝则须一手抚胸,深鞠躬答礼.可如今在查士丁尼和皇后狄奥多拉(原是一名妓女,但非常能干)面前,一律行跪拜礼,伏首接吻皇帝和皇后的紫靴,称皇帝为陛下,而把自己称最卑贱的奴隶.

⒉对外战争

查士丁尼上台,目标是恢复统一的罗马帝国.他采取东守西攻的战略,结束自527年开始的对波斯战争,532年与波斯和约,对西欧展开二十多年的战争.

533年派大将贝利撒留进攻北非的汪达尔王国(439~534年),占迦太基.贝利撒留是一名将,灭汪达尔只用了数月时间.

535年贝利撒留从北非渡海进攻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540年东哥特国王投降.但不久贝利撒留受猜疑被召回,东哥特人又起,直到554年,才完全征服意大利.随后,拜占廷军队又攻占西哥特人占据的西班牙东南部沿海,至此,地中海又几乎成为罗马湖.

554年查士丁尼颁布诏令,宣布在征服地恢复罗马旧制,恢复原主私有财产、土地和特权,奴隶和隶农必须回到原主属下.然而,原来的旧罗马贵族,多已成故人;回到罗马来的贵族后裔,看到的也是一个荒凉败落的意大利;加之诏令实际上难以推行,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查士丁尼死后三年,568年伦巴德人进入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建伦巴德王国(568~774年),八十年代西哥特王国又恢复西班牙东南部,帝国的征服地只剩下意大利南部.

三、七、八世纪的收缩和军区制改革

查士丁尼的后人被迫放弃其野心,因为这时他们遇到的已是帝国还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

在整个希拉克略王朝(610~711年)的一百年中,帝国不断受到外敌入侵.在东方,波斯曾占领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626年君士坦丁堡差点被阿瓦尔人和波斯联军攻克,628年才收复被波斯所占的领土.然而这才仅仅是开始.三、四十年代阿拉伯人又夺取了帝国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这一次可是永久失去.七世纪后半期阿拉伯的军事势力扩展到东地中海,一度占领了罗得岛、克里特岛和西西里岛.七世纪末阿拉伯人又夺取了整个北非.到八世纪初,阿拉伯海军多次围攻君士坦丁堡,其中717~718年攻城尤为激烈.

在外敌入侵的威胁下,为拯救帝国于危亡,七世纪中期希拉克略王朝开始实行军区制改革:⒈把北非、意大利实行的军区制移植到东方,设若干军区,以军区代替行省,军政合一,由主管军事的将军统治,实际是对全国实行军事管制;⒉建立军屯制度,自由农民被编入军队,并分配以世袭份地,亦兵亦农,缴纳赋税,但不服劳役;⒊对军队上层则进行土地分封,形成军事封建贵族,既作为帝国阶级支柱,又加强帝**事力量.

到八世纪伊苏里亚王朝(717~802年)时军区制继续实行,这时全国有11个军区.为装备和安置士兵,给当兵农民分配份地和分封军事贵族,政府广泛征用教会土地财产.726年皇帝立奥三世(717~741年)宣布反对圣像崇拜,掀起“破坏圣像运动”.基督教在西方一般没有圣像,只有十字架,而在东部却有许多圣像.从表面看,这是一个反对偶像崇拜的教会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以没收教产来解决国家财政和军费、安抚军事贵族的措施.运动开始后,教会和修道院的圣像、圣迹和圣物被捣毁,土地和财产被没收,教士被迫还俗.这一运动前后延续了117年,直到阿摩里亚王朝(820~867年)的皇帝狄奥多拉843年宣布重新恢复圣像崇拜才终止.当然,从文化上看,这是一次文化艺术的大破坏运动.

军区制是一种军政兼容、兵农合一的制度,它在拜占廷帝国历史发展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与帝国的兴衰有直接联系,是拜占廷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1,军区制适应了拜占廷的军事需要,基本解决了兵源和军费上的困难,为其军力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2,由于军区制推行,使小农经济勃兴,国家税收稳定,国库丰盈,以城市为中心的工商业繁荣;3,通过推行军役土地制和屯田制稳定了社会各阶层,使人口流动中的无组织状态得到控制,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4,但是,军区制本身就存在着使其破坏的因素,因为它促进了以大地产为后盾的军事贵族的兴起,形成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并使小农破产。

经过七、八世纪的收缩和军区制改革后的拜占廷帝国,领土是小多了,剩下的基本上是希腊的东西.如果说,六、七世纪还可以称之为东罗马帝国,那么到八世纪以后,经过破坏圣像运动,则完全应称之为拜占廷帝国了.九世纪的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文化上既与东边的伊斯兰教,又与西欧的基督教世界截然不同的国家.

四、拜占廷的黄金时代

九世纪初至十一世纪初,拜占廷帝国在马其顿王朝(867~1056年)诸皇帝统治下,臻于极盛.

这一时期,破坏圣像运动和解,社会稳定,教会附属于国家的原则始终坚持,在皇帝们强有力的监督下,地方军政管理也十分有效.经济上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商业外贸活动十分繁荣,中国的丝绸、瓷器、印度的香料、埃及的纸草、粮食、罗斯的毛皮、蜂蜜和奴隶、西欧的白银、毛织品等源源不断地流经君士坦丁堡又四散分流.在拜占廷,外贸主要由国家控制,如此加上小农们承担的大量赋税,使帝国国库盈余.

政治、经济的稳定使皇帝们有实力发动再征服战争.九世纪时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战争在陆上处于僵持阶段,但海军阿拉伯人占优势,先后重新攻占了克里特岛、马尔它岛和西西里岛.十世纪阿拉伯帝国衰落,拜占廷陆续收复叙利亚北部、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和罗得岛.九~十世纪初,巴尔干的第一保加利亚王国(679~1018年)强大起来,不时与拜占廷展开战争,经过二百年的斗争,到十一世纪初,拜占廷最后灭亡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在此期间它还打败了马扎尔人、佩切涅格人和罗斯人的入侵.

依附于国家的拜占廷教会这一时期也生气勃勃.865年保加利亚大公鲍里斯接受君士坦丁堡基督教.于此同时,对南斯拉夫和东斯拉夫人的传教和文化输入工作也加速进行,希腊传教士西里尔、美多德兄弟根据希腊语创造了斯拉夫字母,并把圣经译成斯拉夫语.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受洗入教.总之,巴尔干及东斯拉夫人加入基督教,并被纳入拜占廷文化的范畴,都是这一时期的成果.

在这两个世纪中,虽然有外敌的不断威胁,拜占廷仍显得稳定、富裕、强大.

五、拜占廷的衰落

极盛之后便是衰落,从十一世纪中期起,随着塞尔柱突厥人在中东的出现,帝国就呈江河日下之势.

同中国历代王朝后期一样,首先是小农的破产,从而动摇了帝国的经济基础.而小农的破产又是由于军事贵族和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尽管从十世纪起政府就不断颁布法令禁止贵族地主兼并农民土地,但都无济于事.法令不断颁布证明兼并在不断进行,因为贯彻执行命令的阶级就是命令所针对的阶级.尤为严重的是各地军政长官与当地大地主联合起来的反叛,大大破坏了帝国的军政体制,马其顿王朝终于垮台.新建立的科穆宁王朝(1081~1185年)面对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开始推行普洛尼亚制(监领地制),以重新获得阶级支柱和军事力量.普洛尼亚制类似西欧的采邑制,即把国家土地和农村公社土地有条件的分封给公职贵族,称为监领地.领地上的农民称为巴力克,也就是农奴.和西欧的采邑一样,终身制的监领地也逐渐变成世袭领地,社会上又形成一个新的有特权的世袭贵族阶层,封建分裂倾向加剧.

内部的衰弱招致了外来侵略.原来作为拜占廷雇佣军的诺曼底人趁帝国衰败之际占领了自查士丁尼保留下来的意大利南部领地,1071年他们夺取了拜占廷在西方的最后一个据点巴里.更为严重的是从中亚来的一支塞尔柱突厥人1055年在巴格达建立塞尔柱帝国后,又向拜占廷进攻.1071年两军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曼西克特展开决战,结果拜占廷皇帝兵败被俘,塞尔柱军队大获全胜,接着他们攻占了小亚细亚大部.此后,小亚细亚从拜占廷的根据地变成了突厥人向拜占廷进攻的基地.

怎么办?向威尼斯和罗马教皇求援,于是有了十字军东征.然而第四次十字军却在1204年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在这里建一拉丁帝国.直到1261年小亚细亚的希腊人国家尼西亚的皇帝依靠*人帮助,才夺回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虽然恢复,但已是苟延残喘.

六、拜占廷的灭亡

西方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认为,拜占廷一千年的历史“始终是一个衰弱、悲惨的故事”.因为拜占廷所处的地理位置最容易遭受攻击,尽管君士坦丁堡易守难攻,但最终还是难以逃脱被攻占的命运.一个国家不断遭受四面八方和相继而来的侵略,如何招架得住?命运怎能不悲惨?尽管它有千年历史,最后还是灭亡.

拜占廷最后一个阶段的历史,是从1261年尼西亚皇帝米海尔·巴列奥略收复君士坦丁堡开始,到1453年他的继承者君士坦丁·巴列奥略在首都城门被杀结束.这时候,这个可怜的、残存的帝国,在欧洲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和巴尔干的几小块地区,皇帝在皇宫就可以看见不属于帝国的山脉,在亚洲只剩下小亚细亚的西北角,而且外患严重.帝国的经济已经破产,外贸已由意大利人控制,十四世纪中*人在君士坦丁堡的关税收入是帝国政府关税收入的七倍.货币贬值,皇帝连皇冠都典当给威尼斯银行家.不但如此,帝国内部还有政治、宗教纠纷,为得到西方人援助,皇帝数次许诺让东正教会归顺罗马教皇,结果使国内形成亲拉丁派、正教派、亲土耳其派三派政治势力,国家更为虚弱.

十四世纪末,帝国已经不行了.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已占领巴尔干绝大部分和整个小亚细亚,君士坦丁堡已成孤城.但上帝保佑,1402年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的安卡拉战役大败于帖木尔帝国的军队,土耳其素丹被俘,使拜占廷又苟活五十年.到十五世纪二、三十年代土耳其势力又起,终于在1453年5月29日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灭亡.

七、拜占廷文化

⒈拜占廷文化的形成

拜占廷文化是三方面文化因素的汇合:①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和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传统;②新兴的基督教文化因素;③近东文明古国的文化影响.简言之,希腊文化传统、基督教思想和东方风格的交互作用,融合成了中世纪独具一格的拜占廷文化.它既有古老传统,又兼容并蓄,故非常丰富多彩.

拜占廷的学术文化中心在东方主要是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巴勒斯坦的凯撒里亚,在欧洲主要是雅典和帖撒罗尼加.

⒉拜占廷文化的成就(略)

八、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在整个中世纪,拜占廷都是东方与西方、欧洲与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拜占廷帝国灭亡后,取代了拜占廷的奥斯曼帝国就没有发挥这种桥梁作用,而是起到了隔绝作用.

在政治上,拜占廷是保护西方的盾牌,使盾牌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发展自己的文明.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奥斯曼土耳其在五十年内便抵达欧洲中心,包围了维也纳.

在文化上,拜占廷文化保护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并使古典文化在拜占廷的土壤结出中世纪的硕果;拜占廷文化用文明的火种照亮了中世纪的地中海世界,并把它撒遍周围的民族;拜占廷文化给站在近代门槛上的西欧带来了促使其未来获得巨大发展的文化要素,包括政治概念、法律原则、文学艺术形式、学术精神和生活方式,为此后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全面展开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对东欧,拜占廷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艺术,对东欧其他国家和民族都产生直接间接、或大或小的影响.它对俄国影响之大,以至于俄国至今仍用拜占廷的双头鹰作国徽,在君士坦丁堡(第二罗马)陷落后,宣称莫斯科是第三罗马.

拜占廷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有一千年的历史,比起西方,它文化发达,经济繁荣.但西方是重新开始,为新文明打基础,而拜占廷却一直躺在光辉灿烂的遗产上.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最后便必然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