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章 陷阱
作者:忠孝仁义礼智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00

纪元1701

0072章陷阱

白石城位于仙台城的西南方向,直线距离大约五十公里,不过沿路全部是山地和河谷,暮春时节的积雪尚未化尽,河流的水面已经上涨。伊达家的前锋骑铁队沿路经过的河流,到处都能见到被冻得青黑色的病死尸体,很多已经被野兽啃得七零八落,还有不少在上涨的河水中漂浮,在一些水浅的河湾处堆积成小丘。这种可怕的景色让这些一向杀人不眨眼的倭奴骑兵又惊又惧,躲在偏远的白石城,虽然躲过了天花的传播,但是经历了几个月生死徘徊后,这些免于瘟疫的倭奴对于生命有了极其强烈的渴望。从看到第一具病死的尸体,死亡的恐惧就在他们的心头徘徊,随着见到的死尸越来越多,这些倭奴骑兵的士气一落千丈。

有些向阳部分的道路积雪已经融化,道路泥泞不堪,骑兵的马匹往往陷进泥水中,战马的小腿几乎浸没在淤泥里。行军速度越来越慢,倭奴骑兵走了一天,居然还有近三分之二的路程还在眼前。领队的片仓小十郎对于这次出击并不乐观,不过手下的士气低落造成行军如此拖沓,心头还是相当震怒。不过眼前几乎所有的手下都在担心瘟疫的威胁,过于强迫只能造成手下反感,只得下令寻找合适的落脚地休息。这些辛苦奔波了一天山路的倭奴骑兵如释重负,赶紧安营扎寨,收拾坐骑。

倭奴的所谓骑铁,就是骑马放火枪的骑兵,与当年前明的辽东铁骑比较类似。主要装备的是倭奴所谓的马上铳,为短铳的一种,长度约为四十到五十厘米,最大射程在十米到三十米左右,有效杀伤距离在5米以内。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对敌方部队造成有效杀伤,那么骑铁队必须冲到敌方部队身前5米开火才行。骑兵火枪发射与步兵有很大不同,首先骑兵的马上铳的枪筒很短,这样无论火枪射程还是精度都远低于步兵的长筒火枪。再者骑兵不容易像步兵那样有紧密的阵列,因此不能像步兵火枪那样齐射以提高概略射击的效果。还有就是当骑兵射出手里火枪预先装填好的第一发枪弹后,再次装填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麻烦。本来步兵在地面装填火枪弹药就很繁琐,骑兵在颠簸的战马上,冲击到敌军面前再重新装填弹药,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前明的辽东铁骑为了解决重装填的难题,采用了大名鼎鼎的三眼铳,五雷神机铳,用可以连射的火枪弥补战斗装填的不便。倭奴没有这个连射火枪的技术,而且倭奴骑铁的数量,能有三五百就是号称独霸一方的大名,与动辄成千上万的辽东铁骑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对于号称奥羽第一强藩的伊达家来说,战国时期能够维持六百多的骑铁已经是财力物力的极限。随着江户德川幕府的建立,各地大名藩国纷纷偃武修文,伊达家的骑铁数量也下降到仅有不足三百骑,这次片仓小十郎带出一百多骑就是差不多就是伊达家族骑铁的近半实力。

伊达家是倭国建立骑铁较早的藩国,骑铁战斗接敌前骑马,利用速度迅速绕到敌方侧翼或后方的薄弱间隙,骑兵下马,进行铁炮狙击,如敌方挥军杀来,则上马离开,回避正面接战。骑铁采用这种方式也是迫不得已,倭国本土马的品种很矮小,比较高大的不过头高一米四上下,马背不过一米多一些,后来雇佣军缴获了一些伊达家的骑铁战马,作为战利品送到北海,供奉给庄不鸣玩赏。当庄不鸣看到这些战马的时候,如果不是耳朵和尾巴有显著的马的特征,几乎以为这些马都是驴子,甚至比起本土山东的大驴子还差一点。后来想想也明白了,本土的滇马差不多也是这种身高,再说倭奴人的身高如果有一米五,就算是相当雄伟的男子汉,倭奴配倭马,也是王八看绿豆,相得益彰。

倭马的身材矮小,体重轻盈,耐力在这种体型的档次中还算不错。因此翻山越岭还是挺好的,不过如果作为骑乘马,一个是骑士的体重要轻,这个对于矮个子的倭奴来说不成问题,再一个就是骑士的装甲和武器重量要尽量轻。因此倭奴骑铁的护甲往往只有竹片和皮革,极少使用金属,而且一般不是全身披挂,仅仅保护头部、躯干和四肢正面,同时战马没有护甲,骑铁除了马上铳,另外只有倭刀和肋差各一把。这种装备的骑铁,除非万不得已,不然绝不会正面冲击步兵阵营。骑铁是一支适合担任骚扰,追歼任务的部队,而并非突击部队。马上作战在倭国是武士的专利,不经长年训练,是无法成军的,这和随时就可招募的足轻不同,战马的选育和训练需要很长时间,花费大量经费,同时骑马的武士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训练骑术,伊达家能保留这么多的骑兵,已经是拜托自己百万石的超高收入了。

片仓小十郎带领的骑铁队,就这样走了三天,才走到仙台城西南面的名取川和北川的交汇处,行军的疲惫和沿途的凄凉,使得倭奴骑铁上下意志消沉,精神不振。先头开路的十几个骑铁漫不经心催马上桥过河,前锋骑队刚刚踏上过河的小木桥,其中几个骑兵的战马几乎同时突然失蹄,半截马腿从桥面的翻板洞口陷下去,马上的骑兵冷不防一头栽下来,桥面上如同滚葫芦般跌倒了一片,一叠声呼痛的嚎叫和战马的阵阵惊嘶混杂在一起。几个已经过桥的骑铁纷纷跳下坐骑,回头帮助跌倒的同伴,扶起受创的战马。此时后队陆续赶到,也纷纷下马帮忙,一大群人忙于收拾桥面上的残局。其中一个眼尖的倭奴扶起一匹跌倒的战马小腿,看见那个翻板模样的洞口,明显是人工设置的陷阱,不由得大骂混蛋不已,随即从桥面翻板跌落的破洞中,隐隐约约飘来一股熟悉的味道。没错,这是火yao燃烧的味道,是设置的翻板连通着拉火装置,然后引燃导火索,分成几股的导火索向桥面和桥头四处延伸,在桥面以下和桥头地下,埋设着上百斤的硝铵zha药。当这个眼尖的倭奴从桥面破洞向桥下张望,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瞬,看到了几十捆油纸包裹安置在桥面下的空隙,瞬时橘红色的光焰遮蔽了眼前的一切。

一片红光瞬间映照着片仓小十郎的眼帘,眼睛只觉得一阵刺痛,他下意识的扭过头,随即脚下的战马一震,然后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传了过来,只觉耳内一痛,胸口烦闷欲呕。胯下的战马人立而起,把他一下子摔到地上,幸运的是刚才他并没有把脚掌踩进马镫,而是因为天冷腿寒盘坐在马背,不然腿脚来不及从马镫抽出,惊马拖着片仓小十郎,三两下就能把人拖死。当片仓小十郎从头晕目眩中略微清醒的时候,他才发现几乎整个骑铁队全部陷入了无尽的惊恐和混乱,还在燃烧冒着黑烟的小桥,两岸的桥头和桥面已不翼而飞,留下两岸的两处大水坑袅袅冒着青烟,鼻子闻到四处硝烟的呛鼻气味。眼睛扫过路旁的树林,一些不知道是大腿还是别的什么挂在半空摇摇晃晃,身旁有个躺倒的倭奴骑兵,片仓小十郎大声冲他喊叫,不过耳边一片寂静,连自己的声音都听不到。片仓跌跌撞撞的想拉起那个倒地的倭奴,就在他把人翻过来的时候,就立刻放弃了原来的打算,那个倭奴的脖颈已经折断,带着皮盔的脑袋斜斜挂在身体上。抬眼望去,满眼是四处践踏的惊马,遍地倒伏的死伤倭奴,少数幸运的落马骑铁睁着茫然的眼睛,跌坐在地上,一些人正在呕吐,整个骑铁队已经丧失了斗志。

几个落在后队,相对清醒一些的部下在一片混乱中,好不容易找到了正在迷蒙中的片仓小十郎,把他扶到后面远处,然后急急忙忙找人收拾残局。过了好一会儿,片仓从震惊中略微清醒,失聪的耳朵恢复了部分听力,找到几个正在收拢残兵和惊马的部下,下令退军三里扎营。经过一番清点,片仓绝望的发现,带出来的百余骑铁,还没有见到敌军的模样,就已经折损过半,在爆炸中死亡和失踪超过二十人,还有四十多人在爆炸和随后的践踏中受重创,其中一些人只有半口气,离死掉差不多,还有不少人还在昏头转向,其实片仓自己也有些头晕,基本完好的不超过二十个人。片仓骑铁队的战马损失更惨,除了后队的十几匹马在受惊后及时收拢安抚,还能勉强使用,其他战马或死或跑,要么伤重倒地,剩下的所有可用马匹连驮运伤员都不够。

看着眼前的残局,片仓留下悔恨交加的泪水,看着手下忠心耿耿几十年的骑铁残兵,一阵刀绞般的心痛,脸上热血洋溢,愤然拔出肋差,身旁的亲信眼看不妙,立刻扑上来死死抱住片仓持刀的双臂,片仓几次挣扎企图剖腹,都被部下拦阻。这些部下倒不是完全出于心疼片仓这个人,关键是这位老兄撂下这么个烂摊子,如果就这么解脱,那剩下的这些骑铁不仅没了上司承担责任,而且同样免不了被责令剖腹。这么大的损失,片仓没个交代想跑怎么行,无论如何为了大伙,他都得硬挺着。凄凄惨惨的片仓骑铁队连完整的营寨都没有足够的人手建立,只能草草扎起一圈木柴和短木的围篱,让一些腿脚轻伤不便走动的伤兵在外围做哨兵,能动的还要收拾其他重伤员,搜集伤亡骑铁遗失的行囊和装备,除了呆呆的片仓小十郎,其他能动的倭奴骑铁忙得不可开交。

桥头的这个陷阱自然是北海夏军斥候的杰作,不过韩石头的挽马队功劳也不小,不仅为在寒风野外的斥候们送到了足够的食物和饮水,而且送来了充足的不需燃烧的加热剂,给斥候们提供了舒适的饮食,而且保证了不因为烤火做饭而暴露藏身之地。zha药和预备的火油等物资分别按照斥候们的指点存放在隐秘的山林,桥头和桥面的爆炸陷阱安置了近二百公斤硝铵zha药,分别埋设在两岸的桥墩和桥面下,引爆时间设定为桥头两端稍微比桥面略为提前,因为这座小桥的主体为木制,因此还在几处选定的桥墩部位添加了火油,爆炸之后的火焰足以烧毁全部桥墩,彻底摧毁这座桥。桥面的好多处被掏空,然后制作了翻板,翻板连着拉火管,一旦人马踩中,落下的翻板带动拉火管引燃导火索,这么多翻板都有点火装置,而且还有备用的导火索埋设在对岸,一直通向斥候们选定的隐蔽处,如果观察到桥面的翻板机关失效,还能从远处手动点火。

在片仓骑铁队受到重创的时候,在名取川北岸高处隐蔽观察的斥候们争论起来,一部分表示应当趁着倭奴军心大乱的有利时机,冲过对岸大力掩杀,一部分觉得已经超额完成了预定的迟滞倭奴行军任务,不需要继续留在这里,应当尽早撤回仙台城休整。毕竟大伙从登陆到现在,已经在野外奔波辛苦了五六天,这么冷的时候在野外吃风受冻,相当辛苦。带队的八哥和几个斥候头目离开众人商议一番,回头宣布,尽管仙台城发来的行动指令是坚持到第六天,而且过了今天就算完成了任务,不过需要确认这股倭奴骑兵的伤亡程度,毕竟确认战绩很重要,而且最好抓几个活口作为证据,最后还要确实查清当前这股倭奴骑铁的最终动向。这些理由很充足,众斥候表示同意,然后分配了具体任务,互相击掌祝贺顺利,准备分头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