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偷梁换柱
作者:二月柳絮A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49

“恩师,汉白玉石运到哪里?”李之仪“小解”返回来后,悄声地问苏轼。

“文庙!”苏轼胸有成竹,坚决果断地说。

望着苏轼神色严肃的脸庞,李之仪也简洁明了地说了一个字:“好!”

文庙又称“先师庙”、“孔子庙”,位于定州塔的西北侧。它占地12629、47平方米,始建于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时任定州州帅的卢简求,废天佑寺而创建了文庙。

宋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宋代名将韩琦又大修新殿宇,创建了“明伦堂”。

文庙历经唐、宋两代,多人多次兴修,规模变得宏大,内有正殿、两庑、戟门以及崇圣祠、魁星阁和诸祠等。

文庙分东、西、南、北四个毗邻的北院,它们呈中轴式布局。中院主体为大成殿,此殿为悬山顶,面阔五间;戟门为悬山顶,面阔三间;东西两庑均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各面阔五间,两边各有配房五间;戟门两侧是官厅,东西官厅均为砖木结构的硬山顶。戟门东南侧的东房就是名宦祠,供奉着定州历史上各代名宦的牌位。

把颇具外国色彩的佛祖舍利藏于颇具中国色彩的文庙,把以释迦牟尼为代表的佛家思想融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使中外合流,“儒”“佛”并举,真是个不错的创意!

苏轼的这一招,辽国的统治者们就是挖空了脑髓,也是不会想到的;辽国的色情间谍们,就是削尖了脑袋,也不会钻入孔子的“圣地”的。

在李之仪的带领下,只用了3、4个时辰,曲阳的几十枚汉白玉大条石,就火速运到了定州文庙。

令能派来的几个开元寺高僧,已趁夜深人静之机悄然来到了开元寺西北角的文庙,他们在苏轼的指挥下,在文庙的中院挖好了两个大深坑。

苏轼约令能迅速取来佛祖舍利,按照佛规把佛祖舍利放入金棺,又把盛着佛祖舍利的金棺放入银椁之内;同时令李之仪挑选的可靠石匠,在挖好的深坑里,用刚从曲阳运来的汉白玉石砌成佛殿的形状。

“佛殿”砌成后,在苏轼和开元寺诸位高僧的目视下,令能把金棺银椁放入砌好的汉白玉槽内,又把代表定瓷最高成就的黄釉陶鹦鹉壶、定窑海浪纹海螺、鎏金铜函和定窑划花龟放于银椁左侧,把定窑黑白釉花轿、定窑贴像双耳炉、定窑白釉刻莲纹净瓶和鎏金天王像放入银椁的右侧,以供佛祖生活和佛事所需。

最后,苏轼命人在两坑上面,盖上了又厚又大的汉白玉方石。

所有这一切,做得极其隐秘,只有苏轼、李之仪、令能和几位开元寺大德高僧知道,其他州府衙役和庶民百姓,均一无所知。

但是,在“佛殿”即将封顶时,李瓶儿伏在令能和苏轼的耳边,一阵窃窃私语。

在几位高僧的惊诧之下,苏轼和令能皱了皱眉头。稍顷,苏轼和令能又点了点头。

几位高僧看到,李瓶儿轻灵地爬到“佛殿”里,取出了那件武空和尚夺回来的黄釉鹦鹉壶。

高僧们当然知道,这件黄釉鹦鹉壶经历的波折,简直比佛祖舍利还要多。

不说赵匡胤陈乔兵变前,从空空道人手里得到了这件宝贝;不说赵匡义在哥哥的病榻前,玩弄“斧声烛影”从赵匡胤的枕头底下攫取了这件宝贝;不说苏轼在辽国的漂泊船上,与大眼睛“黑熊”斗智斗勇才夺回了这件宝贝;不说大宋女名捕江姗,在**峰上冷眼目观蓝蝴蝶和刀疤痕血战后,才收回了这件宝贝;单说武松“夺回”这件宝贝的经过,就够惊心动魄的了。

原来,一年前改名叫武空和尚的武松,为了完成师傅令能交给的任务,把蓝蝴蝶追至了“飞狐口”。

走投无路的蓝蝴蝶,只好使出了貂蝉的“美人计”,先是央求武大哥放她一马,接着又以莲儿的衣裙为诱饵,向武空和尚使出了大辽色情间谍的极度引诱。

望着蓝蝴蝶半遮半掩的妩媚身姿,武空和尚就想起了大辽帝国上京小美女的**舞;望着蓝蝴蝶鲜嫩如脂的魅力**,武空和尚的确有过一丝迷离的闪念,并忘情地搂住了眼前这个像莲儿似的**蓝蝴蝶。

但是,令蓝蝴蝶想不到的是,正当武松一手搂着她的腰肢,一手托起她的大腿,欲把坚硬的*挺进蓝蝴蝶**的时候,武松却改变了主意。

只见武松的双手猛然一推,金鸡独立的**蓝蝴蝶,就四脚八叉地仰躺在了“飞狐口”这个宋辽常年拉锯的大地上。

看来,蓝蝴蝶是真地进入女人的“接纳”状态。仰躺在地上的蓝蝴蝶,不但不怪罪武和尚的鲁莽,还伸手狠狠地撑开自己的“山间小溪一道沟”,并挺起那个令无数男人迷醉**令无数男人神魂颠倒的小山丘……

然后,蓝蝴蝶闭上妩媚的双眼,一边痴痴地呻吟着:“来啊,花和尚……”,一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候着……

可是,蓝蝴蝶等来得不是“花和尚”的巫山**、山枯雨摧,而是武空和尚卷起她的连衣裙,连同黄釉鹦鹉壶一同盗走的噩耗!

直到这时,潜伏在暗处的师傅令能和诸位高僧,才会心地笑了。可当时武松却不知道,这正是师傅考察弟子“色戒”的一着妙棋。

只是可怜了蓝蝴蝶,直到自己的小溪流水潺潺时,还不见花和尚的影子,她才感觉出了异样和事态的严重。

哈哈,美丽的蓝蝴蝶、妩媚的蓝蝴蝶、娇人的蓝蝴蝶……此时此刻,你只有一丝不挂地回到你的祖国去了,伟大的色情间谍!

但是,赤身**的蓝蝴蝶,并没有回到辽国的皇宫,而是穿过密密层层的树林,越过重重叠叠的山峦,蜿蜒爬行到了辽国北部女真族的原始部落。

再说苏轼,虽然按照原定计划如愿以偿地转移了佛祖舍利,但是他依然夜不成寐。

他担心着世势的变迁,担心着辽国及其北部女真族的骚扰,还担心大宋的后人在国泰民安后寻不到佛祖舍利的去处。

于是,苏轼忙完了公务,就到中山后圃去散步。

苏轼一边散步,一边冥思苦想:怎样才能既保佛祖舍利不被乱世贼人掠去,又能在太平盛世时让人们一睹佛祖的风采呢?

突然,一块儿奇异的黑石,跃入了苏轼一筹莫展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