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生为人杰
作者:二月柳絮A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63

看着金军主帅兀术闻风丧胆、狼狈逃窜,我又想起了被李师师、金莲和岳飞转移到南方的雪浪石。

“李老板,我们去看看雪浪石吧?”我想到李师师的称呼挺别扭的,只好又称呼她“李老板”了,我淡淡地问,“雪浪石埋在慈云观附近,不知安全不安啊?”

李师师一听我的话,猛然想了起来,着急地说:“不好,雪浪石被盗了。”

“啊,快走!”我不由吃了一惊,慌忙向慈云观的方向跑去。

“完了,雪浪石找不到了。”看到慈云观附近被翻了个底朝天,我惋惜地说。

原来,李师师被花子虚带来的“白云天使”挟持之际,一个当地无赖偷听到了花子虚对李师师的连连逼问。

当地无赖看到间谍们用马驮着李师师飞驰而去,他回想起李师师经常注目的地方,就趁机发掘并盗走了苏轼的雪浪石。

现在,慈云观附近早已是一片狼藉……

身披藕色雨衣的李师师,也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她搜肠刮肚地说:“二月柳絮,我看还是到杭州的闹市去转转,那个无赖不懂得雪浪石的真正价值,他很有可能要出手的……”

“只好这样了……”望着李师师焦急的面庞,我无可奈何地说,“看来,希望非常渺茫啊。”

在赶往闹市的路上,出现了一位面目清秀、身裹绸罗裙的女子。

那女子绸罗裙上绣着的一枚倒垂的柳枝,吸引了我的目光。

“太好了。”看到了那个女子的身影,李师师不禁喜行于色,自言自语着:“果然……落到了她的手里。”

“她是谁?”我不解地问。

“李清照。”李师师莞尔一笑,小声说,“大宋的女词人!”

哦,我想起来了:

南宋杰出的女文学家李清照,是齐州章丘人。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兼散文作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也是个“文学爱好者”。

李清照,这个生于名宦之家的才女,幼时就过目不忘、出语惊人。

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她的创作灵性;父母与许多文人的交往,耳濡目染了她的文学素养。

因此,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即崭露峥嵘。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金石书画家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赵明诚酷爱金石,在攻读经史之余,他还对奇石怪石刻意搜求;因受丈夫的影响,李清照也对金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夫妻二人都以品玩金石、碑帖为乐。

他们不仅志同道合,赋诗做词,四相唱和,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且因喜欢收集金石、做金石录、校勘碑帖,成了当时著名的金石大家。

然而,好景不长。

由于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身为提点京东刑狱的李格非,也被解职,紧随其后,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被贬外地。这一对儿情投意合、如胶似漆的鸳鸯,被活活地拆散,他们饱尝着隔河遥望的相思之苦。

南宋初年,金兵入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在山东即将落如金兵之手时,李清照只好和丈夫携着最有价值的金石书画,分别横渡淮河,向南逃奔。

不久,赵明诚被南宋朝廷罢免江宁太守的职务,夫妻二人决定到洪州暂居。

在行船的路上,李清照眺望着远方,喃喃地说:“皇皇华夏,自古英雄豪杰辈出。我大宋也出不少忠义肝胆之士啊,李刚受命于危难之际,以文臣兼武事;宗泽孤军扼守孤城,弥留之际尚能疾呼‘渡河’;太学士陈东伏阙上书,勇赴国难……真是‘丹心碧血、浩气长存’啊!”

赵明诚仰望着历史的天空,也痛惜地说:“遥想古蜀望帝禅位出奔,化子规啼血而死。而今徽钦二帝蒙尘,神州失陷,谁又思念我大宋在风雨之中飘摇的故国呢?”

“是啊,望帝正是怀念故国,才化作子规啼血哀鸣,那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就是他的满腔碧血啊。”李清照看到船进入了和州境内,指着北岸无限感慨地说:“而楚霸王项羽逐鹿败北,自刎乌江,更比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人,要强百倍千倍啊。”

说到这里,李清照不禁手击桅杆,悲愤地吟出了那首千古流传的《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这首《绝句》里,面对国破家亡的混乱局面,李清照鲜明地表达了自己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誓言:活着,就要作人中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但是不久,这位“人中豪杰”又迎来了一次磨难,那就是丈夫赵明诚在途中不幸中暑,死于建康(今南京),夫妻二人收藏的金石字画,也流失大半。

丧夫之后的李清照,只身奔波于杭州、越州、台州和金华一带,独自饱尝着国破家亡的凄苦生活。

后来,她随胞弟迁到了杭州,才苟且定居下来。

几年来的颠沛流离,使李清照备受逃亡之苦。

最使她痛心的是,丈夫的去世和他们苦心收藏的珍贵金石书画,散失殆尽。在一次次的打击面前,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

因而,她为自己的住处题名为“易安室”,并自号为“易安居士”。

想到家破人亡的情愁,想到江山沦陷的国仇,李清照不仅奋笔疾书,抒发自己对不幸遭遇的感伤、对故国的思念,而且关注着苏轼雪浪石的下落。

早在北宋年间,时任礼部员外郎的李格非,就带着女儿李清照拜访过大文学家苏轼;李清照知道了苏大学士的坎坷仕途,也知道了他的为人,更是对苏轼的《雪浪石诗》爱不释手。

但是,后来的一切,使李清照异常痛心:先是苏轼被贬海南,接着是蔡京捣毁雪浪斋、把雪浪石沉入唐河,最后,是苏轼客死常州,雪浪石和苏轼的《雪浪石诗》销声匿迹。

正在李清照为雪浪石的下落忧心如焚之际,她看到了一个男子手中的一块奇石。

李清照眼前一亮,忙伏下身子端详着……

看着看着,李清照不禁热血沸腾起来,她想起了苏轼的《雪浪石诗》。

“啊,真是雪浪石!”李清照按耐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暗暗地发问,“雪浪是啊雪浪石,你怎么来到了这里?”

“这位女士,你喜欢这块石头吗?”那个无赖男子眯缝着老鼠似的小眼睛,诡秘地一笑,试探着问,“如果,你要的话,很便宜的,一千两银子……”

“我的天……一千两银子?”李清照暗暗叫苦,因为南渡后历经漂泊流离,自己几乎倾家荡产。

她皱起眉头,在心里问自己:“这么多的银子,去哪里找啊?”

那个男子看出了李清照的犹豫,以为这块石头不是什么宝贝,便低声说道:“如果你诚心要买的话,再便宜些,五百两……”

李清照紧皱的眉头舒缓了许多,无赖男子心想这块死沉死沉的破石头,终于找到买主了,便眉飞色舞地说:“如果没有现钱,把你这身绸罗裙脱下来,再加三百两银子……也行。”

“好,你等着……我立即取钱去。”李清照急忙扭转身,向自己的住处飞奔而去。

“姐姐,你疯了?”听到姐姐不仅要把自己钟爱的绸罗裙交给那个无赖,而且还向自己借了二百两银子,弟弟便担心地问,“以后,我们姐弟俩的生活,可怎么办啊?”

望着弟弟恳求的目光,李清照又犹豫了:是啊,这兵荒马乱的,弟弟为官清廉,没什么经济来源……

但是此时,李清照的耳边,又响起了父亲李格非的声音:我支持你!清照啊,这可是苏大学士的无限寄托啊……

“弟弟,什么话也别说了。”李清照眼圈湿润了,拉住弟弟的双手,无限深情地说,“弟弟,你知道吗?这可是雪浪石啊!弟弟,你知道吗?这可是苏轼伯伯的雪浪石啊!”

“啊,雪浪石?苏轼伯伯的雪浪石?”弟弟惊讶得好久说不出话来,看到姐姐走远了,才高兴地说,“太好了,雪浪石是我大宋的图腾啊。”

毫无悬念,李清照得到了雪浪石。

李清照得到雪浪石后,把它当作自己的眼睛一样地珍藏着。

作为一个女子,李清照还却效仿着李白、苏轼,对酒有了感情并且愈爱欲深。

令弟弟更为惊讶的是,姐姐李清照不仅让酒与诗陪伴着自己,度过了人生的跌宕起伏,而且还像苏轼那样,亲自酿起了中山松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