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手段
作者:杨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99

第六十二章手段

凌晨六点,赵杰,沈为,周丽带着盛华,郑昌,万林,李毅分剩奥迪和丰田越野到了镇江古渡。时值初夏,天气已经热了起来,一路之上他们都开着车窗,让早晨清新的新鲜空气随风灌入车里,路边的沙石堆上,野草疏落而顽强的生长着,从一颗颗大石间拱了出来。他们一到,早已在江边等候多时的刘老四把手一挥,张军和吴怀的打火机同时打燃了放在地上的引线,江边满铺着穿着红色炮衣的一串红,一串接一串,一行连一行。火星一起,鞭炮声顿时震天价响了起来,穿着沙民装束的刘老二亲手提着一只冠子血红的大公鸡抢在最前面,在他身后两队采沙的沙民拴着同样的红腰带,穿着同样褐色的对襟采沙服,排的整整齐齐的举着盛放着一头已经开膛破肚冲洗干净披红挂绿生猪的红色案板,向江边走去。这是镇江河边上讨生活的人每次结队下河前必做的仪式--敬河神。河边上的村民们都相信只有先给河神供奉了祭品,他们在江上才会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刘老二走到河边把手中凶性十足的大公鸡的脖子一拧,旁边跟着走过来的张军伸左手抓住公鸡的鸡头,右手寒光一闪,割断了公鸡的咽喉,发烫的鸡血飞溅开来,洒入江中,丝丝被血色染红的江水瞬间被后来的江水冲走,消失不见,刘老二手一松,还带着几分活力的公鸡挣扎着落入江中,在江水中带着临死前的余力扑腾了几下,很快便沉了下去。公鸡入水,沙民们也把手中放着全猪的红色案板推入江里,木板载着生猪在江中随着江水的起伏渐行渐远,终至全部没入江里,果了水中的鱼腹。仪式完成,徐文军派来的河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简单指了下靠近大堤不能采沙的地段,十几天前拖上岸的几十只采沙船在沙民的拖拽下象久违河水洗濯的鸭子一般,蜂涌入水。

“杰哥,为哥。现在镇江所有能下水的采沙船都跟我们签了合同,总共是六十七只,我跟四哥估算了一下,按以前每船每天平均能从河里打十多方沙起来,每天我们就能收到一千方河沙,除去汛期水大不能采沙的五个多月,总量就是二十万方左右。现在不用防着河道管理处了,可以从天亮到天黑,我们估计最少可以翻一番,运气好的活,有的船每天可以采到三十方到五十方左右。一年的总量可能要到六十万方。”刘老二没顾的上擦拭手上沾着的鸡血,先跟赵杰沈为大声聊了起来。“老二,不止这个数。”沈为对刘老二微笑道,他的心中已经想好了扩大规模的手段。“沈为,你想扩大规模?”刘老四久在江边走,知道在采沙时间达到极致的情况下,提高产量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加采沙船。沈为点点头,和赵杰,周丽在江边坐下,看着江上飞翔着的几只白鹭对刘老四和刘老二道:“我们这样在河道管理处的指导下,在镇江明明白白合法的采沙,你们说别的没船的村民看到有船的村民每天的进项会有什么想法?”“那还用说?肯定是想办法弄船下水采沙了。”刘老二明白沈为的想法,看得到的赚钱生意谁不想做。就是采沙船的制作成本有些高,一套采沙船最少包括带有发动机和打桩设备的灌水采沙船一只,运输用船两只,下沙船一只,钢制的十二米左右的抽沙杆子两根,就算现在是垄断经营,岸边的有专门的下沙设备,可以减一只下沙船,但其它的东西是一样也不能再少,这些设备加起来得好几万元,一般的农村家庭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这时,已经有运输船把抽取的河沙运到了岸边,在下沙设备的轰鸣声中,一股股满含着沙粒的黑色水柱从碗口粗的塑料管里喷涌出来,流到沈为买下的滩涂荒地里,几个沙民熟练的把水重新引进江里,河沙慢慢沉积下来,几船沙下完,滩上堆起了一个小小的沙堆,沙民把沙子用装肥料的旧编织袋装起来,两层齐平,慢慢的垒成一个大圈子,中间空着,留下几个排水口,排水口的地方只用一个编织袋,这样河沙就不会流走,而是在排水口处沉淀下来,把水位增加自然溢出,以后下的沙都在这个圈子里,外围的沙袋不断垒高,排水口那里总是是少一层口袋,圈子里面的沙子就会慢慢堆成沙山。

“为哥,说说怎么扩大规模?”刘老二和刘老四都知道如果是自己买船,其实并不是好办法。沈为肯定也不会这样做。任何人不是为自己做事而是帮别人打工都不会全心全意的去节约开支,去降低损耗,去爱护设备,反正不是自己的,节约下来的也进不了自己的腰包。更别说屡见不鲜的打工者甩袖头子走人的情况了。“刚才我问你们没船的村民看到有船的村民每天的进项会有什么想法,老二说肯定是想办法买船。这说明很多村民以现在的能力买不起船。他们买不起,我们的规模就上不去,而我们是不可能买船的,这中间的问题大家都清楚。现在的情况是很多村民想买船却买不起,我们有钱,却不想买船,而又想着扩大规模。两边就有了合作的基础。我们可以借钱给那些想买船下水采沙的村民。”沈为说着村民的需求和自己这方面的实际情况。“但是我们不能把购置采沙船的全部费用借给他们,而是只能借一部分。”“高。”刘老四率先领悟,“让村民自己出大部分或者一半的钱,我们把他们不足的部分借给他们,从他们每天的沙款里扣。”“对,大体上就是这样,我们借钱给他们,但不能做成放水生意,不收取他们的利息,每天他们的沙款,我们也只扣一部分,不全扣,给他们留下工人工资,维修费,生活费,保证他们的采沙船可以正常运作。其实现在这些采沙船的船老大说不定也想再上一两只船,他们的亲戚都有可能跟着他们做这个生意,我们现在拿下了两年的开采权,在这个时间段里,船越多越好。”沈为对刘老四的话进行着补充。“杰哥,为哥,我马上把这个信息给船老大们传下去。”刘老二行动不是一般的快。村民自己出了大部分钱,就解决自身能动性不足的情况,每一升柴油,第一颗螺丝他们都会认真对待。“我下来也和那些村民提一提。”刘老四紧跟形势,没谁和钱过不去,规模一大,效益跟着就是水涨船高,都是明白人,算得清这笔明白账。

不出沈为所料,刘老二把愿意借钱的情况跟下面一说,船老大们立即轰动起来,只要家里人手富余的能够下河的,很多都在刘老二那里报了名。有的船老大由于现金量太少,还跟刘老二商量,能不能用现在正在江里采沙的船做抵押。刘老二和赵杰,沈为,刘老四一商量,大家都同意可以这样干,只是让刘老二在抵押价格上把好关。沈为轻轻巧巧解决了规模扩大的问题。

荒滩上的沙越来越多,由于估计不足装沙做围子的人员太少,堆沙这边根本忙不过来,眼看着沙子从出水口那边向外冒,李毅本是江边出生河里长大的人,跟沈为说了一声,把脚上的鞋子脱了,裤脚一挽,操起锄头就赶过去干了起来。他一动,盛华,万林,郑昌也不甘落后,几个都是农村出身,又在部队里经过严酷的训练,锄头铲子这些生产工具对他们并不陌生。沈为想想在这个地方应该没什么危险性,周围还有刘老四和刘老二,就点头答应了,自己也拿了把铲子一起跟了过去。他们五个一去,刘老二和刘老四身边的人也坐不住了,脱衣服的脱衣服,拿口袋的拿口袋,在几位大哥的面前表现起来。看着沈为,盛华和李毅一锄一铲的把沙子装进编织袋,郑昌和万木提起来一层层的堆上去,再看自己的手下有模有样的照做,刘老四有些感慨的对周丽道,“师父娘,这些平时可都是提刀拿枪的手啊,现在全去摸锄头铲子了。说出去都是佳话。”望着沈为象模象样的动作,周丽有些自豪的对刘老四道:“哥佬倌都亲自动手了,下面的兄弟伙再不前赴后继,那可就说不过去了。”她这个话一说出来,刘老四和刘老二都坐不住了,全部起身下地劳动,连赵杰都把脚上的阿玛尼皮鞋脱了下来,光着一双大脚走过去拿过盛华手上的铲子,和沈为比起了铲沙速度。刘老四人胖,铲几铲子沙就停下来喘气。再铲几铲又再歇息一会儿,刘老二和张军都在打趣他:“四哥,要不你还是过去陪着嫂子,她一个人在那边。这里交给我们就可以了。”“大师兄,二哥说的对,你过去陪师娘,你在这儿帮不了多大忙不说,别把自己累出问题来就值不得了。”刘老四本来脾气就好,也不和两人多说,笑着把铲子交过身边的兄弟伙,自己不再动手,站在沙堆上指挥起来。人多力量大,沙袋很快就又垒了起来,高出圈子里的沙子一截,周丽笑嘻嘻的坐在椅子上,一群在M市呼风唤雨顶天立地的老少爷们在她面前挥汗如雨,任劳任怨,河风吹拂,周丽发丝轻舞,衬的只是身穿简单黑色印花休闲T恤的她也是风韵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