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根植华夏
作者:魏义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86

魏姓是黄帝的姬姓嫡裔。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魏,本为西周封国,公元前661年为晋国所灭,封大夫毕万于此地。魏城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

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大约6500年前,在以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为中心的黄淮区域,被尊为“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统一了九大部落,奉“龙”为华夏图腾。中国人的姓起源于五六千年以前的母系社会。来自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因此中国最古老的姓大都是“女”字边,如姬、姜、姚、姒,妫,嬴等。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氏早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氏的大量出现是在周朝。周朝初期,周王大规模分封诸侯,此后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就以国为氏了。另外,诸侯国又对国内的官员进行分封,这些官员的后裔就以封地为氏。据研究,中国人中所使用的99%的姓氏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氏演变而成的。

姓和氏的意义本来并不一样,据东汉时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姓,人所生也。…”氏则为姓的分支的含义。据石玉新等著的《华夏姓氏考》中介绍,上古三代(夏商周时)时代姓的产生是因生赐姓,作用是别婚姻,而氏则最初表示姓的分支,作用是区别贵贱。上古时姓和氏是有严格的区别的。到了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发生混乱,周期的春秋战国完成姓氏合一,成为目前所表示的含义。

据多种史籍记载,对魏氏的“魏”字,通常有四种释义:

一是,《说文》释曰:“魏者,高也,大也”,与《古文》所言“巍巍乎”之巍意相同,且乃古“巍”字的缩写;二是,另据《逸周书谥法解》五十四之谥示,魏即“克威捷行”(意为有威面敏行)、“克威惠礼”(意为虽威而不逆礼),两者合之,即为“有威敏行,蕴威惠礼”曰“魏”;这里所说的“克威”是指有能尽力,“敏行”是指善行大道,“惠礼”则是“行唯仁适礼也”;三是,《左传》云:“魏者,大名也”;《广雅训诂》释“魏”为“好”,《方言》第十三释“魏”为“能”;四是,《玉篇?鬼部》解:“魏,象魏,阙也”,魏即指阙宫门之台观;《文选?班固<典引>》谓之:“是以来仪集羽族于观魏。”张钦注说:“来仪,凤也,……观魏,皆阙也。”故而,今有学者将魏姓的特点用“魏指宫门观全局,民族根本永屹立”来高度概括,颇为言之有理,恰当、妥贴。

魏姓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

据《元和姓纂》所载,魏姓是黄帝的姬姓嫡裔。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魏姓诞生距今已2666年。

魏,本为西周封国,公元前661年为晋国所灭,封大夫毕万于此地。《左传?闵公元年》载:“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魏世家》所载略同:“献公之十六年(前661),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魏城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

晋公子重耳流亡之时,毕万的孙子魏?随同一起流浪,后得秦穆公之力,重耳被迎立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文公封魏?(WeiChou)世称魏武子为大夫,承袭魏氏封邑。据《魏世家》,魏武子之子悼子时,又徙治霍(今山西霍州西南)。

公元前451年,魏桓子与韩康子、赵襄子伐灭知伯,分其土地。公元前445年,毕万后代魏斯演出了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自成诸侯,建立魏国,称魏文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正式确定了魏国的领土范围。

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

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

南宋魏了翁,字华父,邓州蒲江(今四川蒲江县)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宋理宗嘉熙六年(1237年),自称出生于一个“贫贱”的家庭。他的曾祖父魏大昕,祖父魏苹,父亲魏士行都未作过官。魏了翁原不姓魏,其生父为高孝(王寿),与魏士行是亲兄弟,因魏了翁的祖母高氏之兄无后,乃将孝(王寿)过继高家,孝(王寿)生有六子,了翁排行第五。后又因魏士行无子,再将了翁过继给魏士行为子,又改姓魏。

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居苏州葑门的庄渠,弘治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后改姓魏。

3、少数民族姓魏。

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少数民族除了本民族的姓氏,也采用汉族的姓氏,由于音近、省宇等原因,有以魏为姓的。

北魏时期氏族中有魏揭飞,自称大将军、冲天王;满族倭彻赫氏后改为魏姓;佤族斯内氏,汉姓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汉姓魏。此外,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民族中均有魏姓。

回族中的魏姓,早期见于明代魏实。洪武年间(1368-1398年),武略将军魏实由顺天府(今北京)调湖南常德卫,路经湖北仙桃,见该地有清真寺及穆斯林居住,逐留其一子,后子孙繁衍,遍及湖北全省。(参见《湖北回族》)另,在广州怀圣寺《重建怀圣塔寺之记》碑中有“镇守广东等处地方副都统魏黑纳篆额”的记载(碑立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其名“黑纳”,按阿拉伯语发音有庆贺、祝贺、颂扬等意,较适用于取名;在古代进人中国的阿拉伯人名中,又有Hindu,也可简译为“黑纳”。魏黑纳恐是中国姓加上回回名的合成名。在清同治年以前,魏姓在西北地区亦为大族。据《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载,魏姓在同治年间是“咸阳的回族大姓”。仅道光年间,在咸阳县志中记载的东乡安谷里魏家村、西乡廊里魏家堡、魏家前村就有魏姓50户之多。魏姓回族,在中国革命近现代历史上也曾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如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牺牲的有湖北两阳(今仙桃市)人魏碧章、魏清光;在北上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有湖北郧西人魏茂顺、魏登恒等。魏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甘肃等地。

与魏同宗者,据《元和姓纂》载,毕万封魏,支孙食采于冯为氏,季孙食采于潘为氏,毕公高之后有藩氏。续通志氏族略云:明时有藩俊者,系嘉靖举人,后任广东省清远知县。郡望荥阳郡故魏、毕、冯、潘、藩氏同宗。

毕公有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

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魏武子(魏?)次子魏(金奇)封于吕、厨,所以又称吕(金奇)、厨武子。其后子孙以邑为姓。

据《通志?氏族咯》所载,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国分晋后,公元前361年魏惠王江都城迁至大梁(在今河南开封市),魏惠王迁都大梁为梁惠王,子孙以梁为氏,是为河南开封梁氏。

与魏姓有渊源的还有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

据史料记载,万姓亦源於周朝姬姓王室,他们的后裔中先后有两房人改姓为万。周初重臣毕公高之后毕万,后去晋国效力,封为大夫,是晋国战功显赫的将军。毕万帮助晋国征服魏国之后,晋献公将魏国封给毕万,所以毕公又称魏万。毕万系魏姓得姓始祖、也是万姓始祖。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内。战国时信陵君魏公子无忌子录番盛,知名度高,所以诸多古籍和魏氏族谱大多以魏无忌为魏氏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秦汉之际,魏姓进一步扩展到陕西、甘肃、宁夏等为主的北方广大地区,一支迁入四川。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在简述魏系从毕万至昭王生公子无忌后,接言:“孙无知,汉高梁侯。生均。均生恢,恢二子:伯纶、彦。彦字叔纶,张掖太守。生歆,字子胡,巨鹿太守,初居下曲阳。二子:愉、悦。愉字修长,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