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无忌孙正直无畏汉初高梁侯――魏无知
作者:魏义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12

魏公子无忌之孙魏无知,汉初〔公元前206年〕被封为高梁侯。\本章节贞操手打 shouda8.coM\魏无知之子是魏均。魏均的曾孙魏歆,汉成帝?为?鹿太守,初居下曲阳。?鹿魏氏、任城魏氏、馆陶魏氏都是魏公子无忌的後裔。据《玉融魏氏?省族?》??:魏无知生魏城,魏城的24代孙就是唐朝郑国公魏徵。汉高祖起家之时,陈平投奔刘邦并受到重用,汉王老臣便生出谣言,凭空造出陈平贪金盗嫂的故事,刘邦开始信以为真。魏无知力荐陈平,成为后世佳话。

魏公子无忌之孙魏无知,汉初〔公元前206年〕被封为高梁侯。

魏无知之子是魏均。魏均的曾孙魏歆,汉成帝?〔公元前34年―公元前7年〕为?鹿太守,初居下曲阳〔今属河北省?州市〕。

据《玉融魏氏?省族?》??:魏无知生魏城,魏城的24代孙就是唐朝郑国公魏徵。由此可?:魏城和魏均都是魏无知之子,魏城是魏徵的祖宗,魏均是魏歆的祖宗;而魏无知及其祖上才是魏徵和魏歆的同一祖先。

对于魏无知?一历史人物,在《史?》和《汉书》中均未见其传记,无法查出其本人及其亲子嫡孙定居何处。

?鹿魏氏、任城魏氏、馆陶魏氏都是魏公子无忌的後裔;任城魏氏是馆陶魏氏的本源,而馆陶魏氏?是任城魏氏的分支;属于馆陶魏氏的魏徵家族,与属于?鹿魏氏的魏歆家族,同祖而不同宗。

察举,是汉代创立的一种经考察、荐举而后对合乎国家用人标准的有关人员授予官职的选仕制度。这一制度滥觞于汉高祖,汉文帝时期初步形成,汉武帝时期这一做法成为定制,并得到全面推广。

察举是两汉时期国家选拔人才进行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根据察举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察举分为多种科目,如孝廉、茂才、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至孝、尤异、治剧、童子、有道、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等。

根据察举科目的不同,察举程序也有一定的区别,但其主要程序是相似的,即首先由皇帝颁布举荐人才的诏令,然后由中央至地方郡国一定级别的官吏按照诏令的要求举荐人才。被荐举者或由皇帝亲自策问,根据对策评定等级高下然后授予相应的官职,晁错、董仲舒等人就是这样走上仕途的;也有的由尚书台考核选任,有的科目如明经等还必须经过文字考试这道程序,这种考选方式和后世的科举制度有很大的渊源关系。

察举制在两汉颇为有效地实行了几百年,这说明当时确实存在着某些起作用的内外制约条件,而对察举的法律规制应该说是其发挥作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汉代对于察举的规制具有相当的严密性,并且这种规制呈现出一种层层推衍、正反统合的特点。汉代对察举的法律制约,可以说是以刑罚为后盾的一种强力约束。汉代的统治者也将奖励这种手段运用到了对人才举荐上。

汉高祖起家之时,陈平投奔刘邦并受到重用,汉王老臣便生出谣言,凭空造出陈平贪金盗嫂的故事,刘邦开始信以为真。好在忠臣魏无知直言力荐:魏无知说:“我举荐他是指他的才能,而您要了解的是他的品行。现在如果有像居生那样讲信义,像孝已那样有德行的人,但对你的事业没有什么帮助,您怎么去用他们呢?”汉王点头称是,任命陈平为护军中尉,各路将领都受他监督,将领们不再说什么了。陈平后来屡献妙计,助刘邦打下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右丞相。在用人上,刘邦看重陈平的才能,不计较陈平的种种瑕疵。

魏无知因举荐陈平获得了重赏。汉武帝更是把“进贤受上赏”定为了制度,奖励与惩罚双管齐下,董仲舒憧憬的“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得而官使也”的局面出现。魏无知力荐陈平,成为后世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