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名列党史魏姓人物②
作者:魏义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478

在民族史的任何时代中,我们都会发现,英雄是那个时代不可缺少的救星。他们是火种,没有他们,民众的柴火就不会自然燃烧。所谓中华民族史,就是英雄的传奇史。姓氏是民族组成部分,一个民族不应遗忘本民族的英雄。**党史人物中,他们是不可遗忘的英雄(09-17):原湖北省委组织部长、代理省委书记魏人镜;湘鄂赣军区参谋长魏平;江西军区参谋长魏赤;红四军十二师参谋长魏孟贤;工农红军淮北(苏皖)十三师政委魏云岭;八路军第120师独立2旅旅长魏大光;原空军技术学院政委魏志明;原煤炭部郑州煤矿机械厂党委书记魏季高;**鄂西特委委员兼秘书,革命烈士魏亮生。

09【魏人镜】(1906~1928),字茂年,号复我,别号苏,汉川市马口镇丁集魏家湾人。

1922年参加革命,1924年加入中国**,历任湘鄂区党委书记、湖北省委组织部长、代理省委书记等职,1928年被捕英勇就义。

父秀才,忧国事。魏两岁识字百余,3岁入塾读书。10岁于纸扇上作画作诗,揭露袁世凯。14岁,作文写道:“呜呼!吾国商战之败至今已极,出口之值只一芥,转入之值倍万金,异舶接迹而来售,中人联肩以争取;中艘之出者无几,外人之购者亦不多,观此现象不无亡国之虑。”

1922年春,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与同学陈定一等结觉社。1924年春,参加武汉学生联合会,并加入中国**青年团,同年经陈潭秋介绍加入中国**。与王平章、刘子谷等在汉川领导反帝爱国运动,寒暑假以举办英语补习班为名,组织十多名进步青年阅读《向导》、《中国青年》等书刊,同时开办平民夜校多所,以宣传革命。1925年8月,任**汉川县特别支部委员,1926年2月兼任共青团汉川县特别支部书记。

8月,**湖北区委成立,魏任书记长(即秘书)。此时,北伐军已入湖北境内,魏与陈定一等于武昌城内策应北伐军攻城。1927年5月,湖北省委成立,魏任组织部秘书。同年冬被调至武昌市委工作。11月下旬,领导武昌武胜门外纱厂工人罢工斗争。12月5日,组织裕华纱厂工人罢工,反对武汉卫戍司令部逮捕工人领袖。

1928年1月,任**湖北省委委员兼武昌市委书记,3月率市委干部在豹子?地区开展春荒斗争时,被武汉警备司令部侦缉队察觉,在掩护同志转移时被捕。3月17日就义于武胜门外螃蟹甲。

1949年,**为其题词:“魏人镜精神不死。”董必武、朱德曾作诗、作词缅怀他。

10【魏平】(1904-1935)湖南平江人。又名卫平。原中国工农红军湘鄂赣军区参谋长。

1927年加入中国**。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后在湘鄂赣军区任团长。1934年任红十六师副师长。同年中央红军主力参加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任湘鄂赣军区参谋长,参与领导湘鄂赣边游击战争。同年12月在江西铜鼓作战中牺牲。

11【魏赤】(1906-1935)福建龙岩人。原中国工农红军江西军区参谋长。

1929年加入中国**。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在红一军团十二军任大队长。1932年后,任江西军区第四军分区指挥、粤赣军区第一作战分区司令员、江西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江西军区参谋长。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参加组织开展当地游击战争。1935年春在江西赣南地区战斗中牺牲。

参与建立秘密农会,领导减租抗租。因遭县署通缉,6月由党组织安排到武汉《楚光日报》社工作;并参与开办长江书店,以为地下工作联络点。12【魏孟贤】(?―1931)工农红军指挥员。山东人。

1925年夏入黄埔军官学校学习,不久加入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被派往国民党军队中做兵运工作;任敌四十六师二七二团二营营长。1931年1月,敌四十六师“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遭红军歼灭性打击,残部退守六安城。他抓住敌军心动摇、士兵厌战的时机,利用年关,组织士兵闹饷,发动武装起义,先后消灭敌两个旅部,打死敌旅长、旅参谋长、团长各一人;率两营起义军进入皖西革命根据地,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教导第二师,任师参谋长。同年夏,调任红四军十二师参谋长兼三十六团团长,在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和南下蕲、黄、广地区的作战中,屡立战功。1931年10月,被张国焘杀害于河南光山县白雀园。

13【魏云岭】(?-1934.10)工农红军淮北(苏皖)十三师政委,江西省弋阳县人。

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受私塾教育,1922年,入本村初级小学。1924年,入占城高等小学。

1926年,入睢宁初级中学,不久,加入中国-党。1927年,被组织派到泗县开展党的活动。1928年春,任**徐海蚌特委巡视员,帮助**泗县县委组织农民抗租、抗粮斗争。1929年10月,参加**在泗县城后街杨氏客栈召开的泗(县)、灵(璧)、宿(县)等县委领导人会议后,秘密进入宿县,帮助**宿县县委以“红枪会”名义组建工农武装。1930年7月初,同冷启英在宿县花庄、任桥一带联系灵璧县彭玉生领导的农民武装,召开两县党的骨干分子会议,布署水池浦和东三铺两地实施暴动计划,要求配合泗县农民武装攻打敌团防局,夺取-。7月7日,暴动成功后,两处起义队伍开到蔡老窑会师,正式成立了工农红军淮北(苏皖)十三师,任政委。接着,同总队长戴文生率部参加了**泗县县委领导的石梁河暴动。暴动胜利后,将土豪劣绅的粮食分给了贫苦农民。8月1日,宿、泗两县农民武装合编,正式打出了工农红军独立师的旗帜,仍任-委员。1931年,被调任**长淮特委军事委员。

1933年,率工农红军第十三师到洪泽湖进行军训。同年秋,江西苏区为重建新十军派唐在刚、匡东海来苏北,在淮阴与他们取得了联系,传达了方志敏的指示。他立即从地方上选拔党的骨干分子充实红十三师。之后,率领红十三师2200多人,化装成国民党军队,在淮阴上船由运河入长江,经闽北,于10月间,顺利到达赣东北,与方志敏胜利会师。随后红十三师与地方赤色警卫师、独立团整编,组建了新七军团,任政委。不久,新七军团又改编为新十军,下辖八十三、八十五、八十七三个团。他任八十七团政委(师级)。整编后,部队开赴贵溪县崇地区进行集训。当时,国民党正集中兵力向我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与严密封锁。为解除苏区军民缺粮、缺盐、缺药物的困境,亲率红军将士一部,化装成国民党军队,巧妙地混进敌人重兵把守的景德镇,将我地下党组织筹备的各种物资转移到苏区,并带回数名医生,极大地鼓舞了苏区军民士气。接着,他和团长一起指挥八十七团击溃敌军一部,偷袭之后,遂与兄弟团密切配合击败了敌七十九师的猖狂进攻,并乘胜南下,打开了开化城。不久,投入反对蒋介石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的战斗。

1934年,在弋阳、贵溪、万县三县交界的三县岭战斗中,不幸中弹负伤,被转送到贵溪周坊红军医院养伤。10月,敌人突然包围了闽浙赣边区政府驻地葛源,方志敏组织人员几次突围没有成功,处境险恶。他闻讯后,立即组织守护医院部队。亲自率人急驰前去解围。在救出了方志敏等党政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后,返回响山庙红军医院。不料,医院又遭到了敌五十七师搜山部队的围攻。他带伤和战友一道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激战到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烈士子女和当地政府根据烈士生前遗愿,于1983年将他的灵骨由弋阳县响山庙移至他的家乡邳县占城乡沟南村东山坡安葬。

14【魏大光】(1911―1939.8.26)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河北霸县(今霸州)人。

1935年到天津当搬运工,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冬因破坏日商在天津开设工厂的配电装置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结识了不少革命难友,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他常对别人说:我是在监狱里上的革命大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破狱回乡组织起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曾指挥所部取得永清吴家场反日军包围战斗的胜利。1938年3月率部接受中国**的领导和整编,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27支队司令员。

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他对部队进行整顿,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迅速发展到6000余人。他指挥部队在武清、霸县一带进行英勇机智的抗日游击斗争,取得霸州王庄子村中亭堤伏击战、胜芳保卫战等战斗的胜利。他还经常派人潜入天津市区,破坏敌人输电线路等设施,搅得敌人惊恐不安。日军多次派遣特务打入27支队,均被粉碎。1938年11月,日军对津西地区进行第二次“扫荡”,第27支队奉命向大清河南转移,开赴冀中。部队中一些人不愿离开家乡,产生离队思想。魏大光深入基层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反复阐明只有在党的直接领导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月底,部队到达任丘青塔镇一带,改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5支队,魏大光任司令员。1939年4月又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独立2旅,他任旅长。从此,这支部队进入野战军行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武装的一支主力军。随后,他率部参

加了著名的齐会战斗。

5月,贺龙派他回霸县、永清等地扩编抗日队伍。他不辞辛劳,与各地武装首领进行广泛接触,宣传中国**的抗日主张。至8月间,将霸县、安次、永清等十几支抗日武装千余人收拢起来,在永清刘靳各庄一带集中。26日在霸县大宁口村北与日军遭遇,战斗中壮烈牺牲。独立第2旅副旅长廖汉生惋惜地说:“魏大光同志年仅28岁就牺牲了,这是我党我军的一个重大损失,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15【魏志明】直隶(今河北)文安人。原空军技术学院政委。

1937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曾任冀中军区独立二支队宣传科科长、营教导员、支队组织科科长,冀鲁豫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团政委,西北野战军旅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和青化砭、羊马河、扶眉、兰州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军政治部副主任兼迪化军区政治部主任,空军师政委,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技术学院政委,军区空军政委、顾问。是**十二大代表。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6【魏季高】(1909-)曾用名魏达尚,亦名魏一博,原煤炭部郑州煤矿机械厂党委书记,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为亳州市最早的**党员。

北伐战争爆发后,魏季高回涡阳发展党组织。1926年,涡阳党小组、党支部先后成立,由魏季高任书记。1927年初,为迎接北伐军,经**宿县独立支部同意,国民党涡阳县党部以**涡阳支部为核心成立,魏季高负责组织,主持工作。同年春,南京局势稳定,魏季高返回学校。1928年5月,南京党组织遭到破坏,魏季高被通缉。他潜回家乡后引起了国民党涡阳县党部的注意,只好又躲避到宿县夹沟集以教书来掩盖身份。不久,他改名李春明,考入中国大学哲学系读书。1932年夏,因家庭经济拮据,魏季高辍学,先后到宿县建华中学、河南省濮县古云集小学任教。1936年,考入山东省建设厅统计班。1937年7月,魏季高毕业被分配到朝城工作。这时日军兵逼山东,形势吃紧,而国民党军队却消极抗日。魏季高和六七个同学决定投奔延安,并推荐他前往联系。到西安时,被介绍到安吴堡青训班受训。后奔赴延安,入抗大第四期学习。

1938年10月,魏季高抗大毕业,到杨虎城部1058团做后勤工作,先后活动于中条山和河南巩县一带。1942年,他同部分党员接受重庆党组织的指示,打入伪军张岚峰部,做地下工作,被安排到张部教育团搞通讯联络。

开封市于1948年解放,魏季高调任市政府秘书。继后,又先后调到中南大区司法部、中南政法委、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东方组工作。

1958年,他担任煤炭部机电安装公司副经理。同年9月,煤炭部郑州煤矿机械厂成立,魏季高调任党委书记。他在煤矿机械厂工作二十余年,直到1984年离休。

17【魏亮生】(1904-1928.4)名以禄,化名杨仁清、郭佛。黄埔军校第四期,原**鄂西特委委员兼秘书,革命烈士,湖北大悟人。

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10余岁,始入私塾读书。1925年,就读于汉口博学书院(英教会学校),时值“五卅”惨案发生,举国震怒,工人、学生、市民罢工、罢课、罢市,游行示威。博学书院当局为效忠其主子,竟封锁外界消息。他获悉后,当即站出来组织和领导该校学生进行反帝斗争。是年7月,愤然退学,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被录入第四期政治大队学习。10月,随国民革命军东征,参加了攻克惠州、收复东江的战斗,在火线上,加入了中国**。1926年7月,随国民革命军北伐,进抵武汉,被任命为**汉阳县委书记。任期,领导改组了国民党县党部,建立统一战线,发动工农众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土豪劣绅作斗争。他四处奔走,常半夜三更回家。曾多次安慰其妻李惠莲说:“革命是会有牺牲的,我们要不怕牺牲。”1927年春,调任**黄石地委委员和大冶县长。到任后,清查监狱,释放政治犯和无辜群众,镇压反动的公安局长,并积极为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筹粮筹款。同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7月,宁汉合流后,随贺龙军去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任军政治部秘书科长。后辗转汕头、广州,旋又经香港到上海,找到了党中央,留在上海做党的地下工作。

1928年春,党中央派遣他到沙市,任**鄂西特委委员兼秘书。农历4月上旬的一天,他在“四海春”酒楼开会,被国民党特务发现,不幸被捕。敌人严刑逼供,一无所获,终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