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当代歌声乐教育家②
作者:魏义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480

魏姓当(近)代歌唱、声乐、教育家(12-20):鞍山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戏剧作家、文学评论家魏正申;中国评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人物、中国评剧院演员魏荣元;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东风汽车公司工会文体部副部长、指挥家魏川晓;瓦房店市音协主席,中国音协民族管乐研究会常务理事作曲家魏俊祥;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演员魏兰芳;清乾隆时著名秦腔旦角演员魏长生;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北昆名家魏春荣。文化部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著名音乐教授、钢琴家、作曲家魏东明。天津实验曲艺团曲艺队队长、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相声、小品教师魏文华(女)。

12【魏正申】(1937-)辽宁鞍山人。中国戏剧作家、文学评论家。

196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鞍山市评剧团专职编剧,所编《爱情属于谁》、《姑娘的眼光》、《雷锋和红领巾》、《他俩》、《爱情的审判》、《智夺良缘》、《香港流浪记》、《猎狼》等多部评剧为全国许多省、市专业剧团演出。

现任鞍山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庐山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成功者研究会研究员。

发表文学评论文章50多篇。现已出版陶渊明系列研究专著4部:《陶渊明探稿》(1990年)《陶渊明集译注》(1994年)、《陶渊明评传》(1996年)、《二十世纪陶学论著》(1999年)。

13【魏荣元】(1923-1978),河北丰润人。中国评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人物。

从小随父亲魏凤鸣在著名评剧演员芙蓉花所在复盛戏社里边学戏边演出,后拜老演员王万良为师,主攻评剧文武小生。他勤奋好学,迫于生计他曾唱梆子、唱京剧、唱大鼓、说相声、也拉过弦儿。1949年加入莲剧团。1953年加入中国评剧团,后成为中国评剧院演员。

魏荣元是评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人物,他在音乐工作者的帮助下,将原来与女演员同度的唱法降低四度,创造了“越调”唱法,使男声的优势得以发挥,他进而把京剧花脸的鼻音和喉音与评剧的吐字发音结合起来,在《秦香莲》中成功创造了包公的音乐形象,确立了评剧花脸行当,并从此创立了魏派演唱艺术。

他与小白玉霜合作演出了《朱痕记》,他扮演老生朱春登。为了表现剧中朱登春对母亲和妻子的怀念,在“灵堂会”一折中,他与新文艺工作者合作创立了评剧老生的男声反调。在花脸方面,他继《秦香莲》之后,创造了《包公三勘蝴蝶梦》、《包公赔情》中的包公,《钟离剑》中的钟离老人,《孙庞斗智》中的庞涓,《向阳商店》中的王永祥,《金沙江畔》中的乌木,《南海长城》中的赤卫伯等人物形象。

在老生方面,他继《朱痕记》之后,创造了《降龙伏虎》中的秦二伯,《夺印》中的陈有才等人物形象。

魏荣元通过上述剧目,把评剧男生的的声腔如板头、反调、二六板、散板、快板、慢板基本上创建齐备,为评剧男角在舞台上崛起以及评剧表现题材的拓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魏荣元嗓音醇厚宏亮,表演真挚朴实。他的花脸唱腔充分发挥中音区的特色,以高音和低音为陪衬,声音浑厚行腔稳健。他的演唱以情带声情感充沛,他的低音拖腔深沉含蓄音色纯美,他的垛板字句清晰气量充沛。魏荣元善于将蕴含于唱词中的深层意味展示给观众,他讲究语言逻辑和情感的融合,在节奏和唱腔的关系中他曾形象地比喻为“咬字、行腔、定节奏,腔似流水板似渠”。{手.打/吧 Shouda8.Com首发}魏荣元是个基功根底深厚多才多艺的演员,如在《孙庞斗智》中饰庞涓一角,在雪梦山学艺时,为小生,当了将军后改为武生,成了野心家后改为花脸,一出戏根据人物需要演三个行当,颇有创意。

14【魏川晓】(1921.7-)四川省达川市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指挥家。

东风汽车公司工会文体部副部长(离休)。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原理事、十堰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东汽公司音协主席。

1945年毕业于国立重庆师范音乐科,继就读于西南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1949年在二野军政大学第三期毕业。1957年在军委总政治部举办的东德指挥专家赫伏特的合唱指挥班结业。

从1949年起,先后在二野军大、西南军大、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院校文工团任指挥兼创作组长。1955年调武汉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任指挥、导演等职。

曾指挥过《黄河大合唱》、歌剧《刘胡兰》、《赤叶河》、《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及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作品。

创作的女声独唱《城里干部下乡来》、《一朵红云过山来》、《山歌向着青天唱》等,均由中国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发行。合唱《邱少云》、女独《三代民兵》在全军二、三届文艺会演中获奖。1971年调二汽、创作的女声合唱《啊!厂徽》、合唱《向着明天飞翔》分别在湖北省,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调演及征歌中获奖。

15【魏俊祥】(1952-)辽宁瓦房店人。中国音协民族管乐研究会常务理事。

作曲家。瓦房店文化馆文艺部主任。辽宁省音协会员,大连市音协理事,瓦房店市音协主席。

创作的唢呐独奏曲《杂板》1992年11月获文化部,广电部举办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二等奖,配器二等奖。创作的器乐曲《山乡的喜悦》1986年12月获文化部,广电部举办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作曲三等奖。唢呐二重奏曲《欢乐的山村》1992年获第三届中国艺术节荣誉证书。吹打乐曲《双喜临门》1988年被辽宁北国音像出版社录制盒式带出版发行。歌曲《还是咱的家乡好》1995年被中国电影出版社录制盒式带出版发行。吹打乐曲《龙舞丰年》1996年参加全国十家城市电视台电视音乐比赛,获综合大奖并被广州音像出版社制成VCD影碟出版发行。

唢呐独奏曲《喜讯传到果乡来》1994年9月在辽宁省文化厅举办的民族器乐大赛中获作曲一等奖。

16【魏兰芳】(1923~1997)女,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浙江省杭州人。

1935年在杭州大世界进科班学艺,师承越剧男班演员一枝梅,学文武花旦。先在杭嘉湖一带水陆码头演出,1940年与徐玉兰、竺喜娟在宁波天然舞台演出。1942年春到上海,与邢竹琴、李艳芳、邢湘麟等在中兴舞台演出。1943年进丹桂剧团,在天宫剧场、国泰大戏院演出。1948年进戚雅仙、焦月娥的先声剧团。1949年先后与陈佩君、尹树春等在虹口、同孚等剧场演出。1950年进合作越剧团,与徐天红、戚雅仙合作,参加拍摄越剧彩色电影《石榴红》,改演老旦。先后在《血手印》中扮演林母,《玉堂春》中扮演鸨母,《琵琶记》中扮演蔡母等角色。1974年退休。1980年静安越剧团成立,重登舞台复演《血手印》、《玉堂春》等剧目,并在《光绪皇帝》中扮演慈禧太后,受到同行好评。

17【魏长生】(1744-1802)字婉卿,四川金堂县人。因排行第三,故人称魏三,清乾隆时著名秦腔旦角演员。

幼时家贫,13岁来西安学戏,曾几度赴京师(北京)演出,尤其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在京演出滚楼一剧,引起轰动。“一时观者而六大班既无人过问,或至散去。”(清吴太初《燕兰小语》评语)后又去苏州、扬州演出。1802年在京演完《背娃进府》后死于后台。据传,秦腔旦角化妆“贴片”即由他始创。魏长生常演剧目有两类:一类为花旦、彩旦、武旦戏,如《滚楼》之苗赛花、《倪俊烤火》之尹碧莲、《卖艺》之村妇、《卖胭脂》之王桂英,《富春楼》之陈三两等。另一类为青衣戏,如《背娃进府》中的表大嫂等。魏长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秦腔艺术大师,由魏长生演出而引发的北京剧坛“花雅”之争,实质上正是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剧种与昆曲的较量。

18【魏春荣】(1972-)北昆名家,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工习闺门旦、花旦。

魏春荣在皇家粮仓演出《牡丹亭?惊梦》在校期间跟随李倩影、林萍、乔燕和等多位老师学习昆曲表演艺术。学习演出的剧目有《双下山》、《胖姑学舌》《春香闹学》、《相约、相骂》、《落园》、《小放牛》、《游园惊梦》、《刺虎》、《思凡》、《盗令、杀舟》等传统戏。

1988年毕业后,分配在北方昆曲剧院工作,工作期间先后又向周仲春、蔡瑶铣、周志刚、董瑶琴、张玉雯、洪雪飞等多位表演艺术家学习了《活捉》、《琴挑》、《问病》、《偷诗》、《秋江》、《断桥》、《写状》、《斩娥辩冤》、《赏荷盘夫》、《长生殿.小宴》、《连环计.小宴》、《游湖端阳》、《瑶台》、《藏舟》等剧目。并主演了大戏《晴雯》、《阎惜姣》、《牡丹亭》、《玉簪记》、《奇双会》、《偶人记》、《南唐遗事》。

北方昆曲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魏春荣,获得了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奖是中国戏剧界的最高荣誉奖。年仅30岁的魏春荣能获得如此殊荣,是她苦练基本功结出的硕果。

19【魏东明】(1951.10-)文化部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著名音乐教授、钢琴家、作曲家。

1951年10月生于中国著名的音乐世家。父亲魏鸣泉是中国老一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授;母亲许有仁是原中央乐团老一辈女高音歌唱家,与王酩等人共同创办了中国轻音乐学会和音乐生活报。

魏东明先生5岁开始学习钢琴,少年时期就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1970年参加工作至今先后任职于北京艺术学校、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中央芭蕾舞团。钢琴教龄30余年。

现任文化部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音乐网络电视台台长;中国大众音乐年鉴编委会执行主任;美国(纽约)东方晟文化中心董事长;北京弗兰克国际文化艺术公司董事长;中国轻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国轻音乐学会官方网站中乐在线总编;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艺术总监等职。

魏东明先生多年来共在国内外举办了个人作品钢琴沙龙音乐会二十余场,改编并演奏了《鸣凤与觉慧》(北京民族宫、天桥剧场),参演了“雷蒙达”中的钢琴演奏(与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钢琴伴唱《红灯记》等作品。1992年随大陆第一个艺术表演团赴中国台湾省演出,在台北国父纪念馆成功地首演了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前奏曲》,任钢琴独奏获得了好评。

魏东明先生从1970年开始创作、出版、发行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曾被北京艺术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在与来华访问讲学的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丹麦、瑞典、意大利等国专家的合作中,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所教授过的钢琴学生有多人获得国家级钢琴比赛第一名,或进入专业文艺院团工作学习以及出国深造。

除了钢琴演奏、教学、创作外,魏东明先生还策划组织了许多大型活动。1994年全国新词新曲大赛,任总策划;1996年、2001年策划并组织了当年新作品演唱会。2004与任峤策划了“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以及与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高教出版社、“胜景文化”“希肯国际”“博圣云峰”等公司的合作项目。2004年与赵岭合作策划了《中国大众音乐年鉴》项目。2002年至2004年共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轻音乐学会对外联络部歌手交流演唱会。”2005年与孙谦共同创办了中国轻音乐学会网站。2005年策划了学会与厦门演艺职业学院共同创立流行音乐系,并成立中国轻音乐学会厦门艺术中心。2005年策划举办了“2005全国少儿钢琴电子琴比赛”2005年策划并组织了胶东地区青年歌手大奖赛。2005年与李竞生、隆林、侯照东等创办中国音乐网络电视台。2006年策划并组织服饰模特大擂台。2006年策划并组织全国新词新曲新人征集选拔活动。魏东明创作勤奋,作品丰富,深得大众喜爱。

20【魏文华】(1937.1-)女,天津人,相声、北京琴书演员。天津实验曲艺团曲艺队队长。

魏文华生于曲艺世家。其父魏雅三系曲艺乐师,其母魏墨香系曲艺演员。其弟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魏文亮,其丈夫为刘文亨(已逝世)。

魏文华6岁即随父母演出于东北各地演唱曲艺和地方杂曲。1947年拜张文彬(绰号“瞎朴”)为师,学习相声,学演了《六口人》、《四辈》、《反七口》、《报菜名》等传统段子。1952年拜武魁海为师,学演的段子有《八扇屏》、《富贵图》、《暗八扇》、《黄鹤楼》、《捉放曹》等。1956年后以学唱型的节目为主,常演的段子有《学评戏》、《黄梅戏》、《学梆子》、《学大鼓》及《对坐数来宝》等。1964年后兼学北京琴书,1965年拜师关学曾,她学演的曲目有《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洗油澡》等,颇受观众欢迎。“特殊时期”期间她仍坚持演出北京琴书《磐石湾》等。

1996年至1998年和魏文亮、王文玉等合作完成了传统相声《洋药方》、《杂学唱》、《灯谜》、《学大鼓》、《学评戏》、《汾河湾》、《黄鹤楼》、《天文学》、《学梁祝》等。

1986年调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从事教学管理。退休后,仍被校方聘为专业教师,教授中专和大专相声课程,为培养、挖掘曲艺新人贡献余热。历任天津市南开区曲艺团主要相声演员、曲艺队队长,天津实验曲艺团党支部委员和曲艺队队长,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相声、小品教师。